辩证提升,异峰突起
2023-07-27杨妍
杨妍
高考的评卷標准对“发展等级”明确提出了四点要求,即“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因此,如果能在文章中进行辩证说理,思维提升,起一个高峰,添一个亮点,无疑有助于我们写出更为深刻丰富的见解、更有文采和更富创新性的文字,从而让阅卷老师能被我们的严谨、深刻所吸引。那么,如何写好思辨部分呢?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情境补充和排除
概念的存在是有情境范围的,比如说勇敢,我们经常在人生逆境的时候,说人要勇敢,那么人生顺利的时候,是不是就不需要勇敢了呢?再比如说包容,包容就是要接纳一切吗?不道德、不合法的行为是不是也要包容呢?所以,我们要对情境进行补充或排除,从概念适用的情境范围角度,对观点进行辩证。
(一)补充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情境
以“家国情怀”为例,怎样的行为才能体现家国情怀?怎样的人才算具有家国情怀?很多人也许会说是保家卫国,是先天下之忧而忧,是以大我为先,是舍小家保大家;是戍边的战士,是心忧天下的志士,是勇于牺牲的勇士。这样回答的话,情境范围就过窄了。难道,心中有小我,保小家,就一定不算是有家国情怀吗?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所以,强调个人修养、重视亲情,也是一种家国情怀。比如,平凡的岁月里,教师教书育人,努力不让学生误入歧途,父母养育子女,年轻人赡养老人,老人摔倒了实话实说。每一个人如果都能做好自己,世界也就不需要那么多挺身而出的英雄了。这样的行为,何尝不也是一种家国情怀呢?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所以我们在论述家国情怀的时候,要把这种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情境补充进去。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鲁迅弃医从文,中途改变志向,难道他不配被称为“士”吗?鲁迅的弃医从文与“弘毅”表面上看似矛盾,但鲁迅弃医从文是为了疗治中国人的灵魂,和他当初立志做一名医生,想要疗治中国人的身体,本质上都是想以自己的力量来改变中国的现状,两者是殊途同归的。所以,变通地寻找一条更好地实现远大志向的路,也应该在“弘毅”的情境范围内。
(二)排除表象相似本质不同的情境
所有号称爱国的行为都是对的吗?比如,有的人到外国品牌产品的直播间谩骂主播,这样的行为算不算是爱国,算不算是家国情怀的体现?这其实是一种非理性的爱国,是一种对家国情怀的滥用。如果不把它排除出去,家国情怀的情境范围就过宽了,所以,这种表象相似本质不同的情境,我们应该在思辨中进行排除。
再以“士不可以不弘毅”为例,希特勒的志向不可谓不远大,意志也不可谓不坚毅,难道他也能被称为士吗?希特勒的行为与“弘毅”表象上似乎相似,但本质其实是不同的,他的理想是基于一种种族优越论,他想要主宰地球、称霸世界,是以屠杀无辜,牺牲世界和平为代价的,所以,这种行为并不是我们要提倡的“弘毅”,他自然也不配被称为“士”。
我们可以用情境补充或排除的方法填写表1。
二、程度过头和不及
事物量的变化有一种规律,当它们增加或减少到一定程度时,事物就会发生质的变化,这种变化有三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事物的量变因素达到或超过了临界点,引起该事物向新的阶段飞跃,促使事物向积极方面转化。比如,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是上升的、发展的变化,是我们希望达成的。第二种可能是事物的量变因素超越了临界点,而引起该事物向消极方面转化。比如,过分的坚持就变成了固执。这是倒退的、下降的变化,是我们要避免的。第三种可能是事物的量变因素不足以达到质变的临界点,因而不能促成事物向另一个新阶段发生质的转变。如不够自信就容易自卑。这也是我们要排除的。
我们把这三种可能概括为适度、过头、不及。过头和不及带来的结果,不是我们想要的,所以,将这两种情况排除,也是一种辩证提升。
(一)过头导致适得其反
事物的量变因素超过了它的临界点,也就是做得太过会怎样?例:与人为善,固然是美好的品质,但是过分的善良就是一种软弱。过分的善良,容易被别人利用,你的善良,没有成为帮助别人的手,反而变成了伤害自己的武器。所以,善良该有,但是要有个限度,否则会造成“善良→过头→没有成为帮助别人的手,反而变成了伤害自己的武器(消极方向)”的后果。过分的善良,也就是善良的程度超过了临界点,引起该事物向消极方向转化,造成伤害自己的后果,善良就转化成了软弱。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善良要适度,不能过头。“士不可以不弘毅”,是否意味着志向越远大,意志越坚定就越好呢?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会有志大才疏的说法了。太过超出自己能力的志向,其实是超过“立志”临界点的一种好高骛远。而对于不适合自己的志向,依然坚定地追求,这何尝不也是超过了“坚定”的临界点,此时懂得适时地转弯,才可能有更好的结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否要一味地以对方的喜好为标准?过分在意他人,有可能会忽视自己。“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是否要一味谦虚内敛?过分的谦虚内敛,有可能会丢失很多的机会。这些过头的行为都需排除。
(二)不及造成谬以千里
事物的量变因素不足以达到质变的临界点,也就是做得不够会怎样?每个人都自私自利,用恶意揣测他人,世态炎凉、世风日下,必然不是神州大地应有之景。因此,社会还是应大力弘扬善良待人的美好德行,否则会造成“善良→不及→自私恶意→世态炎凉、世风日下”的后果。“每个人都自私自利,用恶意揣测他人”说明什么?说明整个社会中善良的实施程度不够,甚至有些人可能在向着反方向努力,造成世态炎凉、世风日下的消极结果。这个角度,其实也是联系现实的反面论证。
再以“士不可以不弘毅”为例,现实中,是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弘毅”呢?当然不是,那些“躺平”“摆烂”的人,那些一身丧气的人,他们口口声声喊着卷不动了,放弃理想,消磨了意志,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给社会带来一股靡靡之风。所以,我们要不忘弘毅的为士之道。
我们可以从程度过头或不及的角度填写表2。
三、条件补充
在思辨分析中,我们还可以对观点成立需要的一些条件进行补充,因为这些条件,其实是观点成立的必备条件,有了它们,我们的观点才能避免被攻击。例:善良的同时要有戒心、有底线、有分寸,真正的善良要量力而行,不能同情心泛滥。还要有勇气,懂得如何去拒绝别人,善意中带点锋芒,才是善之道。光有善良是不够的,需要补充“戒心”“底线”“分寸”等相应的条件,善良才能产生相对好的结果。我们说“坚持铸就成功”,也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方向必须正确。没有正确的方向,所谓的坚持就可能变成顽固不化。再如“铭记历史,迎接挑战”,难道只是铭记历史就可以了吗?我们既要深入了解我国发展的艰难历程,又要关注祖国当下面临的国际形势;既要传承和发扬伟大的革命精神,又要脚踏实地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争取有一技之长。以勇敢无畏、不怕牺牲、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投入学习中,以实际行动去迎接挑战,创造未来。所以,观点成立是有逻辑前提的,我们找到这个逻辑前提,能让观点避免片面,从而达到辩证提升的效果。
我們可以从条件补充的角度填写表3。
总之,辩证提升至关重要,我们如果能够运用以上方法对观点进行补充,必能使文章异峰突起,摆脱大众脸,实现严谨、深刻。
四、学以致用
以“士不可以不弘毅”为主题,运用辩证提升的方法,写一篇作文。
下水文:
心存弘毅 任重道远
曾子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几千年来,有识之士发扬弘毅精神,哪怕道阻且长,步履依旧坚定铿锵。
也许有人会说,鲁迅弃医从文,中途改变志向,他似乎没有做到“弘毅”,难道他不配被称为士吗?鲁迅当初立志做一名医生,想要疗治中国人的身体,后来弃医从文是为了疗治中国人的灵魂。不论做医生还是做文人,都是为了实现以自己的力量来改变中国现状的理想,他改变的只是实现理想的路径,追逐理想的脚步从未犹疑,当然既弘且毅。
当理想和现实冲突时,我们是像鲁迅一样继续寻找弘毅之路,还是放下一切,独善其身?放下的苏轼,转身的陶渊明,醉倒的阮籍,他们的选择自然无可厚非,世界以痛吻我,我便放下弘毅,舔舐伤口,还自己一个自在。但,我更钦佩那些,纵使世间千般不好,却仍不撞南墙不回头,既弘且毅,勇承重任的人。
他们的弘毅,他们的承担,成就了自身的圆满。
苏轼一面放下,一面忍不住羡慕周郎,不由得华发早生。陶渊明三次出仕,一试再试,最终归隐何尝不无奈?阮籍醉酒的逃避只是一时,他驾车驶入穷途,还是忍不住无力痛哭。某个寂静的深夜,他们直视自己的内心,未必一定没有遗憾。孔子在礼乐崩坏的春秋中踽踽独行,坚定地推行宏大的仁政理想,被嘲笑像只丧家之犬,在弘毅中成就了人格的圆满。
他们的弘毅,他们的坚持,推动了时代的发展。
走过礼乐崩坏的春秋,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写入法国最早的人权宣言。安史之乱里目光坚毅的杜甫深受政治家推崇,改革家学习他对穷人的悲悯。为变法献身的谭嗣同之后,中华志士浴血半个世纪,终于迎来人民当家做主的繁华盛世。一代代的弘毅之士,担重任,行远方,推动了中国乃至世界前进的脚步。
他们的弘毅,他们的刚强,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都是心怀抱负、心性坚韧的弘毅之士,他们挺立起中国的脊梁,传承着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有名校毕业的大学生回国投身农村建设,有青丝变白发的樊锦诗将半生付与敦煌考古研究。中华民族的血脉里流淌着这些弘毅之士刚强的基因,涌动着永恒不灭的民族魂。
弘毅是否意味着志向越宏大,意志越坚决,结果就越好?赫鲁晓夫推广种植玉米,想摆脱苏联农业困局,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欠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粮食出现严重危机。赫鲁晓夫的志向不可谓不远大,践行也不可谓不坚毅,然而后果也不可谓不惨痛。弘毅不是好高骛远,固执己见,而是登高望远,脚踏实地。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我们当心怀远大梦想,意志坚定,勇担道义,剑指远方。如此,才能不负时代,不负祖辈的荣光。
参考文献:
[1]林金凤.部编版新教材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思辨性思维培养策略[J].高考,2022(25):31-34.
[2][美]理查德·保罗,琳达·埃尔德.如何进行思辨性写作(中文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1-11.
[3]李建生.说理如何更有效:理性思维与议论文写作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
[4]李欣荣.概念辨析:议论文写作逻辑的原点[J].中学语文,2017(31):31-33.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第一中学)
编辑:曾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