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养导向视域下的初高中化学衔接课探究

2023-07-27韩建丰高凌蕊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

韩建丰 高凌蕊

摘要:为了帮助学生提升思维水平、建构学习方法、提升化学核心素养,教师应在高一开始时就设计并实践化学衔接课。“金属冶炼的奥秘”衔接单元通过整合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金属活动性、金属冶炼方法等初高中教材中的核心内容和观念,根据新课标要求,设计合理情境和驱动任务、注重过程性评价,旨在帮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高中化学学习特点,自主建构系统化、结构化的高中化学知识体系,自然完成思维进阶,为整个高中阶段化学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初高衔接;金属冶炼;过程性评价;认知模型

作者简介:韩建丰,北京市广渠门中学一级教师。高凌蕊,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一级教师。

课题项目:1.本文系中国化学会教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化学学科素养导向的学生单元深度学习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HJ20200033。2.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学府型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 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BDEB17056。3.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2022年度课题“基于‘双减的化学大单元教学双优研究” 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DC2022-029。

初高中化学课程的性质、目标、学习方式、评价方法具有很大差异,初中生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通称“新课标”)的要求差距明显。认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认识角度、认识深度和认识思路三个方面,进入高一学习阶段的部分学生仍然采用初中的学习方法,思维水平未进阶,表现为在学习中过于依赖教师讲解,缺乏独立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高中教师缺乏进行衔接教学的意识与方法,对于学生化学学习水平的了解只局限于扁平化的中考成绩,对衔接教学需要关注的知识内容、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未针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行充分理解。因此,高一起始阶段有必要进行有效初高衔接教学,以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初中升入高中的“转型”期。教师应充分研究新课标,寻找合适的教学内容,基于学生学情进行素养导向下的初高中化学衔接设计,以核心素养为目标,提升新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兴趣、能力,使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一、素养导向视域下的初高中化学衔接课的价值

教师可以金属冶炼为衔接内容,着重从初高中衔接角度引导学生学习冶炼过程的基本原理、技术、工艺等知识,了解金属冶炼对人类文明的作用,理解冶炼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过程。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形成乐于科学探究的必备品格,为今后化学学习奠定基础,发展化学核心素养。本课涉及四大主线内容(见表1)。

初高中化学学习的自然、顺畅和有效衔接可以帮助学生思维进阶,形成高中化学学习的一般思路方法。以实际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构建分析金属冶炼方法的模型,并借助模型解决真实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以四大主线为指导,学生通过分类、探究、解释、归纳各种金属的冶炼方法,能够寓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于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中。

二、素养导向视域下的初高中化学衔接课教学分析

(一) 教材整合分析

“金属冶炼的奥秘”单元教学围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发展,在化学教学中融入模型认知和社会责任感培育。金属冶炼属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章“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的内容,结合初三化学“原子和分子(第三章)”“金属(第八章)”和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形成初高衔接单元体系,可以帮助新高一学生了解、应用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重要内容。从教材整合层面来看,本单元教学可以较好地体现化学学习价值,引导学生建立科学和技术与社会及生产(STSE)的联系。本衔接单元体系设置旨在通过学生对初高中化学核心知识的认知与再认知、应用与再应用,引导学生系统了解金属冶炼的原理及方法,体验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变化规律实现物质转化的学习过程,同时正确认识化学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新高一学生虽然已初步了解常见物质转化方法,但是在思维水平上仍存在如下欠缺:第一,没有理解物质转化的化学原理,虽通过初中学习了解基本化学反应实现物质转化,但不理解化学反应发生原理,不能解释金属活动性顺序原因,在学习金属冶炼方法时不能获取正确途径。第二,未建构起基于证据推理的认知模型思考方法,在面对真实的化学问题时缺少运用、迁移认知模型来解决问题的意识。第三,学生对化学史缺少了解,不能准确地认识到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无法体会化学科学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价值,缺少化学学习的社会责任感。

(三) 学习目标

能从微观层面理解金属冶炼方法的本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化学观念;认识到化学变化存在规律,从规律应用角度分析物质转化方法,形成应用化学规律解决真实生产问题的思维意识;能够具有证据意识,并通过推理对物质组成、结构、变化等化学核心问题主动建构;能运用金属冶炼模型解决金属冶炼问题,并形成研究物质转化学习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理解化学对人类发展的价值和贡献,通过规律解释与运用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价值观念。

(四)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一种把每个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把个体的有关侧面相互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评价结论的教学评价类型;可以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

三、素养导向视域下的初高中化學衔接课教学过程

(一)第一课时

金属冶炼是化工生产关键产业,掌握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是高一新生开展金属冶炼学习的良好开端。学生理解金属活动顺序表内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是一个难点,第一课时结合初中和高中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应用及证据推理研究实际问题,具体教学过程见表2。

(二)第二课时

通过第一课时的积累,学生已经初步体验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对物质性质的学习有了一定的思路与方法,搭建了认知模型。第二课时可通过人类文明发展史帮助学生明确金属矿物开发利用的重要性,探索“金属冶炼的奥秘”,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金属活动顺序与金属冶炼方法的关系,建构证据模型思维,教学过程见下页表3。

(三)作业设计

初高中衔接化学单元课的作业设计主要为学生搭建思维进阶的台阶。以上两课时的学习成果应在课时作业中得以巩固和延伸,为单元的推进做好铺垫。第一课时作业:书写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从原子结构层面对比和解释Li、Na和水分别反应实验现象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查询人类文明史和金属冶炼的关系(PPT汇报形式的小组任务),检索Al的冶炼方法。第二课时作业:整理金属冶炼认知模型,列举不同方法的代表反应,进行化学方程式书写练习;查询铝热法并将其冶炼方法归类,说明铝热法的重要作用(PPT汇报形式的小组任务);整理“金属冶炼的奥秘”单元学习过程,绘制高中学习思维导图。

参考文献:

[1]张钧如,黄文军,罗晓燕.基于认识发展的初高中衔接课:以“化合价”为核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1(11).

[2]王磊.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学科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杨强)

猜你喜欢

过程性评价
利用大数据进行学习评估与诊断
中职“二维动画制作”课程教学探讨
《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
基于过程性评价的Office高级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高中数学学习过程性评价策略研究
过程性评价体系在航理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学历案:从教学设计走向学习过程的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现状调查报告
云环境下基于岗位素质模型的过程性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