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是“网瘾少年”吗”?
2023-07-27吴佳益
吴佳益
摘要:由于疫情原因,学校开展了线上教学。一名12岁的女孩频繁地使用手机和平板等电子产品,返校复课后,女孩还沉浸在网课状态,学习状况不佳,对学习造成了负面影响,为此多次受到家长的批评,还被家长贴上了“网瘾少年”“小网虫”的标签。心理教师在了解该生的问题后,以调整家长期望为切入口,引导家长建立合理的期待模式,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完善支持系统;定期保持与其父母的沟通,家校合力帮助学生平稳地化解了此次情绪问题。
关键词:电子产品使用;网络;亲子沟通;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3)22-0051-02
一、个案概况
疫情后返校复课之初,小菲(化名)感觉自己不能马上恢复到校园生活状态,还沉浸在网课状态,时常怀念能够频繁使用电子产品的日子。小菲的家长对她学习方面期望很高,要求非常严格,觉察到小菲学习状态不佳、时常心不在焉后,批评她,家长还经常称其为“网瘾少年”“小网虫”。小菲感觉很焦虑、沮丧,尝试去改变自己的状态,可还是控制不住自己,越在心里默念不要去想玩手机,脑海里越出现网络中绘声绘色的内容,她开始怀疑自己真的“网络成瘾”了,于是,主动找到心理教师寻求帮助。
二、辅导过程
(一)不给孩子“贴标签”,助力孩子心理调适
通过和小菲妈妈的交流,我了解到小菲妈妈对小菲要求严格,尤其在小菲升入六年级后,难以接受孩子出现学业不佳状态,认为“打是亲,骂是爱”,常常采用指责、批评等方式教育小菲。生活中,小菲妈妈也极少正面鼓励小菲,忽视了她的精神需求,小菲逐渐形成了低自尊、低自我的人格。
家长:这孩子自从上网课以来就迷上了玩手机,整天刷短视频,玩游戏,马上要上初中了,这样下去可怎么办啊,要被别人落下一大截了,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
老师:高年级的学习难度显著高于低年级。孩子出现学习上的落差,是常见现象,一是环境发生了变化,刚刚从线上课过渡到线下课。二是刚进入高年级的孩子需要较长的一段适应期。您可以回忆一下,孩子还小的时候,是不是经常夸奖她,第一次叫妈妈,第一次自己吃饭,基本上什么行为都会让父母们激动好久,恨不得在所有亲朋好友面前夸奖孩子。这样的夸奖,其实很有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让孩子觉得自己非常棒,什么都敢去尝试。但是孩子一天天长大,随之变化的就是负面评价开始远多于正面评价,甚至给孩子贴上“网瘾少年”“小网虫”的标签,由此带来更多的家庭矛盾。
此次心理辅导过后,我给小菲妈妈布置了两项家庭作业:一是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记录一星期里每一天批评孩子的次数和夸奖孩子的次数,进行比较。相信小菲妈妈会有新的感悟。二是注意观察小菲,说出小菲身上的优点,至少十个。小菲妈妈若有所思,意识到需要调整自己对孩子的期待,同时关注孩子的优点,多一些正面的评价。
一周后,小菲妈妈表示经过这一周的记录,她发现自己对孩子批评和指责竟然要比鼓励和夸奖多得多,常常说“你学习习惯这么差,又想玩手机”,“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而对小菲认真观察之后,她发现当不再只聚焦学习时,小菲有很多优点,诚恳稳重,乐于助人等。终于,小菲妈妈开始有所反思,逐渐接纳自己的孩子,多去关注小菲身上的优点。
一些高学历的父母对孩子学习的期待相应较高,认为学习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这类家庭中,孩子获得夸奖的难度也会很高,很难达到父母的期待,容易自我放弃,逃避学习。期待效应能发挥正向的作用是源于一个良好的期待,这个期待应当是高于孩子当前发展水平,但又是這个孩子通过努力可达到的目标,是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向好的方向前进,让孩子跳一跳能够摘得到的“桃子”。
(二)告别“网瘾”,心理教师有妙招
小菲:老师,我总是想去拿手机玩小游戏,刷短视频,我是不是得了一种叫“网络成瘾”的心理疾病啊,请你帮帮我好吗?
师:你能主动求助心理老师,说明你善于觉察,发现了自己的问题,而且已经想要做出改变,非常高兴你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关于你担心的问题,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吧。老师问你几个问题,请你认真思考后回答。
(1)你是不是每天上网四个小时以上呢?(2)你是不是头脑中一直浮现和网络有关的事呢?(3)你是不是无法抑制上网的冲动呢?(4)你上网是为逃避现实、戒除焦虑吗?(5)你不敢和亲人说明上网的时间吗?(6)你有没有因为沉迷上网造成学业及人际关系的问题。(7)你的上网时间往往比自己预期的时间久吗?(8)你花许多钱在网络上吗?(9)你是不是花更多时间在网上而不是现实生活中才能满足呢?
小菲一一作答。
师:好的,小菲,我注意到在九个问题中,你对问题2、3、7点了点头,对其他问题则是摇头,表示了否定。这九个问题可以帮助你对自己网络使用的情况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但并不具备诊断功能。根据你刚才的回答,你并没有达到“网络成瘾”的程度,并不是爸妈口中的“网瘾少年”。
小菲深深呼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下来。
师:小菲,其实上网课以来很多同学都出现了和你一样的情况,网课期间频繁地使用电子产品,所以一下子无法适应校园生活,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你已经发自内心想要做出积极的改变,这是个很好的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接下来我们可以尝试一些方法,帮你渐渐地摆脱想要上网的念头。
在本次辅导的尾声,我和小菲一起商议,引导小菲给自己定下了切实可行的目标,然后把目标分解,方便她“回头看”,比如培养一项运动爱好,每周运动三次;每晚睡前回顾自己当天上网的时长和内容以及思考哪方面的上网时长可以减少等小目标,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可以给自己一个小奖励。
同时,我邀请小菲的父母参与其中,制定了奖惩制度,叮嘱小菲的父母,自律的小孩是向自律的父母学习来的。在这期间小菲的父母也要适量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休息时间可以和小菲一起开展一些户外家庭活动。
三、辅导反思
小菲的情况不是个例,从线上课过渡到线下课,很多学生都无法马上进入学习状态中,一时摆脱不掉电子产品,或者出现焦虑紧张情绪,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很正常的。
在处理此类问题时,第一步,家长和老师需要第一时间接纳孩子的情绪,倾听和回应孩子情绪上的需求,先缓解其焦虑,不可过分苛责孩子。第二步,家校合力做出具体的规划,并监督孩子实施。
针对小菲的情况,心理教师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辅导:一是叮嘱家长给孩子提供关爱和陪伴,不要一味地贬低孩子,接纳孩子的不足之处,多去关注孩子的优点,多夸奖、鼓励孩子;二是帮助小菲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邀请小菲的父母参与其中,家校合力,一起见证小菲的点滴改变。
两周后,通过电话回访了解到,经过家长的配合与小菲的努力,小菲对电子产品的需求有所降低,脑海中不再常浮现游戏画面和短视频,家庭关系有所缓和,她还和父母一起制定了电子产品家庭公约。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发布[Z]. 教育发展研究,2018(20):16
[2]Young K.Internet addiction: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J]. 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1996(3):237-244.
编辑/ 卫 虹 终校/孙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