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视域下中华文化感召力的提升策略研究
2023-07-27谌利
谌利
【摘要】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内涵,也是提高国际传播效能的重要内容,对国际传播“五力”整体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目前中华文化感召力建设在对外传播中还存在着浅表化、碎片化、扁平化的特征,这些都影响着中华文化感召力作用的发挥。探索中华文化感召力的提升策略对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国际传播;文化传播;中华文化感召力;提升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但“西强我弱”的不平衡话语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改变,我国的国际传播现状仍然存在一些“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局面。因此,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亟待加强,国际传播软实力也需持续提升。文化感召力维度的思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国家传播“五力”的内在逻辑关联,进而寻找战略突破口。
一、提升文化感召力是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构成和核心内涵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同时,他指出要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1]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五力”,“确定的是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效能指标,隐含着全媒体传播、文化传播、形象传播、知识传播与舆论引导斗争五个方面的内容,涵盖了传统意义上国际传播和文化交流互鉴的各个方面,呈现了对国际传播效能全方位提升的总体要求”[2]。“五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五力”互为表里,相互促进。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们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上已经初具规模,但国际传播能力在内涵上还要加大建设。“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宣介中国发展变化”应是国际传播的核心内涵和重要内容。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葛兰西曾提出“文化领导权”理论,认为优秀文化在多元文化竞争中会居于优势地位,自然地获得“知识和道德领导权”。[3]而在约瑟夫·奈那里,文化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软实力”,软实力靠的是自身的吸引力,而不是强迫别人去信服。[4]中华文化感召力就是中华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引领力,它应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核心构成,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灵魂和基础,也是最能表达和突出中国特色的一部分。因此,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是我们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关键和重要内涵,也是提高国际传播效能的重要内容。我们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在文化的内涵挖掘、表达方式创新、传播效力提升等方面不断努力,将会显著推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转型升级,增强中华文化的全球影响力,彰显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独到魅力和优秀品质,进而获得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
二、中华文化感召力的思想内涵与特征
(一)中华文化感召力的思想内涵
何谓文化?我国文化学家梁漱溟先生给文化下了一个无所不包的定义: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吾人生活于世界,无非做三件事:活着,动(工作)着,说(思考并言说或者书写)着。人做这三件事又必须依凭三种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人的三件事和三种方式合起来就是文化。[5]所以中华文化就是几千年来的文明进程中,中国人形成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英国文化学者雷蒙德·威康斯在《文化与社会》中提出,文化即“全部的生活方式,包括物质的、知識的和精神的”[6]。而马克思认为文化是“自然的人化”。文化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种巨大力量,可以称之为“文化力”或“文化生产力”。[7]因此可以说,文化感召力就是文化力的一种内在表现。
中华文化感召力是文化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本质,要具有吸引力、召唤力、感染力、凝聚力,能够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鞭策人、团结人。[8]文化感召力是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文化所具有的感召力,正如孔子所认为的“近者悦,远者来”。中华文化感召力就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具有的感染力、号召力、引导力。
(二)中华文化感召力的特征
中华文化感召力的特征是由中华文化的特征所决定的。它是中华文化在感召力上所具有的特殊属性,是中华文化在感召力上的具体体现。中华文化感召力具有独特性、持续性、包容性、丰富性等特征。
独特性。中华文化感召力的独特性是指中华文化感召力所具有的独有魅力。它是由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所决定的,它体现在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国独有的方块汉字,独特的中国书法、中华绘画、建筑以及饮食、服饰等,都有极强的个性和独特性。我国文化学家梁漱溟先生说中华文化独自创发,慢慢形成,非从他受。自来公认中国、印度、西洋并列为世界三大文化系统者,实以其差异特大而自成体系之故。[9]
持续性。中华文化感召力的持续性体现在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和卓越的活力上。中华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自产生以来就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及世界各国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中华文明五千年不间断,就决定了中华文化感召力的持续性。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明,对东亚、东南亚等国家文化形成深远影响,儒家文化已经渗透到东南亚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包容性。中华文化感召力的包容性是指中华文化是由不同的文化融合而成。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体现在中华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和变通性,体现为中华文化贵中尚和的和合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比如中国古代传统社会虽然是儒家思想为主流思想,但是对佛家、道家等思想并不排斥。儒家思想还对佛家和道家思想进行包容和吸收,如在宋朝时期形成程朱理学,在明朝时期形成阳明心学。中华文化感召力的包容性,还体现在中华文化的谦和性上。既没有对外来文化的排斥和傲慢,也没有对不同文明的不宽容。
丰富性。中华文化感召力的丰富性,首先表现在区域性和民族性上,是文化形式上的异彩纷呈。中国地域辽阔、地大物博、民族众多,文化形态和地域文化丰富多样。从文化形式上看,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各个地区文化各有特色又相互交融,体现出很强的地域性。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各个民族又有特色各异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体现出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其次,中华文化感召力的丰富性还体现在中华文化内容的博大精深和内涵的丰富深奥。中华文化感召力的丰富性,决定了中华文化的先进性。比如,中华文化历来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此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与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相当契合。所以在完成工业化的东亚、欧美地区才会兴起“新儒学”,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新认同,这是中华文化感召力丰富性最深沉的体现。
人本性。中华文化素有“以人为本”的特性,也就是民本思想。孔子曰:“仁者爱人。”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中国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封建社会末期的进步思想家、政治家,几乎都主张和宣传民本思想。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中国历史实践中不断被发展、被强化、被具体化,从而成为中华文化中影响力最广、延续最久的一种哲学和政治思想,这也是中华文化感召力所具有的特性之一。
三、中华文化感召力建设在国际传播中的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闊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10]从整体上看,虽然我国的文化影响力近些年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显著提升,但在中华文化感召力的形塑上和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上还存在不足。对其不断的反思,有助于我们持续调整方向与策略。
(一)浅表化,多停留在文化符号认知层面
浅表化是指只注重中华文化的表征和文化符号的传播,而对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对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传播重视不够。综观当下国际传播中有关中华文化的传播,最主要的弊端是对中华文化传播的片面化解读,多停留在对文化符号的认知上。比如,对于中国功夫、中国美食等,缺乏精神标识的提炼和深层价值的挖掘[11],文化背后形塑的中国形象也略显扁平与单薄。中国尚未梳理出中华文化对于世界未来发展最具有感染力、而又可能有广泛吸引力的元素。中华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天人合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民为贵”“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近者悦,远者来”“协和万邦”等政治与社会文化智慧,乃至“天下体系”的治理模式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还暂未得到系统的梳理和广泛的传播。
(二)碎片化,缺少文化体系协同
碎片化就是在文化的对外传播过程中,容易把中华文化的过去和现在、物质和精神割裂开来,形成了内容传播碎片化倾向,没有形成对中华文化整体、系统的了解和认知。当前,中国在与外部世界交流过程中和总体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跨领域总体性的对历史和现实的把握,即在总体实践中呈现出缺少协同的碎片化特征。[12]
(三)扁平化,传播策略缺乏立体推动
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组织管理上呈现扁平化的特征,缺乏立体化的有效推动。如在中华文化传播的组织安排上,担负传播任务的各部门间经常独立作业,缺乏协调。在中华文化传播内容的议程设置上,在中华文化整体素养和传统文化修养上的积淀和习得上仍有很大拓展的空间。
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浅表化、扁平化、碎片化的特征,将极大地影响中华文化感召力的提升。如何突破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瓶颈,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探索不断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的路径和策略。
四、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的路径与策略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迅猛、社会稳定,现代化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更加令世界瞩目。这些都是中华文化魅力的体现,也是中华文化感召力和吸引力的表现。
(一)深挖中华文化精神内涵,突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当代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主要内涵是四项基本观念,即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自强、以和为贵。[1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精神内涵深厚。我们要充分挖掘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传播中华文化的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于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含义。”[14]这对于我们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将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比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强精神等。我们要注重挖掘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让其在当今时代展现更深远的意义,发挥更大的作用。[15]
(二)创新文化的国际化表达,减少“文化折扣”,形成优势话语
“文化折扣”是指文化产品会因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影响不同地区受众的认可和理解程度,从而使文化价值降低的现象。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其实就是一个文化触达、文化解码、文化认同的过程。如何使这个过程更短,使这个过程更有效,那就要创新文化的国际化表达。只有不断创新表达方式,才能减少“文化折扣”,提升文化传播效果。
近年来,河南卫视的节日系列频频出圈,其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对传统文化不断创新表达。从春节晚会的《唐宫夜宴》,到《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中秋奇妙游》再到《重阳奇妙游》,河南卫视在中国的传统节日,给全球观众不断奉上视觉的饕餮盛宴。河南卫视立足中原文化,围绕非遗传承,以刺绣、剪纸、皮影和泥塑等传统文化元素的展示带给观众一场追寻中华文化根与魂的奇妙之旅。每个节目呈现的都是一连串的“文化密码”,同时又将这种种文化密码嵌于现代视听科技和潮流时尚当中,让传统节日在新时代里焕发全新光彩。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系列,根植传统文化,以现代科技表现手法,带领观众一同穿越时空,尽情畅游。节目播出后,受到海内外受众的狂热追捧。
(三)改革叙事方式,讲好“以人民为中心”的个体化故事
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就要改革过去那种“端着架子”说理的宣传方式,少讲大道理,多讲普通人的小故事。因为,普通人的普通故事更容易吸引人。人类具有共通的情感,共情传播和柔性传播更能凸显中华文化感召力的作用。如曾火遍海内外视频平台的阿木爷爷不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仅用斧凿刨锯就把寻常木头打造成精致的鲁班凳、苹果锁、行走的小猪佩奇、世博会中国馆等,被网友誉为“当代鲁班”。在快节奏的喧嚣中,在注意力格外稀缺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向往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渴望接触中国传统文化,专注和精益求精的匠心更能触动人们的心弦。人们在观看传统的优秀技艺中,潜移默化地感受着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阿木爷爷还时常加入一些新元素,让看似平凡的小物件都包含着用心做事、用情造物的情怀,让中国的古老文化和智慧与潮流文化进行了美丽邂逅。
2021年3月,中国云南的16头野生象从云南集体出游,一路向北迁移,吸引了多国媒体进行追踪报道。在记录“一路象北”的镜头中,人们看到了中国壮丽的山川景色,中国的政治社会关系、发展理念、生态建设等现状逐渐被世界认知和认同。“一路象北”的故事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视角反映了中国的精神面貌,向世界生动展示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6]这些都是从细微处、从具体的事例中展现国家的魅力,提升中国的文化感召力。
(四)探尋人类的共同价值,为命运共同体构建贡献中国智慧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地球村的传播环境早已形成。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强烈回应,谋求人类的共同价值也得到更广泛的认同。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以及那些能引发共鸣的价值理念,拉近了我们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心理距离。如作家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小说《三体》,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小说先后被翻译成英文、日文、德文等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在很多国家引起小说《三体》热。这部小说海外传播的成功实践,不仅在于其惊人的想象力和无与伦比的思索深度,而且在于它聚焦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未来“地球命运”的话题,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邃理念和深切关怀,拉近了广大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并在读者中引发“共情”与“共鸣”。[17]由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成的电影《流浪地球》也在海内外热映。这两部科幻作品描述了人类可能要共同面临的危机和灾难,同时强调了在灾难面前只有合作才能共赢,这也促使人们在对全球命运的共同关注中形成文化认同。
五、结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感召力是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现。中华文化深厚的内涵和中华文化精神的巨大力量是中华文化感召力的源泉。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是国际传播“五力“建设由规模化向内涵化建设的重要关键支点之一,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从历史和实践上的自我观照,是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道路、中国方案的综合体现。中华文化感召力的提升,能够使世界人民更多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领会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也能够为国际传播新秩序的建立和世界文化的交流互鉴提供更多可能。
参考文献:
[1]央视网.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EB/OL].http://news.cctv.com/2021/06/01/ARTIgVHXeyuBJzC7m7GjqLtl210601.shtml.
[2]张毓强,庞敏.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新基点、新逻辑与新路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7):40—48.
[3]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221.
[4]骆郁廷.文化软实力:基于中国实践的话语创新[J].中国社会科学,2013(1):20-24.
[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9.
[6]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5.
[7]李孝纯.增强文化的感召力[N].光明日报,2002-02-05.
[8]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8.
[9]黄娴,丁柏铨.论国际传播“五力”:对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J].新闻爱好者,2021(8):18-22.
[10]坚定文化自信,为新时代新征程凝心聚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述评[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n/s?id=1744479716758961473&wfr=spider&for=pc.
[11]刘建平,张毓强.以知识对话寻求共识:关于国际传播沟通理性的讨论[J].对外传播,2020(11):53-54.
[12]张贺.穿汉服就是弘扬传统文化?[N].人民日报,2017-01-12.
[13]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J].齐鲁学刊,2003(5):5-8.
[14]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7109158307248161&wfr=spider&for=pc.
[15]张垒.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N].人民日报,2021-08-04.
[16]王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传播重要论述发展历程与理论启发[J].中国出版,2021(18):18-23.
[17]唐润华,郑敏.文化间性视域下出版业“讲好中国故事”的效果提升路径[J].新闻爱好者,2021(3):50-52.
(作者为周口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讲师,菲律宾中央大学在读博士)
编校: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