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事热点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及学生价值观培养探析

2023-07-26黄紫宣

高考·上 2023年3期
关键词:时事热点高中政治

黄紫宣

摘 要:高中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形成期,这一时期学生思想活跃,易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面对课本教学的内容与社会发展实际的差异,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困惑,无法用课本中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事热点是高中生参与社会、充分表达意见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高中政治学科在学生价值观培养上的优势,通过时事热点与政治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从唯物史观角度看待问题,帮助学生正确对待社会热点和话题,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时事热点;高中政治;学生价值观;教学应用与培养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本课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基本观点为指导,以社会主义五大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结合与自身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实际,去探究学习,参与社会生活实践,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提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核心素养,树立正确价值观。时事热点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也是高中生了解社会的重要介质,在教学中开展时事热点应用研究可以有效塑造学生价值观,使其学会用正确的价值观分析和看待社会热点内容。

一、时事热点在高中政治教学应用的必要性

(一)符合以生活为基础,以知识为支撑的教学理念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时事热点在高中政治教学的应用符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符合以生活为基础、以知识为支撑的教学理念[1]。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将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帮助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生活为基础是指高中生已经广泛参与社会生活,对参与社会有着自己的想法而且愿意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如一些时事热点出现以后,学生会通过网络等渠道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也会通过网络获取社会对时事热点话题的看法和评价,从而产生思想上的交流,这些交流是以学生生活经验、学习经验为基础的;以知识为支撑是指学生在参与时事热点话题时如果只是简单地情绪发泄或者不顾及事实而直接发言,这种行为是没有知识性可言的,也不符合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因此,时事热点话题的教学强调了知识的应用,注重挖掘时事热点话题中的知识内容,强调学生表达意见的知识目标,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

(二)符合高中政治教学开放性和实践性要求

高中政治教学的课程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中的知识应用,学会理性思考,培育核心素养[2]。从目标来看,高中政治教学中坚持开放性和实践性原则,是达成课程目标的必然选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时事热点的内容,通过时事热点分析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内容,在开放性和实践性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觉抵制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现实中,高中生对社会热点话题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充满个性,甚至看问题较为偏激,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但较为短视、情绪化较重,容易受各种思想的影响,这些影响有些是正面的、有些是负面的,有的甚至披着合法的外衣传播落后腐朽思想;在这种开放性与实践性教学环境中需要教师进一步地做好引导,不回避时事热点,甚至直视社会的负面事件,让学生明辨是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时事热点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与学生价值观培养策略

(一)时事热点在高中政治教学的应用

1.引入时政热点话题,激发学生兴趣

高中政治教学涉及政治名词或者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时都需要一定的例子进行佐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助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掌握。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及时有效地将时政热点话题导入课堂,将理论知识、政治名词与社会热点话题结合在一起讲述,帮助学生分析热点话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看待問题,加深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理解,培养爱国爱家情怀。

以高一思想政治必修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例,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时政热点话题与课本中的内容进行整合,实现热点话题佐证课堂内容、用课堂内容分析热点话题的效果。如2022年10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公开发布了《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以下简称《鼓励目录》)。《鼓励目录》推出以后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有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应该鼓励外商进入,有的则认为这次开放的目录危及了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每种解读都有一定的依据,因此商务部特意召开了答记者问会,详细介绍了商务部对于落实新版《鼓励目录》的工作考虑。基于这一社会热点话题,教师可以用课本内容进行佐证,首先分析外商投资属于哪一种经济形式。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可以得出外商投资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其次分析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是什么,是支持还是反对呢?根据课本内容可以知晓“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不是互相排斥、互相抵消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通过外商投资与课本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在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对外商投资的社会热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从社会发展、经济定位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并强化学生对课本中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内容的理解。最后,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单一的热点话题进行拓展,即进一步搜集材料,谈一谈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整理的目标包括党的十五大到党的二十大以来,历届会议关于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描述,通过内容分析的方式,提升学生对社会热点内容的理解和知识能力的拓展。总之,高中政治课本中的一些内容理论性强,需要一定的社会话题佐证,而且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知识性的渗透,辅导学生完成课堂学习目标。

2.开展时事热点专题讨论,构建学生知识体系

开展时事热点专题讨论对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是构建学生知识体系的有效方式。近些年高考政治也注重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分析,强调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看待问题,而不是从单一、片面的角度看问题,而通过时事热点专题讨论的方式可以有效锤炼学生调动、运用、迁移所学课本知识的能力,在讨论中发现知识的缺漏点和能力的不足点,再通过复习、整理、归纳、记忆、巩固,使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3]。

时事热点的专题讨论,对构建学生知识体系起着积极的作用。根据教学进度和课堂教学情况,教师可以适当遴选一节为时事热点讨论课,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串联和整理。如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有关国际关系知识的教学中,可以引入这样的时事热点问题:请应用所学的高中政治课本知识,对俄乌冲突时事热点进行讨论,要求分别从俄罗斯、乌克兰角度让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讨论的过程中,有同学认为乌克兰加入北约是自己的事情,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严重损害了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有同学认为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是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和消除纳粹势力对人类的威胁,尤其是对俄罗斯族人的威胁。在学生发表看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俄罗斯为什么要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在讨论中,学生逐渐对以上话题形成了一些共识,分组讨论得出以下理由:一是北约东扩问题。乌克兰极力想加入北约,使北约继续东扩,让北约进攻性武器搬到俄罗斯家门口;二是乌克兰东部问题,乌对东部俄罗斯族人进行排挤和清洗;三是能源问题即北溪二号。北溪二号建成投入使用,乌克兰损失每年几十亿的过境费,乌克兰强烈反对。四是美国片面夸大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威胁,恐吓乌克兰。五是美国推动北约向俄抵近布署,不断压缩俄罗斯的战略安全空间,使得局势不断恶化。在弄清俄乌冲突原因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要如何结束俄乌冲突。学生纷纷利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看法,如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各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切实保障;各国的合理安全利益和关切都应得到重视和妥善解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反对使用武力或武力相威胁等。通过讨论,让学生构建起国际关系知识体系内容。由此可见,在时事热点的专题讨论时,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会融入自己的思考,会将热点话题从不同角度分析,用更多的政治理论内容进行解析,这也是近些年高考政治题的考试方向,有利于培育學生核心素养,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时事热点时效,及时开展思政教育

注重时事热点实效是指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和社会时事热点的时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进行时事热点的教学。具体来说,一些时事热点发生以后会对高中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教师放任不管或者认为时事热点内容与所教知识不匹配而不进行指导显然不符合政治学科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坚持及时性原则,实现时事热点政治教育的有效落实[4]。

时事热点具有时效性,一些社会热点话题需要政治教师及时地引导而不需要考虑是否与现有教学内容相匹配。如党的二十大召开以后,电视、网络、报纸、时事手册等都对党的二十大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解读,基于高考的需要以及学生的成长需求,教师应及时专门开展关于党的二十大的宣传教育工作。一方面在课上,教师可以进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专题解读,主要抓住与学生或教材内容相关的方面进行介绍,首先教师可以整理出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原文内容,让学生从原文中了解党的大政方针;其次,每一个内容都要与课本中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如依法治国主要是在必修三的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中讲述,通过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教材内容整合的方式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丰富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最后,教师要做好“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教学指导,鼓励学生将自己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提炼出来,与教师一起共同讨论,在师生互相讨论的过程中丰富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认知。另一方面在课下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政治学习任务,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治国方略的增加内容和表述的变化,对比两个报道的内容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此外可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学生一起围绕党的二十大的内容进行广泛的学习,可以组织学生采访相关行业的人员,了解这些行业人员对党的二十大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丰富党的二十大的知识内容。总之,时事热点通常会有时效性,因此面对一些对学生生活、学习有明显影响的时事热点话题,高中思政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站位,及时做好时事热点分析工作,引导学生从政治学科角度分析问题、看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体现思想政治课堂的教育优势。

(二)时事热点在学生价值观培养中的应用

1.鼓励提出时事热点,解决学生学习疑问

时事热点的提出不能总是以教师为主,而是应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思想,鼓励学生提出时事热点,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上关注的疑问[5]。如可以开展课前3分钟时事播报,让学生轮流提出时事热点,同时对时事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评价。鼓励提出时事热点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在社会生活中,学生对时事热点的看法、想法会有差异,对不同时事热点的处理能力也是有差异的,因此在时事播报过程中,教师要紧抓学生疑问及认识偏差,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高中生通过网络等渠道已经广泛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并有着自己的疑问,有的学生甚至在社会热点话题中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但情绪化较为严重,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解决,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如学生在学习必修三《人民当家作主》章节时产生了疑问,提出“既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是人民,为什么选举时没有人通知我呢?”有的学生也提出了“为什么不能和国外一样,采用一人一票制度而是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呢”“我已经18岁了,为什么不能成为人大代表?”学生的疑问有很多,这些都体现出学生基于学习内容和社会热点话题(选举)而产生的问题。基于学生实际,教师要及时根据时事热点话题进行详细说明,首先说明人大代表的选举过程,以每年召开的两会为例,说明每一位人大代表是如何产生的,包括选举的过程等,通过选举过程让学生了解“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真实含义,从而解决学生对人大代表的选举疑问;其次教师可以以学校人大代表为例,提出学校推选校长为人大代表,学生对国家发展、社会发展、学校发展有意见时可以直接与校长沟通,也可以与所在社区、所在地区的人大代表进行沟通,全面了解“代表联络机制”,明确人大代表来自人民,肩负人民重托,接受人民监督;最后针对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也要给出专业性的回答,如“为什么不能和国外一样,一人一票选举,已经十八岁为什么不能当代表?”这些都需要教师用政治智慧进行合理的解答,而不能以“才十八岁当什么代表”等言论进行搪塞。十八周岁就已经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以参加学校和户口所在地的选举,但选举需要尊重选举的法律、法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人民代表的选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事实上,一些学生也愿意参与到人大代表的选举当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出谋划策,从政治角度给予更多的支持。至于“为什么不能和国外一样,一人一票选举”,教师要从国情、制度建设等角度进行详细说明,既要有理论上的依据也要有事实说明,丰富学生对选举的认识。总之,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对社会热点话题有疑问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要及时给予学生有效的回答,实现答疑解惑的目标,体现高中政治教学的价值同时也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避免学生被错误社会思潮所影响。

2.开展时事热点分析,渗透正确的价值观

开展时事热点问题分析,渗透正确的价值观,彰显时事热点价值。高中生在思想上并不成熟,在处理问题时容易出现“一根筋”现象,即“非黑即白”,因此很容易受到错误社会思想的影响、挑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时事热点分析可以分阶段地渗透正确价值观,明确哪些方面易使学生的思想出现问题并进行正确引导,同时与学生围绕价值观的内容讨论、交流[6]。

以校园霸凌为例,每每发生校园霸凌都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学生对此深恶痛绝。但在如何解决校园霸凌方面,很多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学校应该承担责任,学校教育存在缺陷和不足”,甚至有的学生受到了错误思潮的影响,产生了“国外就没有霸凌,中国不如外国”等错误思想,这说明学生的价值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开展时事热点分析可以有效渗透正确的价值观,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教师可以让学生一事一议,分析校园霸凌社会热点问题产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处理方案,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其次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进行辩证分析,主要是指在分析过程中鼓励学生分析每一个校园霸凌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在分析的过程积累经验,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分析霸凌而不是一味地将校园霸凌的责任归咎于学校,认识到校园霸凌既有學校责任也有学生、家庭、社会的责任。最后认识到校园霸凌会在社会发展中解决,虽然目前已经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但这些政策从提出到落实需要一个过程,社会发展、人们认识都需要一个过程,先有量变才能引起质变,通过学习让学生正确看待校园霸凌,从而逐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总之,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不是简单地说教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要在时事热点的分析过程中,逐步进行渗透和解决,最终实现价值观的培养。

3.开展时事热点辩论,提升学生思辨能力

开展时事热点辩论,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是教师教学必须要考虑的实际问题[7]。学生在时事热点分析的过程中会有多种想法,与其他学生探讨会有差异性,甚至对教师的分析结果不认同,因此开展时事热点辩论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帮助学生思想成长,在分辨过程中塑造正确价值观。

时事热点的辩论非常必要,真理越辩越明。以国家最近提出的“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例,社会上有很多的言论,有的人提出国内大循环就是要搞封闭,有的则提出国内国际双循环不符合改革开放的要求,这些言论在学生群体中也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认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时事热点的辩论工作,辩论分成支持国内大循环和不支持国内大循环两部分,以改革开放为核心议题,在讨论过程中进行政治学科分析。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在讨论过程中既要有事实依据也要有理论依据,每一种辩论都要融入学生自己的理解,必要时教师也需要对某些学生的过激言论予以调整。通过辩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了解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通过辩论,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辩论中学生从政治理论角度分析了时事热点的内容,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此外,在辩论过程中还要融入国际环境变化、我国发展优势等内容,让学生从政治、经济等多角度正确理解“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核心内容,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历史责任感,感受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

结束语

时事热点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符合政治课堂教学的特点,也符合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教学设计灵活进行时事热点的分析,将课程教学与时事热点有机结合起来。另外,时事热点必然带有明显的价值观,教师要从时事热点中提炼出正确价值观的内容,帮助学生从政治学科角度正确看待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分析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对时事热点的了解,形成正确认识。

参考文献

[1]孙庭梅.运用时事热点提升高中政治教学效率的有效性分析[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2(8):9-10.

[2]李维福.法治意识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2(24):135-138.

[3]吴晓东.浅谈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使用时事热点[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2(3):59-60.

[4]陈建龙.融入时事热点信息,开展高中政治有效教学[J].求知导刊,2022(7):83-85.

[5]吴雪艳.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9):5-6.

[6]张东敏.巧用时事热点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J].安徽教育科研,2021(15):45-46.

[7]徐昊.为综合能力提升找捷径: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热点的运用[J].高考,2019(17):126.

猜你喜欢

时事热点高中政治
时事热点材料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时事热点在政治教学中的渗透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生活化策略分析
浅析如何打造高中政治简约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探究时事热点有效融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思考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与时事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