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的思辨性阅读实践研究

2023-07-26吴俊生

高考·下 2023年4期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实践价值小说教学

吴俊生

摘 要:小说的思辨性阅读指的是学生在理解及鉴赏性阅读的基础上,采取分析、质疑、判断、推断、论证、建构等一系列具有思维特质的行为去展开文本研究的学习活动。这样的学习活动能够改变传统小说阅读课堂教学中浅显、无效的状态,能够帮助学生立足于自身的知识学习基础,对小说的内容有更为深刻的思考,以此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及阅读兴趣,借此来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文章基于此点,对思辨性阅读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实践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高中语文;小说教学;实践价值;实践策略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了教师应该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设置为高中阶段必修的学习任务群之一,而这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高中阶段的小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立足于小说的特征,积极实施思辨性阅读。以思辨性阅读作为指导学生开展小说阅读的前提与基础,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独立的人格、敢于质疑的精神、合理论证的能力及理性判断的品质,整体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引领他们实现更高质量的小说阅读学习,以此实现他们的高质量发展[1]。

一、基于思辨性阅读的高中语文小说教学实践价值研究

小说作为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板块,教师在实现思辨性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小说的内涵。因为小说具有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丰满、内涵深刻的特征,所以学生在进行小说阅读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多维度思考。鉴于此,思辨性阅读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落实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量,还能够培养学生独立的批判性思维,驱动引领他们获得纵深发展。其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有利于扩大学生的小说阅读量。传统的小说阅读教学仅仅只是停留于学生对背景知识的探究、对相关知识的研究以及相关情感的阐述等层面,这其实并不利于学生对小说内容的多维度思考。引入思辨性阅读,能够让学生从横向及纵向着手,完成多方面的阅读,拓展他们的小说阅读范围。让学生能够在多元化的阅读中感知到阅读教学的多元价值,充分彰显小说阅读的育人功能;

其次,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不可少地会涉及学生思维的培育。所以教师实现思辨性的阅读,能够让学生立足于自身原有小说阅读基础上,从多个方面着手,纵深思考小说的基本内容。让学生立足于小说文本进行创造性地分析,最终实现自身思辨能力及批判能力的综合性发展;

最后,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创造性阅读。思辨性阅读最大的价值和特点就是让学生产生质疑,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思辨性阅读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鼓励他们结合自身的知识基础及生活经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能够让学生展开个性化的解读,最终也将带动引领他们实现对小说文本的细致化探究。

二、基于思辨性阅读的高中语文小说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一)注重问题设计,培养思辨意识

思考起源于疑问,教师在指导学生展开思辨性阅读的时候,应该重点关注问题的设计。对此,教师应该紧扣小说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问题,让学生借助问题对小说内容进行多元化地思考与评析,深度理解与品味,这样便能够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实现有效的学习[2]。

1.立足于学科设计问题,引发思辨

高中语文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该立足于语文学科的特色来落实,凸显学科特征,引发学生的思辨意识。比如小说在叙述上通常讲究遮蔽作者的意图,需要读者结合自身的阅读情况去推理、判断和评价。那么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就应该结合小说的特征,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辨。

以部编版高中语文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祝福》这篇小说时,在文章的开头有这样一句话:“旧历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教师可以将这一句话作为思辨性教学的切入口,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这句话采用了什么样的句式呢?你从这句话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呢?‘毕竟和‘最像是什么意思呢?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呢?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写这句话呢?”如上,教师为学生设计了多个不同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多维度地思量。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探究这一作品的写作背景,为后文的分析奠定环境分析基础,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立足于这句话展开多元的联想与想象,也为后文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深层分析及探讨奠定了基础。总的来说,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该紧扣小说的文体特征,要能够针对小说的关键点、矛盾处来提出问题,使得学生的问题探究过程更为丰富及高效,以此引发他们的思辨。

2.立足于学生设计问题,深入思辨

高中语文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让问题能够驱动带领他们完成对小说内容的多元化思考与体会,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说的文学价值,并在阅读中从细读、分析、鉴赏逐步过渡到质疑、假设及论证等环节。这样一来,整个问题便能够驱动学生完成多元化地实践及思考,能够带动引领他们获得综合性的探索[3]。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祝福》一文时,就可以结合学生对人物的知识分析基础,为学生设计“祥林嫂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呢?”“整篇小说都是围绕祥林嫂悲惨的一生来开展的,那为什么小说的题目不取名为《祥林嫂之死》呢?”如上,教师结合学生十分擅长的人物分析、题目分析知识与基础为学生设计了以上两道题,其实能够让整个小说教学过程契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让他们深入思辨,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完成探究。促进自身认知能力的纵深发展,以便引领学生的思辨朝着深层的方向前行。

3.立足于教材设计问题,强化思辨

高中语文教师在设计思辨性问题的时候,应该立足于课本教材来设计问题。所以教师就要紧扣教学的重难点,找准小说文本的核心之处,为学生设计比较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辐射整篇小说,让学生能够在解析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身能力的综合性发展[4]。以此为基础,便能够强化学生的思辨感知,以此提升他们的综合学习效率。

以部编版高中语文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边城》这一篇小说的时候,就应该综合分析这一篇小说的教学重难点。这篇小说的重点是要让学生探索文章的文化内涵,能够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难点是要让学生感受到《边城》中描绘的风俗美、人情美及语言美。那么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就应该立足于教学重难点,为学生设计相应的问题,指导学生在问题的解读中实现思辨思维的强化与拓展,使得重难点的解析与思辨性思维之间处于一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比如,教师可以立足于小说中的矛盾冲突处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亲情与爱情、翠翠内心的矛盾、人性与命运等。促使学生着眼于小说的矛盾处去分析与探究,让思维实现纵深拓展,这样便也能驱动他们实现思辨思维的强化。

(二)拓展小说内容,提升思辨能力

高中语文教师在实施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时候,应该明白小说内容拓展性阅读的价值与作用。因此,教师就应该立足于特定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引入与所教学小说主题相关联的小说内容,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5]。

1.立足于篇目进行拓展,提升思辨技巧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小说篇目拓展相应的小说内容,延展学生的思辨思维。这一类的文本拓展一般是以节选类的教学内容为主,课内对某一个经典的小说进行了节选,在教学完之后,教师就可以进行拓展和延伸,带动引领学生阅读与课内小说相关联的其他章节或者整本小说,让学生的阅读视角更为广阔,在纵向对比中提升自己的思辨技巧。

以部编版高中语文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老人与海(节选)》时,就应该立足于从节选到整本书阅读的视角,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这一节选文本虽然可以独立成文,但是要想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桑迪亚哥的硬汉性格,还需要完成对整本书的阅读。所以整个小说阅读可以从两个部分着手。第一部分是针对课内文本,让学生探究“人与大海的搏斗”。主要是教师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梳理主要的故事情节,学生在梳理了故事情节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细致阅读文本,让他们找出文章中对“老人”形象巧妙塑造的地方并进行阐述,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具象分析。第二部分是让学生“感悟人性的光辉”,也就是让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找出“老人”还有的形象,并从整本书阅读视角,分析小说最后老人无功而返,可以说是一个失败者。但是为什么海明威笔下的老人是英雄的代名词?促使学生立足于自身阅读基础去完成分析。这样便能让学生实现从局部到整体,深化人物形象分析的过程,使得他们的思辨技巧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2.立足于主题进行拓展,升华思辨能力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的时候,还应该立足于特定的主题让学生展开阅读。所以教师可以结合所教学的小说,明确这一小说的主题,随后选取相类似主题的小说让学生进行横向对比,迁移运用,升华自身的思辨能力。

以部编版高中语文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就可以串联后文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让学生对比阅读。比如,先让学生分别梳理出两篇小说的主要情节,展示两个主要人物形象的人生经历。具体如下: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沧州遇旧(软弱忍辱,不思反抗)—仇敌再来(得过且过,委曲求全)—草料场交接(随遇而安,委曲求全)—雪夜复仇(英勇果敢,奋起抗争)

《装在套子里的人》:序幕(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惯和思想性格)—故事主体(开端:漫画事件—发展:骑车事件—高潮:正面交锋—结局:婚事失败)—尾声(别里科夫的死及其影响)

在指导学生梳理出了小说的大概情节之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抛出一个十分值得考究的问题:在一个压抑、束缚人性的社会时代里,我们究竟应该选择反抗追求新生还是深陷时代的泥潭中绝望而死呢?借助这一问题让学生展开辩论活动,使得学生能够立足于林冲和别里科夫两个十分具有鲜明对比的结局来展开辩论,促使他们在辩论中升华自身的思辨能力,提升思辨性阅读的实效性。

(三)实现互动交流,展示思辨成果

教师指导学生展开思辨性阅读的时候,应该引导他们进行多元化的互动与交流,帮助学生立足于自身的小说阅读基础,借助互动交流这一环节展示自己的思辨成果,借此来升华学生的学科思维。对此,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创设互动情境,深入拓展思辨

互动情境的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展开多元化的交流。所以教师就应该立足于自身的小说教学情况,为学生设计不同情境。引领学生展开多元化的交流与讨论,彰显他们思辨思维拓展及延伸的过程。对此,教师应该充分彰显互动教学的实效性,要能够借助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克服自身在小说阅读过程中出现的疲劳现象,整体提升学生展开小说阅读及探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及主动性。所以教师在彰显互动教学实效性的时候,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教師要注重互动情境的创设,要引领学生与教师、与情境之间进行多元交互。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同桌之间的互动、小组内部的互动及全班范围内的互动等,让学生不受到情境的影响和限制,激发并调动他们的各项思维。另一方面,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心理氛围,可以和学生建立起亲密的师生关系,给他们设计民主的讨论氛围等。让学生能够在更高质量的互动情境影响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以此发挥自身的学习潜能,将自己的思辨性思维向纵深拓展。

2.开展互动活动,呈现思辨成果

教师应该立足于自身的小说阅读教学情况,积极地开展互动活动。例如举行辩论赛、写作评比活动等,让学生在这种互动交流的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思辨思维。而教师要做的就是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这些活动,让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彰显自身的核心力,体现自身对小说内容的思辨点,积极将自身的思辨性阅读延伸至课外。比如,教师在让学生对比阅读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及《装在套子里的人》之后,在让学生展开辩论活动时,可以组织学生搜集相应资料,引经据典,完善自己的论点论证。在辩论的时候,要完成四轮攻辩。在完成了辩论之后,还要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在回答了观众的提问之后,再发表自己的总结陈词。在这一环节体现自身辩论过程中思辩的具体成果。而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辩论的情况,对他们进行总结,将学生的思辨成果最大程度地展现出来,以此提升学生的思辨阅读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的小说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实践思辨性阅读,应该明白思辨性阅读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具体价值。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策略,展现学生的思辨性阅读过程。比如:通过问题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拓展小说内容,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实现互动交流,展示学生的思辨成果等。从不同角度着手加以落实,逐渐完善学生思辨阅读的模式及过程,让他们能够在这样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获得思维能力及素养的综合性发展,以此提升他们的综合学习成果,达成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培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思涵,李春霞.新时代视角下小说思辨性阅读教学研究[J].经济师,2023(1):207-208.

[2]陈金塔.高中小说的思辨性阅读教学探索: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6):32-34.

[3]许珍珍.期待视野理论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21.

[4]卢香香.高中小说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1.

[5]周玲依.高中语文教材古典小说板块的思辨性阅读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猜你喜欢

思辨性阅读实践价值小说教学
浅析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
以思辨性阅读彰显语文课堂思维品质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策略探讨
高中小说教学策略探究
浅论小说教学对于中学生人格塑造的意义
概念—属性分离加工及其实践价值研究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策略研究
关于参与式培训在企业管理中的实践价值研究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群众路线融合的实践价值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