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问题设计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探讨
2023-07-26陈蓓蓓
陈蓓蓓
摘 要:在当代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让学生更容易适应教育要求,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创新教学方案,使其能够切实有效地发挥作用,而逻辑思维是将传统授课模式优化的源动力。因此,思维对素质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问题的引入能够优化思维运转,是打破固定思维的有力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问题为引导展开的教学活动对于高中政治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好奇心,从而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深刻理解。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了解自己的学生,那么教学将会很困难。学生听不懂老师所讲,不能理解知识的内涵,也不能对知识有一个深刻的印象。而将问题设计进教学方案中,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一个更高效、更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政治课堂。综上所述,本文旨在探讨“精准问题设计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作用”,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问题探究;高中政治;教学应用
问题探究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中得到兴起。该学习模式通过老师提出问题的方式,让学生们共同讨论、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此外,问题探究法有利于老师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并总结优化教学方法。老师通过创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我探究和相互交流。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不同思维交锋能让学生不断提出新问题,逐一分析和解决问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开发了他们的学习潜能,从而更牢固地掌握了相应的政治知识。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法治精神、科学精神和政治意识。因此,教师应该善于运用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并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
一、目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问题
虽然当代高中处在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要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能够熟练的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具有独自钻研精神,使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在高考的压力下,许多教师包括高中政治教师只看中学习成绩的提升,而忽视了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忽略了素质教育中教师的要求,认为自己职责所在就是传授知识,将最快传播知识作为教学目的,将知识一股脑教给学生,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对知识的认知,向学生传播大量知识,对学生要求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以取得较好的卷面成绩。这种做法只从一个层面注重学生成绩,但是忽略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忽略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应试教育表面上有了较好的成绩和教学成果,然而实际上缺乏了教学的科学性,忽略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降低了学生对学习能力,独自思考能力,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了重大的压力负担,不利于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另外,在教学中,进行有效果的师生交流互动,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从而能因材施教,改变自己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薄弱处突破。师生交流还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而事与愿违,在日常教学中,老师的教学任务担子大,很多老师觉得在课堂几十分钟里面讨论问题是浪费时间,直接舍弃师生互动环节,碰巧高中政治特别是哲学内容繁多枯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学生一直在下面坐着听老师在上面授课,而没有对自己的疑惑进行提出,就会觉得学习政治的过程枯燥无味,自己的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因而学习中的问题越来越多[1]。长期以来,学习成绩下降,学习政治的兴趣降低也是司空见惯。当然,有些老师也会和学生进行解答,但是直接回答学生问题,没有师生之间互相帮助,相互学习,也很少进行学生与学生之间分组讨论,结合各自的看法,不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益。
二、问题模式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的优点
精准问题设计能够以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作为首要目标,能够把学生放在教育学习的第一位置,学生作为教学工作的主体,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尤为重要,而问题设计恰恰能让学生独自思考,体现了学生是进行思考的主要对象,从而学生能摆正自己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在精准问题设计教学方式下,高中政治课堂上需要采用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提出问题,设置很多不同的关于政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分析,自我解答,能让学生自我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的内在兴趣动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快提高學生对政治课的兴趣,激发学生独自思考能力,深化教育目标。
三、问题设计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教学意义
(一)问题的精准设计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
素质教育和新课标要求在高中教学中,每一个学期都有相对应的教学目标,每一个目标事关教师考核、对学生进行知识和学习技能的提高,也需要一定的教学方法和过程,需要培养和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和一个正确的价值观等方面。当然,学完教学总目标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不断的教和学生不断的学是为了完成大目标中的每个小目标,为每个小目标努力。要求老师在备课授课时,对设计的问题要精心设计,仔细思考,围绕课堂主题提出的问题,才是一个能提高课堂效果,能提高学生兴趣的问题[2]。
(二)问题的精准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学习的作用有多大,在政治课堂中,有些学生喜爱政治法律,对政治有一定的认知,另一些对政治的兴趣不太够,觉得政治繁多和枯燥,需要老师的教学。学生对每一个科目感兴趣,需要老师的正确指导。而问题设计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在政治课堂上的主动性,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和疑惑,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强大动力。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这对于每一门课程来说都是一样的,因此教学中主要得解决的问题是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如果对这堂课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积极自觉加入其中,从而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能从各种思维角度分析问题,问题式学习方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如此。
(三)问题的精准设计能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教学知识,如高中政治课中的哲学方法论等。老师在备课时,不仅仅是注意教学方法,也要注意教学重点。只有老师和学生明白教学的重点难点,老师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知识,积极思考,完成教学任务。例如人教版高中政治哲学中庄周梦蝶的故事,庄周夜晚做梦变成了一只蝴蝶,用庄周的思考: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蝶,还是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从而引出课堂重点:意识能否正常认识物质的问题。庄周看似荒唐的提问,却能引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那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能运用精准问题设计,来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从而学生能围绕重难点学习,突破知识重难点,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益[3]。
(四)问题精准设计能有益于教师因材施教
在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在教材书上有一个木桶,但是构成木桶的木板长短不一,以长木板为标准,装满水则会漏到短木板的高度,以短木板为标准,装水则不会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整体的效益,并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有多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有多短。因此,一个班的教学成绩并不取决于优等生成绩有多好,而是取决于差生成绩是怎么样的。老师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可以将问题精细设计,设置问题时可以将问题分层设计,既能满足优等生对问题高难度的要求,又能满足中差等生内化基础问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点,尊重个体差异性,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让每位学生共同发展,提高班级整体成绩,也能体现老师的奉献和教学能力。
当然,并不是随意的精准问题设计都能有助于教学,而是要注意设计问题的关键和方法,很多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部分教师设置问题过于简单,意义不大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部分老师也尝试设计问题来改变教学方式,试图增加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对政治课堂的兴趣,但是由于个人素养、教学习惯以及教学习惯等因素影响,导致在备课方案上不能够精心、仔细设计适合于学生群体的问题,偏离了个人最初的意愿,在课堂上提问比较随意,过于简单,学生不经思考和讨论就能知道答案,学生思维没有得到发展,也会觉得政治过于简单,盲目自大,这种提问是没用意义的。目前高中生的思维逐渐从现实生活中的立体、平面、人物等形象思维慢慢转化为虚拟的、想象的抽象思维,开始有适合自己的方法对建材内容和老师讲授的知识有着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若在此过程中老师提出的问题不具有指导性启发性,并且过于简单,学生不会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也不能激发学生对政治的兴趣,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动力,也会对老师的教学失去信心,觉得老师不会教,感觉自己对政治已经学好了,在上课时容易失去注意力,对政治无趣。
2.问题目的不明确,缺少内容
尽管有些教师想要提高课堂的活跃氛围,增加思考环节,但是他们并没有把握教学重点,没有根据教材中的具体情境来提问,而是无目的地发问,提出的问题缺乏明确的指向性和目标性,无法正确指导学生进行思考。甚至有时问题的方向和教师想要的方向会有所偏差,这会给学生的思考带来困难,阻碍他们的思维展开。此外,这些设计不当的问题会失去原本的意图,变得毫无意义,成为阻碍课堂学习的一种障碍。
3.设计的问题只是一味的追求数量优势,内容主体简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些高中政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课堂上在一直提问、反复提问,似乎是每个知识点都要提问,让学生来解答提出的问题,而学生们在下面不亦乐乎,热热闹闹,这看起来是一次很成功的课堂,其实不然。其实实际上在这种课堂中问题繁杂且多,不能有提出问题所预想达到的作用,缺少针对性、引导性、方向性,只求设计问题的数量,而不注重问题的质量和深度,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过多的问题也不能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浪费学生和课堂的大量时间,降低了学生对政治课该有的热情,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变低,影响学生发展。
4.老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回答情况显著
在课堂上,有些老师根据课堂情况和教学教材提出问题,想要提高学生上课的主动性,但是学生上课不在状态,很少有同学回答问题,很多老师就选择自己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这也是问题设计在高中课堂上的一个问题。当然,有另一种情况与此截然相反:有些老师为了节省上课时间,增加教学时间,想快结束教学任务,在后面再巩固和复习知识备考,或是防止学生乱问乱答、学生回答问题不可控的情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不要学生回答或者自己抢先回答,对于极少数愿意回答的同学回答的问题也很少进行点评,而是一句话带过,对了就是对了,错了就是错了,也不分析是什么问题,仅仅是自己解决。课堂上回答的问题少之又少,更不用说在课堂上的互动环节了,还是进行传统的“灌输式”方法教学。这样长期以来,会降低学生课堂的主动性,不能很好的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出来,学生的思维也受到了限制,不仅失去了课堂提问的价值,更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高中政治课堂问题设计如何精准科学
政治课堂上要求做到精准问题设计,并不是简单的进行提问的,而是需要严格的精密的要求,不仅仅是问题本身,更多的是教师本身,那么需要以下几点可以做到:
(一)设计问题应当从创新出发,选取角度新颖,具有趣味
高中政治课包含很多内容,如:法律、文化、哲学等内容,在法律主题问题上需要具有严肃的态度面对问题,而哲学主题内容又比较枯燥,而一般老师授课都缺少课堂的变化性和趣味性,这是学生對高中政治课感到枯燥无味、难学难懂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很多老师在政治课堂上存在的问题。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减少学生对政治课枯燥无味的固有认识,老师在备课设计问题时角度要新颖,具有趣味性,能代入情境。如在高中政治教材经济生活书中,以大蛋糕比喻中国社会财富,给出了一个形象化的描述。同时从做蛋糕的过程中引申出两个重要的问题:如何做好这个大蛋糕和如何分好这个大蛋糕。通过讲述做蛋糕的过程,教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发展中国经济,达到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目的。而分蛋糕则体现了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通过经济手段实现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
像这种比喻的例子,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政治的兴趣,在政治课教学中,把学生常常关注的网络热点问题与思想政治课堂用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将近期国家、国际时事政治问题用视频、课件方式等学生感兴趣的方式与课堂精准设计的问题相结合,像这种把网络热点和时事政治与政治课堂相结合的方式,既把课程教学与生活进行完美结合,又提高了学生对时事政治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课堂上的教学效率,提高了教学效果[4]。
(二)设计问题应当注重问题深度和体现其价值
在高中政治教材中,设计到的问题多且繁杂,涉及多个领域。即使如此也应当要根据当前教学内容,提出具有价值、意义和深度的问题,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设计的问题不仅仅需要表面意思,更应当注重深度内涵和引申含义,能够透过现象表面看本质,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展现问题带给学生的启示,让学生深度理解知识。就价值来说,精准设计的问题需要具有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作用,将问题科学化,精准化,与其他学科形成一个具有科学性的整体,例如将哲学中的方法论与数理化相结合,减少学科与学科之间的隔阂,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课水平,又能提高学生其他科目的综合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当然设计问题与其他科目相结合时,也需要对同阶段其他科目有一定的了解,知识跨度不能太大,学科之间的问题跨度也要建立在学生其他学科的已学基础上,如果所涉及的知识并没有学到,则学生不能正确的联系到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影响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解答,影响学生的思维展开和发展。
(三)设计问题应当尊重差异、分层设计,给予充足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况:很多老师在教学时会提出具有价值和意义的问题,但是老师在提出问题后会要求学生第一时间对问题进行解答,不给予足够的思考时间,当学生不能回答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时,不能及时给予答复,那么老师会立即切换别的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或者老师自己对提出的问题解答,没有一点耐心。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提高课堂效率,当学生急于求成,急忙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这样的答案带有随意性,没用进行思维的展开,没用进行认真思考,也不能对学生有一个指导作用,即使问题提出到重点,那也会是一个失败的提问。另外,对于不同难度的问题,需要选择不同的学生来进行回答,像一些基础性问题可以点中下等学生来回答,有点难度的问题可以选择中上或者优等生来回答,让差生回答难问题会打压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觉得难度高;而对于优等生来说,简单的问题会让学生盲目自信,觉得自己对政治的知识已经足够充分了。所以,当老师需要提出问题时,首先应当了解班里学生学习情况,设计正常的问题,让全部学生都能有参与感,与此同时,老师对被点名的学生要持有耐心,学生自己思考出来的认知能比老师一味讲解的知识更让人铭记,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通过思考回答对问题,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中的成功的体验,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才能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也能减少中下等生对学习不到知识的恐惧和害怕,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独自思考精神,同时,也能减少学生的畏惧心理,增强学生敢于表述的能力[5]。
(四)注重时机,合理提问
设计问题需要注重提出问题的时间,恰到好处,这样才能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问设计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减少学生对问题的疑惑,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课堂效益。在教师讲述到一定的课题时,老师及时提出问题,能让学生知道本堂课的重点,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教学效率。如果老师过早的提问,学生并没有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则会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感到不理解,觉得自己并没有学习到相关内容,从而产生疑惑,这样问题就失去了他的价值意义,学生也会感受到打击,积极性降低。
(五)问题设计要符合时代主题,具有提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
在当今时代快速发展背景下,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不断贯彻,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不断改革,新的内容更符合当代高中生的发展要求,更贴近高中生的生活和实践要求,能够有助于学生的生活和成长需求。在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包括法律、经济、文化、哲学等内容,这些都与高中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将高中教材学好学透能对高中生日常生活具有重大帮助。所以,老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设计带有具体生活意义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以启发,能够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生活实际中遇到的事情或者感想来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既解决了老师的问题,又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的启迪和经验总结,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6]。另外,学生长时间处于校内,可以将设计的问题与近期时政结合,这样问题既能符合时代,体现政治课堂的时事性,又能培养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符合当今时代的精神。例如在“生产与经济制度”一课中,象牙的交易能认识到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这个道理,表明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也能认识到什么样的价值观是对的,什么样的价值观是不对的,能对自己形成正确价值观具有一个导向作用。老师也能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相似问题,促进学生的三观建立。
结束语
总之,在课堂中设置合适的、相关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对高中政治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效益。在设置问题时要注重很多,要注意学生与学生之前的差异以及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建立有趣的、合适的、有指向性的问题,对于提出的问题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也要给学生的回答给予正确的、专业的指导,实现问题存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成绩和能力,将课堂变得更有效果,满足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林小玲.构建智慧课堂培养核心素养[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4):11-12.
[2]高衛峰.试论高中政治教学如何促进学生健康发展[J].学周刊,2014(6):175.
[3]侯体鸿.优化高中政治教学奠基学生人生发展[J].吉林教育,2013(7):73.
[4]金玲.浅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特点与对策[J].学园,2017(13):97.
[5]陈政委.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J].时代教育,2017(24):98.
[6]马胜军.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措施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