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程教学的反思及有效性研究

2023-07-26韦金秋

高考·上 2023年4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反思有效性

韦金秋

摘 要:语文是不同学段都开设的基础性课程,在学生的素质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与语文素养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语文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多年来,教育界普遍关注素质教育,但在教学实践中也不免出现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教学方式方法落后、教学评价失当等问题。无疑,当下中学语文教学质量仍有提高的空间,这也是教育改革的追求。只有想方设法提升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制订更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行更合理的教学组织、落实更科学的教学评价,才能使语文课程教学质量得到整体提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反思;有效性

中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关乎着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中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因素,这些不合理因素已经影响到了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因此,教育者不能坐以待毙,要积极进行教学反思,将语文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来,主动改进教学,提升中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一、中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反思

中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有许多地方值得反思,这里挑选其中比较突出的部分进行论述。

(一)教学目标的反思

语文教学目标是开展语文教学工作的起点和归宿,是对学生应达到水平的设定。设置教学目标是为了让教学活动开展得更有条理,采取符合目标要求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避免教学过程随意化。中学语文教学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初中阶段主要以三维目标为主,高中阶段的目标则围绕培养核心素养制订。无论是在中学的哪个阶段,教学目标的制订都应该盡量全面。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并不能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精髓,偏重将实践、创新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首要目标,在基础知识教学方面做得不到位,使中学生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的现象普遍存在。并且,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重视程度显然是不够的,他们依然沿用自己过去的教学方法,以功利性的考试作为设定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不重视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这便是中学生语文教学片面化的主要体现。

此外,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忽视具体的教学目标,而从宏观上去设置一个比较抽象的目标,为学生把握课本中的知识重点带来了更大的挑战[1]。一些教师似乎已经惯于站在宏观的角度去设定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对于实际的课堂教学来说意义不大,从微观入手设置教学目标相对而言更加合理。

(二)教学设计的反思

教学设计是开展语文教学工作的设想和计划,往往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板书设计等内容以文本的形式呈现。每个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之前都要先完成教学设计,然后再进行教学。现实是,大部分的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都趋同,他们中的许多人直接模仿教学参考书的例子稍加删改,就变成自己的教学设计了。一部分教师课上所提的许多问题和答案也基本来自教学参考书,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有的教师的教学设计甚至从不更改,每一轮教学同一篇课文都是使用一样的教学设计。这反映出部分中学语文教师创新动力不足,无法做到与时俱进。这样的做法若一直存在,就会影响教学方法的创新,以至于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此外,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将学生学习的过程由过去的死记硬背转变为探究式的学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有了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就有了主动学习的动力。现阶段教师是否按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去教学设计,还有待商榷。教学设计不光是教师一个人的事,还体现了教师是否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了总结,教师是否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改进等。因此,中学语文教师不能轻视教学设计环节。

(三)教学内容的反思

从教学内容的角度看,中学语文教学篇目较多,种类繁杂,这一方面缘于语文学习的需要,一方面也是因为作为语文学习基础材料的文学作品本身卷帙浩繁。具体到单篇课文,大部分教师都依照教学目标来做教学内容的安排,这样做是较为科学的。但对于实现教学目标而言是否需要讲某些内容,一些教师还无法准确判断。教师害怕学生不理解,对课文所涉内容全部进行条分缕析的讲解的做法是欠妥的。中学语文具有实践性特征,理解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才是中学语文学习的目的。有些东西可以不讲,学生自己可以体会,只讲重点、难点、疑点就可以了,但现实是许多老师把学生能够自己掌握的内容也讲了,这样的语文教学内容设计显然没有发挥学生应有的主体性。学生本是课堂的主人,但没有了在课堂上独立阅读和思考的机会,学生无法真正参与课堂,本该发展的阅读与表达能力缺失,进而造成语文功底不牢靠,进步困难。还有一些教师只是将书本知识作为自己教学的重点,教学内容设计缺乏特色,这些教师还保留着将书本知识原封不动地教给学生的旧观念,创新意识较为欠缺。

(四)教学方式方法的反思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方式方法问题首先是重手段轻目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往往以实现教学目标为依据,但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将教学目标功利化,只求教学目标与应试贴合。部分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只注重如何又快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却不认真思考教学目标本身的合理性,语文教学逐渐被工具化。语文教学过去常采用讲授式教学,后来又加入启发式教学,21世纪后,“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也出现了。但无论使用哪种教学方法,一部分语文教师恰恰忽视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这一客观事实,使自主学习变成了自习,合作、探究学习变成了“猎奇”,启发式学习变成了缺乏监督的小组学习,显得松散无效[2]。这说明当前一部分教师只是在形式上改变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本质上还是以应试为主的教学,导致学生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除此之外,在语文教学中还有一种与之相反的现象,就是教师过于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掌控课堂全局。新课程改革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些教师就在对这一学习方式的理解上出现了偏颇,认为语文课程教学就应该将课堂“拱手”让给学生,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完成整个学习过程。这造成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的时间少了,而学生的疑问却多了。学生为了在课堂讨论中体现出新意,往往天马行空,脱离问题本身去理解,到最后各种观点、见解五花八门,莫衷一是。由于教师在课堂上“隐身”了,学生自己也无法辨别谁的答案才是最完整准确的,进而导致在这堂课上该掌握的知识点没有掌握。这种表面看起来发挥了学生自主意识的语文课堂实际上已经游离于课文的内容之外,与文本解读目标的实现渐行渐远了。很显然,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用起来也要有一定的原则,不能讲什么课都使用同一种教学方式,这其实是将语文教学带入了僵化、片面化的极端。

教育技术的进步给予了语文教学很大的支持,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课堂教学变得无比生动。然而,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又是一把双刃剑,既推动着语文教学的发展,又在某些方面削弱了语文本来的作用。中学语文教学使用多媒体等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授课本没有什么不妥,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发现,部分教师过分依赖教育技术,把原本应该留给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去思索与探究的内容直接就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呈现了出来,大大压缩了学生进行自主体悟与创造的空间。例如:在讲到《雨巷》这篇课文时,让学生自己去想象那“寂寥的雨巷”意境才是最好的,但一些教师却将雨巷直观化,用图片呈现出来,这显然欠妥。

(五)教学评价的反思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语文教学理应使学生在通过阅读、写作、交流等方式将语文融入日常生活,让其领悟语文的真谛,并最终能在实践中让语文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有效的教学评价将学生是否实现全面发展作为基本标准,但过去的语文教学中一些评价往往否定学生的行为,这会极大地打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当下,以鼓励、表扬、肯定为主的教学评价虽然得到了大部分老师的肯定与应用,但在实际的评价操作过程中语文教学评价还是被简单化了。学生回答完某一个问题后,如果回答得对,教师通常也只是用“回答得好”“嗯,可以”“不错”等简单的词句进行评价,对学生回答具体好在哪里鲜有详细解释;学生如果回答错了,教师大多不做评价,学生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这样的评价方式显然欠妥,没有发挥出评价应有的价值。

二、提高中学语文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办法

谈到语文课程教学反思中的各种问题,就不得不引入与教学相关的另一个概念,即教学的有效性。因为课程教學是否有效是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指对教师在规定时间内采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取得的价值与收益的评价,通常在一个教学阶段结束后进行。如果教师觉得自己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不足,就要采取一些措施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总结中学语文课程教学实践的经验并结合语文理论,这里提出提高中学语文课程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措施。

(一)提高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课程教学的方向由教学目标决定,因此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目标定位是否科学。目的性是教学活动最本质的特征,教学目的由一系列教学目标构成,教学目的的达成以有效的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保障。所以说,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最终作用于教学目的,影响着教学目的的达成。要想使中学语文课程教学有效开展,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中学语文课程教学有三维目标,涵盖了知识、能力、过程、情感、价值观等多个目标设计要点,教师应该依照三维目标的要点要求,根据课文内容设计明确的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切忌宏观笼统。教师在设计目标时,要认真把握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目标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尤其注重课时目标的设计,要明确每一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有哪些。明确的教学目标还要满足测量、评价的要求,一般的知识目标可以通过测试题来了解达成的情况,但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就不容易量化,若要真正了解每个学生在能力情感方面是否达成目标,那将花费很多时间。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采用测量教学目标的第二维目标,即“过程与方法”目标来间接达到测量能力、情感目标的目的[3]。

(二)提高教学组织的有效性

教学组织是教师教学设计思想的反映,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组织和教学活动组织两个部分,充分发挥教学组织的有效性能够彰显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1.教学内容组织的有效性

有效的中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应该与教学目标契合,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并且,有效教学内容的呈现建立在对文本的正确解读的基础之上。中学语文教师应该静下心来,从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反反复复地看,来来回回地读,研究、体悟作者的写作意图,读出自己的心得体悟,而不是将教学参考书上的理解照搬照抄下来。此外,有效的教学内容设置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这种科学性与合理性又是教学知识内容的严密性与教学价值的体现。所以说,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在组织丰富的知识内容的同时,也要兼顾实现教学价值。

2.教学活动组织的有效性

提高中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要做好教学活动的组织,以维持教学活动的正常、有效进行。中学生有着相对稳定且独立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单纯的讲授式教学难以提起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因而就要使用有效的教学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例如:设置问题情境,集中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注意力。中学语文教师在课上应该多给学生发问的机会,也可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文章的见解,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一些与其见解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当然,一个人对某一问题的理解或多或少存在片面性,尤其对一些复杂问题的理解更是如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适当开展课堂交流与小组讨论。课堂交流可以是师生交流、也可以是生生交流,交流的目的在于获得更多样的观点、看法,达到准确而深刻地理解某一问题的目的。小组讨论通常是将学生分成5~10人的小组,教师提出问题,小组成员之间发表各自的观点,最后汇总成统一的小组答案。小组讨论在提高语文课程教学有效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利用这一形式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答案,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的能力,有利于班级整体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教学活动组织亦是教学方式方法的体现,问题式教学、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等都是教学方式方法的组成部分,因此也可以说有效的教学活动组织建立在对教学方式方法的正确运用上。

(三)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教学评价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教师要明确教学评价的意义,实施教学评价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一方面要肯定学生的可取与进步之处,另一方面也要指出学生的不足。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也要尽可能给学习成绩相对后进的学生多一些机会,让这些学生回答问题,从这些学生的回答中发现他们学习上的缺陷、遗漏,在评价时指出来并给予鼓励。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在评价中得到鼓励与支持,那么学生也就对语文学习更有信心。只有不敷衍、不轻视学生的每次回答,对学生的回答积极诚恳地评价,做到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这样才能使评价更为有效。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问题不是个别的,而是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只有将这些问题解决好,才能提高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并且,提高中学语文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做法不止上述几点,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努力提高中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钮艳云.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路径分析[J].课外语文,2017(1):42,48.

[2]朱念阳.基于工具理性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反思[J].基础教育研究,2018(3):53-54,57.

[3]钟林娟.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探[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8):25-28.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反思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