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AFT”写作思维支架下历史小论文写作探究

2023-07-24高云昌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3年4期

高云昌

[摘 要]历史小论文是历史高考中的重要题型。做历史小论文题时,可采用“RAFT”写作思维支架,引导学生从作者意识、读者意识、沟通意识和文体意识出发,细化审题和写作过程,逐步提升历史小论文写作能力。

[关键词]“RAFT”写作思维支架;历史小论文;过程性写作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10-0068-04

在日常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部分学生在做历史小论文题时没有清晰的写作套路,不知如何下手,写作成就感较低,甚至有部分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厌恶感与莫名的畏难情绪。针对这一问题,许多教师提出了多种应对方法,值得借鉴与实践。现引入“RAFT”写作思维支架,以细化教师写作指导,提升学生写作构思能力,解决学生作者意识、读者意识、沟通意识与文体意识较弱的问题,逐步提升学生的历史小论文写作能力。

一、“RAFT”写作思维支架的内涵

“RAFT”写作思维支架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开发出来的一套英语母语写作模式。“RAFT”是首字母拼写词。其中的R是The role of the writer,即作者身份,明确作者身份是教师、学生、家长还是学者等。作者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写作立场与观点。A是The audience,即读者,明确文章是写给谁的,是社会大众、专家学者还是特定群体等。作者确定了写作对象,才能把握好选题、选材与语言风格。F是The Format,即文章形式,是论文、研究报告还是演讲稿等。作者要确定文章的类型、体裁与风格。T是The topic and the key verb,即主题和关键动词,文章主题是关于什么人或什么事的,选择什么样的写作途径达成目标。具体写作途径主要有说服、分析、比较、辩护、解释、论证等。下面以“中东冲突”主题的历史小论文写作为例(见表1)。

“RAFT”寫作思维支架旨在为作者动笔之前明确“谁在写”“为谁写”“写了什么”“如何写”提供“脚手架”。

二、利用“RAFT”写作思维支架的历史小论文写作

这里以2019年全国Ⅰ卷第42题为例,探究如何利用“RAFT”写作思维支架进行历史小论文写作。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第一步,根据题干内容与要求,师生一起确定“RAFT”写作思维支架列表中作者角色、读者群体、文章形式、主题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详见表2),并进行详细叙述。

作者身份(R)——参加高考的文科生。根据高考选拔要求,高三文科生应该基本具备历史学家的思维方式,具有较高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历史解释为例,高三文科生应该“能够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尝试从来源、性质和目的等多方面,说明导致这些不同解释的原因并加以评析;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在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对系列史事作出解释”[1]。更为优秀者应该“能够在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能够在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全面、客观地论述历史和现实问题”[1]。总之,高三文科生应该具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论证问题的能力,能够恰当地运用历史逻辑和历史学科语言进行自圆其说的写作。

读者(A)——阅卷教师群体。不同的考试类型,其阅卷教师群体是有差异的。如河南省高考历史阅卷教师一般由省内当年高三历史教师,郑州大学历史学专业、考古专业、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硕博研究生组成。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受过历史学专业训练,熟悉高中历史课程的主干知识。因此,考生在写作过程中如果需要引用史实的话,最好是引用高中现行教材或辅导资料中的基本史实,不要为了炫耀自身知识广博而选择冷僻的史实。另外,写作应从读者的视角出发,做到每段的第一句就是主题句,段落布局模块结构化而非序号化,以便阅卷老师赋分。总之,学生要具备“读者意识”,运用自身的知识和逻辑辩驳“不在场的异议”,说服“默不作声的读者”。

文章形式(F)——说理文。说理文写作须依靠一系列复杂的思维能力:敏锐的观察和提问能力、资料搜集与消化能力、抽丝剥茧的分析与论证能力、化无形为有形的整合能力、以读者为中心的共情和沟通能力[2]。与语文作文不同,历史小论文的写作要有良好的问题意识、分析说明能力以及客观知性的判断力与实证精神。总之,学生必须结合自身历史知识储备,依据不同的写作情境,撰写体现一定历史思维的说理文。

主题(T)——根据试题的具体要求确定写作主题。上例中的题干材料主要表达了钱穆先生关于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认识历史的方法等问题的看法。设问要求评析材料中的观点,得出结论。学生需要在准确理解和把握钱穆先生观点的基础上,陈述自己的认识,最后得出结论。学生可以对材料中的观点表示赞同或进行补充,甚至可以不赞同。写作主题大致可以确定为“钱穆撰写《国史大纲》的目的与意义”“辩证认识学习中国历史应持‘温情与敬意的态度”“学习与研究历史应持历史主义的态度”“国民历史素养水平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说理文写作一般采用说服、分析、比较、辩护、批判、解释等手段。就本题而言,可采用分析、比较、解释手段。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徐某某提出利用“RAFT”写作思维支架分析钱穆与《国史大纲》,有助于对试题的理解。如作者角色是历史学家;读者群体是“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就当时国民教育水平而言,应该是指高中、大学等知识分子群体;文章形式是纲要式的中国史学著作;主题是“学习中国史,传承本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

第二步,学生根据“RAFT”写作思维支架列表进行历史小论文写作,即写出第一稿。

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怀特海指出,“只有在创造中,才会对产生的客体对象的特性具有生动而深刻的理解。如果你想了解一种东西,就亲自去做它,这是一条明智的法则”[3]。因此,学生只有积极进行小论文写作实践,才能真正提升写作能力。下面展示一名学生利用“RAFT”写作思维支架前后写出的两篇文章。

第一篇(未用“RAFT”写作思维支架)

评析:我赞同国民对本国历史的正确认知是国家发展的前提。

阐述: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等人掀起“尊孔复古”逆流,陈独秀等人创办《新青年》杂志,开启了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与“民主”,提出“打倒孔家店”,主张“全盘西化”。“全盘西化”是一种偏激的历史虚无主义,不利于民族精神的激发和民族复兴。古代中国在与近邻国家互通贸易及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天朝上国”的观念,建立起朝贡体系,沉迷于“天朝”迷梦之中,错失了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机会,使得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后,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创造性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概念,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新道路,推动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

结论:中国的发展需要国民敬畏历史、尊敬历史,并以自身努力使国家不断发展。

第一篇文章论点叙述基本无误,引用的史实有新文化运动、朝贡体系、“天朝上国”观念、“工农武装割据”革命新道路等。除了新文化运动中偏激的历史虚无主义能够与论点形成历史逻辑关系,古代中国的朝贡体系、“工农武装割据”革命新道路等史实不能够支撑论点。另外,文章时序有点混乱。

第二篇(使用“RAFT”写作思维支架)

评析:我赞同国民对本国历史的正确认知是国家发展的前提。

阐述: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创造出了无数灿烂的文化。文学方面有先秦散文、汉赋、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科技方面在农业、水利、医药上成果累累,长期领先于世界,特别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这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树立民族自豪感。

反观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等人掀起“尊孔复古”逆流,陈独秀等人创办《新青年》杂志,开启了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与“民主”,提出“打倒孔家店”,主张“全盘西化”。“全盘西化”是一种偏激的历史虚无主义,让国民对传统文化失去了信心,不利于激发国民民族精神。

结论:国民既要传承传统优秀文化,不妄自菲薄,又要正确看待历史,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从历史之中汲取精神力量,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与第一篇文章相比,第二篇文章在引用史实方面有了较大的变化,主要叙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国民精神之间的关系。第二篇文章在论证的时候采用了正反论证的方法,叙述时序为从古到今。最为关键的是第二篇文章阐述部分的内容能够与论点形成紧密的历史逻辑关系。这恰恰说明了学生对说理文这一文体的认识在不断加深,逻辑思维能力和论证能力在不断提升。

第三步,依据“RAFT”写作评价与反馈量规表,开展学生自评、组内互评与教师评价。

学生依据表3进行自主评价与修改,形成第二稿,其主要目的是将量规要素内化于心。小组内进行第二稿互评,依据个人对量规要素的理解提出修改建议与意见,再在批判性地吸收各种建议和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第三稿。依据表3的具体要求,教师对第三稿进行评价与反馈,最后形成终稿。比较分析后面三次文稿内容后发现,学生能够有意识地运用教材中的史实,如四大发明、戚继光抗倭、抗日战争等史实,运用因果逻辑分析史实之间的关系,同时能够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趋于理性,个人情感因素有所减少。更为可贵的是,学生能真正意识到应该参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的学业质量水平表对自己的历史学习提出要求,知晓历史小论文写作注重考查历史解释素养,重视对自圆其说能力的训练。经过专门的写作训练之后,学生谈收获的时候,无论是思想认识还是具体的写作技巧都有很大的提升。部分学生这样说:“原来我对历史小论文写作有一种恐惧感,不敢写、写不成,现在已经是能写成、乐于写”“经过训练,我对说理文写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写的时候要具备充分的读者意识,让阅卷人一眼就能够看到文章的主旨”……

综上,历史小论文写作教学要注重过程性,不仅是指学生写作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写作的高强度反馈过程[4]。教师也要转变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学”来“教”,把写作作为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要看到学生的成长。不要把评估看作写作教学的最后一项任务,而是要把它看作一个持续发展的循环周期中的一部分[5]。这也说明历史小论文写作能力需要在“RAFT”写作思维支架的帮助下、在实践中不断反馈,且学生需要根据反馈不断开展实践。“RAFT”写作思维支架也可以运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实践,具有跨学科特性。更为重要的是,“RAFT”写作思维支架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可以随时迁移运用到现实生活情境中,解决现实问题,甚至可以反哺其他学科的学习。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刘军强.写作是门手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8.

[3]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76.

[4]  梅赐琪.清华写作与沟通课教学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6.

[5]  海恩斯.作文教学的100个绝招[M].杨海洲,杜铁清,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13.

(責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