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学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策略探究

2023-07-24姚春霞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初中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姚春霞

[摘 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语文课程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文章着重探究在初中语文单篇课文教学、单元阅读教学、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这是语文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体现,对筑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教学;爱国主义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10-0014-04

回顾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有一颗璀璨明珠永远闪耀着光芒,它凝聚人心、历久弥新,它就是爱国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因此,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大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道德。

一、语文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因此,语文课程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以发挥其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

二、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中可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道德的重要性。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是语文课程的重要使命。

那么,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学该如何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呢?笔者现结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单篇课文教学、单元阅读教学、整本书阅读教学进行策略探究。

三、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语文教学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指出,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这就指出了语文课程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生活为基础,以学习任务为载体,以具体生动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加强不同内容的整合,在学习主题引领下,通过设置情境、探索方法等,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在单篇课文的“1+N”教学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1. “N”指向同一位作者的其他作品

在进行单篇课文的教学时,可联系相应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以深化学生对作者的了解。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年少时豪迈,寄情山水;中年时沉郁,忧国忧民。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编入了杜甫的《望岳》。这是一首充满力量的诗歌。年轻时的杜甫初登泰山,描写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在诗歌的结尾处,杜甫表达了不怕困难、勇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展现了他高瞻远瞩的气魄。杜甫的爱国之情,随着年岁渐长和国家形势变化而越发深刻。安史叛军攻进长安后,繁华壮丽的京都变成了废墟。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中年杜甫,写下了千古名篇《春望》。沦陷后的长安暮春时节的萧条,使杜甫触景伤怀。他忧伤国事、痛恨国破家亡,以至于头发稀疏,连发簪都插不住了。这一迅速苍老憔悴的形象,反映出杜甫的忧国忧民、伤时感怀。

对于同一作者的不同爱国主义题材作品,教学时可采用“1+N”教学策略进行对比,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的真切形象,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怀。

2. “N”指向同一个主题的其他作品

根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爱国主义教育涉及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要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因此,主题学习是语文教学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

施行仁政、与民同乐,是不少古代文学经典中传递出来的思想。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中的《岳阳楼记》,是一篇体现与民同乐、先忧后乐的爱国爱民思想的经典课文。作者范仲淹通过写岳阳楼的奇观,以及阴雨和晴朗时登楼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表达了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其实,在作品中展现与民同乐思想的不只范仲淹一人,因此相关作品也不只《岳阳楼记》一篇,开展同一主题群文的阅读活动,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统编语文教材九年上册中的《醉翁亭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和游人之乐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图,表现出欧阳修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教师可以设置任务群,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探讨上述两篇课文主题思想的异同,进一步挖掘“与民同乐”治国理念的重要作用,更进一步了解它与当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一重要论断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的深刻内涵。

对于同一主题的不同爱国主义题材作品,教学时可采用“1+N”教学策略开展深度阅读,使学生理解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背景中一些永恒不变的精神和品质,以进一步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3.“N”指向同一种表现手法的其他作品

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是“四位一体”的交融关系,产生于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需要依托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进行培养。审美创造这一素养,强调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經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爱国主义教育,要在具体的文学作品分析中开展。

爱国主义题材作品往往充满炽热的情感,作者基于时代背景、国家境况等的不同而有满腔的情感,或豪迈,或激越,或郁闷,或沉痛……但无论如何,直抒胸臆是常见的一种情感表现手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和分析,找出这一手法的运用规律,并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中的《过零丁洋》,是爱国诗歌的典范。诗歌结尾直接抒发了文天祥要留一片爱国丹心映照史册的强烈爱国情感,表现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和舍生取义的人生观。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中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描写了苏轼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在诗歌中,苏轼直言想要竭尽力气拉弓,奋勇射杀敌人。《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历久弥珍的名篇。在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通过追忆早年抗金部队的气概以及自己的沙场生涯,表达了自身强烈的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想法,但又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情感。结尾句”可怜白发生”直接抒情,让人仿佛看到白发苍苍的辛弃疾仰天长啸,对地而泣。

通过“1+N”教学策略对比赏析直抒胸臆这一表现手法的运用,可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提高审美趣味,同时进一步培养他们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从而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提出,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语言文字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可见,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和理解作品内涵是重要的语文教学内容。爱国主义题材的文学作品运用到的表现手法除直抒胸臆外,还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动静结合、欲扬先抑、间接抒情等。采用“1+N”教学策略对表现手法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促使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在单元阅读教学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指出,要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要想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就要善于整合教材内容,挖掘单元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设置以培养学生爱国情感为目的的任务群。

以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活动·探究”单元为例。此单元的课文均为新闻。其中,《消息二则》中毛泽东及时准确向全国人民播报前线战况,鼓舞士气、激发斗志,增强人民革命必胜的信念;《“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记录了中国前跳水运动员吕伟在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上夺冠的情景,能增强读者的民族自信;《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用细腻的笔触记述了辽宁舰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展示了中国人民军队在创新中不怕牺牲、勇于探索的精神。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以下三个学习任务来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任务一:阅读新闻。阅读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的不同体裁的作品,把握它们的特点,学习阅读新闻的方法,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

任务二:新闻采访。开展小组学习,探究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和步骤,采访在“喜迎二十大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活动中获得荣誉称号的学生(自主确定报道题材,制订可行的采访方案,拟定采访提纲,再分小组进行采访实践)。

任务三:新闻写作。以“喜迎二十大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活动情况为新闻写作主题。本任务又细分成三个小任务。第一是必做任务,要求每位学生写一则相关消息;第二是自选任务,让学生结合采访内容撰写新闻特写或通讯,任选一项完成;第三是拓展任务,将全班学生的新闻作品加以编辑整理,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展示。

这三个任务的设置,符合采用任务驱动,基于真实情境设计学习活动的要求。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既完成了本单元的新闻学习目标,又锻炼和提升了自身的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审美能力等,还接受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进而坚定了文化自信,激发了爱国爱党之情。

(三)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指出,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整本书阅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通过阅读名著经典,特别是红色经典,可以激发阅读兴趣,开阔阅读视野,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树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识,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全面提升核心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思想道德。新课标在“修订原则”中指出,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增强课程适宜性;在“关于课程标准”中指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在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与鉴赏”中指出,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探索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分享阅读感受,开展专题探究,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感受经典名著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例如,基于新课标的精神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在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红色精神”为主题,开展故事大会、朗诵大会、舞台剧表演、手抄报创作系列活动,以推动学生的阅读,让学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

一是开展故事大会。作者斯诺真实记录了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将领的情况。如红军如何为了保存有生力量撤出江西根据地;红军面对万里长征坦然不惧,坚定走到最后……每一个故事都传递着红色力量。教师通过开展故事大会,让学生讲述其中的精彩故事,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感受革命的力量和革命志士的革命精神。

二是开展朗诵大会。《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一些内容充满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力量。让学生结合阅读感悟创作相关的朗诵稿,在全班进行朗诵交流。如“从上海的小楼到南湖起航,她引领着革命的正确方向;从南昌的枪声到巍巍井冈,她壮大着人民的武装力量。寶塔山的晨曦洗掉了风尘,中国大地迸发出闪亮星光(节选自学生作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你在我心中!”

三是举行舞台剧表演。舞台剧表演不仅有助于学生熟悉情节,积累语言,学习舞台表演技巧,进行语文与音乐的跨学科学习,提升综合素质,还有助于学生深入感受革命志士的爱国精神和人格魅力。学生可以选取印象最深的章节,进行舞台剧表演,并通过扮演最喜欢的角色,感受该角色的精神品质。如毛泽东质朴纯真、博览全书、精力过人、感情深邃、爱军爱民,有杰出的军事战略能力和深刻的政治洞见;周恩来平易近人、温和文雅、头脑冷静、细心热情、善于分析推理;贺龙威望高、口才好,英勇善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每一位革命志士都是一面旗帜,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四是开展手抄报创作活动。手抄报的创作围绕《红星照耀中国》开展,可以进行语句摘抄、故事概述、人物评说、主题分析、人物绘像等,能综合体现学生文字书写、语言积累、评价创造等方面的能力。人物绘像不仅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人物形象,还有助于学生提高绘画水平。

在红色经典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任务驱动学生不断感悟革命志士的爱国情怀和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向英雄模范学习的意愿,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综上所述,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契合语文课程总目标,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是语文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体现,有利于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并健全人格,进而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许丹.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景目标设置[J].课程教育研究,2018(16):44-45.

[2]  华丽萍.多样教学,多重收获:初中语文多样化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6):51-52.

[3]  廖芳红.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探[J].读写算,2021(4):193-194.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初中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