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爱、协作与分享精神的作用及塑造

2023-07-24刘尊年,马鸿洋,宋传旺,张效伟,范兴奎,沈美丽,卢一红,刘静

高教学刊 2023年18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等教育

刘尊年,马鸿洋,宋传旺,张效伟,范兴奎,沈美丽,卢一红,刘静

摘  要: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研究和改革的主体,为让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建立爱、协作与分享精神对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促进作用的理论模型。从引导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出发,培育和引导其塑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伸而来的爱、协作与分享精神,探索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改革新途径,从而紧跟社会需求,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破解高等教育大众化大趋势下的就业难与就业质量低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等教育;爱、协作与分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人才培养;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8-0076-04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main body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reform, how to let them draw nutrition from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thus establishing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promotion of love, cooperation and sharing spirit to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 to cultivate and guide them in shaping the spirit of love, cooperation and sharing that extends from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to explore new way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of the connot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new situa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so as to follow the needs of society and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employment difficulty and low employment quality in the mass trend of higher education.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love, cooperation and sharing;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teaching quality

高等教育是培養国家未来人才的希望和关键所在,在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从未改变。但是随着社会改革步伐的加快及其在社会各个方面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如何从高等教育教学各方面进行抓手,统筹各种社会资源,发挥高校服务第一、管理第二、管理与服务并重的改革理念,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有益的精神食粮,探索激发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途径,开拓创新,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已成为国内高等教育界近几年的研究热点问题。

一  研究现状分析

高等教育专家们从高等教育管理、质量和改革、高等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取得了一批有益的成果。华南师范大学的卢晓中[1]指出高等教育质量从适应到引领、从制器到人文、从智能到智慧、从知识到思维、从过程到结果五个方面的发展趋势。东北农业大学的林宣佐等[2]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不公平、就业难等问题,指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扬州大学的许小勇[3]指出在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的新时代高等教育优化改革背景下,针对教学改革、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给出了一些建设性思考。华中科技大学张应强[4]指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北京师范大学的李健等[5]提出高等教育软实力理论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吸引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建设中国高等教育软实力是全球教育发展赋予我们的新使命,也是我国打造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厦门大学的董立平[6]指出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发生,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高校担负着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崇高使命,要坚定立德树人目标,切实加快向“全人教育”转型,注重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求真的精神、诚信的人格、共情的能力;要从高校、院系、教师和学生等不同层面深入思考开展在线教育的应对之策,改革教学组织管理方式,确保在线教学质量,风险社会中更能突显学生学习素养的重要性。郑州大学的李占松[7]提出只有扎实做好学生、教师、教学、专业、学科及价值观等环节的工作,才能促进高等教育这项系统工程可持续健康发展。

但是,高等教育改革如何结合中国国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引导作用,对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探究价值。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国内相关专家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国家教委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王冀生[8]指出要学习、借鉴人类社会积淀和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以“人文、理性、求实、创新、和谐”为核心价值信念创新当代中国“大学之道”,探索构建当代中国大学人的精神家园,以适应当今世界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和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的客观需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杨德广[9]指出高等学校要大力宣传和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和谐观,高等学校要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宣传中华民族的和谐观,加强自身的和谐文化建设。苏州大学的黄水林等[10]指出要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特别是从中国深厚底蕴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扬长补短,走自己的道路。湖南城市学院的彭萍等[11]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公民素质教育中具有极其特殊而重要的战略价值,要改革课程结构,加强课堂教学;要立足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文化环境,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贯穿于平常教育之中,使之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行为习惯和基本修养。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韩晓[12]指出大学在人才培养中出现了功利化的倾向,从而导致人性的冷漠和科学的恶性发展,甚至对人类的生存带来严重危害,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健全人格,推动科学良性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国政法大学的卢少华[13]建议以优秀传统文化拓宽大学生人格教育的路径,构建起体现时代特征,以爱民爱国、守信守法、团结互助、博学笃行、自立自强和弘毅创新为特征的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为大学生发展成才提供目标和动力;以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大学生培养教育之中,密切学校、家庭、社会合作,实现育人合力。山西医科大学管理学院的刘楠[14]提出大学不仅是一种物化存在,而且也是一种文化存在。大学之大体现为大智、大爱和大德的统一,而大智、大爱和大德同时也是大学文化品格的基本构成。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的林艳君[15]指出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载体,实践中要把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运用到大学文化建设,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潜移默化地塑造大学文化主体。

诚然,当前改革热潮中的高等教育有成绩,也依旧存在较多问题,有挑战,也必将迎来新的机遇,但是毋庸置疑的是高校内涵建设现已成为高等教育未来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为应对新改变和新要求,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大学生的培养质量成为应时之需,目前的关键点是,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行传承和延伸,并应用于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中。

二  研究理论模型

紧紧抓住高等教育的主体——大学生的新时代一般性特点,从引导其发挥主观能动性出发,培育和引导其塑造爱、协作与分享的精神,探索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改革新途径,从而紧跟社会需求,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研究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下的爱、协作与分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爱是协作的基础,首先要爱人、爱己、爱事,才能进行协作,协作是爱的表现形式和实施途径,没有爱无法实现协作;协作是分享的基础,只有团结协作将爱传递,才能做成事、做好事,也才能与人分享爱与成功的欢喜与快乐。爱通过协作来分享,分享是爱的延伸、延续与发扬。高等教育与初中等教育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弱化及逐渐消亡,引导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内化为个人的精神食粮,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作用不可小视,这也是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因素。

三促进作用和塑造途径研究

(一)促进作用研究

1促进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和创新

课堂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和创新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最基本内容,传统的课堂教学以知识的传授为主,教学手段和方式也比较单调,随着高校质量内涵建设和立德树人的需求,目前的高校教学转向以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相互融合发展方向,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的多样化改革势在必行,同时培育和引导大学生塑造爱、协作与分享精神,可以大大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的融合发展,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建立平等自由的师生沟通关系,这也将有利于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和创新,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2促进因材施教和素质教育的落实

因材施教和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使得学生除了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素质全面、有特长。在教学和教育实践中,培育和引导大学生塑造爱、协作与分享精神,可以促使师生间互相理解和支持,也将大大促进因材施教和素质教育的落实。

3  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的互利和融合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的互利和融合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原动力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源泉,可以促进学科专业教育的深化和发展。培育和引导大学生塑造爱、协作与分享精神,可以将课程思政落实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中,也必将更好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的互利和融合,让学生真正开启智慧人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4  促进教育管理者更新观念,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

教育管理者是高校各项政策的制定者,利用好高校的校训和历史文化底蕴,再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更多符合该高校办学特色的文化素材和因素,并应用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各項社会实践活动中,培育和引导大学生塑造爱、协作与分享精神,使教育管理者的身份由单纯的管理为主转变为服务为主,这对于高校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培育良好的校友关系具有促进作用。

5  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未来创新型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好高校的各种资源和平台,并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将高校专业特色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培育和引导大学生塑造爱、协作与分享精神,可以更好地促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事半功倍,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

6  促进高等教育的稳定、有序、科学、可持续健康发展

高等教育的稳定、有序、科学、可持续健康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在高校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培育和引导大学生塑造爱、协作与分享精神,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毕业生如果能够成为社会的骨干或精英人才,会从各方面反哺学校教育事业,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的稳定、有序、科学、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  3+4塑造途径研究

通过爱、协作与分享的精神在三个过程和四个沟通对象中的实施落实,探索和提出了爱、协作与分享精神的3+4塑造途径。

1  实施落实在三个过程中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课堂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心,是高校培养人才的第一阵地,是进行专业知识系统学习的主战场,将爱、协作与分享的精神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促进课堂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形成良好学风、促使学生更快成长具有较大的作用。

2)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落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将所学理论、所得领悟、所创思维与所用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锻炼社会实践能力的有力平台,将爱、协作与分享的精神落实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可以促使大学生提前了解社会需求,对于其更好地理解社会和融入社会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3)在创新比赛过程中落实。各类创新比赛活动是大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应用场景紧密联系的良好平台,以赛促学、以赛代练、以赛促创新、以赛促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是国家政策导向,将爱、协作与分享的精神落实在各类创新比赛活动过程中,使大学生更容易组建和谐创新的团队,在比赛中得到更好的锻炼,获奖质量更高,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考研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实施落实在四个沟通对象中

1)在与父母沟通中实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大学生已经成人,在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具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判断,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多去理解父母的辛苦和望子成龙的期盼,将爱、协作与分享的精神实施在与父母日常的沟通中,对于交流感情、融洽亲情、健康成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在与同学沟通中实施。“莫笑同学丑,莫笑同学娘,莫管同学饭,莫叫人起床。”大学校园里,各种成长环境下,同学们的性格差异客观存在。接受别人与你的不同;看别人不顺眼的人,实际上在自己的潜意识中,累积了太多否定自己的负面情绪,也就是说自己对自己就很不满意;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才能变得优秀;朋友是吸引来的,无法勉强,要想让自己身边有更多的朋友,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先变得优秀起来;干自己认准的事,总有你的同路人。将爱、协作与分享精神实施在与同学日常的沟通中,可以促进在班级、学院和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正能量大氛围。

3)在与老师沟通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等教育的根基,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第一要务,除了专门的思政课程以外,专业课教师也要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中充分挖掘和渗透思政教育的元素,要努力打破传统教育中师生之间只有知识交往而没有精神交流的局面,提倡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师生间精神和情感的交流,将爱、协作与分享精神实施在与老师的日常沟通中,使学生能在自由平等的氛围中理性地选择、自由地发展,促使其早日成才。

4)在与社会沟通中实施。多方联络和开辟校外实践教学实习基地企业,落实好专业培养计划中的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建立博士生工作站、硕士生工作站、本科生工作站,结合社会需求、与时俱进培养有用人才。社会是一个人与人关系、人与物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复杂综合体,如何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下,将爱、协作与分享的精神实施在与社会的沟通中,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非常大的作用,也必将促进社会和谐和美好生活的创造。

四  结束语

提出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大学生爱、协作与分享精神的概念;系统研究了大学生爱、协作与分享精神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促进作用;提出了爱、协作与分享在高校人才培养中3+4实施途径的创新研究思路,为中华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改革互利和融合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实践资料和研究基础。

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引导其发挥主观能动性,塑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下的爱、协作与分享精神,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的爱、协作与分享精神与高等教育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合力而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永恒的精神动力支持,对于社会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促进作用、内涵建设的成效、创新人才培养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也必将事半功倍,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

[1] 卢晓中.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五大趋势[J].大学教育科学,2019(5):6-9.

[2] 林宣佐,钟海燕.浅谈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高教研究,2015(4):61-63.

[3] 许小勇.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关键问题及策略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2):3-4.

[4] 张应强.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对高等教育改革进行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4(10):16-20.

[5] 李健,洪成文.中国高等教育软实力的内涵及建设路径[J].大学教育科学,2018(5):16-20,124.

[6] 董立平.大疫之下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20(3):117-119,127.

[7] 李占松.高等教育管理若干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教学刊,2016(8):178-180.

[8] 王冀生.当代中国大学之道[J].大学教育科学,2020(2):39-45.

[9] 杨德广.构建和谐社会与高等学校的使命[J].中国高教研究,2007(12):13-17.

[10] 黄水林,田芝健.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8(3):20-22.

[11] 彭萍,罗孝廉.论传统文化的教育战略价值[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0,31(6):91-95.

[12] 韩晓.论高校人才培养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1):146-147.

[13] 卢少华.以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和发展大学生人格教育[J].教育理论,2014(1):82-83.

[14] 劉楠.以“文”化人:论大学的文化品格和“成人”使命[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4):108-112.

[15] 林艳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大学文化育人的启示[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8-11.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等教育
供给侧改革下营销创新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创新性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