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师计划”背景下师范生听课技能培养策略
2023-07-24盛登任全红胡小平
盛登 任全红 胡小平
摘 要:2022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启动《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明确提出“师范人才培养和基础教育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的一项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习是高师院校与地方学校协同完成的职前教师基本素质、基本素养的实践培训活动。受培训者是师范生(徒弟)、培养者是指导教师(师傅),该文就高师院校师范生(徒弟)在实习期间听指导教师(师傅)授课中,如何把握好“听、看、记、思、评”五个环节的有机结合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强师计划;现代学徒制;师范生;听课技能;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0-0158-05
Abstract: In April 2022,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eight other departments launched "The Plan for Strengthening Teachers in Basic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which explicitly proposed to carry out cooperation in the fields of training teachers and basic education services.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propos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2014, aims to deepen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further improve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education mechanism, and innovate the training mode of technical skills.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practice based on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is a practical training activity for pre-service teachers' basic quality and quality jointly completed by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s and local schools. The trainees are normal students (apprentices) and the trainers are mentors (teachers). This paper expounds how to master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five links of "listening, seeing, remembering, thinking and commenting" for normal students (apprentices) in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en they listen to the instructors (teachers) during their practice.
Keywords: The Plan for Strengthening Teachers; modern apprenticeships;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skills to visit a clas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基金項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立项项目“构建师范生与中小学教师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实践研究”(CJF19024)
第一作者简介:盛登(1972-),男,汉族,重庆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课程教学论、教学评价。
*通信作者:胡小平(1964-),男,汉族,四川绵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基础教育。
20世纪90年代,就有高等院校的有志之士呼吁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科学类的教师应与基础教育中教师联合起来,共同培养基础教育的后备力量、共同促进基础教育中的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与教育教学研究的实践应用的可持续性发展。现代学徒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的一项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2022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启动《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以下简称“强师计划”),“强师计划”明确提出“师范人才培养和基础教育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现代学徒制正是高校与地方学校合作的支撑点,作为担负着培养教育师资重任的高等院校中的师范教育,更应该充分应用好现代学徒制来对未来教师(在校师范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职前(岗前)培训。师范院校在师范专业类学生中所开设的教学法系列课程,正是培养训练在校师范生的教师基本理论与基本素养、教学基本技能与教学基本技巧的。其中开设了大量培养训练学生教学能力的实践活动课程,其内容大致包括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内容。对于未来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高师院校师范生,如何尽快成长,熟悉、了解、掌握未来工作的基本技能与技巧,能够挑起新课改背景下的现代教学教育重担,是每个高师院校师范生所面临的难题,所以师范生在毕业前夕进行的教育教学实习,成为了高师院校联手师范专业学生一起对即将成为教师的师范生进行上岗前培训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高师院校师范学生和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怎样高效率地合作才能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呢?其培训方式首选就是“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面就这种模式下如何训练徒弟师范技能中“听课”能力培养谈点见解。
听课往往是高师院校师范生成为一名成熟教师的第一步。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听课和分析课是校长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其实听课和对听的课进行精细分析更是教师成长中的重要环节,那么,高师院校师范生在在职前跟班“师傅授课”中的听课到底应该“听”些什么呢?结合笔者十多年指导教育专业实习生和同基础教育工作者的交流,一致认为:高师院校师范生,在职前教育实习中的听课应该注意“听、看、记、思、评”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和谐统一。
一 徒弟在跟班“师傅授课”中听课策略中的“听”
(一) 徒弟在听课前做好各种资料的充分准备
徒弟听师傅的课是有目的且不同于一般的听课,其具有特殊性,所以听课前的各种准备就犹为重要。首先是心态上的准备,要先预判师傅的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等课堂教学实践的基本环节,学生听课时的实际状态假定;其次应是实物上的准备,要准备好课标、所用教材、听课笔记本及课堂需临时摄录仪器等。此外,徒弟在听课前还应先与授课师傅联系,应得到师傅同意。
(二) 徒弟在听课中注重听师傅的“课堂教学设计的结构”
众所周知,一堂课的好坏首先取决于教学设计的优劣,教学设计的优劣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设计的构思巧妙、层次精细、讲解的精准上。因此,徒弟听课时,要注重听和看师傅是怎样设计、安排课堂结构的,对于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在结构中的位置是如何安排的,师傅在课堂设计中重点、难点之处是如何设计解决方案的。
(三) 徒弟在听课中关注师傅如何贯彻、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新课程标准开放而富有创新力,标准要求教师转换角色、更新教学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教育的综合素养,以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并掌握创新思维方式、灵活运用多种现代教学策略。徒弟在听课中就应有意识、有目标性地重点关注师傅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应用好創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斗志;如何培养学生探索学习的创新意识,又是如何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探索创新意识情境;如何尊重学生的个体思维差异,鼓励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如何有效利用有限时间充分发挥师生互动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徒弟在听课中还应关注师傅在课堂教学中是否用到新的教学方法,以及是否按新课程标准在要求、培养学生。
(四) 徒弟在听课中深入领悟师傅对重点、难点的处理思维
众所周知,重点是指在教材中或因讲述详细所占篇幅大或是归纳的结论、规律所占地位突出。难点是指大部分学生难于理解、掌握、运用的部分。一节课如何“化解难点、突破难点”是在职教师最难破解的问题之一,教者特别重视一节课的重点是否讲清楚、讲透彻,难点是否突破、分解成功,因为其是这节课讲授成功与否的标志。徒弟在听课中与听课后都应深入回忆和领悟师傅在教学实践之中是怎样对新旧知识纵横联系进行讲授的;是怎样借用学生已有知识与思维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是怎样巧妙通过举例分柃说明化难为易、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这些往往是师傅多年教学经验所得,是书本上没有的,也是徒弟想自学都无法从教材及教辅资料上找到的,因此徒弟在听课中必须认真深入领悟师傅对重点、难点的处理思维。
(五) 徒弟在听课中用心倾听领会师傅的教学语言
所谓教师语言指教师课堂讲授中说的所有的话,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尤其是教师用来组织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过渡)语言决定着本堂课教学的成效。对于徒弟在听师傅授课时,就要用心倾听师傅在讲授环节中是怎样通过简单、准确、生动有趣的“文字语言”同巧优美妙“体态语言”相配合的,借助学生以前所学的旧知识、思维与方法的复习,引出学生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新思维、新方法;师傅在教学之中是怎样用语言来感染学生、启发学生、激励学生探索创新;特别是教学各个环节之间师傅所用的过渡语言实乃精华中的“精华”,徒弟必须重点关注学习。
(六) 徒弟在听课中认真思考与领悟师傅的提问技巧和点拨学生的方式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边互动的实践活动,是师生之间思维碰撞与互动探究的过程,是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拨、讲解的呈现并引起学生共鸣的过程,是学生的思维活动紧跟老师脉络而动的过程。因而徒弟在听课时就必须听清师傅对学生启发、提问、引导学生时的字字句句,思考师傅为什么会这样组织语言及为什么会以这样方式呈现;师傅在教授之中给学生点拨、引导、讲解所用的文字语言表达方式以及语言表达时的“抑扬顿挫”、体态语言表达形式都是听和学的重点、思考与领悟的重点,都是课后需要好好领悟的“教材”。
二 徒弟在跟班“师傅授课”中听课策略中的“看”
课堂教学的整个完成过程是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设计的一种综合实践过程,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和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学科知识,引导与培养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的知识与方法,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具有有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场所,从而徒弟在跟班“师傅授课”中听课策略中的“看”就有了目标。
(一) 徒弟在听课中看师傅主导作用的发挥效果
传授知识的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合作是实践交流互动的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好坏决定着这堂课教学的效果,因而在徒弟在听师傅授课中应着重看的地方。看什么?师傅在课堂教学中对课标理念是如何体现的、在对知识讲解过程中是如何发挥其主导引领作用的,可以看师傅讲授时教态是否亲切自然、层次是否分明,板书是否规范合理,教具(包括多媒体等)运用是否得当熟练,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处理课堂偶发问题是否灵活巧妙,等等。
(二) 徒弟在听课中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效果
在传授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好坏决定着这堂课的效果,同样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的好坏决定着这堂课的成败;因而徒弟在听课中看的另一重点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如何?怎么看?第一看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学生是静坐呆听、死记硬背,还是情绪饱满、精神振奋等)如何。第二看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学生练习、板演、作业、举手和思考是否主动积极等)的程度如何。第三看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调动,是否注意正确培养学生的优良学习习惯(学生自学习惯、阅读习惯、合作交流习惯、善于倾听习惯、养成评价习惯和合理化书写习惯等)。第四看师傅在讲授中的引导、点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是否得当、是否让学生获得真正的训练等。
(三) 徒弟在听课中看师傅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与评价情况
教学的目的是“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应用”,那么一节课讲授后学生究竞掌握的情况如何?作为教授者必须要心中有数,所以每上一节课几乎都有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与评价”环节,这也是徒弟在听课中应重点“看”的地方。怎么看?看师傅是如何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测(检查的形式、检查的方法、检查的时间和检查的内容等);看师傅是如何进行检查后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掌握效果中的对与错是如何处理的)等。这诸多方面徒弟们都必须认真看、仔细思、牢牢掌握才行。
(四) 徒弟在听课中看师傅优雅教态与风格独特的板书设计
所谓教态是指教师在课堂授课时的心情、表情、动作、神态及姿态等体态的表现,是伴随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学生在课堂上对旧知识与方法的复习,新知识与方法的学习、掌握与灵活应用,不仅要通过教师有声语言的讲解而“察其容”,而且还要通过教师的教态而“观其色”才能得以完全实现。因此,教态对教学的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徒弟在听课中,就应该以用眼看、用心去体会师傅的心情;就应该以用眼看、用思去感悟师傅教学姿态的神韵及作用;就应该以用眼看、用录的方式记录师傅讲课中“语言与教态和谐统一”为提升教学效果而着力一刻、记录下师傅优雅而美丽的板书设计,为课后反思打好基础。
三 徒弟在跟班“师傅授课”中听课策略中的“思”
前哈佛大学校长拉里·萨默斯先生说:“正直诚信的品格是我们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除此之外,我想最重要的是思路清楚,分析问题的时候有着非常清晰的思考过程”。那么,清晰的思维到底意味着什么?徒弟在实习期间应该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思维清晰的聪明人呢?我们清楚地知道:徒弟在实习期间是全天候紧跟师傅的,徒弟去跟班听师傅的课是有很强的目的性与学习性的,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风格都具有很强的模仿性与应用性,要完成好这一切,徒弟在听课后就必须认真思考,然后去同师傅及同门师兄弟交流。
(一) 思考师傅在本堂课的实践教学中是否合理地体现和贯彻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方法、要求等,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新课程标准对此节教学内容掌握的要求
教学实践活动是一个“双向活动”,一方面是教师“教”的活动,教师教的原则性、启示性、可拓展性等是否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是学生“学”的活动,学生学的状态如何,是否大部分学生能够紧跟老师的思维,是否适应老师的教法,是否能够接受老师的学法指导等问题都是徒弟必须认真去思考的。
(二) 思考师傅的课堂设计与课堂导入的理念、处理与有效利用教材的方法
徒弟在听师傅授课时,不仅要从理论上去思考领悟师傅本次课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而且更要结合学生实际现状去思考分析师傅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他这样处理教材的优势体现在什么地方,对学生未来学习有何作用等。更多地还应思考师傅课堂导入的理念与方式、方法,他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和处理教材,能否换成其他的方式来导入新课以及用不同于师傅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处理教材。
(三) 思考师傅成功和不足的地方,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徒弟在听师傅课时思考应该要快,45分钟一堂课时间是很有限的,不容徒弟们去慢条斯理的思考。若徒弟感悟到师傅此处讲解(或做得)很精彩时,就应该立即记录下来,并在一侧注明“好”或“不错”字样;若徒弟感悟到师傅此处讲解(或做得)与众不同、有待商议时,就应该立即记录下来,并在一侧注明“不太认同”或“问”字样,待课外再去认真思考,若还存在问题就应主动去同师傅交流。同时,充分思考师傅成功和不足的地方,乃至教学之中出现失误的地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并预测对学生可能产生的相关影响有多大。同时,记下自己对此的见解及自己可用的处理方式、方法。通过同师傅及同行其他老师交流,寻找到自我的教学优势,力争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四) 思考师傅的教学语言
徒弟除了要認真仔细倾听师傅的讲解,而且更重要的还应思考师傅对各个教学环节的处理艺术。似如:师傅对各个教学环节处理上的“教学用语”“指导学生学习用语”“教学环节的过渡用语”“师生互动时的问答用语”“对学生评价用语”等。
四 徒弟在跟班“师傅授课”中听课策略的“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可见记录的重要性,因而徒弟在跟班“师傅授课”中听课必须做好听课记录,做好听课记录也是对听课者的最基本要求。徒弟在听师傅的课时,除了要简要记录好师傅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创新的地方及德育渗透等方面值得思考的要点外,还应记录好如下方面。
(一) 记录好师傅授课时的教学实际情况
徒弟在听师傅的课堂教学时主要记录:师傅开展教师活动的步骤、教学设计层次教学方法、组织教学的探究策略与对学生馈的处理方式、知识方法的归纳拓展及板书设计的意图。同时,徒弟在进行以上课堂记录时要对内容有选择、有重点,详略得当,文字要精炼。
(二) 记录好师傅授课教学中学生活动实际情况
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最主要的任务还是落在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践之上,学生是课堂上的主角,是学习的主人。记录中应重点体现学生参与过程中的形式与效果的优劣联系之处,对典型案例分析与学生的精彩参与,乃至师生的有趣互动进行真实记录,必要的可以加些批注。
(三) 记录同行或专家听课后的点评以及自己的真实感悟
高师院校师范生在实习期间听课有时是和同组同学或同组同学加同科专家一起去的,那么听课结束后,师傅会组织听课全体成员进行评课。评课中有许多东西也需要记录,此时徒弟们就应该较为详细、具体地记录同行教师或专家听课的点评。记录时主要针对专家、同行教师对任课教师的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教学目标的说明;对任课教师的教学重点、难点突破的解读;对任课教师的课堂结构设计、教学方法选择的阐述;对任课教师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基本功、教学思想的批注。同时,徒弟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下真实感悟。
五 徒弟在跟班“师傅授课”中听课策略的“评”
善于运用评价性语言是当今教师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高师院校师范生在实习期间听课往往是在“师徒结对”形式下开展的,在“师徒结对”活动实施过程中,师傅会经常听徒弟的课,根据听课的情况对徒弟的课堂教学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同样师傅为了提高徒弟的教学技能,有时也会让徒弟在听师傅课的课后进行评课,那么徒弟应该如何“评”师傅的课呢?
(一) 评师傅在课堂教学中对新课标的贯彻落实情况及教学目标达成度
徒弟在听课后,可以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并结合师傅的讲授,评一下师傅对新课标的贯彻落实情况;评一下通过师傅的教学,本节课教学目标达成度大致范围以及教学效果。
(二) 评师傅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对学生的适应度
徒弟在听课后,可以评一下师傅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适当,是否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能接受度如何等。同时,也可评一下教学中哪些环节设计的有待改进或商议,现代教育技术的多媒体使用方面等。
(三) 评师傅在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徒弟在听课后,可以评一下师傅在课堂上的组织教学情况。因为通过听课可以看出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配合是否默契、学生的主动性是否被老师调动起来了,师生关系是否和谐、课堂氛围是否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帮助作用等。
(四) 评师傅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方面
徒弟在听课后,可以评一下师傅在课堂上的各种状态。师傅在课堂上是否照顾到全体学生,在提问时问题是否设置合理,在处理课堂问题时是否机智得体,师傅在课堂上的语言使用如何情况,师傅在课堂上的教态如何等。
(五) 评课要结合自己的想法、要真诚讲出感受
在评课过程中,评课要真诚,徒弟要树立平等意识,无论师傅教学水平或高或低,彼此关系亲密与否等,徒弟都应当以平等的意识去评课。要把自己听这节课后的真实想法、真实感悟讲出来同与会者交流讨论,把自己想说的话一定要表达出来,指出师傅授课的优缺点,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不能只说好,或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评课时本着互相学习的态度提出建议,而且通过争鸣,求同存异,互相促进,互相提高,教学相长,才能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六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师范学院在校学生的教学技能,尽快领悟一线教学各个环节的要求。本文详细介绍了师范学院学生在见习和实习期间采用“听、看、记、思、评”五步的听课环节,对每个环节如何进行和注意事项做了注释。
参考文献:
[1] 刘丽穎.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探索,2018(3):103-105.
[2] 熊孝梅.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改革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2):11-13.
[3] 陈珂.师范生见习听课模式的转变研究[J].科教文汇,2018(432):30-31.
[4] 闫楷汶,刘兰兰.师范生教育见习实效性的提升策略[J].高等教育,2019(14):189-190.
[5] 陈玉珍,何俊彩.中学数学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协同培养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20(3):105.
[6] 阙晓华,林志恒.如何利用教育见习培养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7(4):126-128.
[7] 代鸣.基于“U-S双导师制”的师范生教育见习、实习实践模式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8(37):19-20.
[8] 王薇.法国教师职前培养中的教育实习[J].教师教育学报,2016(5):101-111.
[9] 覃丽君.提升教师教育质量:德国教师教育见习制度发展新趋向[J].教师教育研究,2015(4):100-105.
[10] 贾秀丽.美国与芬兰师范生教育实践模式的异同及启示[J].高教探索,2019(2):7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