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
2023-07-22张莲娇黄晖
张莲娇 黄晖
〔摘 要〕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科学教学,要加强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结,从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的角度出发,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从学科核心素养入手,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小学科学;核心素养;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3) 15-0037-03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按照一定逻辑,将具有某种程度相似性知识目标、情境任务的课时按照教学目标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具有统一结构整体性的单元化教学设计模式就显得尤有意义。本文旨在讨论在新课标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设计研究背景
(一)时代背景
大单元主题教学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全球教育领域面临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等挑战和变革的反映,要求教育不再是简单地知识传授,而要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面对新时代的要求,学生应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必备的品格和综合的素养,并具备问题解决、模型建构及进行项目式研究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提升自身的教学站位,从原本专注于“课时教学”的内容学习提升到串联“大观念、大单元”的单元教学。
(二)育人变化
我国的科学教学育人目标的深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一,是“双基目标”,注重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实践技能;其二,是“三维目标”,除了学科知识和实践技能,还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三,是“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注重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价值和态度等方面的培养。目前,“以育人为本”教学导向的兴起,国内外有众多专家都认为,进行重组的“单元教学设计”具备着撬动课堂转型的能力。
综上,在如今科技革命不断进行的国际趋势与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驱动下,我们需要转变原本以知识和技能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向以能力和素养为本位的教育。而教师在这其中作为课堂转型的执行者,亦需要从教材教学的整体上,构建对单元教学的全局清晰而独到的认识。
二、单元教学设计研究意义
单元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相似特征,将相关的知识内容、教学方法和呈现方式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单元。单元教学的目的在于将零散的知识走向单元化,使学生有机会能领悟万变不离之“宗”,将所用的操作手法、学习学科知识、事前的奇思妙想由零散融汇至关联、浅表走向深入的过程。最终之目的是使学生具备知识自主迁移和应用,让知识由远离生活走向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高教学质量。实施单元教学设计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学习效果。单元教学通过整合相关的知识内容、教学方法和呈现方式,学生更容易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深化对学科的理解。
第二,促进教师发展。单元教学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更强的组织和指导能力。为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教師应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完善教学方法,推动自身发展。
第三,落实科学课程素养。单元教学有助于实现科学学科素养的教学目标,推动科学课堂教学的转型。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才,能够使学生在科学理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态度与责任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第四,顺应教改方向。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实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设计,这是在当前以培养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改革背景下进行的。将学科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掌握到技能应用的完整认识。
三、单元教学的内涵特征
(一)单元
根据崔允漷教授的定义,单元教学意味着学习一个完整的事件,并以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来构建一个整体的学习框架。简而言之,一个单元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相对独立、较为完整且指向素养的教学过程。
(二)单元教学设计
总体上而言,优秀的单元教学设计包含四个主要特征:整体性、相关性、阶梯性和综合性。
整体性:强调将教学内容整合,突出大概念和核心概念,并关注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之间的整合。
相关性:指课型选择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活动之间的匹配和协调性。
阶梯性:体现在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基础到提高的教学方式,以及在教学活动中展现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综合性:关注整个教学内容是否体现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涵盖了小概念与大概念的综合、具体教学方法与科学思维的结合、单一技能向综合技能发展的拓展、课时目标与综合目标之间的关联等方面的内容。
(三)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在知识体量、时长、活动结构等方面表现出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是通过大概念、大任务、大问题或大项目(即“统摄中心”)构建相对独立完整的学习事件。由于它具有强烈的整体性,它能够将相关课程内容进行统筹、凝练和概括,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
在实施方式上,大单元教学注重设计具有现实意义的情境及任务(问题)链,需要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阶式完成学习任务,解决“轻视学习逻辑”的问题。在资源条件上,大单元教学力图打破教材和课堂的限制,灵活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课程资源以及搭建学习支架,在教学过程中解决大单元教学中学习与生活脱节的问题,帮助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四、单元教学设计的主要类型
自然单元。自然单元的教学设计要基于教材固有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并将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在科学教材中常见的专项学习、新授单元就属于这一类。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与方法的实践应用中有深入的体验。
重组单元。重组单元的设计要在打破教材固有结构的基础上,用系统性的方法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并且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重组、整合。就此才可称为“重组单元”。重组单元可分为学科内统整、多学科整合与跨学科重组三种。
五、单元教学设计路径
单元教学设计包含六个基本要素。
1.单元主题(教学任务):为整个单元教学设定一个中心主题,使教学内容和活动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2.教学目标:明确在本单元教学中,希望学生能达到的知识掌握、技能培养和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和可衡量。
3.教学策略:为了最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技巧和手段。
4.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知识、练技能、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根据教学目标和策略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5.教学过程:规划和组织整个单元教学的进行顺序和时间安排,确保教学内容有机衔接,教学过程循序渐进。
6.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过程进行评价,以检测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评价结果可以为教师提供反馈,指导教学改进,并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不足。
当前,国际上的单元教学设计趋势以大观念为中心,典型的设计思路是逆向教学设计。即首先确定要求学生学会的内容,然后逆向思考如何帮助学生达到这些目标。这种方法强调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六、单元教学设计应遵循的若干原则
(一)教学目标设计源于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一种宏观的规划,用以规范教育教学活动和相关工作。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和研究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资源和教学时间等因素,实施较为严谨的教学目标,并且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着力点,将教学目标分为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从而有效增强小学科学课程目标体系,使学生在课程目标的培养下增强学生科学实践能力。
(二)教学评价设计先于教学活动设计
1.课堂教学决策重点在于每天都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课堂层面的教学决策应聚焦于如何将课程标准转化为课堂教学目标,换言之,就是描述学生需要知道、理解并能够做什么。这种目标、评价与教学策略三元素的一致性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果教学活动无法体现既定教学目标、无法对接目标相关的教学评价,学生学业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变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保证教学中“理解”部分在教学和评价上的一致,同样体现在“能够”的目标上。
2.评价设计与国家、课程开发者、教师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相关。教学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两种类型都可以用于支持学生的学习。形成性评价为师生提供信息,反映学生向着既定目标前进的情况。形成性评价主要用于教学过程,让师生有机会在课堂或单元教学中纠正错误,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总结性评价总是设计运用在教学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在实施之前需要让学生先有机会获得形成性评价反馈。总结性评价为学生学习提供的信息,通常转化为评分等级形式[。
3.在逆向教学设计过程中,一旦教学目标确定,在确定教学过程之前,教学评价就需要设计好。教学评价能够提供信息,让教师了解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一致,帮助教师在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之间找到平衡。教学评价不是在教学过程中或是教学结束后确定的,评价应该在教学目标确定后就进行计划,这样就能做好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支持,展现其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了解教学目标、了解如何评价目标,能帮助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聚焦方向,为教学提供了一条更为平坦、成功的清晰道路。
4.评价是做出判断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做出的大多数决策都基于自己的判断,而许多判断都基于教学评价。有一些评价帮助教师用学业等级的形式判断学生,而有一些评价为师生提供信息,了解学生已经学习了什么,还有哪些知识与技能需要处理与练习,最终完成学习目标。
(三)教学设计指向学习结果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性决策点,教学过程的每一步都应该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并一以贯之。教学目标可以用如下方式表述:学生将会知道(know)什么、理解(understand)什么,能够做(do)什么,统称为KUD模式。该模式是课程、教学和评估做出决策的基础。用该方法设计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我们确保教学目标、教学评估、教学策略的一致性。
教学目标确定了课堂中应该发生什么,教学目标列表,同样为后续的教学与评价提供了一种预览。这两项工作的内容直接紧扣教学的核心——通过逆向教学设计,可以帮助我们从结果出发,反向思考教学。即先弄清教学目标的细节,也就是先明确我们希望学生在完成所有的教学步骤后,能知道哪些内容、理解哪些内容、能做哪些内容。研究表明,学生所需的学习经验应该精心设计,紧扣先备知识并聚焦评价。
指向学习结果的教学目标能指导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教师可以在呈现知识的同时兼顾学生需求以及课程标准。教学应从结果开始,教学逆向设计要求在教学开始前就要设计教学评估。这种方法能促进教师与学生聚焦于既定目标,而不是面向测试或测验的不确定性。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成果,立项批准号:FJJKZX21-634】
参考文献
[1]乔伊斯.教学模式[M].兰英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2]徐淀芳.单元教学设计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