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3-07-21林海燕许晓玲

中国德育 2023年12期
关键词:教育生态

林海燕 许晓玲

摘 要 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凝心聚力。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与协同育人实践的诸多契合点为探讨协同共育有效实施策略提供了新思路、新想法。为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实现协同育人效果最优化,在此理论视角下,校家社协同育人应达成多维融合的育人共识,厘清校家社的职责与关系,构建科学规范的协同机制,创新协同共育的方式和平台,共同勾勒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蓝图。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教育生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

作者简介 林海燕,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许晓玲,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强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2]。2023年1月,教育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对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做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3]相关政策文件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时代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以下简称“校家社协同育人”)的高度重视。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以国家政策倡导为契机,从系统的角度看问题,探讨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有效实践路径,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社会生態系统理论与校家社协同育人

的内在耦合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美国学者查尔斯·扎斯特罗(Charles H.Zastrow)在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基础上进一步阐述而得来的。该理论认为,人类所生存生长于其中的社会环境是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并将其划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系统,强调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4]协同育人由学校、家庭、社会三个不同层级的系统共同协作,契合了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下的生态特征和范围特性。

(一)立足点:个体发展受不同环境系统的影响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是多元的系统,每一个独立的系统又存在于另一个系统之中,层层嵌套。[5]个人是在环境中与各种生态系统持续互动的主体,与诸多系统保持着持续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相互作用。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发展以及发展到何种程度,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个人生存所接触的最直接的环境,是个人成长与发展最初始的地方;学校是个人在一定年龄之后接受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的专门场所,是培育人的摇篮;社会是由生物与环境形成的关系总和,是个人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场域,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系统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个人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生活在不同的环境系统中的个人,其思想意识、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这是校家社协同育人的重要前提条件。

(二)切入点:教育生态与协同共育的交互关系

健康的教育生态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而且也是一种教育实施策略,[6]它包含学校、家庭、社会等环节。正常的教育生态是保障教育各个环节密切协同、正常运转的一个健康完善的系统。家庭环境是指在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气氛或氛围的总和,是影响个体发展最持久和最重要的系统。学校环境主要是指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所处的各种物质和精神文化环境。良好的学校环境对个人思想观念的产生和形成有着重要作用。社会环境是伴随着个体生存和生活的社会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丰富的教育资源是育人实践不竭的源泉。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人生存离不开环境系统,个人发展是个体行为与社会环境系统持续交互作用的结果,三个环节的教育生态提供了育人的场域和资源,通过协同使各个环节衔接更加完善,构建校家社协同共育的良好教育生态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三)聚焦点:无序合作到有序协调的协同方式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注重对复杂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而多元主体的协同则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强调系统性、有序性。协同育人是个动态过程,并非三者将各自的教育功能最大化即可,而是更强调彼此的协调与合作。家庭育人是在家庭生活中,自发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培养身心素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因特殊的亲密关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育人是根据国家颁布的教育大纲和明确规定的教学任务开展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连续性、制度性的特点。社会育人则是指社会或组织统筹社会教育资源,对社会成员进行教育,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相辅相成,尽管在教育方法、内容上都有其独特之处,但协同育人的主要目的就是使无序走向有序,打破三者各自相对封闭和隔离的状态,推进持续、有序的协同,使三者功能互补,实现育人效果的最优化。

(四)落脚点:实现全面且个性发展的育人目标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揭示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将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看待和解决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协调子系统的资源来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学者认为,校家社协同育人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和科学正确的育人观念。[7]诚然,从概念上看,校家社协同育人,“协同”是关键,“育人”才是核心,是三者协同的落脚点。以家庭育人为起点,奠定个人成长的基础;以学校育人为主战场,落实五育并举的举措;以社会育人为主要平台,拓展发展成才的空间。校家社协同育人凝聚三方教育力量,致力于实现培养全面且个性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校家社协同育人的目标指向追随教育初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个体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转变,做到“处处树人、时时育人”。

二、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

校家社协同育人的价值意蕴

新时代的教育贯穿于学校、家庭和社会全过程,凝聚校家社三方育人合力,既是遵循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具体要求,也是推进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对构建新时代校家社协同育人格局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和时代意蕴。

(一)实现三全育人,促进协同育人常态化

一是全员育人。校家社协同育人通过广泛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一切育人力量,让各个育人群体参与到育人工作中,形成全员积极参与、分工明确具体的育人队伍。二是全程育人。校家社三者合力将协同育人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及个人成长成才的全过程,满足个人在不同时期的特定需求,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使育人无时不有。三是全方位育人。校家社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将协同育人渗透到育人理念、方式、教学、管理等各个环节,使育人无处不在。校家社协同育人打破了主体边界和时空边界,聚集多元育人主体,充分整合多方资源,广泛开展育人活动,把育人举措贯穿到成长成才的全过程,使协同育人在时间上得到延伸、在空间上得到拓展,形成人人、时时、事事、处处育人的生动局面,促进协同育人常态化。

(二)达成良性互动,促进协同育人制度化

新时期,党和国家对校家社协同育人提出了新要求。协同育人,协同是关键,强调系统要素之间的协调、合作与沟通。校家社的协同不是单纯的、叠加的协同,不是各自为政的协同,也不是毫无章法的协同,而是一种衔接有序、互动融通的协同,是一种多方资源整合的协同。在协同过程中,育人主体各自有明晰的职责: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保障,社会教育是延伸,彼此之间有清晰的责任边界,在达成育人目标共识的基础上,在相关机制的多重规范下,形成相互依存、监督的协调状态,保障协同育人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强化协同育人的制度化水平。在这样的协同育人生态系统中,三者各安其位、各揚其长、同频共振。正是系统中各要素之间“有界”但不“越界”,保持持续良性的互动,才保证了育人系统的稳定运作。

(三)打造教育新生态,促进协同育人科学化

教育新生态是指教育在新的时代、新的环境下的生存和发展状态。[8]随着传统教育方式的深刻变革,更加开放和更为有效的育人方式毋庸置疑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方向。一方面,校家社协同育人打破了过去仅学校作为育人主力的局面,将育人的责任同时落实到学校、家庭以及社会。让多方力量注入育人工作,共同担负起将个人培育成长成才的责任,齐力打造面向未来的教育新生态,以便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和对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校家社协同育人打破过去“教育孤岛”的相对隔绝状态,依靠制度和秩序手段,规范育人的有序协作,重构三方的教育关系。如此一来,突破时空边界限制,营造起多维共进的育人生态,适应了当前信息化、民主化、人本化的教育新环境,使三者在育人目标、育人理念、育人方式上建立起更密切的联系,促进协同育人科学化。

三、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

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

校家社协同育人,不仅是教育理论的命题,更是教育实践的重大课题。在确定校家社协同育人的价值定位后,采用何种实施策略是决定其成效的关键因素。从系统的角度入手,促进协同育人生态系统高效的衔接互动,各安其位、各显所长,实现“1+1+1>3”的育人效果。(如下图)

(一)理念先行:达成多维融合的育人共识

理念是上升理性高度的概念,是推动和指导人类行为的内生力量。[9]正确的理念指导决定了协同育人的发展方向和实践效果,是建立生态信任、构建协同育人格局的重要前提。首先,要达成教育理念共识——以人为本。人是校家社协同工作的主体,在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要遵循个人成长发展的规律,尊重差异化,强化人文关怀意识,充分考虑人的主体性发展需要,确立共同的教育价值观,落细落实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其次,要达成教育目标共识——立德树人。校家社在协同育人的实践中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共同育人目标。始终把立“人性之德”和“时代之德”、树“全面发展且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协同育人的价值诉求和实践归宿。最后,要凝聚协作思想共识——育人是责任,协同是必要。反观当下,校家社协同育人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共同的契合点引领,为此,应通过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开展针对性的理论教育和行为指引,引导达成协同育人的共识,避免“貌合神离”,真正做到“同向同行”。

(二)行为并行:厘清校家社的职责与关系

当前,校家社协同育人实践中的责任和权利模糊不清,存在缺位、越位、错位的问题,严重阻碍三者育人合力的形成和生效。[10]因此,明晰家校社的责任边界,是协同育人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家庭教育的责任是以科学的教育方法培养个人良好的思想、品行,注重家教和家风建设,培育正向健康的家庭文化,积极配合学校和社会育人工作。学校教育的主要职责是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品德修养,服务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帮助指导和提升家庭育人的能力。社会教育的职责主要是依托丰富的社会资源,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为学校教育提供实践育人支撑,培育优秀文化,营造积极、正面的社会舆论氛围。在协同育人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学校教育是主导,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社会教育是延伸,是教育的“大课堂”和实践的“大舞台”。三者应在各自的场域中承担主体责任。在协同的场域中,学校承担组织者的角色,积极开展家校社合作交流活动,家庭和社会做好支持和协助的工作。只有明晰各自定位和边界,做到有界且有序,才能实现协同育人效果的最大化。[11]

(三)制度随行:构建科学规范的协同机制

健全科学的协同育人机制,为校家社协同育人系统的运行提供了规范、科学的框架,是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的根本保障,使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一方面,建立科学的协同管理机制。一是宏观层面的管理体制,健全专门的组织机构,制定明确具体的法律条文和规章制度,如将校家社协同育人纳入法律保障体系和政府职责范围,让学校、家庭和社会明晰协同育人是其应尽之责、应履之务。二是微观层面具体可行的协同合作细则,通过制定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协同工作实施细则,确保协同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完善协同育人的评价激励机制。评价机制是引导协同育人可持续发展的指挥棒。结合不同时段、不同场域,例如,家庭主要考察家庭教育情况及协同参与配合度;学校重点关注课程设置、教学实施情况和协同主导角色的胜任情况;社会就其资源整合与配置、教育教学改革协同度进行评估,以此保障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不流于形式,充分调动三方积极性,准确地反映协同育人工作的实质效果,激发各方主体参与协同育人工作的内在动力,推动协同育人的进一步深化。

(四)资源同行:创新协同共育的方式和平台

在信息化时代,铸魂育人的工作也要因事而化、因势而新、与时俱进。[12]数字赋能协同育人是新时代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题中之义。在纵向上,打造便捷高效的信息沟通平台。利用多种媒介,积极创新校家社日常的沟通途径,开展校家社协同育人交流活动,如校家社联络会、交流日志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沟通交流,听取来自不同育人主体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协同育人模式的智慧化和科学化,推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商共建共治。在横向上,建立线上线下结合的资源共享平台。学校、家庭和社会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搭建资源共享的平台,如资源共享云平台、云端课程等,方便资源的整合和对接,确保各类育人资源效用的有效发挥,促进校家社三方的交流学习,更好地服务于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由此,通过数字技术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资源整合注入时代活力,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新生态,营造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大教育氛围,使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育人效益最大化,推动协同育人的可持续发展。

新时代,校家社协同育人是全社会亟待思考和解决的新课题。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研究协同共育提供了多层次、多系统的理论框架,它强调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交互关系,重视系统中各要素的紧密联系和相互配合。基于此,必然要承认育人不止于教育本身,更多的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系统环环相扣、共同作用的结果。概言之,我们不仅要进一步认识到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增强协同共育的共识,而且要加强对协同共育的系统性、整体性、有序性的研究,积极探寻新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路径,主动做出符合中国教育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N].人民日报,2021-10-25(13).

[2]吴月.多方协同形成齐心育人合力[N].人民日报,2023-02-09(10).

[3]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EB/OL].[2023-03-0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2301/t20230119_1039746.html.

[4][5]师海玲,范燕宁.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下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2004年查尔斯·扎斯特罗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新探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94-97.

[6]营造积极教育生态要把牢定盘星[EB/OL].[2023-03-10].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zl_2019n/2019_zl13/201903/t20190305_372197.html.

[7]倪闽景.家校社协同育人需要进行顶层设计[J].人民教育,2021(8):19-22.

[8]营造教育新生态的几个关键问题[EB/OL].[2023-03-12].https://www.mj.org.cn/xwll/kmsd/202012/t20201215_234455.htm.

[9]邵晓枫,郑少飞.新形势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特点、价值与机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2(5):82-90.

[10]廖婧茜,龔洪.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责任伦理[J].民族教育研究,2023(1):1-8.

[11]孙夕礼.学校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如何作为[J].人民教育,2021(8):29-32.

[12]吕健,刘素娟.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路径探析[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21(3):85-91.

责任编辑︱何 蕊

猜你喜欢

教育生态
用良性评价激活精神生命
以文化人 品格提升
浅析自由意志对当下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教育生态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实践
应用大数据技术重塑职业教育生态
翻译教学的“整合·融通·交互”
基于教育生态背景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以生态管理评价方略推进教育和美发展
艺术教育在大学文化教育生态中发挥核心作用的机理研究
教育生态视角下的农业职业教育生态体系构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