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任务助力阅读关键能力提升的探究
2023-07-21蒋琳
摘 要:创设真实、有意义的情境任务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逐项完成情境任务的过程中,能锻炼表达交流能力、思维辨别能力和评价反思能力。文章以《故都的秋》为例,阐述教师可设置开放性、生活化的任务群,通过绘秋、述秋、乐秋和诵秋四个任务,有层次、有梯度地使学生对文本进行阅读、梳理、概括、鉴赏、评价,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关键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关键词:情境任务;阅读关键能力;绘秋;述秋;乐秋;诵秋
作者简介:蒋琳(1986—),女,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吴江盛泽中学。
一、相关理论分析
近些年学界对学习任务群的研究有很多。其中,不少学术研究围绕任务群和情境进行不同角度的阐述,对任务群和情境的相关表述笔者也非常认同。语文课标在课程结构的设计依据中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并做了如下概括: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依据教材,立足文本,切实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设置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任务,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用情境任务给学生构建支架,驱动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通过设置情境任务,构筑语言运用的场景,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将原来的问题回答式课堂转变为语言实践式课堂,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是情境任务创设的出发点和目标。情境和任务两者缺一不可,没有情境,任务就会显得枯燥;没有任务,情境就会变得空洞。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在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中设置有层次、递进式的任务群,引领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形成有条理、能体现思维逻辑的表达,并把阅读理解所得迁移、转化、运用。在这样的情境中的思考、表达和交流是更加真实的,更容易使学生深入文本体验情感,使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培养。
二、教学实践探索
《故都的秋》深受读者喜爱,本课的教学目的是提升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悟力,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这里笔者想对学习任务群的“群”做一点解释说明,在当前的形势下,不少教师热衷于大单元教学,以单元为单位设置任务群。大单元教学在当下还存在一定的操作困难,其必须建立在教师和学生对每篇课文都有一定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上。若我们换一种方式理解“群”,把“群”理解为情境任务群,而非群文,则更易理解和操作。以单篇文本为单位,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情设置有层次、有梯度的学习任务群更切合当下教学的实际,也更有助于学生阅读关键能力的提升。因此,笔者认为学生阅读关键能力的提升还是要落实到单篇文本阅读中。以下,笔者以《故都的秋》的教学设计为例,尝试通过创设开放性、生活化的情境任务群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关键能力。
(一)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郁達夫的代表作之一。达夫笔下的这篇文章,不仅是在悲秋,还是在热烈地赞美秋,赞美秋的清、静和悲凉。在作者的眼中,秋是清、静和悲凉的,也正是因为秋天具有这样的特点,作者才会喜欢。《故都的秋》是情景结合的散文,学习《故都的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故都的秋》所在单元的核心任务是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秋的景物的描写和相关的人生思考,学习散文情与景、情与理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反复诵读品味,感受作者的文辞美。根据这一单元任务,我们可尝试创设情境任务群,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二)学情分析
《故都的秋》是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散文,在初中语文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能初步感受郁达夫笔下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但是要深刻感受作者对秋的深沉的爱是有一定困难的,理解传统文人不一样的审美情趣则更难。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笔者尝试设置 “绘”“述”“乐”“诵”系列情境任务,让学生通过诵读感悟、合作探究的方式感受作者对秋的喜爱,领悟秋景中深藏的悲凉和孤独。
(三)学习情境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广播站准备新增一个美文诵读栏目,现要海选美文诵读的作品。同学们商量后准备朗诵郁达夫《故都的秋》,笔者以此为学习内容并设置情境任务。
前置任务:绘秋景,知其人(画出喜欢的秋景,并为其配色;借助互联网等查阅资料,了解郁达夫);任务一:述秋景,摹秋态(介绍画面,分享绘画心得;结合文本语句,概括画面特点);任务二:乐秋景,抒己见(找出喜欢的语段,并为其配乐;分析音乐选择的依据);任务三:诵秋景,吟秋情(推荐学生诵读,展示成果;学生提出修改意见,争取入选)。
设计说明:文章主要围绕景物描写来抒情。文本中作者抓住北平独特的景物,融入强烈的情感对其进行精心描绘。因此,在设置情境任务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参加朗诵比赛的形式,通过绘秋景梳理、概括故都的秋的清、静的特点,通过乐秋景、诵秋景学习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感受故都的秋的悲凉的特点以及传统文人特殊的审美情趣,以此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阅读关键能力。
(四)学习活动设计
前置任务:绘秋景,知其人
活动1:结合文章内容画出喜欢的秋景,并为其配色。
活动2:借助互联网等查阅资料,了解郁达夫其人其事。
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不写京城的宫殿和园林,也不写郊区的自然景物,却对北平普通百姓的日常起居生活进行了细腻刻画,请同学们阅读文本,选择喜欢的语段,用画展示出来,并为其配色。郁达夫是中国著名文人,请借助互联网等搜集相关知识,并编制名家名作知识卡片。
设计说明:情境任务的设置首先要真实,鉴于本班学生中有美术特长生这一情况,笔者让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梳理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其审美情趣。另外,一些高一学生对郁达夫感到较陌生,此前未接触过其人其事,用编制卡片的形式积累相关知识,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任务一:述秋景,摹秋态
活动1:介绍绘画作品,分享绘画心得。
学生在阅读、绘画秋景后,介绍自己的作品并分享绘画心得。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介绍画面中的景物和选择的颜色,并阐述相关依据。
活动2:结合文本相关语句,概括画面特点。
每幅画都应有对应的文本作为依据,学生要结合文本概括画面特点。
设计说明:介绍绘画作品和概括画面特点这一过程,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自主阅读梳理,为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情感做了铺垫。郁达夫笔下秋景的清、静、悲凉在学生们的画中有了较充分的体现。本活动能锻炼学生的概括梳理能力和语言交流表达能力,为下面的鉴赏与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任务二:乐秋景,抒己见
活动1:找出喜欢的语段,配上适合的背景音乐。
活动2:分析配乐选择的依据。
绘画的同学已将文本中的秋景用笔描绘出来,请同学们描述背景音乐的特点,并阐述选择该音乐的理由。
通过前面绘画的同学的介绍,同学们已基本明确文章具有悲凉美,因此选择的背景音乐的基调整体是悲凉的,音乐是舒缓轻柔的。那么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音乐呢?除了秋景的萧瑟、悲凉还有什么依据?(学生结合自己整理的名家名作知识卡片和课文最后标注的写作时间来思考)
学生知识卡片展示:
“北平市……现在却已经完全掌握在一只满长着黑毛的巨魔的手里了!北望中原,究竟要到哪一日才能够重见得到天日呢?”
——郁达夫《北平的四季》
教师材料链接:
“龙儿的病报,本是在广州得着,匆促北航……到家之夜,一见了门上的白纸条儿,心里已经跳得忙乱,从苍茫的暮色里赶到哥哥家中,见了衰病的她,因为在大众之前,勉强将感情压住。草草吃了夜饭,上床就寝,把电灯一灭,两人只有紧抱的痛哭,痛哭,痛哭,只是痛哭……”[2]
——郁达夫《一个人在途上》
从学生和教师的补充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两条信息:时局动荡和儿子早逝,这样的背景也就决定了文本的情感和主题,正如孙绍振先生所说:“不管什么样的作品,要作出深刻的分析,光从今天的眼光去观察是不行的,必须放到产生这些作品的时代(历史)背景中去,放到产生它的那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艺术的气候中去。” [3]
设计说明:任务二的活动设计通过给语段配乐并分析配乐的依据的方式,驱动学生在任务中理解故都秋景中隐藏的悲凉情感,进而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逐渐领悟美的表现。课外资料的适时补充能让学生联系作者的创作背景和个人经历去体会作者眼中故都秋景的悲凉,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度鉴赏。
任务三:诵秋景,吟秋情
活动1:推荐学生诵读,展示成果。
活动2:提出修改意见,争取作品入选。
同学们推荐一位学生朗诵,其他同学给出意见或建议,争取本班的作品能被选上。
学生1:字音都准确,但情感还需要加强。
教师:哪些方面的情感还需要加强?
学生2:朗诵中悲凉的意味还不够,作者借沧桑、残败的故都秋景来表达对儿子的思念,对国家的担忧,因此要读出强烈的悲凉之感。
学生3:还要读出作者对故都秋景的留恋与喜爱。
教师:哪里能看出留恋与喜爱?
依据1:文本第二段将故都的秋与南方的秋进行对比,南方的秋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所以作者不远千里到北平来饱尝这故都的秋味。
依据2:“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黄酒的温和和白干的浓烈,稀饭的稠润和馍馍的敦实,鲈鱼的柔美和大蟹的深长,黄犬的灵活和骆驼的厚重形成对比,作者用对比表达对故都的秋的喜爱之情。
依据3:“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作者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换取这故都的秋味。
学生4:秋景如此悲凉,作者却愿意用生命去换,这看似不符合逻辑。
教师:请同学们把目光聚焦到第十二段,全班朗读。
小结:1.“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悲是秋的一大特点)2.悲是郁达夫个性气质的外化:郁达夫自身有一种忧郁美,他偏爱凄寂的情调、衰飒的气氛,像故都的秋那样的悲凉美,郁达夫是钟爱的。
教师补充材料:“他偏爱凄寂的情调、衰飒的气氛。郁达夫柔弱的心性、气质,都使他更纏绵于既往。用了流畅的白话,他写的最熟也最美的,是古老的主题:离人的别绪、羁旅的哀感、客居的乡愁——漂泊人间此身如寄的孤独感。”[4](悲是郁达夫的个人气质)
小结:一喜一悲并不违背逻辑。
总结:《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与故都、与自然、与时代的共振共鸣,是郁达夫刻意呈现、热烈赞颂的一曲“悲凉美”,因此一悲一喜并不违背逻辑。这正是传统文人郁达夫不一样的审美情趣的体现。
让同学们再次朗诵,感受名家经典作品。
设计说明:本任务两个活动的设计,能让学生通过朗诵和思考,领悟文本丰富的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提升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发展、质疑探究的能力。学生能在表达交流中加深对文本情感的感悟,在思维发展中形成对语言的深度认识,在质疑探究中解决问题,提升阅读关键能力。
(五)学习测评
请同学们再次体会,进一步修改朗诵作品,并完善参赛作品,给作品拟一个标题,写一段简短的介绍。
学习测评建立在学生完成以上四个任务的基础上,是对整篇文本学习的高度概括。标题的设计要简单凝练,能吸引人眼球。示例如下。
享一处清静,守一份悲凉
故都的“秋”,是达夫的“秋”,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让我们赏秋景、听秋乐、品秋情,感受秋的清、静和悲凉,体悟达夫不一样的审美情趣,一起听听秋天的声音、品品秋天的味道。
结语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注重学生发展,教师要创设情境任务引导学生自主研习文本,主动交流表达。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使学生在有序的合作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此外,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构建支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袁晗毅.《故都的秋》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21(8):66-69.
孙绍振.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J].语文建设,2008(3):4-8.
袁红玉.品故都秋景之“特别” 悟家国情怀之深沉:《故都的秋》学习任务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31):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