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文化视角下的生命观暨生命教育

2023-07-21张志强张雅静张虬雅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生命观生命教育中华文化

张志强 张雅静 张虬雅

摘   要:站在中华文化视角,反思我国生命教育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能见卓著成就,能知发展瓶颈。肯定“连接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样态”,则能发现我国古来生命教育的丰富论述和实践经验,并能认识到生命教育在西方源起,不过是对社会弊病的扬汤止沸,从而以中华文化自信使生命教育回归教育本体,避免让教育追着问题跑,一再重復现有教育体系的弊端。

关键词:生命观;生命教育;中华文化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18-0052-04

近十余年来,我国对生命及生命教育的思考越来越深入,相关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也日益丰富,对生命价值、生命尊严、生命质量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此领域,面对方家,不敢言新,但愿从中华文化立场上,参与对生命的思考,希望能为我们理解生命提供别样视角,对当前生命教育有所启发。

一、连接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样态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雷锋同志朴实的话,讲出了一个最深刻的道理:生命需要相互连接,才有能量。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生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生命通过代际传续而贯通古今,通过亲友交往而延及四海。所以,如果以自己的生命为时间原点,瞻前顾后,百代过客,如川流不息;如果以自己的生命为空间中心,观想六合,亲疏近远,似群星拱卫。若彼此之间联络能显影成线,这些连接线,必因影响轻重而粗细不同,因感情亲疏而长短相异,因互动之邪正利害而五色相殊。人同此理,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节点,以自我为中心,通过粗细、长短、色彩不同的联络线,辐射八方,与他人连接起来,形成无限延展的拓朴连接。于是,各个节点都可以直接或间接相连到其他任何一个节点。

生命的连接,可分为自然的连接(即先天血缘的连接)和社会的连接(后天社会生活中发展的连接)。后天的社会连接,有物质的连接(供养、合作、聘任等)和精神的连接(情感、信仰等)。精神的连接可超越时空,借助文化载体(书籍、音像等)穿越古今,建立连接,从而与古圣先贤进行精神对话。

从这些连接对自己的影响来区分,有滋养性连接,有消耗性连接,也有伤害性连接。不同性质的连接普遍存在,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交流互动。从利益生命的角度,需要努力扩充滋养性连接,才会增强生命能量。需要指出,滋养可以是互相的,并非我受滋养,彼必消耗。同理,消耗性连接、伤害性连接也是可单向、可双向的。不同性质的连接也可能是交杂的,此即人际关系中的纠缠。

对于生命个体而言,连接越丰富,生命能量越强大;反之,陷于孤立没有连接的生命将趋于枯竭。连接增添生命的能量,即使是消耗性连接、伤害性连接,也胜过无任何连接。

二、连接中的生存之道

基因是每种生命最根本、最深固的连接。天地间的生命,都是种群中的一员,它的基因来自祖先,万世演化,驻留此身,并将经过此身及同类向下传递,从此种意义上,可见生命的永恒。

基因绵延,需要种群足够庞大,以此尝试变异、经受淘汰,实现优化,保证能够适应环境变化而实现永恒。所以俗话有“龙生九子,各不相同”,子女必定与父母有一些不同,兄弟姐妹之间也性格迥异。就个体生命而言,“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其荣枯衰朽生老病死,对天地没有损益。所以,抛开连接,孤立地看个体生命,于天地之间,实在微不足道,也找不到存在的意义。个体生命,只有寄托于群体中,才有意义和价值,与其说是道德伦理,不如说是生命本然。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显然,生命之间的连接,不止于社会关系。生命的连接,呈现了生命之间的普遍联系。连接,是生命存还的基本样态。于是,看到生命的连接,认同生命的连接,构建和扩展生命的连接,就是人生的主题。生命的连接,本质上应是利他的(此即仁爱之本),这是由基因传递的需要决定的。所以维系种群繁衍,是生命的最高意义;为种群繁衍而牺牲个体,叫做“舍生取义”。超越种群视之,不同的生命种群也须相互连接,结成生态系统,实现和谐共生,这就是“命运共同体”。

三、从连接的消长看生命过程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从父母生命连接而获得,与亲友多样互动中成长,通过求学、工作、交游等活动而丰富,通过婚恋生育而延伸,又随着多样连接逐渐崩断而归于死亡。

每个生命的起点,即所谓家庭背景,就是通过父母能够连接到的生命之多寡、强弱、盛衰,俗称“社会资源”。所谓成长,就是随着年龄增长不断扩展自己的交往范围,建立起越来越广泛的连接,俗称“关系网”。这两个俗称都不美,稍带贬义,是因为人们往往用以谋取私利(或构建利益同盟,本质上还是谋取私利)。人们对利用“社会资源”“关系网”虽然酸酸愤恨,却又撇不开,就在于这里隐含着生命存在的基本样态——连接。从连接的视角看,没有孤立于群体之外的生命,只不过利用关系网、社会资源,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则是违背了的生命法则,是对生命连接的偏狭应用。如果以这些连接,作为标定自己身份的依据、滋养自己生命的源泉、维持种群恒远的渠道,就是在连接中成长,回归生命主题了。这种连接,既增长着自己的能量,又扩大了自己的责任,在连接中实现着生命的意义。从这个角度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生命的最高意义。与之相应,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实现这一理想的成长路程。

生命的上升阶段伴随着连接的扩展、增长。个人因资质不同,连接到的生命多寡必然迥异,因之产生的责任、使命也会不同,进而影响到自己的生命状态。“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师法自然,心无遮蔽,情系天下,故胸怀坦荡,常能乐以忘忧;小人宥于利害得失,困于悲欢离合,感于世事无常,故随波逐流,常因人生失控而悲慽。究其根本,在于自己在多大程度上,与多少人,建立了怎样的连接。

生命的连接,通过各自的需求显现出来。人们在交往中,满足各自的需求,从而感知到生命之间的连接:在扶老育幼过程中,满足了基本生理需求,从而感知到生命的接续;在交往求知中认识自我,满足了归属与尊重的需求,并感知到跨越时空的生命连接;在服务社会、造福他人过程中,实现着自我价值,也是在巩固与扩展生命的连接。

生命连接的崩绝,意味着生命的衰亡。随着年老体衰,旧相识一个个离我而去,亲密连接再难新建,表明生命力在衰减。比物质连接断裂更甚的,是被人排斥、忽略、遗忘等精神连接的断裂。连接崩绝既是生命衰亡的指征,又加剧着衰亡。躯体衰老而无损精神连接的,是那些为群体做出重要贡献的生命,他们恩泽后代,浩气长存,后人永世不忘。这也正是英雄烈士们前赴后继英勇牺牲的意义所在——群体因我而存在,种族因我而繁息。这何尝不是我们每个生命最崇高的归宿。

四、从连接视角看教育及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在我国发展二十余年,超越了在西方初起时聚焦问题的临渴掘井式教育,确立了着眼于学生终生幸福和终生发展的导向,探索不可轻訾,成就不容诋毁。虽然,如能从生命连接角度审视,仍有可补益:

所谓生命教育,是教育本身遵循生命法则,处处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关怀,不是另搞一套,于现有教育之外“头上安头”。中华传统文化对生命的尊重、关怀,是把个体生命置于群体中的,新中国教育也承袭了这一传统。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没有产生生命教育的需求,是因为我们一直呼吸着尊重、关怀生命的空气,直到功利主義、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污染了空气,其表现为割裂与群体生命连接的精致利己主义盛行、教育内卷泛滥、极端事件接连发生,才使生命教育如清新空气一样成为时代所需。教育追着问题跑,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断累加新瓶旧酒,必不胜其繁。正本清源,去芜取精,才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我国传统文化和古来的教育,对预防今天的生命极端事件,有丰富的资源,对我们今天思考生命教育有重要启示。《尚书·尧典》中记述了洪水滔天的上古时代,帝尧心系民生疾苦,求贤治水,从此开创了为政治民的价值标准。其后诸篇,传诵的圣明君主(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都是勤政爱民的圭表,贬斥的乱世之君(太康、夏桀、殷纣)尽是骄奢淫逸的辙鉴,其中既彰显了对个人生命价值态度,也包含了执政者对群体生命应有的态度。孔子定《春秋》,维护以周礼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但其中记载的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夏,宋人及楚人平”,却隐含着对违礼媾和的楚司马子反的高度褒扬,体现了生命至上的价值观。后世儒家所倡导的核心价值“五常”,无不体现着个体生命在群体中相处之道,在“大学之道”中又规划了从完善个体进而道济苍生的生命成长道路。汉代以降,直至清末民初,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也奠定了中华文化中生命观的基础。“命在养民”“君子生以辱,不如死以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腔热血须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这些名句背后的生命故事,无不对后世进行着生命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各类媒体和教育体系中所称赞的英雄模范,有民主革命先驱,有抗敌行御侮英烈,有各行各业劳模,有科技创新专家……他们无不在群体生命中实现着个体生命价值。当这样的教育居于主流时,虽不提生命教育,却处处体现着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与尊严,感受到个体生命在群体中得到永生、得以延续。这个教育体系中成长起来的人,除非极端个案,都懂得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他人的生命,知道如何与他人、与自然界各种生命和谐共处。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西方思想的涌入,丰富了当代文化,也冲击着我们的固有观念。无论怎样批判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这些骄奢淫逸思想契合了人类动物属性,在资本驱动下也能无孔不入。一时间娱乐明星倍受追捧,选秀节目充斥荧屏,西方文化产品汹涌而来,我们的文化阵地被空前侵蚀,遭遇到价值观多元化的危机。伴随着这一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社会矛盾也逐渐突显,我们从媒体见到的极端事件骤然增多。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出“八荣八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响了文化阵地保卫战。

思想文化领域失误的危害,在教育领域滞后显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化建设乏力,全社会都在逐利,教育随之变得功利化,成为“产业”:制造焦虑,利诱学生,蛊惑家长,从不断强化的内卷中渔利。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资本向教育集聚,更加剧了教育失衡,成本激增,阶层固化,家长和学生苦不堪言。繁重的课业负担、无休止的应试训练,利己主义的聒噪蛊惑,实际上是在阻断学生个体生命的多向连接,造成学生生命能量匮乏,乃至枯竭。于是,青少年中的极端事件,成为这种趋势下的必然产物。所以,这两年国家打出组合拳,强力推进“双减”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扭转教育内卷局面,也是在保障学生生命质量。

通过回顾历史我们明白,生命教育出现在西方,不是因为西方比我们先进,而是资本主导、个人至上的西方社会长期背离生命法则,积弊爆发,才病急乱投医,扬汤止沸。我国自古认为“人命关天”,传统文化当中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厚生养民、省刑慎罚作的治国之道,亲亲睦邻、安居乐业的生活理念,本身是能化解生命问题的。近数十多年来,生命问题急剧增加,恰是传统思想失势,西方思潮泛滥所致。

通过回顾历史我们明白,生命教育不应止步于让人好好活着,更要教育人们思考存在的价值,懂得珍惜生命不等于苟且偷生,更不是穷奢极欲,“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才是人类生命应有之义;生命教育也不应只聚焦于个体,更要看到个体和群体的连接,在群体生命中实现个人生命的价值升华。

通过回顾历史我们明白,生命教育因社会发展水平而有轻重缓急。在温饱不足时,教育是奢侈的享受,能登科第已是教育给予生命最好的馈赠。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活向往成为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高质量教育就要回应人民群众对生命更高更具体的需要。

通过回顾历史我们明白,我们的生命教育需要他山之石,更需要继往开来。生命教育理论自外引入,其对生命的认识,侧重于个体,容易使我们忽略本土固有的资源。站到中华文化立场,从“连接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样态”角度审视传统教育和当代教育,就能看到我们早已积累了丰富的生命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我们也就能够理解,历史上文天祥、史可法、谭嗣同那样的仁人志士,革命战争年代英勇斗争的英雄烈士,当代为实现民族复兴殚精竭虑的奋斗者,他们的生命为何如此坚韧。

总之,我们的生命教育,需要回归教育之初心,在“立德树人”之中润物于无形。我们的生命教育,需要立足国情,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当代生命教育的理论。我们的生命教育,需要将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无限的群体生命连接起来,让个体生命在群体的接续奋斗中怒放。我们的生命教育,需要响应时代号召,让修齐治平的生命成长之路,融合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

猜你喜欢

生命观生命教育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以“乡下人”身份论沈从文的生命观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论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三生观”教育
儒家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