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行知的高中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23-07-21申国昌白静倩

中国教师 2023年7期
关键词:当代价值陶行知

申国昌 白静倩

编者按:

开设教育史专栏,这个想法萌生于2020年。最初的冲动来自专业的存疑—教育史作为教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如何为一线教育者所用?《中国教师》理应担当“桥梁”。“史鉴”,意为以史鉴今,力求专业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向广大一线教育者传播教育思想凝萃,帮助一线教育者建立必要的历史理性,以更好地理解日常教育实践,丰富看待当下教育问题的视角。 正像请来历经千百年沧桑的智慧老人,为教育者此时此地的修为提供镜鉴;也像钻进时空的褶皱,从中寻找当下故事的历史源流。在读史、品史中将有限的教育人生推向更广阔的历史洋流,还有另一种意味在其中——汇入大海,水滴的生命便得以完整与永恒。感谢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的大力支持,感谢张斌贤教授的专业指导,感谢教育史学界研究者的认同与赐稿,感谢诸位优秀审稿专家的专业奉献,感谢《中国教师》诸位领导、同人的支持,让“史鉴”专栏突破各种困难,终于2023年7月面世。希望“史鉴”成为读者与作者的良师益友,久久为功,成就每一位教育者作为历史存在的生命价值。敬请各位读者、作者批评指正。

【摘 要】我国高中教育起步较晚,但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焦点。作为我国近代极负盛名的教育家之一,陶行知对高中教育也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理论探索,认为高中教育要为升学、就业和参与社会生活做准备,同时对高中教育的目标、实验、评价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述,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高中教育思想体系。他的高中教育思想对于时下高中教育改革仍具有重要借鉴价值:要开拓视野,吸收借鉴高中教育的国际经验;要合理定位,充分引领高中教育的高质发展;要积极探索,稳步推进高中教育的改革实验;要调整结构,审慎推动高中教育的普职融合;要科学评价,优化落实高中教育的全面育人。

【关键词】陶行知 高中教育思想 当代价值

回望中国百年的教育发展史,陶行知因其在教育领域突出的学术贡献和卓越的办学实践声名藉甚。他的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国民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乡村教育等多个领域。关于陶行知的相关研究集中关注其生活教育理论对高中各学科教学的启发和应用。事实上,陶行知对近代高中教育发展颇为关注,对高中教育改革与实践也参与甚多、影响重大,然而对其高中教育思想的系统研究寥寥。展开对陶行知高中教育思想的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20世纪初中国高中教育改革的认识与理解,更益于反思时下高中教育的发展境况,探索优化路径。因此,探讨陶行知高中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对高中教育改革的借鉴价值,既有历史意义又兼具现实价值。

一、陶行知论高中教育的价值与功能

“中小学教育,为国家根本大计。”[1]114高中教育于个人命运、国家前途关系甚大。陶行知对高中教育的价值与功能进行了丰富的阐释,为我们准确把握好高中教育定位奠定了基础。

1. 为接受大学教育做准备

高中教育,“为教育历程中重要关键,普通学科之修,青年身心之训练,专门人才之基础,恒系于此”[2]。作为衔接国民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阶段,高中教育肩负着为大学培养预备人才的重任。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中学堂章程》明确规定,中学堂“施较深之普通教育,俾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各项实业,进取者升入高等专门学堂,均有根底”[3]618。可见,高中教育是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认为高中教育是中学生预备将来升学之教育,主张要抓好高中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中的普通教育,并将其视作房屋的根基,如若未能及时夯实基础,后期则难以弥补。同时,陶行知观察到,高等教育机关“投考的人數逐年增加很快。但是中学生学业上的准备,比中学生的人数增进得慢”[4]4。因此,高中教育要为学生将来升入高等学校和学习专业知识打好基础。高中教育是整个学制系统的衔接枢纽,高中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更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2. 为从事各种职业做准备

民国肇建,中等教育改革轰轰烈烈地开展,其中高级中学被定位为普通教育,专为升学做准备。五四运动后,高中教育的弊病逐渐暴露,“注重基础文化训练,课程整齐划一,热衷升学主义,忽视职业训练,致使不能升学的大多数学生,毕业后缺乏谋生能力,与社会对初、中级技术人才的需求脱节”[3]622。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各级各类人才,对于不升学的学生,要让他们学到生存的实际技能和本领,为进入社会生活做准备。当时高级中学学生毕业后,多半皆投身于社会事业中,然因学校所教授的知识不能满足社会职业的需要,使得他们“皇皇然无立足之地”[5]。陶行知为高中教育的现实境况所触动,提出高级中学毕业生“如不上学,就须谋一件自利利他的职业”[4]2,这要求高中教育要培养学生掌握社会生存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因此,高中教育要为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做准备,要在高中阶段兼顾职业教育,将学生的知识学习和工作准备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专业的职业知识与技能。

3. 为参与社会生活做准备

为参与社会共同生活做准备是高中教育的另一功能。高中教育应注意学生的生活教育,让学生养成群体社会的观念,明晰参与社会共同生活的必要。陶行知提出有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样的教育,生活决定教育[6]692。他认为,生活是指导一切的指南针。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个人生活的需要,进而体现在满足社会的需要。我们的工作、学习、劳动以及各种创造性活动,都需要以实际生活为方向和标准。因此,“整个社会的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7],高中教育要“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方不致于偏狭。我们要拿好的生活去改造不好的生活,拿整个的生活去解放偏狭的生活”[6]367-368。陶行知也进一步提出,要通过高中教育培养学生“种种正当娱乐的良好习惯,使他习与性成,将来离校之后,继续将他空闲时的精神归纳在这种正当娱乐当中”[4]3。因此,高中教育既要为升学做准备,为从事各种职业做准备,也要为参与社会生活做准备。

二、陶行知高中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陶行知的高中教育思想丰富多彩,涉及高中教育多个方面的内容,是对高中教育实践的有益探索。

1. 高中教育目标观

教育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目标回答了“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问题。陶行知对这一时期高中教育的目标有着清醒的认知,他认为,高中教育以完成普通教育、培养健全国民为目标,既要为升学打好基础,又要为谋生和生活做准备,“将少数的独占的教育归还于大众”[8]1。高中教育上承高等教育,下接国民教育,与学前教育协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学制体系。为升学做准备是高中教育的基本定位。同时,高中教育不应只围绕着升学这一目标,高中生毕业后,若不升学,应具备“应付社会环境所必需之人格、制裁天然环境所必需之知识技能、生利所必需之知识技能、消闲所必需之知识技能”[4]2。正如陶行知所言,“教育并不是被以砖墙或篱笆围着的学校所限定,而且教育的主要目的也并不在于教人识字读书—固然识字原是重要的手段—而是在教人在行动中解决他自身与他所属的社会的困难”[8]1。陶行知确立的高中教育阶段培养目标全面而具体,涉及受教育者的升学、就业和生活等多方面的要求,充分满足了受教育者的现实需要。

2. 高中教育实验观

五四运动后,随着西方现代教育思想的大量传入,以陶行知为代表的教育实践者和改革者一步步探索着中国教育改革的出路。对于高中教育改革,高中办学者“或是依舊贯,或是抄袭颁布的规程,或是仪型别国的制度,终日里只管照样画葫芦”[4]1,自命教育理论家的,“或与中学从无见面的因缘,或只偶尔参观,只管闭起眼睛来胡思乱想,拿起笔、开起口来高谈阔论,有时或亦言之成理,其实多为隔靴搔痒”[4]2。看到这种学理与经验相分离的现象,陶行知坚信,高中教育改革“非从实验着手不可”[4]4,各高等师范学校或大学教育科的附属中学,除为学生升学做准备外,还要发挥“发现学理、印证学理、实习学理、推广学理”[4]5的作用,进行实验是最为便利的途径。高中教育实验的实施,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舆论固应予以相当的谅解,法律应予以特别的自由”[4]4,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教育实验与其他实验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教育实验的对象是人,是学生;理化实验的对象则是物,是材料。所以,陶行知提出,高中教育实验,“以不妨害学生学业为最要”,实验之前,要有研究的人才、有条理的组织和缜密的计划,继而酌量实验[4]5。教育实验是高中教育改良的重要举措,是检验教育理念是否符合中国高中教育实践的重要手段。高中教育实验的深入进行,对中学教育的众多理论、模式构成了颠覆性的挑战和测验。

3. 高中女子教育观

女子教育的开放程度是衡量高中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标尺,也是反映教育变革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方面。民初《中学校令》规定:“专教女子之中学称为女子中学校。”[9]为中学女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对于女子接受高中教育,陶行知大力支持,他认为,“男女也应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且“入学时求学的机会均等,长进的机会均等,离校时复学的机会均等,失学时补习机会均等”[10]。女子接受教育,一能依靠知识技能,“去谋独立生活”;二能“将坏的男子变好,并且可以溶化男子的性情与人格”;三能“十分顾及她子女的教育”[11]。五四运动后,北京大学和南京高师在蔡元培、胡适、陶行知、郭秉文等人的合力推动下相继向女子开放,进而涉及中学。人们开始呼吁打破高级中学男女分校隔离的状态,倡导实行男女同校同学,这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激烈讨论。陶行知参与讨论,主张“与其反对中学男女同学,不如积极地去提倡多设女子中学”[12]。在此基础上,陶行知进一步明确提出,高级中学“女子与男子并且可以同学”[13]。陶行知的高中女子教育观,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具有进步的民主教育意义,为促进女子争取平等受教育权利以及妇女自身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4. 高中教育评价观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是教育发展的指挥棒和风向标,其具体标准指引并指导着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影响辐射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陶行知认为教育评价是“树立一切教育的基础”[1]110。在近代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中,陶行知观察到高中教育评价的弊病集中反映在会考制度上。他目睹了会考这一传统教育评价制度在教育界上演的滑稽悲剧,“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了会考筹备处”[14]170。为求考试合格,学生“除读书以外,不做别的工作”,“日间由先生督课,晚上由家长督课”,一群“活泼的青年一起变成了书呆子”[15]。陶行知对这样的评价制度深恶痛绝,称其为“杀人的会考”,并大声疾呼要“停止那毁灭生活力之文字的会考;发动那培养生活力之创造的考成”[14]171。他认为要把学生的生活力丰富程度作为教育评价的根本标准,要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1]163。陶行知的高中教育评价观,是对会考制度只见知识不见生活力的强烈反击,是对根深蒂固、积重难返的应试教育的坚决抵制。

5. 高中教育救国观

陶行知生活的年代,中国正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不停地冲击着陶行知的教育救国理想。他认为“中国现在危亡之祸迫在眼前,万万等不及国民小学的学生长大之后再出来为国家担当责任。我们必定要把年富力强的人民赶紧培植起来,使他们各个读书明理,并愿为国鞠躬尽瘁”[16]。这可以看出其教育救国的急迫心情和坚定信念。陶行知提出,要在高中阶段展开爱国教育,一是要举办时事讨论会,为学生提供一种对时事自由讨论的组织;二是要教育大众,将自己学到的救国真理传播给大众,“中国现在已到生死关头,靠小众单独去救国是靠不住了。我们垂危的祖国必得教育大众,组织大众,武装大众,才能得救”,“教育大众是中学生当前的重要任务,也应当看作当前的重要功课”;三是改造课程,“一切课程都以抗日救国做中心。凡与抗日救国无关的都不教或是缓教”;四是重视军事教育,高中教育要有鲜明的抗日救国目标,要有懂得教育的军官做指导,要用真的家伙学,要培养战斗的人生观[17]。陶行知的高中教育救国观极具时代色彩,也是挽救民族危亡的必然要求。

三、陶行知高中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社会剧烈变革时期,每一次社会变革都必然引起教育的变革。1922年“新学制”颁布后,中学开始有了初级、高级两段,但学生数量极少,能接受高中教育的基本上是出身于中等资产家庭及中等资产以上家庭的子女。据统计,1931年全国高级中学学生总数56138人,1946年增长到316502人[18]。实现高中教育的平民化和大众化成为民国后期的办学目标。虽然近代高中教育与今天的高中教育不可同日而语,但在学制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基本相同,都承担着为国育才的基本任务。因而,陶行知的高中教育思想,对于指导当今的高中教育改革仍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1. 视野的开拓性:吸收借鉴高中教育的国际经验

立足高中教育现实基础,扎根中国大地的同时兼具国际视野,凝练、总结和借鉴各国高中教育的经验和教训,是对陶行知高中教育思想认识的深化。陶行知早年赴美留学,专攻教育学,系统研习西方教育理论。他的高中教育思想,深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强力影响,但牢牢扎根于中国教育实际,充分展示了西方教育理论与中国本土实践的碰撞与融合。陶行知主张要有扬弃地对西方教育思想进行继承,运用科学方法了解教育的发展状况,审慎实验探索教育改革成效,将先进的西方教育理论与中国高中教育实际有机融合。无论是引进国外教育理念,抑或采用本土教育思想,我们都应以包容、开放的姿态对待,在实践运用过程中,都要立足国情和教情,立足本民族高中教育的发展历史,吸取高中教育发展的国际经验,为高中教育确定明确适宜的发展方向和高效的实施路径。

2. 定位的合理性:充分引领高中教育的高质发展

高中教育因其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所处位置及其肩负的特殊职能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高中阶段教育的合理定位,事关高中教育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深刻影响着高中教育以及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民国时期,各种教育法令对高中教育的定位是培养健全国民,兼顾升学与职业预备的普通教育,但实际上是大学预科教育。虽然当时的高中教育与今天的高中教育定位有所差别,但有着较大共性。陶行知关于高中教育价值与功能的论述,为我国明确高中教育的定位和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有益镜鉴: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创造力的发展是高中教育的本体功能;二要明晰升学、就业、生活的工具功能,高中教育为学生升学预备、职业选择和社会生活做准备的多重使命正是其与义务教育的本质区别;三要实现高中教育本体功能和工具功能的价值統一,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固本夯基。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稳定发展,清晰地认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推动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3. 道路的探索性:稳步推进高中教育的改革实验

改革与实验是推动高中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办好人民满意的高中教育的必由之路。为深化高中教育改革创新,整个教育系统正展开着积极探索。陶行知认为必须通过实验才能取得成功,他的教育实验告诉我们:高中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既要在立足我国国情、教情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借鉴国际教育经验,更为重要的是开展实验以检验改革方案的可行性。实验是检验教育理论是否符合实际的试金石,也是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和必要环节。高中教育是在理论指导下的教育行动实践,只有通过实验,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才能建立起血脉联系。高中教育改革既要有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也要关注高中教育的现实条件,根据各地各校高中教育的实际情况,有条不紊地谋划和展开教育实验,在实践的熔炉中检验理论是否为改革之良方,同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为高中教育改革摸索切实可行道路。

4. 结构的协调性:审慎推动高中教育的普职融合

自20世纪80年代中等教育结构改革调整以来,高中教育主要分为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相辅相成,共为唇齿。而两者如何协调发展,既是高中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更是难点。陶行知在近代高中教育分科实践中的探索为解决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二元对立的矛盾提供了有益借鉴。历史的经验和时代的诉求都要求推进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有机融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19]这为普职协调、综合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推动高中教育普职融合,核心要义正如陶行知所言的高中教育要实现为升学预备、职业发展和社会生活服务的基本功能,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认识与行动的规律统一与有机融合,从而有效促进教育与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5. 评价的科学性:优化加强高中教育的全面育人

高中教育评价改革,尤其是高考改革,是高中教育改革的焦点,也是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陶行知自投身教育事业,便举起了反传统评价制度的旗帜,向“杀人”的会考宣战,倡导以创造性考成代替标准考试,主张要把学生的生活力丰富程度作为教育评价的根本标准,这为高中阶段教育明确了发展方向。他在办学实践中也坚持贯彻“创造性考成”的评价理念,以“创造健康之堡垒,创造艺术之环境,创造生产之园地,创造学术之气候,创造真善美之人格”[20]。陶行知的高中教育评价观启示我们,开展科学的教育评价是落实培养目标,为国育才的有效手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担负起责任,高中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起着关键作用。深化高中教育评价改革,要以高考改革为核心,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明确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发挥教育评价的鉴定功能,准确掌握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发挥教育评价的诊断功能,因材施教,实现教育评价的育人功能。

陶行知的高中教育思想,丰富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是探索近代高中教育改革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教育思想史上夺目的玑珠。通过对陶行知高中教育思想的研究,我们能够获得对高中教育身处的“现在”和“过去”的正确认识,进而深入反思时下的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深刻理解陶行知高中教育思想的实质与内涵,对于深化高中教育教学改革、推动高中教育事业纵深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现代化裨益甚深。

参考文献

[1]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 编者言.中学教育为教育历程中的重要关键[J].湖南教育,1929(13):7.

[3] 李华兴.民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4] 陶行知.中学教育实验之必要[J].中等教育,1921(1):1-5.

[5] 汤总长中学教育之方针[J].教育研究(上海1913),1914(17):4-7.

[6]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7] 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9:136.

[8] 陶行知.我们的态度[J].大众教育,1936(1):1-2.

[9] 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659.

[10] 陶行知.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J].战时教育,1945(2):9-12.

[11] 陶行知講演,程褆昌记.教育者的机会与责任[J].民国日报·觉悟,1922(7):0-2.

[12] 陶行知.为反对中学男女同学的进言[J].新教育,1923(1):126-129.

[13]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1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243.

[14] 陶行知.杀人的会考与创造性的考成[J].生活教育,1934(8):170-171.

[15] 陶行知.通不通[J].生活教育,1935(8):307-309.

[16]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5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40.

[17] 陶行知.和民族解放运动结合的中等教育——和一位大规模的省立中学校长的谈话[J].生活教育,1936(9):332-333.

[18] 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144.

[1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 (2010-07-29)[2023-05-16].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20]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44.

(作者系:1.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2.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孙昕

猜你喜欢

当代价值陶行知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Tao Xingzhi — One of the Best Educationists 陶行知——最优秀的教育家之一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井冈山精神的当代意义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