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 · 牧民》的民本思想
2023-07-20王丽薛原锦
王丽 薛原锦
【摘要】《管子》的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其内容包括政治、军事、教育、经济、哲学等思想,是先秦时期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管子》一书成书比较复杂,因此在对《管子》的作者、校注版本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主要选取黎翔凤所著《管子校注》为文本来源。《管子》首篇《牧民》认为国君应该以民为本,使人民富足,顺应民心,对人民进行礼的教化,赏罚信实,以身作则,量才用人,充分展现了其所蕴涵的民本思想。这对此后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产生了巨大影响,对当今中国的发展仍然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管子》;民本思想;选贤任能
【中图分类号】D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5-006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5.021
一、《管子》的作者、校注版本
关于《管子》的作者,学界认为并不是管子一人所著,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可能是稷下学宫中学者思想的集合。严可均说:“先秦诸子,皆门弟子或宾客或子孙撰定,不必手书。”余嘉锡说:“故读先秦之书,但当问其是否依托,而不必问其为何人所著。”[1]14先秦时期的典籍,并不是专门写作,一般是集体写作,所以不能武断地认为《管子》的作者为管子一人,但可以肯定的是《管子》中包括管子的思想。
《管子》的成书情况比较复杂。西汉末年刘向根据他所见到的不同传本,定著《管子》86篇,《管子》内容基本确定。东汉至隋唐间,《管子》一直以写本流传。至唐代房玄龄为《管子》作注,《管子》以有注的形态流传。《管子》最早的刻版时间当在北宋仁宗庆历四年,杨忱为作《管子序》。[2]在后来《管子》流传过程中关键的版本有三种:其一是南宋绍兴年间浙江刻本,即郭沫若所说的杨忱本。其二是明初刘绩刻本,是现存《管子》版本中除南宋浙本以外最早的版本,其精华为赵用贤本吸收,对赵本影响很大。其三是明万历十年赵用贤《管韩合刻》本《管子》。赵本是在南宋浙刻本和明初刘绩本的基础上,吸收两个版本之长而形成的新版本,影响最大。有的学者认为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管子》是唐国子博士尹知章的注本。但自唐以来通行的“尹注”本都标作“房玄龄”注而不标尹知章。[3]而为了尊重古人,现在《管子校注》书中在原文旁边标注的仍然是“唐司空房玄龄注”。
黎翔凤所著《管子校注》,主要是以宋代杨忱为底本,他认为杨本是最贴近原来《管子》的。在其中校注方面取有孙星衍、王念孙、王引之、洪颐煊、丁士涵、陈奂、俞樾、张文虎、戴望、孙诒让、张佩伦、陶鸿庆、刘师培、章炳麟等人的校释成果,以及日本学者猪饲彦博、安井衡等人的看法。校注里面对于《管子》原文的解释,更多的是收集资料来证明《管子》原文当中是否有在传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来进行校正。他们从音韵学方面看是否押韵,从古书典籍找到类似说法来印证自己的观点。黎翔凤认为《管子》是以《幼官》为理论中心,《心术》《白心》《内业》理论均导于《幼官》。
总体来说《管子》一书内容博大、体系整饬,有着丰富的政治、法令、经济、军事、文化等思想。本文主要选取《管子》首篇《牧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补充其他篇章来讨论其所表现的民本思想,主要包括顺应民情、致力于生产、教化民众等以安定民心,并要注重选才任人等要求。
二、安定民心
从《牧民》的篇名来看,“牧民”不是现在意义上的职业牧民,而是使动用法,即使民顺从。“牧”即有驯化的意思。这也可以看出《管子》一书的不普通。它不是写给普通人看的,而是写给统治者的,是关于国家治理、政策制度的统治策略,并在开篇《牧民》中提到了民心对于统治的重要性。
(一)顺应民情
民心向背是一个国家能否得以长治久安的关键,人们自周公起就看到了人民之于国家、政权的决定作用,充分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在《管子》一书中,其民本思想始终围绕着顺民心、应民情而展开,主张统治者在施政过程中一定要顺应民心[4]:“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管子·牧民》)民心向背是统治的关键,统治者在施政过程中,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顺应百姓的需求,人民才会心甘情愿地服从统治者,拥护其政权,国家的政令才能得到有效推行,君主统治才能得到稳定和巩固。若违背人民的意愿,不体察百姓,百姓就不会衷心拥护,君主的政令也会废弛,国家也难以长治久安。
关于如何得民心,顺应民情,《管子·牧民》提出了要从民“四欲”、去民“四恶”,认为作为统治者应该:“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 (《管子·牧民》)君主在制定政令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民众的好恶,体察民情,对于符合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的事就大力发展,而对于人民所厌恶的,不符合人民利益或将会给人民带来伤害的,统治者应该加以禁止。只要君主切身的为百姓着想,百姓自然愿意发自内心地替君主分忧解难,而无须统治者的强制要求,“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 (《管子·牧民》)只有满足的人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才更有利于收服民心,使人民为我所用:“故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 (《管子·牧民》)因此管仲得出结论:“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管子·牧民》)
(二)致力于生产
齐国虽因地理位置有着渔盐之利,但在管仲上任之前齐国经济状况并不是很好。民以食为天,衣食住行得不到基本保障,人民就無法安定下来。管仲认为,经济是政治、伦理的基础,治理国家必须先从经济入手,提出了衣食的充足与否与百姓的去留问题是国家的根本。基于此,《管子》开篇就提出“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牧民》)也就说明了牧民者应该顺应天时地利,不违农时,统治者不要随意干涉农民的耕种,从而使庄稼得以春种夏长,秋敛冬藏,如此百姓才能有粮食来保证温饱,得以生存下去。同时广大开辟耕地,以提高农民的粮食产量而增加财富,保证人民丰衣足食,不饥不寒,若能如此,不但远方的人会慕名而来,本国的百姓也会更加愿意安定下来,继续从事生产,而不会随便迁徙,导致国家的人口锐减,财政无法得到保障。由于人民能够专心致力于农事生产,因此粮食充裕,人们就知道礼节;衣食丰足,人们就懂得荣辱,进而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从而使人民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国家也会逐渐发展而富足起来[5]。
管仲认为,作为统治者,除了要鼓励百姓广开耕地以尽地利之外,还要效法四时以引导农事,增加农作物产量,充实仓廪,从而使人民富足,国家多财。否则将导致国家秩序混乱而民不聊生:“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野芜旷则民乃菅。” 《管子·牧民》)因为不注意天时,财富就不能增长;不注意地利,粮食就不会充足。田野荒芜废弃,人民也将由此而懒惰懈怠,从而导致基本生活资料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在缺乏物质生活资料的情况下,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就会因为四处寻找食物而居无定所,到处游荡,长此以往,欺瞒狡诈,寡廉鲜耻的行为就会开始出现,社会风气也将因之而日渐败坏,从而导致社会无法安定、国家也无法治理。
“积于不涸之仓,藏于不竭之府。” (《管子·牧民》)只有先解决衣食之忧,才能更好地管理百姓,而对于如何把粮食积存在取之不尽的粮仓里,以及怎么把财富贮藏在用之不竭的府库里,管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积於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藏於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管子·牧民》)管仲认为只有努力从事粮食生产,才能使粮仓里有取之不尽的粮食,只有鼓励百姓种植桑麻、饲养六畜,才能使财物充满府库,百姓才能富裕起来,即“务五谷,则食足;养桑麻、育六畜,则民富。”(《管子·牧民》)
因此,在管仲看来,人民的去留是国家治理的一个大问题,只有留住百姓,国家才能更好的发展。而要留住百姓得靠充足的衣食和仓廪,为了达到这一条件,作为统治者应该尊天时,尽地利,提高农作物产量,使百姓富足,不用担心生存问题,如此才能留住百姓,安定民心。管仲认为,管理一个国家的民众,首先要大力开垦土地,鼓励人民进行生产活动以保证人民的粮食充裕,使之不饥不寒,如此百姓才会开始懂礼节,知荣辱:“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因此衣食的保证是百姓懂礼的基础条件。
(三)教化民众
在保证百姓基本生存所需物质资料的基础上,还要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管子》注重道德教育对国家管理方面的促进作用,因为道德教育不但可以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使社会协调一致、安定有序;而且还能约束统治者,帮助统治者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治[6]。因此管仲提出:“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管子·牧民》)对于什么是四维,管仲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管子·牧民》)管仲认为一个国家要正常运行,就要对民众进行四维即礼、义、廉、耻的道德教化,如果百姓缺了一维,国家就会倾斜;缺了两维,国家就陷入危险之中;缺了三维,国家就会颠覆;若是百姓都没有礼义廉耻,那么这个国家离灭亡也就不远了,因此礼义廉耻对于国家治理至关重要,即“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管子·牧民》)只要百姓有了礼义廉耻的道德品质,国家的治理也就可以顺利进行了。
因此管仲在论述如何对民众进行教化时对君主也提出了要求,认为统治者的吃穿用度要符合要求,杜绝奢侈浪费,只有上位者克服自己的贪欲,使平时的日用都符合法度,才能为人民做好表率,从而引导人民进行合理消费:“上服度则六亲固。”(《管子·牧民》)否则人民便会养成放纵淫逸的习惯,败坏社会风气:“文巧不禁则民乃淫。”(《管子·牧民》)同时也讲到上位者对底下民众的表率作用:“召民之路,在上之所好恶。” (《管子·牧民》)即“故君求之,则臣得之;君嗜之,则臣食之;君好之,则臣服之;君恶之,则臣匿之。”(《管子·牧民》)因此国君的行为时刻都影响着臣民,国君重视什么,百姓就会重视什么,国君厌恶什么,百姓就会逃避什么,所以作为统治者,要想百姓怎么做,首先自己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行为来影响民众。“毋迩其求,言上之败常贪于金玉马女,而于粟米货财也。厚藉敛于百姓,则万民怼怨。”《管子·宙合》)在上者追求物质享受,不爱惜粮食,对人民征收重税就会让百姓怨怼。因此作为上位者要管理好一个国家,其自身也应该受到一定的限制。
管仲充分肯定对百姓进行道德教化对于安定社会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管理国家的基本准则在于整饬四维:“守国之度,在饰四维。”(《管子·牧民》)认为统治者在管理国家时应该发扬礼义廉耻的教化作用,以此保证国家秩序的正常运行:“四维张则君令行。” (《管子·牧民》)并提出,如果统治者不对百姓的礼义廉耻施以鼓励,国家的政令就无法贯彻推行,长此以往,国家也终将走向灭亡:“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
三、选才任人
管仲十分看重人才的选拔与任用,在《牧民》篇中,管仲指出“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管子·牧民》)天下从来不缺少贤才与治国安邦的大臣,关键是君主如何发现,又怎样加以任用,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作为统治者,要善于发现人才,根据每个人的优势与特长授予不同的官职,量才使用,使得天下的有才之人都能尽其所能,为我所用,这就需要统治者做到尊贤使能,“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孟子·公孙丑上》)即所谓:“使民於不争之官”(《管子·牧民》)而要把人民安置在无所争议的职位上,就要量才任人:“使民於不争之官者,使各为其所长也。”(《管子·牧民》)各尽其能。因此,管仲提出:“故知时者,可立以为长;无私者,可置以为政;审於时而察於用,而能备官者,可奉以为君也。”(《管子·牧民》)通晓天时的,可以任用为官长;没有私心的,可以安排做官吏;通晓天时,善于用财,而又能任用官吏的,就可以奉为君主了。只有把人民安排在适合他们各自的位置上,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他的作用,使其全心全意的帮助统治者管理好国家。
但是如果要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除了根据人民的各自情况安排职位外,统治者还应该做到赏罚分明,使得上下有序。“明必死之路者,严刑罚也;开必得之门者,信庆赏也。”(《管子·牧民》)所谓的严刑法,就是要让百姓知道什么事是禁止做的,奖赏信实,就是敞开民众立功奖赏的大门,只有刑法严厉,百姓才不会干坏事,奖赏信实,人民就会看轻死难:“严刑罚则民远邪;信庆赏则民轻难。”(《管子·牧民》)人民各自安分守己,统治者赏罚有度,鼓励人民建功立业,如此百姓便会共同维护社会秩序,真心拥戴君主的统治,共同促进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的安定和谐。
四、结论
综观《管子·牧民》篇中的思想主张,尽管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统治百姓使其为统治阶级服务,从而维护封建统治,但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本思想则意味着管仲已經认识到民众对于国家的统治,社会的安定所起的决定作用,因此管仲提出要安定民心,顺应民情,通过一系列措施来保证人民丰衣足食,体现了管仲的爱民、重民思想,同时管仲还看到了作为上位者对于百姓的影响作用,从而要求上位者以身作则,更好地引导民众。管仲思想中的这些主张,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20:14.
[2]郭丽.赵用贤本《管子》论略[J].管子学刊,2007,(02):17-19.
[3]陈书仪.《管子房注释解》问世[J].管子学刊,2001,(04):95-96.
[4]杨永林.《管子》民本思想述评[J].管子学刊,2006,(02):8-11.
[5]林素英.《管子·牧民》“四维”说新解[J].管子学刊,2017,(04):5-13+2.
[6]黄志立.《管子》人才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管子学刊,2016,(02):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