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法林、利伐沙班治疗慢阻肺合并急性中危肺栓塞、肺高压的疗效分析

2023-07-19赵信燕岳晓霞曹瑞玲张惠丽李向杰吴懿

系统医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利伐沙法林阻肺

赵信燕,岳晓霞,曹瑞玲,张惠丽,李向杰,吴懿

定西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甘肃定西 743000

慢阻肺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四十岁以上的人群中该疾病的发病率超过8%,随着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疾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已经对人们的生活造成较大影响[1]。急性肺栓塞、肺高压是慢阻肺的常见合并症,是指肺动脉或其分支阻塞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缺氧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肺循环阻力增加,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胸痛、发热等症状,病情危急,是导致慢阻肺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目前临床治疗慢阻肺并急性中危肺栓塞、肺高压时强调抗凝处理,需尽早实施有效的救治措施挽救患者生命。法华林是抗凝治疗中的常用药物,与效果与低分子肝素相似,但实践表明,华法林起效慢且半衰期长,药效易受食物或者药物的影响,临床应用时需要根据凝血时间进行剂量调整,因此临床应用具有局限性[3]。利伐沙班时一种新型抗凝药物,多用于术后静脉血栓的预防以及静脉血栓栓塞的治疗中,疗效理想,但其用于慢阻肺合并肺栓塞的治疗中研究较少,其应用效果有待考证[4-5]。基于此,纳入2019 年1 月—2021 年7 月定西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 例慢阻肺并急性中危肺栓塞、肺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华法林、利伐沙班两种药物的应用效果以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收治的80 例慢阻肺并急性中危肺栓塞、肺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华法林组和利伐沙班组,各40 例。华法林组男23例,女17 例;年龄47~80 岁,平均(62.32±5.11)岁;慢阻肺病程2~7 年,平均(4.76±1.40)年;急性中危肺栓塞、肺高压发病时间2~8 d,平均(5.45±1.43)d。利伐沙班组男21 例,女19 例;年龄49~81 岁,平均(62.87±5.30)岁;慢阻肺病程2~9 年,平均(4.98±1.38)年;急性中危肺栓塞、肺高压发病时间2~9 d,平均(5.67±1.53)d。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慢阻肺的临床诊断标准[6]以及急性中危肺栓塞的诊断标准[7],静息状态下肺部平均动脉压>25 mmHg;患者个人信息以及临床资料真实且完整;意识清醒可正常交流沟通;严格遵医嘱用药;患者及家属知情且同意。

排除标准:入组前接受华法林或者利伐沙班治疗者;对本次研究的药物过敏者;凝血功能障碍者;抗凝治疗禁忌证者;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者;合并肺结核、肺癌、支气管扩张等其他肺部疾病者;合并抑郁症、老年痴呆等精神性疾病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吸氧、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平衡、抗感染、心电监护等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尿激酶(国药准字H12020492;规格:10 万U),150 万U 尿激酶与100 mL 生理盐水充分混合后进行静脉注入,时间为30 min。溶栓后皮下注射那曲肝素钙(国药准字H20153092;规格:0.4 mL:4 100 IU),用量为184~200 AXaIu/(kg·d),分2 次给药。予以阿托伐他汀钙片(国药准字H20213620;规格:20 mg)治疗,20 mg/次,1 次/d。2 d 后,华法林组患者口服法华林纳片(国药准字H37021314;规格:2.5 mg),口服2.5 mg/次,顿服,连续用药5 d 后停用那屈肝素钙,共治疗3 个月。利伐沙班组患者口服利伐沙班(国药准字J20180077;规格:20 mg),口服10 mg/次,1 次/d,连续用药5 d 后停用那屈肝素钙,共治疗3 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凝血指标。抽取肘静脉血,通过全自动凝血仪(型号RAC-1800)测定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D-二聚体水平,通过希森美康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型号XS-500i)测定血小板计数。检测时间为治疗前以及治疗3 个月两个时间点。

②血气分析指标[8]。抽取空腹状态以及未吸氧状态下的桡动脉血3 mL,使用西门子血气分析仪(型号:RAPIDLab 348EX)测定肺动脉压、动脉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检测时间为治疗前以及治疗3 个月两个时间点。

③治疗有效率[9]。治疗3 个月后对患者进行复查,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血气指标以及凝血指标恢复正常,肺动脉CT 血管造影未见血栓表示显效;各项症状即体征较治疗前得到明显改善,血气指标以及凝血指标趋于正常,肺动脉CT 血管造影显示血栓大部分消失表示有效;若患者病情改善不明显甚至加重表示无效。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力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皮肤瘀斑出血、消化道出血以及牙龈出血,计算发生率,患者用药均前无以上不良情况。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利伐沙班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华法林组更短,D-二聚体水平较华法林组更低,血小板计数较华法林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利伐沙班组动脉氧分压较华法林组更高,肺动脉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较华法林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利伐沙班组治疗有效率较华法林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 3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n(%)]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慢阻肺疾病属于慢性疾病,呈进行性进展,主要累及肺部,对肺功能造成影响。若患者病情控制不当,出现气流受限或者反复急性发作时,可能导致肺栓塞等心肺疾病的发生。急性肺栓塞的机制尚未确定,但与研究认为与血流淤滞、血液高凝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因素有关[10]。另外,慢阻肺患者气流受限会引起慢性缺氧,此时血液高凝形成肺小动脉栓塞,肺循环阻力增加,从而诱发肺高压。慢阻肺并急性中危肺栓塞、肺高压患者的病情危急且复杂,需要尽快采取治疗措施。

表 1 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对比(±s)

表 1 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对比(±s)

组别华法林组(n=40)利伐沙班组(n=40)t 值P 值凝血酶原时间(s)治疗前11.21±1.67 11.15±1.85 0.152 0.879治疗后15.78±1.21 13.44±1.27 8.437<0.00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治疗前27.12±3.83 27.05±3.78 0.082 0.935治疗后35.45±3.76 31.11±2.33 6.205<0.001 D-二聚体(mg/L)治疗前3.09±0.45 3.03±0.41 0.623 0.535治疗后2.30±0.38 2.00±0.33 3.770<0.001血小板计数(×109/L)治疗前210.32±36.44 212.00±40.50 0.195 0.846治疗后276.20±65.38 312.89±59.31 2.629 0.010

表 2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对比[(±s),mmHg]

表 2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对比[(±s),mmHg]

组别华法林组(n=40)利伐沙班组(n=40)t 值P 值肺动脉压治疗前39.67±4.32 40.02±4.67 0.348 0.729治疗后22.54±1.54 20.21±1.20 7.548<0.001动脉氧分压治疗前48.77±5.87 48.25±5.28 0.417 0.678治疗后80.65±8.65 88.54±7.87 4.267<0.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治疗前53.13±5.39 53.42±5.26 0.244 0.808治疗后46.71±3.38 38.54±2.21 12.795<0.001

表 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慢阻肺并急性中危肺栓塞、肺高压的治疗早期以重建肺循环血流动力学为主,后期则以清除血栓、预防再次栓塞为主[11-12]。目前临床常见的治疗方式即血管腔内介入溶栓治疗,创伤小且可快速有效地改善肺循环障碍,为巩固疗效,需将抗凝治疗贯穿整个介入治疗过程。法华林、利伐沙班是目前常用的抗凝药物,为了明确其应用效果,本次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凝血指标显示,较华法林组,利伐沙班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更短,D-二聚体水平更低,血小板计数更高(P<0.05),说明利伐沙班具有更强的抗凝作用,此药物生物利用率以及抗凝靶向性高,药代动力学相对稳定,可促进栓子以及纤维蛋白的溶解,改善肺部血流灌注情况[13-14]。苏春芳等[15]研究结果显示,利伐沙班组凝血酶原时间(18.33±3.82)s 较华法林组更短,D-二聚体水平(1.65±0.42)mg/L 较华法林组更低(P<0.05),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血气分析结果显示,利伐沙班组动脉氧分压(88.54±7.87)mmHg 较华法林组更高,肺动脉压(20.21±1.20)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38.54±2.21)mmHg 较华法林组更低(P<0.05),说明利伐沙班对肺动脉压有更好的控制效果,氧合功能以及肺通气的改善效果更显著。苏春芳等[15]研究结果中,利伐沙班组动脉氧分压(84.04±7.15)mmHg较华法林组更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40.23±2.37)mmHg 较华法林组更低(P<0.05),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本研究显示,利伐沙班组的治疗效果较华法林更显著(P<0.05)。利伐沙班的半衰期短且生物利用率可达到100%,可在用药后2~4 h 达到血药浓度峰值,药物可更好地发挥药效。此药物主要通过肾脏清除、粪便以及尿液代谢,无药物蓄积,安全性较高[16-17]。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皮肤瘀斑出血、消化道出血以及牙龈出血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药物安全性差异不大,这一研究结果与贾娟等[18]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与法华林比较,利伐沙班治疗慢阻肺并急性中危肺栓塞、肺高压患者时对凝血功能以及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效果更显著,但两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差异不大。

猜你喜欢

利伐沙法林阻肺
慢阻肺可防可治(下)
慢阻肺可防可治(上)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在肺栓塞抗凝治疗中的临床对比研究
利伐沙班异丙叉杂质的合成
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对股骨颈骨折经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及对患者D-二聚体、IL-6、IL-10水平的影响
房颤相关卒中后的治疗:利伐沙班vs华法林
中国汉族人群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用药的影响
浅谈慢阻肺的认知误区和临床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