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洛芬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疗效及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临床研究
2023-07-19黎晓宇姜兰兰
黎晓宇,姜兰兰,谭 萨,严 映,冯 梅
(绵阳万江眼科医院眼表科,四川 绵阳 621000)
过敏性结膜炎是眼科常见疾病,属于过敏性反应,主要是机体结膜对外界过敏原的超敏反应,常见的过敏原包括空气中的污染颗粒、隐形眼镜、眼部化妆品等,多为Ⅰ型变态反应。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变化,再加上空气污染等问题加剧,使得临床中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生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1]。既往临床针对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控制为主要方法、预防后遗症发生为基本原则,药物选择主要包括抗组胺药、肥大细胞稳定剂、非甾体类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等。奥洛他定滴眼液兼具抗组胺和稳定肥大细胞的双重作用,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物,可阻断环氧合酶和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可在抑制眼部炎症的同时,改善眼部瘙痒症状。普拉洛芬是一种新型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能够针对不同来源的炎症反应、疼痛均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在眼科中,其针对前眼部炎症具有良好的效果,得到了临床的广泛认可[2]。本研究将盐酸奥洛他定+普拉洛芬应用于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中,旨在评估其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绵阳万江眼科医院收治的200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40.28±5.11)岁;病程1~18个月,平均病程(11.08±1.39)个月;季节性结膜炎患者40例,常年性结膜炎患者34例,接触性结膜炎患者24例,特异性结膜炎患者2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40.51±5.02)岁;病程1~20个月,平均病程(11.12±1.42)个月;季节性结膜炎患者36例,常年性结膜炎患者32例,接触性结膜炎患者28例,特异性结膜炎患者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本研究经绵阳万江眼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纳入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我国过敏性结膜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8年)》[3]中关于过敏性结膜炎诊断标准;②无其他角结膜炎、眼部疾病史;③入组前3 d内无其他抗过敏药物用药史;④本次治疗期间,无眼部、全身抗组胺药物、糖尿病激素类药物用药需求者。排除标准:①对本次研究所涉及药物存在过敏、禁忌证患者;②哺乳期、妊娠期女性;③甲亢、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④肝、肾功能障碍者。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应用盐酸奥洛他定治疗:取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S.A.Alcon Couvreur N.V.,注册证号H20181146,规格:0.1%,5 mL∶5 mg)滴眼治疗,2~3次/d,1~2滴/次,2次滴注时间间隔不低于6 h,疗程2周。
观察组应用盐酸奥洛他定+普拉洛芬治疗: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另取普拉洛芬滴眼液(Senju Pharmaceutical Co., Ltd.Fukusaki Plant,注册证号H20130682,规格:5 mL∶5 mg)滴眼治疗,3~4次/d,1~2滴/次,期间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合理增减次数。两种滴眼液用药间隔时间15 min,疗程2周。
1.3 观察指标①治疗效果。过敏性结膜炎的症状表现主要包括眼痒、流泪、畏光、眼部异物感;过敏性结膜炎的体征表现主要包括眼睑结膜乳头、眼睑结膜滤泡、分泌物、眼睑充血,以显效、有效、无效,对研究中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疗程结束对患者进行复查,眼部症状、体征表现明显改善,改善程度≥40%为显效;疗程结束对患者进行复查,眼部症状、体征表现有一定改善,改善程度<40%为有效;疗程结束对患者进行复查,眼部症状、体征表现无变化甚至有加重趋势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免疫功能改善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免疫功能指标测定,取清晨空腹状态下静脉血(5 mL),经离心操作(1 500 r/min)5 min后,取离心后上层清液作为样品进行检测,使用全自动免疫生化分析仪(罗氏,型号:cobas integra 800)对患者进行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测定。③治疗相关生理指标改善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组胺(HA)、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的测定。FL评分将角膜分为4个象限,每个象限为0~3分:无染色为0分,1~30个点状着色为1分,>30个点状着色但染色未融合为2分,3分为出现角膜点状着色融合、丝状物及溃疡等;总分为4个象限分数的总和,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12分[4]。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就患者刺激感、肿胀、瘙痒、恶心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例(%)]
2.2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情况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E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情况对比(±s))
注:与治疗前比,*P<0.05。
组别例数免疫球蛋白A(g/L)免疫球蛋白G(g/L)免疫球蛋白E(mg/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1001.35±0.820.72±0.46* 13.43±1.247.72±1.21* 110.79±10.3884.57±7.67*对照组1001.33±0.880.96±0.65* 13.40±1.279.69±1.58* 110.38±10.5195.96±8.12*t值0.1663.0130.1699.8980.27710.197 P值0.8680.0020.866<0.0010.781<0.001
2.3 两组患者治疗相关生理指标改善情况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BUT水平均升高,FL评分及HA、EC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相关生理指标改善情况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相关生理指标改善情况对比(±s))
注:与治疗前比,*P<0.05。BUT:泪膜破裂时间;FL:角膜荧光素染色;HA:组胺;ECP: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组别例数BUT(s)FL评分(分)HA(μg/L)ECP(μg/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1008.41±1.2410.66±1.69*2.52±1.030.82±0.51*13.43±2.417.61±1.21*111.61±10.8284.49±7.67*对照组1008.37±1.189.89±1.47*2.48±1.071.31±0.65*13.39±2.388.57±1.42*110.89±10.7897.14±8.33*t值0.2333.4370.2695.9310.1185.1450.47111.171 P值0.8150.0010.788<0.0010.906<0.0010.637<0.001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例(%)]
3 讨论
过敏性结膜炎是临床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多以季节性发病呈现。针对此类患者,临床主要以除去过敏原为主要原则,但是在实践过程中难以有效实施[5]。而通过滴眼液局部治疗的方式,能够对眼部病灶起到直接治疗作用,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而如何选择高效、安全的滴眼液药物,以帮助患者改善症状,促进病情恢复,是临床关注的重点[6]。盐酸奥洛他定能够起到稳定肥大细胞的作用,避免肥大细胞与嗜碱粒细胞产生反应,引发过敏症状,具有一定的抗敏作用;同时,盐酸奥洛他定也是选择性H1受体拮抗剂,具有稳定肥大细胞和拮抗H1受体的双重作用,可以明显缓解由于组胺的大量释放而导致的眼痒和眼红,药物起效迅速。但在使用盐酸奥洛他定过程当中,应当注意监测眼压,预防激素性青光眼的发生,如眼压升高需及时停药观察或使用降眼压药物。普拉洛芬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消除机体红肿、瘙痒等症状,改善机体免疫功能[8]。
免疫球蛋白作为血浆抗体活性蛋白,能够有效反映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病情发展程度与药物治疗效果。其中,免疫球蛋白E具有调节过敏疾病发病机制的作用,免疫球蛋白A具有预防病菌入侵、保护黏膜的作用,免疫球蛋白G具有加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病原体的作用[9]。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通常提示黏膜部位存在炎症反应,或者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统出现了异常。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E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表明普拉洛芬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在李建昌等[10]的研究中,针对观察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增加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其血清IgG、IgA和IgE水平明显降低,与本次研究结论一致。
过敏性结膜炎早期反应与肥大细胞脱落颗粒释放组胺等因素引起,因此通过检测血清组胺水平,可进行病情情况的判断。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BUT水平均升高,FL评分及HA、EC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表明采用盐酸奥洛他定治疗能够改善泪液分泌,降低组胺水平,改善炎症反应。分析原因,普拉洛芬作为非甾体抗炎药物,能够对机体四烯酸的转化作用进行抑制,阻断前列腺素的生成,有效缓解机体眼部症状;而ECP能够反映机体嗜酸性粒细胞的释放活性,在普拉洛芬用药后,可对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作用起到抑制效果,而减轻炎症因子的刺激,达到强效抗炎的目的[10]。此外,研究以普拉洛芬配合盐酸奥洛他定用药,发挥两种药物的协同作用,在提升临床疗效的同时,减短用药时间,降低长期单独用药的毒性风险[11-12]。
综上,针对过敏性结膜炎患者,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修复角膜上皮,维持泪膜稳定,调节炎症因子,安全性好,适用性强。但本次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随访时间过短,未评估治疗的长期效果等,以上不足问题旨在后续的临床试验中继续验证,以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新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