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2023-07-18朱妍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5期
关键词:有机化学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朱妍

摘  要:在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落实课程思政不仅可推动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还可通过强化教学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当前,该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存在缺乏合理有效的思政元素、教学方式固化、考核体系缺乏科学性等问题。高职院校应积极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为落实课程思政提供重要载体;灵活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将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在实验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建设;优化考核体系,检验课程思政建设实效性,为高职院校调整相关工作提供新方向;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充实推进课程思政的关键力量,切实推动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5-0145-04

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加强学生品德修养已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其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也是其他课程的任务,需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打造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格局,多维度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有机化学是药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为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提供了坚实保障,具有课时多、周期长、覆盖面广等特点,如何将其发展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阵地,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中的育人价值,已成为高职院校需研究的重点课题。

一、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重要意义

首先,有机化学属于自然科学类,能够反映事物自然规律与运行机理,客观性较强。教师在教学中通常仅注重帮助学生构建理论知识框架,忽视引导学生价值观念,导致该课程教学模式难以充分满足新时代教育的大格局。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可推动教师立足教学特点,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价值理念与思政元素,依托其引导学生价值观念,构建全新教学模式,并紧抓学生价值观念形成关键期,在无形之中推动学生建立正确价值体系[1]。其次,有机化学教学理论性较强,教学内容不仅错综复杂,还蕴含着深奥的原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产生枯燥乏味感与畏难心理。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可推动教师主动引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动案例,创新教学方式,不仅可强化教学趣味性,还可以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最后,有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为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利用不当极易出现诸多不良影响,如毒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苏丹红事件等。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可推动教师以教学内容为支点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与文化自信,推动爱国主义情怀进入学生心中脑中,为学生成长为合格社会人才夯实基础。

二、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合理有效的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建设需教师挖掘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部分教师并未真正理解什么是思政元素,在业余时间也仅关注与自身专业有关的理论知识与内容,导致其不知如何寻找思政元素,甚至仅依托网络获取与“有机化学”有关的思政教育内容,最终出现为引导学生价值观念强行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的情况,忽视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是否真正契合,不仅影响学生有机化学知识学习效果,还无法真正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二)教学方式固化

课程思政背景下,大部分教师仍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停留在“教师讲故事、学生听故事”的层面,虽容易实施,但极易导致教学内容浮于表面的说教,教师较少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或组织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某一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还将直接影响最终育人效果。

(三)考核体系缺乏科学性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有机化学”教学考核应满足课程思政教育目标,使学生立足客观角度辩证分析、解决问题,最终实现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同步提升。当前,部分高职院校极易出现教师不重视考核的问题,仅为完成期末考核任务开展考核工作。并未根据产出导向理念设计考核内容,仅能够考查学生有机化学理论知识与掌握情况,无法考核学生运用思政理念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直接影响考核实效性,还无法为高职院校开展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参考[2]。

三、课程思政 背景下高职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路径

(一)挖掘教學内容中的思政元素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改革“有机化学”课程教学需高职院校从宏观角度做好规划工作,二级学院与教师共同参与其中。高职院校管理部门应编写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二级学院应落实院校指示,推动有机化学教师与思政教师开展合作,携手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确保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科学性与合理性。

如,绪论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有机化学研究对象、发展历程、相关概念等,教师可将有机化学发展史与著名化学家对社会的贡献作为思政融入点,介绍李比希、侯德榜、邢其毅、袁承业等化学家的事迹,依托优秀人物高尚品格、爱国情怀、刻苦钻研的精神熏染学生价值观,强化其科学探索意识。在“烷烃”一章中,教师可将“自然界的烷烃”作为思政融入点,向学生介绍天然气、煤气等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推动学生敬畏生命,提升其安全意识;还可将“环烷烃稳定性”作为思政融入点,向学生详细介绍诺贝尔奖三位得主拜耳、哈塞尔、巴顿的事迹,帮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以此培养学生运用科学世界观解决问题的意识。在“不饱和烃”一章中,教师可将马氏规则与聚合、异戊二烯和橡胶作为思政融入点,分别向学生介绍马尔科夫尼科夫的事迹与石墨烯等新材料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强化学生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在“环烃”一章中,教师可将角张力作为思政融入点,向学生讲述“拜耳张力学中错误之处”,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在“羧酸及其衍生物”一章中,教师可将酯化反应作为思政融入点,向学生讲述“三硝酸甘油酯既可做炸药也可成为救命药”,帮助学生认识到事物可能具有两种互相矛盾的性质或倾向,推动其树立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教师还可向学生讲述“菲利克斯·霍夫曼发明阿司匹林的故事”,以此面向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学生职业道德修养[3]。

(二)灵活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

首先,在课堂导入中引入课程思政。课堂导入需能够调动学生求知欲望,推动学生主动思考。故此,课堂导入不仅应具有趣味性,还应契合课堂教学主题,能够推动学生深入思考。教师可运用音频、视频、实物展示等方式进行课堂导入,在准确把握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吸引学生注意力,推动学生主动思考。如,在“立体化学”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堂导入时向学生播放周其林教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視频片段与手性催化剂及其立体骨动图,向学生直观展示螺环和手性,并依托周其林教授严谨、勤奋、专注的科学家精神熏染学生思想,鼓励学生脚踏实地学习新知识,日后为社会发展做贡献[4]。其次,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角”地位,灵活采用讨论式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在思维碰撞中启发学生思考,锻炼学生依托专业知识与正确价值观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解“Wolff-Kis hner-黄鸣龙还原反应”时,教师可向学生详细介绍黄鸣龙辗转回国,成为我国甾体激素药物工业奠基人的事迹,并补充介绍Roskamp-冯小明反应、张绪穆烯炔环异构化等人名反应,帮助学生认识到我国科学家在国际化学领域的重要地位,在调动学生有机人名反应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唤醒学生爱国热情,强化学生民族自信[5]。教师还可在课堂教学中预留部分时间,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教材中出现的人名反应,并讨论、梳理人名反应的起始原料、反应条件及其合成应用等,分组展示讨论成果,在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深入学习人名反应的基础上锻炼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

(三)在实验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

实验是有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操作、简单的有机物合成和鉴定方法。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改革有机化学教学需高职院校引导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强化学生民族自豪感,依托榜样人物真实事迹熏染学生思想,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育人。如,在乙醇蒸馏实验中,教师可向学生介绍《本草纲目》中记载的烧酒方法,并展示古代、近代蒸馏酒装置,引导学生研究其与现代蒸馏装置的不同之处,使学生了解到我国酿酒历史源远流长,以此强化学生民族自信[6]。在“茶叶中咖啡碱的提取”实验中,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茶文化更是反映出我国传统文明利益,其内涵则是我国文化的具体体现;再结合浙江大学茶学系研究成果引入如何研究茶叶成分与功能,引导学生立足专业角度审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依托民族传统文化铸魂育人。在“聚乙烯醇水凝胶制备”实验中,教师可在课前要求学生自主搜集与聚乙烯醇水凝胶应用有关的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并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水凝胶在医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例如,浙大药学院顾臻教授用水凝胶进行药物释放抑制肿瘤、基础医学院欧阳宏伟教授用水凝胶进行心脏手术止血等事例;以真实人物的真实事迹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精神,推动学生树立以创新造福人类的远大理想,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奉献意识,推动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

(四)优化考核体系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有机化学教学考核应注重进行过程性评价,并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应关注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情况,还应考查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各维度发展情况、学习兴趣等。并将考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明晰自身短板,为学生在课余时间自我提升提供重要参考。教师还可在教学结束后设置调研题,结合学生答题结果考察其对思政元素的接受度,为后续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提供新思路。例如“含氯有机化合物”一章中增加了与爱国情怀、社会责任、科学精神等有关的教学内容,旨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教师可结合其要求学生分享自身体会与感悟。再如,在“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章节教学中详细讲解了祈州特色杂粮小米、高粱、豆子等营养成分,以此引出了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人凭借小米加步枪抗击侵略者的事例,将红色文化融入了教学内容。教师可要求学生结合该部分内容分享自身学习心得与体会。

在期末考试中,教师可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教学内容、时事政治等设计开放性考试内容,在考查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考核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结合学生考试结果研究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是否实现[7]。如,设置有机合成路线设计题,要求学生自主选定基础原料,通过自主查阅相关资料设计步骤简短、理论产率高、产物容易分离、符合政策法规、绿色环保且废弃物能够排放再利用的合成路线,并将原料使用是否廉价易得、是否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是否适合大规模生产、步骤是否简单等作为评分标准。教师还可设置主观论述题。如,以“反应停”悲剧事件为背景,向学生详细阐述沙利度胺药物对孕妇产生的不良影响以及其在多种癌症、麻风结节性红斑中的疗效,请学生分析“反应停”悲剧事件背后的化学本质原因,评价其对人类健康的利弊,并详细阐述原因,考查学生能否立足专业知识角度分析问题以及其能否主动挖掘事件背后蕴含的“思政”内涵,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推动学生在坚守科学伦理规范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教学考核育人价值。

(五)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需高职院校与教师共同努力。首先,高职院校应做好“教育者先受教育”工作,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如,以“课程思政之‘道——润物细无声”为主题的讲座,帮助教师深入认识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的标准以及推进课程思政需做出的准备等;以“《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大赏”为主题的研讨会,拓宽教师教学思路。高职院校还应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推动教师主动强化自身道德修养,树立良好道德品质。高职院校可定期开展教工日常活动,为教师搭建与其他教师共同交流的桥梁,在思维碰撞中拓宽教师教学思路,形成独具特色的有机化学教学风格与特色,保证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性。其次,教师应主动强化自身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深入学习与有机化学有关的新知识,密切关注有机化学领域最新研究动态,强化对有机化学知识内在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认识,主动将思想引领贯穿到教学全过程中。最后,做好专业教师引进工作。高职院校应在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与人才培养要求的指导下积极引进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专业教师,充实师资队伍,合理规划课时安排,确保每位教师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思政元素挖掘、教学方式研究等工作中,以此提升有机化学教学的实效性。

四、结语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开展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工作既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关键。高职院校应提高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深入挖掘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式与考核内容,并注重在实验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全方位打造育人新格局,在无形之中强化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使有机化学教学更具温度与深度。高职院校还应通过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活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推动教师主动提升自我、充实师资队伍力量等方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为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保障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切实培养术德兼修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何萍.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索与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22(23):79-81.

[2] 张树永. 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建设重点——以化学类专业课程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2021(08):42-46.

[3] 张莉,罗建成,申明乐,等. 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探索[J]. 广州化工,2022,50(15):249-251.

[4] 张强. 润物无声式将思政元素融入有机化学课程教学[J]. 大学化学,2022,37(10):194-199.

[5] 江俊,段文贵,周立亚. 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2022,37(10):200-205.

[6] 刘占祥,秦敏锐,邵东贝,等. 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10):67-73.

[7] 赵三虎,席福贵,董智云,等. “四新建设”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思政探索——以有机化学课程为例[J]. 云南化工,2022,49(07):170-173.

(荐稿人:卞薇,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有机化学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高中有机化学高效性课堂教学的策略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探讨
有机化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