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眼底血管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2023-07-18

当代临床医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康柏西脉络膜血管性

唐 寅

(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0)

眼底血管性疾病是指:眼底新生血管形成或通透性增加造成各种眼底疾病病变,出现眼底疾病。临床分析,其发病病理变化是波及眼部视神经功能主要影响因素,严重者会导致患者彻底丧失视物能力[1]。临床将眼底血管性疾病划分为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共同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过量而导致新生血管增生异常,出现血管通透性增加情况。针对临床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目前治疗多采取抗VEGF 干预。康柏西普为重组融合蛋白,能抑制细胞增殖及血管新生,用于眼部疾病治疗报道较多[2]。本研究,对眼底血管性疾病患者采取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观察分析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月收治眼底血管性疾病患者36 例,所有患者经症状、眼压、OCT、眼底照相、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等检查后病情得到确诊,OCT 显示黄斑厚度明显增加。其中:男15 例(16 只眼),女21 例(22 只眼);年龄35~81 岁,平均(64.24±4.27)岁。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18 例(18 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0 例(10 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6 例(6 只眼)、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2 例(4 只眼)。

1.2 方法 术前3d 时,予以患者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滴液,做好预防感染,4 次/d。手术麻醉药物予以奥布卡因滴眼液,冲洗药物为配置0.1%聚维酮碘溶液对结膜囊位置冲洗。予以30G 专用针头距离患者角膜缘4.0mm 扁平处位置,垂直方向进针后并配置10mg/mL 康柏西普用注射液,将其注入玻璃体腔内,注射剂量0.05mL。当注射拔针过后,及时予以棉棒对针孔位置按压,避免出现药液反流,予以患者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点眼后及时予以无菌包眼布,叮嘱患者闭目休息。术后常规予以3d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

检查项目标准: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注射、视网膜静脉阻塞1 次/月,连用药物治疗3 次,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与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病变一次注射,之后进行复查,根据复查结果确定是否需要继续用药。

1.3 观察指标 随访3~6 个月,观察最佳矫正视力,非接触性眼压检查、裂隙性前段检查。治疗后1 次/7d眼底检查,1 次/30d 眼底OCT 检查。OCT 检查同一行的视网膜病变厚度,观察最佳矫正视力、OCT 来评估视网膜厚度,评估疗效、安全性与不良反应。评估BCVA、OCT 检查结果:BCVA 转化为标准对数并对比治疗前后视力水平差异。OCT 图像观察治疗前后黄斑形态、黄斑中心凹视视网膜厚度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 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差异显著结果P<0.05。

2 结果

2.1 36 例患者治疗前后BCVA 比较 治疗后,患者BCVA 改善,视网膜静脉阻塞、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BCVA 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36 例患者治疗前后BCVA 比较

2.2 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 36 例患者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后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膜下出血:2 只眼,未出现较大量积血等并发症,患者未进行处理并自行消失。部分患者注射后,自主存在短暂异物感,24h 后逐渐消失,期间未出现不适感。

2.3 治疗前后OCT 改善情况对比 治疗后3 个月随访接受OCT 检查,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前后CTM 差值为(113.18±45.22)μm,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前后CTM 差值为(109.45±39.44)μm,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治疗前后CTM 差值为(411.35±44.61)μm,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6 个月后随访未出现复发情况。

3 讨论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临床分析其发生原因,是黄斑区玻璃膜受损伤破裂,脉络膜新生儿血管波及视网膜组织,导致视网膜组织受损,出现新生儿血管渗液、破裂出血,并继续发展为瘢痕组织,导致视力功能受损,增加致盲风险,疾病发病率占据黄斑病变10%[3]。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发病初期,多合并视网膜微血管瘤,会出现点状或斑块状的视网膜出血,视网膜血管异常发展,最终发展为水肿,影响正常视物。临床常见一类视网膜血管性疾病为视网膜静脉血管阻塞,一旦黄斑囊性出现水肿会对患者视力造成影响,为致盲常见病因。黄斑区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代表疾病为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作为一类不明原因炎症造成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表现为视网膜下出血、渗出及水肿,引起黄斑区癫痕,影响患者视力[4]。

近些年来国内多项研究证实[5],对于抑制新生血管所造成眼部疾病,多采取抗VEGF 治疗,可有效治疗疾病,促进患者康复。康柏西普早期用于眼底血管性疾病治疗中,取得显著成效。康柏西普作为一类新型药物,可通过与VEGF 结合,发挥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两者相结合作用,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激活发展,阻断血管新生与内皮细胞组织的增殖发展。研究指出,对临床眼底血管性疾病患者经康柏西普治疗后,患者BCVA 得到显著改善,视网膜静脉阻塞、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BCVA高于治疗前,P<0.05。给予患者康柏西普治疗,患者眼底黄斑部位血管通透性改善,此时脉络膜新生血管渗漏减少会抑制新生毛细血管形成,抑制其生成或进一步发展,且眼底血管增生减少,血管通透性改善,黄斑水肿消退,抑制渗出等多种效果。此时配合玻璃体注射药物后,局部抗VEGF 效果提高,可有效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发展,减轻黄斑血管渗漏情况,改善水肿与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视力水平。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特点为黄斑区脉络膜的新生血管侵入到视网膜下,当出现新生儿血管破裂,会发生出血情况,并逐步发展为机化瘢痕,最终导致视功能受损,严重者患者视力丧失。VEGF 为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脉络膜病理性新生血管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指标因子,因此临床选择有效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疾病药物时,首选抗VEGF 药物。本研究表明,康柏西普用药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疾病效果显著,可减少CNV 渗漏发生,降低黄斑厚度,改善水肿程度,提高患者的视力水平。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会出现视网膜微血管瘤,会出现斑状或点状视网膜出血,影响正常视网膜血管组织状况,增加视网膜水肿发生率,导致患者视力功能受损。本研究显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后视力改善,视物状况也得到明显改善,进一步证实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显著。视网膜静脉阻塞为临床高发常见视网膜血管性疾病,表现为黄斑囊样水肿,视力水平明显下降。研究表明,玻璃体液中VEGF 水平升高,其高低直接影响着黄斑水肿程度,抗VEGF 治疗可改善患者的VEGF 水平及患者视力水平。康柏西普用于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中,患者BCVA 水平提高,视力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可减轻患者的黄斑血管通透性、黄斑水肿,发挥显著的治疗效果。

综上,眼底血管性疾病患者采取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整体疗效,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康柏西脉络膜血管性
康柏西普在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康柏西普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误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1例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从瘀探讨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中医病因病机
OCT在健康人群脉络膜厚度研究中的应用及相关进展
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探析
通络止痛方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
养脑复聪汤治疗血管性痴呆3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