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引领·平台支撑·五维融合

2023-07-17陈洪飞苏建青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陈洪飞 苏建青

【摘 要】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颁布以来,职业院校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不断深入并逐渐成熟,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构建“四融一体”产教融合生态圈,开展国际化视野下的现代学徒制本土化实践,形成了“标准引领、平台支撑、五维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标准引领;平台支撑;五维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26-0012-03

【作者简介】1.陈洪飞,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常熟,215500)机电工程系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2.苏建青,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常熟,215500)党委书记,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校管理。

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学校”)是一所规模型、现代化、综合性的职业学校。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先后完成了3个教育部校企合作项目、 4个江苏省现代化专业群、 2个江苏省现代化实训基地的建设任务,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日益改善。

学校积极实施“产教融合”国家战略,构建“四融一体”产教融合生态圈,开展国际化视野下的现代学徒制本土化实践,开发以现代学徒制校企联合培养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标准,构建以企业学院、教学工厂(学徒中心)为主要形式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平台,实施“品德塑造、文化熏陶、技能实践、学徒培养、双创提优”五维融合育人方案,形成了“标准引领、平台支撑、五维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研制专业教学标准,构建课程体系,引领人才培养

优化专业结构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为进一步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中智能制造、工业互联、智能网联汽车等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学校根据“产业岗位链”分工,优化升级已有专业群,逐步建立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长效机制。同时,定期修订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确保每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切实可行、每门课程对标施教。

学校遵循“深度调研科学设计→理念融入全面解构→需求导向要素分析→能力导向系统构建→教学实施实践验证→动态梳理优化提升”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标准研制程序,通过深入调研本土骨干企业,全面解构岗位群典型职业活动及职业能力,挖掘通用能力、社会能力和发展能力,分析专业共性、特性的素养、知识和能力,动态融入产业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对接岗位标准及1+X证书制度试点要求,规范化研制了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标准,实现所有专业教学标准全覆盖。

聚焦课堂主阵地,加强课堂教学日常管理,规范教学秩序。探索“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机制,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以“三教”改革为抓手,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加强实践性教学,规范实习管理,积极推行认知实习、岗位实习等多种实习方式。深化教材改革,积极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教材,编写反映自身特色的校本专业教材。

二、搭建产教融合平台,整合多方资源,支撑人才培养

学校构建“四融一体”的产教融合生态圈,通过整合政府、行业、企业的优势,逐步实现校企供需对接、资源共享和双赢发展。以“发展融合、功能融合、资源融合、机制融合”四个维度,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贯通,构建了一个愿景共绘、分工协作、职能互补、创新开放的生态系统,吸引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的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质量评价。同时,以“五个一”工程为抓手,推进产教融合实施平台建设,建设一个产教联盟、一批现代学徒制项目、一批企业学院,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建成一批校外实训基地。学校还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校企联合育人机制,完善现代学徒制制度体系、规范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培育现代学徒制实践成果,逐步形成现代学徒制的常熟模式,即“四融一体”的产教融合生态圈。

学校积极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联合政校行企,整合多方人员、设备、技术、资金等元素,逐步建设了以“教学工厂、企业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主的新型产教融合平台。

教学工厂以学校校办工厂为主要载体,将先进的教学设备、真实的企业、一线的企业开发项目引入学校,并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有效融合,建设了学校、实训基地、企业三位一体的交互式综合性教学场所。

企业学院是学校联合常熟市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等本地骨干企业,在企业内建成集产、学、研、用、培为一体的综合性学院,实现招工招生、师资培养、基地建设一体化,以保证人才的培养能满足企业岗位所需。

生产性实训基地由合作企业提供场地、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校企联合组织实训教学,将教学与生产实际、产品的开发研究等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中进行实战训练,提升其岗位技能与职业能力。

三、实践“五维融合”育人,推进全面发展,创新人才培养

以标准为引领,以平台为支撑,通过“品德塑造、文化熏陶、技能实践、学徒培养、双创提优”五个维度实施融合育人,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一是品德塑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拓展育人渠道,延伸育人空间,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着力培养具有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和精湛技能的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是文化熏陶。着力打造全校师生员工广泛认同的、具有常熟职教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校园“融”文化。通过校园主体雕塑、文化长廊等,突出校企融合主题、文化特色主题和环境育人主题,营造具有浓厚人文特色的校园景观环境。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节、技能节、工匠大师进校园、企业综合实践等活动熏陶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是技能實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学生技能培养,扎实推进实践训练育人。依托产教融合平台,校企合作开发实训项目近200项,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强化了实践技能训练。坚持以赛促教,着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大力弘扬新时代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将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等职业精神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四是学徒培养。校企双方依托平台开展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施“学徒共招、课程共享、师资共培、基地共建、教学共施、管理共担、评价共履、质量共审”,凸显“双身份”“双主体”“双导师”“双环境”“双证书”的现代学徒制典型特征。

五是双创提优。将创新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创新创业课程开设为起点,依托创新创业大赛和科研项目,实施双创提升育人。建立层次递进的双创培养和选拔机制,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积极培育创业孵化项目,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通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形成“标准引领、平台支撑、五维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拓展了育人渠道,丰富了育人形式,充实了育人内涵,创新了技能人才培养的路径,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对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樊丽华. 利用标准引领、数智交汇的名师课堂实现岗课赛证融通育“粮”才的教学改革实践[J].粮食加工, 2023,48(1):73-76.

[2]王慧萍.能力导向,项目引领,平台支撑——高职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中旬刊),2022,21(6):16-19.

[3]周建松.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课程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4,35(10):103-105.

[4]曾天山.“岗课赛证融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8):5-10.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探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建设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