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中企业创新策略选择的演化博弈研究
2023-07-17顾宁胡莹陈乐
顾宁 胡莹 陈乐
[摘要]各地政府正加快建设一批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以促进各类创新主体融合发展。在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初期,政府补贴监管是影响企业创新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基于平台中企业的两种主要技术创新模式——技术合作研发和技术转移,考虑技术值、技术转移费、技术收益转化系数及政策工具等因素,构建市场机制和政府补贴监管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中企业创新策略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政府补贴监管的作用效果,并通过仿真分析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中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动态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与监管在促进企业选择合作研发策略中具有一定作用,且政府监管更能促进企业选择合作研发策略;技术合作研发收益转换系数与技术值的组合提高更能促进平台中企业向合作研发策略演化,合作研发原始成本和合作成本的组合降低会显著促进企业向合作研发策略演化。最后,从优化补贴监管政策、培育良好合作研发环境和优化平台运行机制视角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合作研发;技术转移;补贴监管;演化博弈
一、 引言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引发的中兴关键芯片技术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难题,进一步凸显了我国打破技术封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紧迫性。技术的研发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过去低风险和低成本的技术转移与技术模仿是我国企业的主要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各领域技术的迅速发展。高端制造、航空航天、军工、通信等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大多具有垄断性,这些领域内的龙头企业倾向于阻断核心技术的转移、传播和扩散,所以仅仅依靠技术转移已无法满足我国关键领域技术发展的需求。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1]。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创新一直存在高校不愿做、企业不敢做、政府不能做的困境,主要原因是技术创新链条上存在诸多机制体制关卡,创新主体协调困难,合作环节衔接不够紧凑。技术的研发创新是精于创新的发明家和工程师、精于资金运作和人才协调的企业家、精于政策机制制定的政治家协作的过程,需要企业的研发创新投入和国家的规划与政策保障,更需要一个整合资源的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产学研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军民企业技术联合研发的成功实践也表明,由企业、研发机构及高校研究院組成的系统化、联盟化的多主体合作研发创新逐渐成为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重要模式。近年来全国各地正在加快建设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如南京2021年上线首个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包含高端智能装备、绿色智能汽车、生物医药等六大产业领域,旨在推动相关高校及企业的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打破企业发展技术壁垒,整合区域平台资源,畅通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需求渠道;武汉2022年成立的光纤激光器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公共平台等。比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平台中企业的合作研发创新能力与积极性,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具有技术密集、工程密集等特点,只有平台中各个研发企业的技术研发行为保持一致、合作研发创新,才有助于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
现有对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中企业合作创新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合作研发模式的研究。技术引进转移还是合作研发,这是公共平台中企业或者说我国企业面临的两种选择。张利飞等[2]研究发现引进国外先进成熟技术再创新,短期内对技术创新绩效提升作用明显,但是存在“技术依赖陷阱”、高额转让费、产业核心竞争力低和阻碍自主创新等风险。合作长期来看研发创新对技术创新绩效促进作用更明显;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合作研发已成为多数企业获取异质性研发资源、实现优劣互补、提高研发效率、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的重要途径[3];大量实证研究也表明,合作研发能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4-5]。
2. 技术合作研发的演化博弈研究。郑月龙[6]通过建立多企业共性技术合作研发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考虑和不考虑企业研发能力限制的多企业共性技术合作研发行为影响因素及演化动态;徐建中[7]建立了政产学研新能源汽车合作创新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创新行为及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崔和瑞[8]构建了产学研低碳技术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发现协同收益、政府补助、碳排放税对协同创新有正向作用,研发成本和知识溢出效应有反向抑制作用。
3. 技术合作研发的政府作用研究。温桂荣[9]指出政府补贴有利于促进企业研发投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能力;于超群[10]指出政策工具的优化组合可以改善我国高新技术对外依赖的状况,合理的政策工具选择能显著促进激励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刘万群[11]肯定了政府介入和制定相关政策在推动技术追赶和创新中的作用,同时为避免过度干预市场,政府在政策工具的使用上要保持柔性,转向当从技术追赶阶段专项技术创新阶段时,政府需适时调整角色与介入模式,以适应企业的创新行为;朱金生[12]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只有在一定阈值情况下才能促进企业创新,指出政府除加大对企业创新行为的支持力度,还应对不同的企业实施差异化补贴政策,针对不同市场环境合理分配政府资源。
综上所述,针对企业技术合作研发及政府作用的研究成果颇丰,对合作研发中各主体行为策略的演化分析研究为本文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但多数学者在对企业技术合作研发行为的研究多为产学研合作或单一企业的技术研发,未考虑到技术研发需要企业群体合作创新。此外,在市场化和政府协调支持政策下,技术创新能力强的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将承担研发任务[13]。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往往伴随着政府的资助和监管,公共平台中的技术突破也伴随着强大的政府干预,政府的补贴和监管在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中促进企业合作研发行为是否发挥作用[14-15],政府应采取何种政策避免干预失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鉴于此,本文以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中某一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为目标,由不同的研发企业群体构成不同技术研发模式,研究市场机制和政府补贴监管下公共平台企业群体技术创新行为的动态演化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精准施策促进企业选择技术合作研发策略提供参考。
二、 演化博弈主体分析与基本假设
本文的博弈主体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中针对某项技术的企业研发群体。技术研发主体在博弈过程中面临两种选择,转移已有的先进技术进行创新,即选择引进或模仿同行业其他企业技术,技术转移需要市场上该技术已存在供给,且供给方意愿转让该技术,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技术需求方支付技术转让费,技术供给方提供技术转移配套方案;技术研发主体也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合作研发创新。演化博弈理论基于有限理性假设,弥补了经典静态博弈理论的不足,它认为平台中企业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使企业基于自身收益情况不断改变自身策略选择,最终确定自身的稳定策略。平台中企业根据其在当前时刻的技术创新策略产生的收益与其他企业收益的对比决定在下一时刻的技术创新策略。企业进行技术转移创新或技术合作研发时会创造一定技术值,企业技术创新的收益由技术值和自身的收益转换能力决定,企业可以选择基于收益共享或基于技术转移费的技术转移方式,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若双方选择技术合作研发,则可获得[αiR1(i=1, 2)]的合作研发技术收益,[αi]为合作研发技术的收益转换系数,即企业对研发获得的技术能力转化为收益的能力,[αi≥0],数值越大表示市场对技术的需求越迫切,[R1]表示企业进行合作研发创造的技术值,技术值的大小取决于合作研发技术企业的投入和能力。若双方选择技术转移,则获得转移技术收益[θiR2(i=1,2)],[θi]为转移技术的收益转换系数,[θi≥0],越大表示企业对技术的需求越迫切,[R2]表示企业进行转移技术所创造的技术值。
假设2: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中各企业群体在针对某项技术的研发过程中两两博弈,若一方选择技术合作研发,另一方选择技术转移,则选择技术合作研发的主体获得由技术研发产生的基础收益[W]。技术转移方需从合作研发方引进新技术,在已有技术基础上进行融合创新,使原有技术可获得的收益提升为[P],[P]值取决于双方间的技术值势差、选择技术转移方的吸收能力以及转移技术本身的价值,被转移的技术成果获益后双方按比例进行利益分配,合作研发方收益占比为[λ],则技术转移方占比为[1-λ]。
假设3: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中各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在技术合作研发中既存在合作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致使平台中存在显著的短期合作行为。为维持合作的稳定性,选择合作研发的企业不仅要支付合作研发的原始成本[C],主要为研发项目中的技术人员薪资、设备和厂房建设费用,还需要支付维持合作研发联盟的维护成本[K]。双方企业均选择技术转移时,需从同行业其他企业引进技术,付出技术转移成本[T],主要为技术转让费。
假设4:假设针对某一技术,在技术服务平台中的企业群体1选择技术合作研发策略的个体所占比例为[x],选择技术模仿创新策略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x],企业群体2中选择技术合作研发策略的个体所占比例为[y],选择技术模仿创新策略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y], [x, y∈[0, 1]]。
三、 市场机制下企业决策分析
1. 市场机制下演化博弈动态方程
公共平台中的企业群体具有有限理性,其在技术研发的初始阶段会因对市场规律和自身实力认识不清而找不到合适的策略,企业群体会在不断的博弈过程中逐渐明确适合自身的最优策略。基于上述假设得出市场机制下两类企业群体的博弈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表1为在市场机制下企业群体选择不同策略的收益矩阵。
1 技术合作研发
本节采用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定理来分析企业群体1与群体2的稳定性和策略演化路径,根据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定理,复制动态方程的稳定点应满足两个条件[F(x)=0]且[dF(x)dx<0]。
由收益矩阵可知,企业群体1在博弈时选择“合作研发”策略的期望收益[Ex1],选“技术转移”策略的期望收益[Ex2]以及平均期望收益[Ex]分别为:
[Ex1=y(α1R1-C-K)+(1-y)(W+λP-C-K)Ex2=y(θ1R2+(1-β)P)+(1-y)(θ1R2-T)Ex=xEx1+(1-x)Ex2] (1)
企业群体2在博弈时选择“合作研发”策略的期望收益[Ey1],选“技术转移”策略的期望收益[Ey2]以及平均期望收益[Ey]分别为:
[Ey1=x(α2R1-C-K)+(1-x)(W+λP-C-K)Ey2=x(θ2R2+(1-λ)P)+(1-x)(θ2R2-T)Ey=yEy1+(1-y)Ey2] (2)
借鉴文献[16]的方法,本文运用以下两个微分方程组成的复制动态系统来演化企业群体1和企业群体2的博弈过程:
[F(x)=dxdt=x(Ex1-Ex)=x(1-x)[y(α1R1-W-P-T)+W+λP+T-θ1R2-C-K]F(y)=dydt=y(Ey1-Ey)=y(1-y)[x(α2R1-W-P-T)+W+λP+T-θ2R2-C-K]] (3)
2. 市场机制下演化博弈稳定性分析
当微分方程组[F(x)=0]且[F(y)=0]时,即为企业群体间研发创新决策结果的稳定点,求解方程组得出五个局部均衡点分别为(0,0),(0,1),(1,0),(1,1),[x*, y*],其中[x*=-W-λP-T+θ2R2+C+Kα2R1-W-P-T],[y*=-W-λP-T+θ1R2+C+Kα1R1-W-P-T],且[x*,y*∈[0, 1]],这5个局部均衡点共同组成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中企业群体创新决策演化博弈解域的边界。根据Lyapunov判定局部稳定性的思想[17],当微分方程系统对应的雅可比矩阵的行列式值为正,轨迹的符号为负的时候系统将达到局部穩定,得到命题1。
命题1:市场机制下局部均衡点(0,0)和(1,1)具有渐进稳定性,系统存在演化稳定策略(技术转移创新,技术转移创新),(合作研发创新,合作研发创新)。
[J=(1-2x)(y(α1R1-W-P-T)+W+λP+T-θ1R2-C-Ke x(1-x)(α1R1-W-P-T)y(1-y)(α2R1-W-P-T) (1-2y)[x(α2R1-W-P-T)+W+λP+T-θ2R2-C-K]] (4)
根据假设条件[x,y∈[0,1]]可得:
[0<-W-λP-T+θ2R2+C+K<α2R1-W-P-T]
[0<-W-λP-T+θ1R2+C+K<α1R1-W-P-T]
此时演化博弈系统局部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在市场机制下,系统存在两个演化博弈稳定点,企业群体间策略演化到(0,0)是由于在技术服务平台中,新技术研发成本高、风险大、回报周期长,是一项“脏活累活”,且我国大部分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导致企业合作研发创新技术的收益远低于转移技术的收益,企业群体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最终会演化到{转移技术,转移技术}的稳定状态。企业群体间策略演化(1,1)是由于在“技术即发展力”的世界背景下,部分企业渐渐从技术追赶模仿者成了技术创新先驱者,同时协同高校与多个企业组成研究院、创新联盟等,持续加大对先进技术的研发资金和人才投入。平臺中创新氛围良好,企业群体间策略选择最终会演化到{合作研发创新,合作研发创新}。
命题2:不同初始状态下,系统会存在多个不同的演化稳定策略,政府可以采取不同的政策使平台中企业达到不同的策略演化稳定点。图1显示了不同初始状态下企业群体间策略选择的演化路径。
(1)当[θiR2-T>W+λT-C-K(i=1, 2)]时,均衡点(0,0)为博弈的演化稳定策略,表示当企业群体1和企业群体2选择技术转移策略获得的收益大于临界值([W+λT-C-K])时,平台中企业会集体选择技术转移策略,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平台建设初期。平台管理架构、考核形式以及资助办法不完善,解决办法是完善资助办法及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研发创新积极性,这样演化路径就会从(0,0)到(1,0),最后到(1,1)。系统的演化路径如图1a所示。
(2)当[θ1R2-T (3)当[α1R1-C-K>θ1R2+(1-λ)P],[θ2R2-T (4)当[α1R1-C-K>θ1R2+(1-λ)P],[α2R1-C-K>θ2R2+(1-λ)P]时,均衡点(1,1)为博弈的演化稳定策略。在此情况下,企业群体1和群体2选择技术合作研发获得的收益高于技术转移收益,平台中企业会集体选择技术合作研发策略,演化路径如图1d所示。 四、 政府补贴监管机制下企业决策分析 1. 政府补贴监管下演化博弈动态方程 当前我国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尚处于起步阶段,平台服务能力不足,企业技术研发积极性欠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成本大,难度高。企业创新与国家核心竞争力息息相关,国家多次强调要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攻克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补贴政策,对具有较优服务能力的平台和研发能力的企业给予补贴。搭建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离不开国家、政府、企业和监管机构的共同合力,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5:为激励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中的各类技术研发群体选择技术合作研发策略,政府对积极投入技术合作研发的企业群体给予补贴[ρC]的成本补贴,其中[ρ∈[0,1]]表示政府的补贴力度,政府对技术公共转移平台中消极研发的企业增收[bQ]的平台服务费,[Q]为服务费基数,b为政府的监管力度,政府补贴监管下企业群体选择不同策略的收益矩阵如下表3所示。 1 技术合作研发 此时,演化博弈的复制动态方程系统为: [F(x)=dxdt=x(Ex1-Ex)=x(1-x)[y(α1R1-W-P-T)+W+λP+T+bQ-θ1R2-(1-ρ)C-K]F(y)=dydt=y(Ey1-Ey)=y(1-y)[x(α2R1-W-P-T)+W+λP+T+bQ-θ2R2-(1-ρ)C-K]] (5) 2. 政府补贴监管下稳定性分析 此时令[F(x)=0,F(y)=0],得五个局部均衡点分别为(0,0),(0,1),(1,0),(1,1),([x*,y*])。 [x*=-W-λP-T-bQ+θ2R2+(1-ρ)C+Kα2R1-W-P-T],[y*=-W-λP-T-bQ+θ1R2+(1-ρ)C+Kα1R1-W-P-T],且[x*,y*∈[0, 1]]。 命题3:政府补贴监管机制下,局部均衡点(0,0)和(1,1)具有渐进稳定性,系统存在演化稳定策略(技术转移创新,技术转移创新),(合作研发创新,合作研发创新)。 证明此时系统的雅可比为: [J=(1-2x)(y(α1R1-W-P-T)+W+λP+T+bQ-θ1R2-(1-ρ)C-K x(1-x)(α1R1-W-P-T) y(1-y)(α2R1-W-P-T) (1-2y)[x(α2R1-W-P-T)+W+λP+T+bQ-θ2R2-(1-ρ)C-K]] (6) 根据假设条件[x,y∈[0,1]]可得: [0<-W-λP-T-bQ+θ2R2+(1-ρ)C+K<α2R1-W-P-T] [0<-W-λP-T-bQ+θ1R2+(1-ρ)C+K<α1R1-W-P-T] 此时演化博弈系统局部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如表4所示。 表4与表2的稳定性分析结果一致,表明即使在政府监管补贴下公共平台中的企业群体经过长期的博弈,系统也存在两个演化博弈稳定点(1,1)和(0,0),即经过一段时间博弈,两类企业群体要么均选择技术合作研发策略,要么均选择技术转移策略,不存在部门企业选择技术合作研发策略,部分企业选择技术转移策略的情况。 命题4同命题2,在政府补贴监管下,改变系统初始参数值,系统会存在多个不同的演化稳定策略。 五、 数值仿真 1. 参数设置 政府建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以促进经济蓬勃发展,且帮助和鼓励平台中企业进行技术合作研发创新。如何有效提升企业协同创新合作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为验证和检验所提出假设,本文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采用Matlab从市场机制和政府补贴监管机制两个维度,对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中影响企业策略选择的各因素进行模拟仿真。仿真实验参数来自政府工作报告、技术公共服务平台领域的专家咨询以及文献[21]中的相关参数设定经验,总结得出本文模拟仿真的相关设置,参数见表5。 2. 市场机制下的模拟仿真分析 (1)技术合作研发收益转换系数对企业群体策略选择的演化结果分析 企业群体1与企业群体2均为有限理性主体,他们在不断调整中寻找各自的最优策略。图2(a)说明,在市场机制下,根据初始参数进行仿真,演化博弈的收敛点为(0,0),即使不断调整初始策略,企业群体之间也不存在演化博弈稳定点。调整技术合作研发收益转换系数,图2(b)(c)(d)显示了在其他参数不变而合作研发收益转换系数[α1]分别取值0.6、0.7、0.8条件下企业群体1与2的演化行为。可知,当[α1<0.8]时,无论企业群体1和2选择技术合作研发的比例初始值是高或低,(0,0)点即双方均选择技术转移策略为演化博弈的最终稳定策略。同时由图2(d)可知,当[α1=0.8]时,企业群体中只有当选择合作研发策略的初始比例处在一个较高水平([x≥0.75,y≥0.9])时,(1,1)点即双方均选择技术合作研发策略为演化博弈的最终稳定策略。这是因为收益转换系数低意味着合作研发出的技术转化为收益的能力差,技术市场前景差,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不愿去研发技术,只有当平台中研发技术的企业达到大多数,在“跟风”状态下企业才会均选择合作研发技术策略。 (2)合作研发的技术值对企业群体策略选择的演化结果分析 当平台中有企业群体均选择技术合作研发时,企业会获得合作研发产生的技术值,调整技术合作研发收益转换系数,图3(a)(b)显示了在其他参数不变而合作研发技术值[R1]分别取值0.6、0.7、0.8条件下企业群体1与2的演化行为。可知,当[R1<50]时,两企业群体选择技术合作研发的比例初始值不会影响,无论双方策略选择的初始比例如何,(0,0)点即双方均选择技术转移策略为演化博弈的最终稳定策略。同时由图3(b)可知,当[R1=0.8]时,企业群体中只有当选择合作研发策略的初始比例处在一个较高水平时,(1,1)点即双方均选择技术合作研发策略为演化博弈的最终稳定策略。 (3)合作研发的收益转换系数和技术值对企业群体策略选择的演化结果分析 以上两节演化结果为促进企业选择技术合作研发策略提供了新思路。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況下,同时考虑技术合作研发的收益转换系数和技术值变化对企业群体策略选择的动态影响,结果如图4所示。当收益转换系数和技术值同时提高时,(1,1)成为企业群体演化稳定策略的阈值会发生变化,由图2和图3可知,当只提高其中一个参数值时,即使将合作研发收益转换系数提升至0.9或将技术值提升至50,也需要由很高的合作创新策略选择比例初始值才能使(1,1)成为企业群体的演化稳定策略。对比图4(a),只需将合作研发收益转换系数[α1]提升至0.6,合作研发技术值[R1]提至40,在企业群体选择合作研发比例低([x≥0.45,y≥0.6])的情况下,(1,1)就可成为双方的演化稳定策略。同理,图4(b)表明,合作研发技术值达到一个极高水平[R1=120]时,双方策略的演化结果对企业群体中选择合作研发策略比例的初始值不再具有依赖性,(1,1)成为企业群体博弈的唯一演化稳定策略,即无论有多少企业选择合作研发,平台中的所有企业最终都会选择合作研发。 上述仿真结果表明技术合作研发收益转换系数和技术量的提高均可以促进平台中企业群体选择合作研发策略,当两者同时提高时,(1,1)成为演化稳定策略的阈值会降低,即同时提高合作研发收益转换系数和技术量会显著促进企业群体选择合作研发策略,当技术量达到一定水平([R1=120])时,(1,1)成为唯一演化稳定策略。 (4)其他参数对企业群体策略选择的演化结果分析 [①]合作研发原始成本与合作成本对企业群体策略选择的演化结果分析 当企业群体选择合作研发时会付出一定的原始成本与合作成本,调整技术合作研发的原始成本与合作成本,图5(a)显示了在其他参数不变而原始成本[C]降至3的条件下,企业群体在满足一定(x,y)初始值的条件下会演化至稳定策略(1,1)。同上节,图5(b)显示同时调整合作研发的原始成本与合作成本,将合作研发原始成本降至3,合作成本降至3,在企业群体选择合作研发比例低([x>0.3,y>03])的情况下,(1,1)可成为双方的演化稳定策略,即同时降低合作研发原始成本和合作成本会显著促进企业群体选择合作研发策略,当原始成本与合作成本降到一定水平([C=2,K=2])时,(1,1)成为唯一演化稳定策略。 [②]合作研发基础收益与共享收益对企业群体策略选择的演化结果分析 当平台中存在选择技术转让策略的企业群体时,选择合作研发的群体会获得基础收益,选择技术转移的群体付出共享收益或技术转让费。基于[α1=0.6, R1=40]的条件下,将合作研发基础收益[W]提升至10,对比图4(a),图6(a)企业群体策略演化至(1,1)的初始值,要求明显降低。图6(b)中,同时共享收益[λP=3.2],(1,1)成为唯一演化稳定策略,即提升合作研发基础收益和共享收益会促进企业群体选择合作研发策略,此外,技术转移费的提升也会促进企业群体选择合作研发策略。 3. 政府补贴监管下的模拟仿真分析 政府为了促使平台中的企业群体选择技术合作研发,将通过成本补贴或征收服务费来补贴监管企业。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研究政府调控下各参数对企业群体策略选择的动态影响,设定各项参数初始值[ρ=0.4,b=0.4,Q=7],此时企业群体策略选择随时间的动态演化过程如图7所示。可知在政府补贴监管下,系统存在(0,0)和(1,1)两个演化稳定策略,只有当选择合作研发策略的某一企业群体足够多时([x≥0.75]或[y≥0.75]),(合作研发,合作研发)才会是演化稳定策略,即企业群体策略选择随(x,y)初始值变化而变化。对比图7和图2(a),在市场机制下,即使企业群体选择合作研发的初始值比例较高(x=0.9,y=0.9),最终系统的稳定策略也会收敛于(0,0)。在政府监管下,只要存在足够多的一方选择合作研发策略,随着实践的推移平台中企业群体都将选择合作研发策略。 (1)合作研发技术收益转换系数与技术值对企业群体策略选择的演化结果分析 在上文分析的基础上,本节进一步研究在政府调控下合作研发收益转换系数对企业群体策略选择的动态影响。由图8(a)和(b),同时对比市场机制下的演化博弈结果可知,政府补贴监管下(1,1)成为演化稳定策略时的技术合作研发收益转换系数阈值降低,当[α1≥0.4]即可。政府补贴监管弥补了企业群体在技术合作研发转化为收益效率与能力上的不足,推动平台中企业群体选择合作研发策略。 由图8(b),同时对比市场机制下的演化博弈结果可知,在同一技术值[R1=50]的情况下,即使企业群体选择技术合作研发策略的初始值比例很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政府补贴监管下,企业群体最终都将选择合作研发策略。当[R1≥62]时,无论初始值(x,y)为多少,企业群体最终都将选择技术合作研发策略,与市场机制下的演化博弈结果相比,同一合作研发技术值下政府补贴监管使系统最终演化到(1,1)的可能性更大,即政府补贴监管弥补了企业群体在技术合作研发创造技术量能力上的不足,推动平台中企业群体选择合作研发策略。 图8(e)和(f)显示了政府补贴监管下技术合作研发收益转换系数[α1]和技术量[R1]组合变化对企业群体策略选择的动态影响。图8(c)中即使将收益转换系数[α1]提高至1,系统还是存在两个演化稳定点(0,0)和(1,1),图8(e)和(f)中企业群体策略的演化结果对(x,y)的初始值均不再具有依赖性,图8(d)中(1,1)成为演化稳定策略需将[R1]提高至80,对比图8(e)和(f)中只需将[α1]提升至0.6,[R1]提升至60,(1,1)即成为企业群体的演化稳定策略。上述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政府补贴监管下[α1]和[R1]的提高均可以促进平台中企业群体选择合作研发策略,当[α1]和[R1]同时提高时,(1,1)成为演化稳定策略的[α1]、[R1]阈值会降低,即同时提高合作研发收益转换系数和技术量会显著促使企业群体选择合作研发策略。 (2)政府成本补贴力度、监管力度、服务费基数对企业群体的策略选择演化结果分析 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图9显示了政府成本补贴力度、监管力度和服务费基数对企业群体策略选择影响的动态演化过程。政府成本补贴力度[ρ]的提高或监管力度[b]与服务费基数[Q]的组合提高可以促进企业群体向(合作研发,合作研发)策略演化。由图7可知,当[ρ=0.4]时,只有当某一企业群体中选择合作研发策略的初始值足够大时([x≥0.75]或[y≥0.75]),随着时间的推移,(1,1)才会是演化稳定策略;由图9(a)可知,当[ρ=0.6]时,即使企业群体中选择合作研发策略的初始值较小,如(x=0.2,y=0.45)或(x=0.15,y=0.6),随着时间的推移,(1,1)成为演化稳定策略;由图9(b)可知,当[ρ=0.8]时,无论企业群体策略选择的初始值(x,y)为多少,随着时间的推移,(1,1)成为演化稳定策略,即企业最终均会选择合作研发策略。政府成本补贴力度的提高可以促进企业群体选择合作研发策略,且效果优于高升技术合作研发收益转换系数。 对比图7和图9(c)(d),當[b=0.4,Q=7]时,只有某一企业群体中选择合作研发的初始值足够大时([x≥0.75]或[y≥0.75]),随着时间的推移,(1,1)才会是演化稳定策略;由图9(c)可知,当[b=0.5,Q=10]时,即使企业群体中选择合作研发策略的初始值较小,如(x=0.45,y=0.15)或(x=0.3,y=0.45)时,随着时间的推移,(1,1)成为演化稳定策略;由图9(d)可知,当[b=0.6,Q=13]时,无论初始时刻企业群体选择合作研发策略的比例(x,y)取值为多少,随着时间的推移,(1,1)成为演化稳定策略,即企业最终均会选择合作研发策略。政府监管力度与服务费基数的组合提高可以促进企业群体选择合作研发策略,且效果优于组合提高技术合作研发收益转换系数与技术值。 六、 结论 本文运用演化博弈揭示了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中企业创新行为的动态演化规律,重点分析市场机制与政府补贴监管机制下企业合作研发策略选择的演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即公共平台合作研发行为的提升路径,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背景下,技术的研发和转移过程是技术从企业孕育走向市场孕育的过程,需要整合资源的平台载体,更需要政府的整体规划和政策保障。在政府补贴监管下技术合作研发转换系数或技术值的提高比市场机制下两者的提升更能促进公共平台中企业群体向(技术合作研发策略,技术合作研发策略)演化。此外,降低合作研发原始成本和合作成本,提高共享收益均能促进企业群体选择技术合作研发策略。 第二,市场机制和政府补贴监管机制下,技术合作研发收益转换系数与技术值的组合提高比单独提高收益转换系数或技术值更能促进平台中企业群体向(技术合作研发策略,技术合作研发策略)演化。政府监管力度与服务费基数的组合提高比技术合作研发收益转换系数与技术值的组合提高更能促进企业群体选择技术合作研发策略。 第三,若政府不采取相关政策,在未来,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将长期是技术合作研发与技术转移共存的状态,因为技术合作研发转移收益系数与合作研发产生的技术值是企业研发能力与人才积累的体现,非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落能力后于发达国家的情况下,凭借政府对合作研发创新行为的补贴和奖励,对技术转移创新行为征收服务费甚至惩罚,促使企业选择合作研发创新策略。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台创新氛围将越来越浓厚,直至不需要政府补贴监管企业也能自觉选择技术合作研发,这将促使我国技术飞速进步。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优化补贴监管政策,并谨慎使用政策工具。政府应密切关注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中企业群体的策略选择,制定符合促进技术研发创新发展的支持政策和监管政策,补贴与惩罚政策工具的组合使用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改善企业群体合作研发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监管惩罚比单纯成本补贴效果更好,启示企业在不同场景和不同对象下可以选择不同补贴的政策。在短期内,为促进企业选择技术合作研发策略,可以选择更有效的监管惩罚策略;但是从长久以来,为提高企业群体的积极性和合作研发能力,避免滥竽充数的合作研发行为,建议选择补贴或奖励政策。在平台发展成熟后,政府应谨慎使用政策工具,适度退坡补贴和减小监管力度,避免企业对政策形成依赖性,阻碍技术合作研发能力的实质性提高,由市场淘汰技术落后的企业,如此才能推进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的健康发展。 第二,培育良好的合作研发环境,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企业选择合作研发策略比例的初始值越高,越有利于促进平台中企业群体向技术合作研发策略演化。因此在平台中形成“万众创新”的氛围至关重要,创新氛围能有效激励企业选择有挑战性和成就感的技术合作研发行为,进而提高企业的合作研发能力。为此,政府可成立技术评估部门或委托权威机构定期发布技术市场发展状况报告,包括市场前景预测及市场需求等,并出台针对性的技术产品市场化支持政策,如降低税收、增加市场份额等。企业也应抓住发展机遇,争取政策补贴,积极引研发或技术、培育高技術人才、升级制造服务水平,形成创新效应。 第三,优化平台运行机制,保障企业发展壮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不仅需要补贴监管政策与良好的创新氛围,更需要“定机制”。政府要确立一套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确保资金花在了刀刃上,平台运行在了正轨上。政府要健全公共平台的组织管理架构,合理配置财政研发经费,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构建专业服务平台,实施更加开放柔性的人才政策,加大研发成果转化支持力度,完善企业考核评价方法等。共同形成政府完善政策机制保障,平台提供服务,企业合作研发创新技术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光明日报,综合施策促进关键共性技术创新[EB/OL].(2020-01-08).https://news.gmw.cn/2020-01/08/content_33463186.htm. [2] 张利飞,符优,虞红春.技术引进还是合作研发?——两种研发国际化模式的比较研究[J].科学学研究,2021,39(3):471-480. [3]李子彪,赵菁菁.高新技术企业多元合作研发模式选择——内部研发的调节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36(6):85-93. [4] Shin K, Sang J K, Park G. How does the Partner Type in R&D Alliances Impac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 Study on the Korean Biotechnology Industry[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6,33(1):141-164. [5] 王龙伟,任胜钢,谢恩.合作研发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治理机制的调节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1,29(5):785-792. [6] 郑月龙,王琳.多企业共性技术合作研发行为的演化动态[J].系统工程,2018,36(2):71-79. [7] 徐建中,孙颖.市场机制和政府监管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创新演化博弈研究[J].运筹与管理,2020,29(5):143-151. [8] 崔和瑞,王欢歌.产学研低碳技术协同创新演化博弈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2):224-232. [9] 温桂荣,黄纪强.政府补贴对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创新能力影响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20,34(7):9-17. [10] 于超群.基于政策工具组合视角的中韩高新技术企业扶持政策比较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6):63-72. [11] 刘万群.国家推动技术进步何以可能?——关于技术追赶和创新中的国家角色分析[J].公共行政评论,2021,14(6):181-196. [12] 朱金生,朱华.政府补贴能激励企业创新吗?——基于演化博弈的新创与在位企业创新行为分析[J]. 中国管理科学,2021,29(12):53-67. [13] 于王捷.上海共性技术研发转化公共平台运行机制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8. [14]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R].统计局网站,2022. [15] 李朋林,王婷婷.政府补贴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基于技术创新效率视角的评价[J].地方财政研究,2021,202(8):86-96. [16] 徐莹莹,綦良群,徐晓微.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决策机制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8,27(9):8-16. [17] Weinstein, M.I.Lyapunov. Stability of Ground States of Nonlinear Dispersive Evolution Equations[J].Communications on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1986,39(1):51-67. [18] 姜彩楼,张莹,李玮玮,等.政府补贴与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的演化博弈研究[J].运筹与管理,2020,29(11):22-28. 作者简介:顾宁(1973-),男,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技术合同部主任,研究方向为技术转移;胡莹(1987-),女,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电子信息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技术转移;陈乐(1997-),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 (收稿日期:2023-01-13 责任编辑:苏子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