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文学经典阅读以重塑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路径探析

2023-07-17冀艳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4期
关键词:文学经典理想信念阅读

冀艳

摘  要:信仰是驱动人前行的强劲动力,在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时期,当代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消极和弱化趋势,大学语文教师应将学生的理想信念塑造教育融入文学经典阅读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坚守正确的理想信念。文章介绍了新时代大学生三维度理想信念,探讨了塑造理想信念的四种途径,在分析文学经典阅读教学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影响的同时,研究了当代大学生的文学素养状况,致力于探索重塑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具体路径,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重要的指向作用。

关键词:文学经典;阅读;大学生;理想信念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0-0116-04

当代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消极和弱化趋势,而大学语文课程涵盖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现阶段的大学语文教学中却存在学生缺乏人文阅读引导、阅读氛围消极、文学审美剑走偏锋等问题。因此,教师应当适时明确问题成因,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将学生的理想信念塑造教育融入文学经典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在阅读文学经典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大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时代前沿文化的熏陶,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任,因此,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新时代大学生应当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升道德修养,筑牢理想信念的文化根基。

(一)三个信念维度

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第一维度。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趋势。新时代大学生需要树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确立对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共同认识和科学信仰,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在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基础上,看清时代发展方向,坚定思想政治立场,不忘初心、努力学习,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信仰追求[1]。

共产主义是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第二维度,它揭示出人类对未来的美好追求,体现了科学真理性和客观必然性。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共产主义便成为党的鲜明旗帜,实现共产主义也逐渐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的重要动力。新时代大学生需要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牢记革命为新中国先辈付出的鲜血和生命,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牢记党的使命,不断砥砺前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第三维度,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它彰显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共产主义信念的高度统一。在新时代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学生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时刻保持积极进取的奋斗姿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二)四个塑造途径

在新时代塑造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需要教师从以下四个途径入手。

第一,指导学生学习科学理论,鼓励其练就过硬本领,使之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将普遍真理与实际国情相联系,不断提高自我学习水平,提升自我认知能力。

第二,指导学生提升道德修养,鼓励其夯实道德基础,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来提升道德修养,从而形成高尚人格,严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

第三,指导学生加强文化自信,鼓励其树立对时代精神的认同感,从文学经典著作中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使之从文化中汲取养分和动力,积极把握新时代文化内涵,努力推进改革创新。

第四,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其永葆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学习攻坚阶段和改革创新中提高学生的意志力,增强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使其能够凭借艰苦奋斗精神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断书写奉献社会、贡献青春的华美篇章。

二、文学经典阅读教学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

(一)培养博爱精神

文学经典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博爱的人文精神,但由于受到成长环境和社会经历的影响,不同大学生的人格发展状况也不尽相同,以至于博爱精神培育收效甚微[2]。大学语文教师通过在教学中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将文学经典中的著名论断和人生道理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使其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在文学经典中沐浴博爱阳光,从而在精神土壤中播撒博愛的种子。

比如,在《礼记·大学》阅读欣赏课中,教师先介绍文章的出处《礼记》,进而拓展四书五经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初步了解,知晓日常熟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源自此书。然后,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文本内涵,从而引申出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大同世界”观念,教师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来指导学生鉴赏经典文学,讲解政治、经济和文化统一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使其能够进一步理解“齐家、治国、平天下”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注重修养自身的品性,坚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博爱信念,教师结合孔子“仁爱”的儒家核心思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博爱精神。

(二)激发自强不息的精神

自强精神体现于“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能够使生命的源泉不息涌动,为大学生指明前进的思想方向,从而让自强的溪流清澈其心田。大学语文教师在文学经典阅读教学中,采取知识迁移的方式,可以不断激发学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使其在逐步理解、记忆、消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同时在心中燃起自强不息的焰火,指导自己的学习活动和生活行为,从而找准人生方向并为之努力奋斗。

在《谏逐客书》阅读欣赏课中,教师可鼓励学生自行搜索《谏逐客书》的历史背景资料,使其了解此“书”是李斯克服惶恐不安,给秦始皇的奏章,秦始皇读后为之感动,遂取消逐客令。然后让学生分析文本为何具有强有力的说服作用,并以国君招士纳贤为例,让学生思考“毛遂自荐、卧薪尝胆、囊萤夜读”等典故及其现实意义,理解自强不息精神在人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学生能够在分析文本的基础上,认真探讨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强化知识迁移能力,从《谏逐客书》中了解人类自强不息精神的现实意义,在分析不同典故的过程中,形成了坚定不移的自强精神,树立“努力导致成功”的正确归因观。

(三)树立合作精神

在大学文学经典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为其树立良好的合作精神,使其通过合作与他人建立起良好伙伴关系,提高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意识。教师应在文学经典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树立合作精神,提高其文学鉴赏的效率和质量[3]。

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一首饯别抒怀诗,在阅读欣赏课中,教师可以先介绍不同形式的饯别佳作,让学生感受不同形式作品中的离别之情,进而引申出李白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理解李白虽然在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但是并没有就此气馁,而是保持着对理想的热忱,在诗中贯注了豪迈慷慨的情怀。教师指导学生以合作的方式来品读全诗,模仿李白当时的不舍之情来进行诵读,使学生能够在合作中充分与他人交换意见,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汲取他人学习经验,充分发挥集体的潜能,树立协同合作的精神,既可以有效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又共同达成了教师提出的学习目标。

三、当代大学生文学素质状况

(一)人文阅读有待引导

在大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只注重对学生阅读技能进行训练,忽视了人文精神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导致学生的实际阅读行为存在些许盲目性,很难高效完成阅读活动,对文本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表浅层次,无法深入解读相关文学经典。还有些教师在学生价值观树立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理想信念的建构,导致学生人文素质提升较为缓慢。

(二)思想感情有待提高

大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有所降低,语文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摆正学习心态,从而帮助其深入理解文学经典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为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夯实情感基础。受制于“及格思想”,加之文学经典作品鉴赏在考试占比较低,一些学生未能重视鉴赏学习,导致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逐渐降低,无法提高共情力和个性发展意识。

(三)阅读氛围有待提升

课堂教学氛围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部分大学语文教师未能注重积极的课堂氛围的营造,在鉴赏教学中,直接讲述并揭示文学经典中蕴藏的文化内容,未能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导致其主观学习能动性降低。在长时间被动学习中,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得不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容易形成消极的固化思维,很难在鉴赏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阅读教学氛围也很难提升。

(四)文学审美剑走偏锋

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下,逐渐呈现出“剑走偏锋”的趋势,其在充满“美”的环境中,缺少对“丑”的认知,学生需提高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开始了解不同类型的文化内容,以至于在文学经典阅读中,曲解传统文化知识内涵,极大影响了理想信念的塑造,不利于正确社会价值观和高尚品格的形成。

四、重塑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具体路径

(一)建构目标,优化文学鉴赏活动

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为课堂教学发挥导向作用,从而优化文学鉴赏活动,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解决学生缺乏人文阅读引发的问題,大学语文教师要建构符合实际学情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知,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文学鉴赏活动,为理想信念的塑造创造契机。例如,在讲解《论语五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习过的《论语十则》,引申出孔子的著作:《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让学生从文学的角度理解儒家学派语言简洁、意义深刻的言论,讲解汉语文章典范发源于此的原因,让学生从文学的角度鉴赏《论语五则》,培养其优秀的鉴赏能力。再以串讲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论语五则》中的人生道理和处事原则,使其体会文学经典作品简洁而深刻的语言特色,从而激发阅读兴趣,领会这五则语录所阐述的道理。教师要在文学鉴赏活动中,指导学生分析《论语五则》中蕴含的理想信念,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契合,从而优化鉴赏活动,不断建构、完善既定教学目标,帮助大学生塑造崇高的理想信念。

(二)共情为本,满足个性发展需求

大学语文文学经典作品,尤其是古代文学经典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叙事语言也难以理解,教师应以共情为本,发掘经典作品中的情感因素,鼓励学生自行理解,让其在了解文学价值的同时,提高共情能力[4]。语文教师在面对学生难以理解文本思想感情的问题时,需要寻找学生与文本内容之间的共情因素,设计一系列个性鉴赏活动,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体会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共情因素,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提高个性发展意识,重塑理想信念。例如,在讲解《八声甘州》这首词作时,教师介绍词牌名的来源,使学生明白《八声甘州》以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为正体,在不同的变体中,委婉地道出作者科考不中、羁旅生活艰辛的情感。其次,再介绍苏轼“不减唐人高处”的评价,引导学生分析“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中的情感元素,使学生明白词人触景生情,感受词中悲凉的情感,提高共情能力。教师也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自主鉴赏活动,让学生从客观背景和人文情感两个角度出发,鉴赏文学经典作品中类似“霜风”和“关河”等词语,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同时,让其深入分析词中蕴含的情感因素,从而与词人进行共情。教师找准时机,向学生传递积极正确的思想观念,重塑学生的理想信念,在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同时,使之能够以史为鉴,形成正确的归因观和良好的学习观。

(三)问题导向,设置文学相关议题

实践证明,以问题为导向的大学语文文学经典阅读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不断刷新自我认知,积极重塑理想信念。大学语文教师应当利用问题提升阅读教学氛围,设置与文学相关的议题,将不同的鉴赏教学环节相串联,在问答中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同步进行审美和育人,深化学生对正确理想信念的认知。

例如,在赏析《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先介绍作者艾青的生平事迹,理解艾青早期诗篇的感情基调。此时教师可向学生提问:“文学工作者通过笔抒发自己对国家赤诚炽烈的爱,体现出怎样的情怀?”学生回答:“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再引导学生齐声朗读全诗,并感受艾青对祖国人民命运的关怀和对侵略者行径的憎恨,设置“雪天”“土地”等议题,指导学生围绕议题互相提问并解答问题,使其能够在问题导向的鉴赏活动中,深入理解全诗。教师根据学生的问答情况进行總结,在细致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语文文学经典阅读,讲述革命先辈和仁人志士为祖国的解放和统一前仆后继,新中国就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契合《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的主题思想,重塑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拓展资源,培养正确审美观念

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审美意识,教师积极拓展文学资源,为正确审美观念的培养创造契机,可以解决学生文学审美剑走偏锋的问题,进而促进教学质量提升[5]。大学语文教师需要立足课堂教学,不断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文学经典阅读资源,为学生的审美素质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塑造高尚理想信念的同时,培养其正确的审美观念。例如,在讲解《人生颂》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作者朗费罗诗作的不同抒情角度入手,介绍诗人的其他代表作,为学生的鉴赏活动拓展资源,使之全面了解朗费罗作品的基调,从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纵观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类似《人生颂》的经典著作,经过时间淘洗后,被镌刻了厚重的思想底蕴,能够为大学生带来思想的冲击和灵魂的洗涤。教师可以提取诗中的“超越”“新步”“威武善战”“善于劳动”等词汇,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内容相融合,在提高审美素养的同时,重塑理想信念,使之坚定政治信念,明确未来学习奋斗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刘五景.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重奏”[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3(01):39-44.

[2] 高晓伟. 当前大学生“三信”探析国内研究文献综述[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4):1-5.

[3] 宁蕴绯,花春飞. 基于多维度的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探讨[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26):4-6.

[4] 谷利成. 新时代视阈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体系建立的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1):62-64.

[5] 江德强. 近五年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述评[J]. 新西部,2020(11):131-132.

(荐稿人:李杉婵,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师副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

猜你喜欢

文学经典理想信念阅读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汉人政治权力与文学经典传承的关系
永恒的莎翁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从文学名著到舞剧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