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实践
2023-07-17朱琳
朱琳
摘 要 “语言运用”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而具备良好的语感是语言运用的重要表现。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利因素。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分别从强调第一印象,培养语感直觉;重视文本诵读,提升语感熏陶;破除答案屏障,鼓励语感探究;借助同文比较,促进语感迁移;引入角色扮演,增强语感内化等五个方面,对语感培养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语感 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语言运用”列为课程核心素养内涵之一,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梳理、积累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的语感”。语感是直接、敏锐地领悟和感知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体现。语感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语感包含口头语感和书面语感,本文聚焦后者,从教学实践出发,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谈几点个人思考。
一、強调第一印象,培养语感直觉
直觉思维对语感培养相当重要,这种未经理性思维雕琢的感知能力,往往是通往语感大门的钥匙。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文本体验中相信自我感觉,从最初感觉着手形成对语言文字的“初体验”,逐渐锤炼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语感直觉。
以课文《济南的冬天》教学为例。在学生通读全篇后,教师可以不必讲解,直接提问:本文的写作主题是什么?描写了济南冬天怎样的特点?作者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阐释这一特点的?作者说济南的冬天是“理想的境界”,请结合课文分析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通过一系列追问,学生自觉形成对文本的整体感知,然后凭借阅读经验去文中寻找答案,体现直觉感受在语感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还可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文中关键章节来感知文本的语气语势,用作者细腻生动的描述唤起学生对文本细微情感的体验,进而增强语言的感知能力。
二、重视文本诵读,提升语感熏陶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最直接、迅速的反映,其根本在于学生大量的阅读实践和体验,而这份体验的最佳出处源于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诵读。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既要合理安排停顿,准确把控语速,更要兼顾语音语调,通过朗读将文章的内涵诠释出来,增强文学作品对学生的语感熏陶。
以朱自清的散文《春》为例。这篇课文以赞美春、热爱春为情感线索,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群花争艳、生机勃勃的美妙景象,鼓励人努力向前,不误大好春光。本课教学重点是理解和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特点。实践证明:绝佳的教学途径就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抑扬顿挫或舒缓轻柔的语言刺激下,学生沉浸于“春草”“春花”“春雨”等情境中,方能真切地体会非比喻无以言春的美景,非拟人不可绘春的风情。学生自然能使心灵得到渐染,语言得以锤炼,语感得以熏陶。
三、破除答案屏障,鼓励语感探究
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发现:对于主观类题型学生往往回答不好。实际上,主观题并非学生想象的那样困难,但也与数理化等学科不同,该类题型答案并非是唯一的。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针对语文课程特点,通过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放弃对“标准答案”的追索,将关注重心转移至自我探寻、自我理解的学习进程中,通过主动梳理个人思路来发现和接近答案,促使学生语感生成。
以《藤野先生》为例。课后习题二要求学生阅读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部分,说一说为什么藤野先生“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需要从广泛的表述中抽象和概括出题目答案,对语感要求较高。有学生认为:藤野先生一心教学,不拘小节,所以在作者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还有学生认为: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观念;更有学生从文章中直接引用作者语言“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为中国有新医学”“大而言之为新医学可以传到中国去”及“他的性格”(严谨、正直、善良、尊重等),充分体现藤野先生在鲁迅眼里和心里的伟大地位。学生的主动探究,将学生从对答案的盲从中解放出来,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促使语感不断增强。
四、借助同文比较,促进语感迁移
在语感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题材相同或近似的文学作品放在一起,通过群文阅读或同文比较方式来建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大胆探究,以此促进学生语感能力的内向迁移。
以《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为例。两个作品同属于散文诗,具有相同的描述对象——母爱,因此在教学中可将其列为同文比较范畴。比较阅读中,可通过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促进语感生成:(1)两首散文诗在情感表达方面有哪些相同特点?(2)两首散文诗在内容描述方面又各具有哪些不同特征?(3)就两篇散文诗的表达与构思而言,你更喜欢哪一篇?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对文本的对照阅读,除了可以充分感悟到散文诗类文学作品“托物抒情”“篇幅精小”“情感细腻”“语言清新”等共同特点外,也能辨析出两者思想情感间的明显不同:《金色花》以想象之事诠释对母爱的依恋,《荷叶·母亲》则通过现实与联想结合来歌颂母爱的伟大。将同文比较纳入教学,不仅可促进学生对文本情感的感悟,也可在遣词造句等细微处培养语言感知能力,是语感促升、内化与迁移的绝佳途径。
五、引入角色扮演,增强语感内化
当学生仅以旁观者的身份去审视课文时,其身心状态与作品思想情感之间存在着天然鸿沟,无法走进作品深处,建构起与文本语言的情感深度链接。此时,将学生化身为作品中的人物,通过角色体验来参与作品,通过亲身感悟来促进语言深层感悟,未尝不是语感内化的有效教学途径。
以《皇帝的新装》为例。课文阐释了一个荒唐的闹剧:皇帝、大臣、官员等一众人等均被两个骗子所戏耍,使得万人瞩目的盛大典礼成为众人“撒谎”的荒诞闹剧。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不深入地进行探究,学生作为旁观者很容易通过自我假设形成对文本主题的浅显认知或判断,从而丧失从更深层次探清闹剧背后真实原因的语言实践机会。教学中,教师通过角色扮演方式让学生分别饰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要求学生揣摩角色的内心真实想法,并据此进行诵读表演。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真切走入文本当中,真切感受文中大臣们的虚伪、官员们的自负以及皇帝愚蠢的真实原因。要促进对课文主旨思想的真正感悟,以角色扮演渗透语文阅读教学,通过真实感知与情感领悟,才能促进语感的真正内化,进而引导和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层理解。
总之,语言运用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语感培养作为语言运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语感训练表面看似乎缥缈并且主观,实际上有其科学客观的实现途径。本文结合课堂实践,从主观训练、语感探究、同文比较、角色扮演、文本诵读等方面粗略探究了初中阶段语文语感训练的教学途径,以期对广大教育同行能有所启示。万丈高楼平地起,语感是语言感知的开始,是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唯有具备这项能力,学生方能在语言运用、思维发展、综合素养等方面行以致远。
[作者通联:江苏睢宁县城西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