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要求下的文言文语法教学

2023-07-17李祥妹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3年5期
关键词:语言建构与运用语法教学文言文

李祥妹

摘 要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其他素养培养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就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在文言文教学中,通过设计游戏,系统认识词类;绘制导图,理解句子结构;随文点拨,体验虚词作用;追溯渊源,渗透文化意识,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关键词 语言建构与运用  文言文  语法教学

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积累语言文字知识,并学会灵活地使用语言文字。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文言语法知识的教学,逐步提升和发展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一、设计游戏,系统认识词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语言运用是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文言文虽然在语义上和现代汉语有较大的区别,但是在词类等语法概念上,却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文言文的词类,并和现代汉语进行对比。教师可以将趣味游戏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游戏中系统地认识词类。

在学生学习了《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课文后,教师可以设计“词类扑克”。先将重点文言文词汇写在卡片上,分发给每一个学生。在游戏中,学生可以将相同词类的卡片放在一起出,对手要在自己的卡片中,找到相同词类、相同数量的卡片打出。先出完卡片者获胜。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总结归纳,说说在游戏中,自己看到了哪些词类,在现代汉语中是否也有类似的词类,有哪些词语难以划分词类。学生总结归纳,无论文言文,还是现代汉语,词语都可以分成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虚词可以分成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等。有些词还兼有两个词类的特点。如“非”这个词,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副词。

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在解读词类后,学生发现原来文言文的词类和现代汉语有相似之处。这样就能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兴趣。

二、绘制导图,理解句子结构

在学生了解了文言词类的特点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从字词拓展到句子,探究文言文句子结构的特点。初中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但依然需要一些具体的事物作引导。基于这一点,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思維导图,让他们利用导图整理句子结构,并归纳整理。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画出倒装句的句式结构,并将其转化成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看看有什么不同之处。如《出师表》中有不少倒装句。“不求闻达于诸侯”中的“于诸侯”,“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于草庐之中”,这是介宾短语后置。“受任于败军之际”的“于败军之际”是时间状语后置。学生可以先画出结构特点,然后将倒置的部分转移到白话文常见的位置。这样,这些句子就变成了“于诸侯不求闻达”“于草庐之中三顾臣”“于败军之际受任”。通过对比,学生很快就抓住了这类句子的结构特点。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比分析其他的文言文特殊句型。在总结归纳中,学生逐步掌握了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各种不同的文言文特殊句式,并对比分析它们和白话文句型的差别。

利用思维导图,学生能将抽象的句子结构概念转化成具体的图像,这样能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整理归纳文言文句法信息,从而逐步建构起完整的文言文语法体系。

三、随文点拨,体验虚词作用

虚词理解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如果直接介绍虚词概念,则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教师可以采用随文点拨的方式,结合文章中的具体例子,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体验虚词在不同语境下的语义差别,从而提升他们的解读水平。

文言文的虚词大致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将各个句子成分组合在一起的“以”“于”“为”等。第二类是能连接短句的“而”“乃”“则”等。第三类是助词性质的“也”“乎”“焉”等。如果直接将这些繁杂的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容易造成混乱。教师可以采用随文点拨的方法,在教到具体的课文时,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字词,让学生随学随记。如《岳阳楼记》中有“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其中的“之”是助词。学生可以将其和现代汉语的“的”对比。学生发现,这两个字在语义和用法上,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且在现代汉语中,有时候也会使用“之”代替“的”。同样是《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的“而”,则具有连词的作用。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作者用它连接各种不同的景物,展现岳阳楼多变的风景。在随文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归纳整理,进而全面了解文言文虚词的特点。

教师要结合文本,随文而教,让学生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虚词,围绕这些疑难处深入解读。这种教学方法具有渗透性,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语法的理解程度,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水平。

四、追溯渊源,渗透文化意识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一点也体现在了语言发展上。文言文中的每个词义和各种语法现象,并非一开始就是如此,而是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文言文演变成现代白话文,也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变化。探究语言现象的发展和变化,这实际上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的一种方式。故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追溯渊源探究活动,在了解语言发展变化的同时,提升对文化的理解。

古今异义,这是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追溯渊源,探究蕴藏在其中的文化意蕴。学生首先可以结合具体的课文,找出其中古今异义的词句,分别分析古义和今义是什么。如《出师表》中的“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在古代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现在表示的则是品德低下。接下来,学生可以拓展阅读其他课外作品,看看这个词语在什么时候发生语义变化。学生发现,“卑鄙”以前一直都指身份地位低下,但是到了清朝以后,逐步有了低下粗俗的意思,到了现当代,该意思逐渐占据主流。最后,学生还可以总结归纳此前阅读过的其他作品,看看还有哪些古今异义现象,然后总结一下,看看具有哪些形式。学生发现,古今异义存在语义扩大、语义缩小、语义转移等多种情况。如“江”“河”在文言文中一般指“长江”和“黄河”,在现代汉语中,则扩大成了江河类水体。“金”在文言文中泛指各种金属,而在现代汉语中则单纯指“金子”。“卑鄙”则属于语义转移的情况。

在追根溯源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他们逐渐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了坚定的信心。教师可以打通课堂内外,组织学生在课后也参与自主探究活动,进而改善其文化匮乏的现状,让他们逐步变得博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如何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和应用能力,设计一些符合初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提升语言修养,发展读写综合能力。这样学生能更好地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蕴,完成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知识的建构和整合。

[作者通联:福建建瓯市顺阳乡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语言建构与运用语法教学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如何更加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取精用弘:“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有效路径
把握“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性
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语法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