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求证:指向学生理性思维培养的核心区间
2023-07-17刘佳
【摘 要】质疑求证是在理性思考基础上的批判怀疑和实际求证,是一种基于实证下定论的思维品质,是一种严谨求真的理性精神。教师在教学时制造认知冲突,引发学生质疑求证的内需;暴露相异构想,为学生搭建质疑求证的平台;要求有理有据,培养学生质疑求证的习惯,有助于他们形成理性求真的精神,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关键词】小学数学;质疑求证;思维品质;理性精神;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22-0048-03
【作者简介】刘佳,江苏省宜兴市陶城实验小学(江苏宜兴,214200)校长,高级教师,无锡市数学学科带头人。
数学是一门充满理性并教人理性的学科,数学教育的基本价值在于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理性思维是一种基于证据和逻辑论证的思维。质疑求证的理性思维品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的能力,是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思考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学会理性质疑,善于求证唯真,从而培养会思考、善思辨、有思想的独立的人。
一、制造认知冲突,引发质疑求证的内需
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易错点、易混淆点、认知难点,教师可通过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学生经历质疑求证的过程,反思自己的原有认知,得出结论,厘清知识的核心本质;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这样的学习,是学习真正发生的深度学习;是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探寻知识背后道理后的深入建构;是“同伴否定—质疑—求证—反思—自我否定—再认知”的理性思维过程,有利于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如教学苏教版二下《除法竖式》一课时,教师出示准备题:列竖式计算12+4、12-4、12×4、12÷4。学生独立完成,4名学生上台板演。12÷4,全班48名学生的作答结果,有46人都如图1所示,有2人如图2所示。教师追问哪一种写法正确,大部分学生质疑图2的写法:“我们以前学习的加法、减法和乘法的竖式都不是这种格式,除法竖式写成这样和前面三种运算不一致,肯定不对。”教师没有直接下定论,而是追问2人为什么这样写,他们回答书上就是这样写的。教师进而提问46人:“书上为什么不像你们这样写?书上的写法和你们的写法有什么本质区别?有什么好处?”推动学生自然进入理性求证环节。
上述案例中,加减乘除四种运算,唯独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比较“另类”,教师故意出示数字相同但运算符号不同的准备题,当学生出现不同意见,尤其是得知教材上的写法与自己不同时,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质疑“为什么它的写法不和其他三种运算一致”便成为自然之事。教师以此为切入点,紧追不舍连续进行三个追问,引发了学生理性求证的内需。
二、暴露相异构想,搭建质疑求证的平台
教师在教学中精心搭建质疑求证的平台,引导学生暴露相异构想,使他们经历观察、交流、操作、思考、归纳等过程,最终冲破原有的认识局限,放弃或修正原有的观点。如此,将有助于学生在不断“质疑—操作—分析—思考”的过程中积累分析、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提升数学素养;在“否定—再否定—最终认同”的过程中明晰质疑求证后的结论更有说服力;在理性质疑、实际求证的过程中,思维逐步由模糊走向清晰、由感性走向理性,有利于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如教学苏教版四下《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在学生得出结论“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三条边不能围成三角形”后,教师追问:“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能否围成三角形?”学生之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教师不作定论,抛出一句:“正确结论的产生从来不是比谁的声音响。”瞬间便激起了学生质疑同伴证明自己观点的好胜心,甲方:“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原因是短的两条边的‘头靠不到对方,现在4+6=10能‘靠到了,所以能圍成。”乙方:“‘靠到没用,再长一点才能‘撑起来。”教师顺势抛出一句:“口说无凭。”再次将学习推向了高潮。双方各派代表到实物展台上交流,甲方围的被乙方用放大镜清晰地看出两条边之间有缝隙,乙方演示撑起来了以后,不用放大镜便可见中间的缝隙。甲方表示小棒有粗细,所以有一定的误差。乙方:“当‘a+b=c时,三个端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的三个点能作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吗?”
上述案例中,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难点处两次引导学生暴露相异构想,两次为学生搭建质疑求证的平台,在“落入—走出”陷阱的过程中,学生理性思考,碰撞思维,自觉放弃或修正原来的认知,最终形成了正确的认知。
三、要求有理有据,培养质疑求证的习惯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表现形式,有理有据的表达会让思维更有根据。经常要求学生有理有据地表达,有利于他们在不经意间形成质疑求证的理性思维品质,逐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1.言之有理
教学苏教版五上《商的近似值》一课,面对如图3所示的问题,学生作业反馈如图4所示。
教师提问:“同一道题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答案吗?”(学生摇头)教师追问:“既然这样,究竟哪种方法正确呢?”片刻后,全班46名学生,43人选择了第二种。教师引导:“做题不是猜谜语,更不是盲目跟风,要讲道理。”生1:“我们原来是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的,回过头来思考,13.6÷4虽然等于3.4,但要运完,只能入;50÷2.2虽然结果比22.7多,但还是不够做23套,只能舍。”生2:“取近似值不能简单地四舍五入,有时要联系生活经验,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舍还是入。”
上述案例中,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用道理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在讲道理的过程中不仅理解了知识本质,而且在“质疑同伴观点—听取同伴说理证明—对比反思理性质疑自己的观点—形成正确认知”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思维的变通性、严谨性、批判性和深刻性等理性思维品质。
2.言之有据
教学苏教版三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一课,笔算42÷2,学生甲、乙的计算方法分别如图5和图6所示。甲:“乙的写法不正确,应该先算十位。”乙反驳:“以前学的加法、减法、乘法竖式都是从个位算起的,你这样是写反了。”教师引导:“数学是要讲道理的,你有没有办法来证明自己的想法?”甲取出42根小棒(4捆和2根),边演示边说:“把4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先分整捆的比较快,所以先算40÷2=20。”乙不甘示弱:“先分整捆的或零散的是一样快的。”教师继续问:“如果是52÷2呢?”甲:“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2捆,剩下1捆拆开和2根合起来是12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所以52÷2=26。”乙反驳:“也可以先分2根,每份1根,再分5捆,每份2捆,剩下1捆拆成10根,每份就是5根,合起来也是26根。”教师介入:“甲是先一捆一捆地分,再一根一根地分;乙是先一根一根地分,再一捆一捆地分,然后又一根一根地分,你们觉得哪种分法更方便?”
上述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要让对方心服口服必须用证据支撑自己的观点,要言之有据。当甲的演示不足以说服乙时,教师不急着下结论,而是适时介入,通过提示、提问,引导双方继续质疑求证。在这样一种要言之有据的要求下,学生不仅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甲这样写的合理性和好处,还在表达的过程中看到了知识背后的道理。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证据充分、合乎逻辑的表达能力。经常经历这样求实求真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养成理性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综上所述,质疑求证是一种重要的理性思维品质。这个重要品质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教学方法、教学技巧问题,而且关系到教学原则、教育观念问题。数学教学要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帮助他们养成理性的思维方式,逐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2]马利红,魏锐,刘坚,等.审辨思维: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二[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2020,38(2):45-56.
[3]罗鸣亮.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教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