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且说烛之武之"智"

2023-07-14张庆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3年5期
关键词:郑伯秦伯出面

张庆

在大败楚国之后,晋国联合秦国围攻郑国。郑国危在旦夕。情急之下,郑文公请求烛之武出山。烛之武冒着生命危险前往秦军大营,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穆公退兵。晋国失去了盟军的支持,无奈之下也撤离了郑国。一场滔天危机得以化解。在整个事件中,烛之武的表现尤其出色。智勇双全的他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着重探讨烛之武之"智"。

一、对局势的敏锐洞察

晋国与秦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郑国必亡。这样的局势对郑国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烛之武心知肚明,但他没有立即出面。他在郑国长期不得重用,若非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加上佚之狐从旁推荐,大概也是"廉颇老矣"的结局。所以,在郑伯第一次提出请求时,他婉拒了。直到郑伯承认自己的错误,他才答应郑伯的请求,之后趁着夜色只身前往秦军的大营,面见秦穆公。君臣既是利益共同体,也是命运共同体,烛之武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鄭伯道歉之后便欣然只身赴敌营。

在见到秦穆公后,烛之武侃侃而谈:"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这段话的意思是:秦国与晋国围攻郑国,郑国知道自己必然会灭亡。如果郑国灭亡对秦国有益,我也不敢多说什么。但是郑国离秦国很远,即使灭亡了,国土也不会归秦国所有,秦国又何必灭掉郑国来成全自己的邻国呢?从烛之武的话中,我们不难推测出,在见到秦穆公之前,他已经对当前的局势了然于心,并且敏锐地抓住了秦、晋两国联盟的一个关键点——求利。秦晋两国之所以结成同盟,共同攻打郑国,是因为两国都想要拓展疆土,称霸天下。但是,郑国离晋国更近。即使郑国灭亡,国土和城邑也会被晋国吞食。秦国则很难从这场战争中得到好处。凭借着对局势的敏锐洞察,烛之武紧紧抓住整件事情中的重点,成功说服秦穆公,使其完全放弃原来的打算。烛之武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确实是一位智者。

二、对人心的准确把握

烛之武固然是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但在整个事件当中,其他人物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如郑伯、晋侯、秦伯、佚之狐、子犯等。其中,有两个人与烛之武从正面打过交道,一个是郑伯,另一个是秦伯。烛之武在两个人面前的表现也截然不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烛之武非常了解这些人的心理。

郑国遇到危难,郑伯在情急之下找到烛之武。烛之武并没有因此觉得受宠若惊。相反,他表现得十分冷静。当着郑伯的面,他以自己年老为由表示不愿意出面。烛之武是真的不愿意出面吗?当然不是。他婉拒郑伯,是因为自己在年轻时并未受到郑伯的重用。如今形势危急,郑伯才想起他,他的心中自然有怨气。在郑伯承认了错误后,烛之武才答应出面。烛之武在秦伯面前的表现则不同。他在见到秦伯后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郑国弱而秦国强。可以说,郑国的命运(包括烛之武的生死)只在秦伯的一念之间。在这种情况下,烛之武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怯意,而是侃侃而谈,纵论天下,似乎早将自己的安危抛诸脑后。因为他非常清楚,秦伯是一个强国的君主,绝对不会喜欢畏畏缩缩的人。烛之武表现得越坦荡,便越能博得秦伯的喜爱,他离自己的目标便越近。毫无疑问,烛之武最后成功说服了秦伯。在不同的人面前,他的表现完全不同。这都充分说明烛之武善于洞察人心,能在谈判的过程中拿出对方想要的"筹码",顺利达成自己的目的。

三、对辞令的巧妙运用

洞悉局势,是完成任务的先决条件;洞察人心,是指向成功的一条路径;而巧用辞令则是开启成功之门的一把钥匙。唯有三者兼具,烛之武才能成为历史舞台上的烛之武。

在见到秦伯之后,烛之武先分析当前的局势,然后处处为秦国的利益着想,并来了一招"釜底抽薪":"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一个"厌"字和一个"肆"字,生动地概括出了晋国的贪得无厌。然后,他将话锋一转,将矛头直接指向晋国——当晋国把周围的国家全都吞并之后,接着会怎么做呢?很简单,晋国会进军秦国,称霸天下!烛之武的话语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插进了秦伯的心窝!根据晋国之前的种种表现来看,烛之武的话很有可能成为现实!说完这些,烛之武还未罢休,以一个"图"字和一个"利"字来点醒秦伯,要他三思!诸国不断开战,是为了什么呢?当然是为了利!晋国联合秦国攻打郑国,是为了什么?自然也是为了利!若是辛苦征战却无利可图,谁还会这样做呢?面对秦伯,烛之武没有长篇大论,也没有引经据典,更没有说什么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而是将自己的话语化为刀枪剑戟,字字戳中秦伯的心。烛之武的一番话的确胜过了千军万马!

总而言之,烛之武是一位智者。他对局势的敏锐洞察、对人心的准确把握、对辞令的巧妙运用,都令人钦佩不已。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郑伯秦伯出面
《烛之武退秦师》的辞令艺术赏析
破除形式主义顽疾 多给“一把手”减负
烛之武何以“退秦师”
烛之武何以“退秦师”
——品味语言的力量
《郑伯农文选》座谈会在京举行
反映今天的人民创造新生活的伟大实践——在《郑伯农文选》座谈会上的即席讲话
浅谈中华诗词改革——致郑伯农名誉会长
"狗保姆"一家三口照顾中风主人 还会健身陪练
模型“出面”、繁简转换*
浅谈《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辩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