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民俗文化价值研究

2023-07-13李馨萍万桂红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文化价值民俗文化初中语文

李馨萍 万桂红

【摘 要】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以民俗文化组成的单元,这些民俗文化在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基础上培养了共同的民族心理与民族精神,有着塑造个体精神品格、增强民族凝聚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重要的文化价值。文章通过分析编者的编写意图,从中把握民俗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提出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品味重点词句、借助“文化”元素渗透民族精神等教学策略,以期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

【关键词】民俗文化 文化价值 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05-48-04

民俗文化是实现文化传承与文化理解的关键因素,学习优秀的民俗文化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文化底蕴,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将第一单元设置为民俗文化单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应重视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发挥民族文化在价值观中的引领作用。基于此,教师可从教材的编写意图入手,挖掘背后的文化价值,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的育人功能,让学生感受到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更好地理解民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一、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民俗文化”的编写分析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以民俗文化组成的单元,涵盖小说、散文、现代诗等多种文体,包括两篇精读课文《社戏》《回延安》和两篇自读课文《安塞腰鼓》《灯笼》,体现出物质民俗、语言民俗、社会民俗等多种民俗种类。因此,对四篇课文进行编写意图分析,找出本单元共同的教学点,更加有助于明确单元的教学目标。

(一)了解多样的民俗文化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选编的课文有意让学生认识与了解中华民族多样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认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感受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精华”[1]。中华民族历经千年,形成了广博而深厚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犹如满天星斗,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有的展现了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有的传递了独特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有的记载了民族悠久的发展史,等等。这些以语言为媒介,以文字所创生出的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先民的智慧,有着独特的民族与时代印记,因此在初中语文民俗文化单元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积累。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助读系统对“感受多样文化”有着具体的体现。例如单元提示中指出要让学生“感受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社戏》的预习提示中指出要“了解一下你家乡类似的民俗活动”。此外,本单元还涉及“信天游”“安塞腰鼓”“灯笼”等极具民族特色的语言形式或事物,呈现出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民俗活动及民俗艺术,内容丰富,范围广泛。由此可见,初中语文教材对普及民俗文化的重视。语文教材中所融入的民俗文化教育,意在提高学生的民俗文化意识与文化观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认识与理解传统文化,在理解中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继而逐渐实现文化内化与文化传承。

(二)体会作者的独特情感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选编的课文有意让学生去体会作者的独特情感,感知其人文情怀。《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要“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价值取向”[2],强调要让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在初中语文民俗文化单元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带领学生感受文本情感方面的思想内涵,通过品味重点词句等方式,帮助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寄寓在文本中的独特情感。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助读系统强调对作者思想情感的體会。例如单元提示中强调感受作者的独特情思;《社戏》的“思考探究”中设置了许多关于情感的思考题,通过“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思”等不同提问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民俗、对生活的独特思考。这些要求都体现了教材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思维能力的重视,意在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文本中所体现的这些思想情感,都是作者人文情怀的独特表现,是一种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能够对培育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心理起到特殊的教育作用。

(三)学习民族文化精神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选编的课文有意让学生学习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要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让学生去“感悟革命领袖、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精神”[3]。因此在初中语文民俗文化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文本中所蕴含的独特精神特质,继承与弘扬民族精神。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助读系统强调体会与学习民族精神。例如《回延安》在“积累探究”中提出让学生“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通过延伸阅读相关资料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延安精神”的理解;《灯笼》在“阅读提示”中指出要“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这些民族精神蕴含在民族文化之中,而民族文化又在不经意间孕育与映射着民族精神,体现出积极向上、健康的精神面貌与审美情趣。语文教材作为实现育人价值的重要工具,更要注重民族精神的渗透与培养,使学生获得民俗文化对精神的丰富滋养,让民族精神发扬光大、焕发光彩。

根据对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选编分析,总结归纳出其意图主要体现在了解多样的民俗文化、体会作者的独特情感、学习民族文化精神三个方面。通过分析编者意图,能够帮助师生厘清教材的编写思路与重点,为挖掘文化价值做好铺垫。

二、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民俗的文化价值

民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能够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与内在心理,通过强大的凝聚力引导人们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一)塑造个体精神品格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是人文精神的底蕴,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都有很重要的作用。”[4]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品行等,使其形成文化品格与精神品格的统一,继而外化为优秀的个体。《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5]。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将语文教材作为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与弘扬民族精神的主阵地,通过民俗来挖掘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并逐渐使其内化为学生的个人修养、学识气质等内在品质,促使学生获得精神的自我成长。例如《回延安》通过“小米饭”“米酒油馍”等饮食意象,《安塞腰鼓》对高粱地的叙写,体现出陕西人民勤劳简朴、艰苦奋斗的精神;《灯笼》通过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体现出忠心报国、勇赴国难的担当精神;《社戏》中因为“远客”的到来而使得同伴们“减少工作”“伴我来游戏”,还有外祖母因“我”未看到戏,而认为待客的礼数不周,这些都表现出人们的淳朴善良和对礼的重视,强调以礼待人、与人为善的精神。这些蕴含在课本里的精神,都是教师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关键素材。只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更好地承担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

(二)增强民族凝聚力

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构建群体的文化认同。《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民俗作为民众文化和群体文化,所承载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因此,在初中语文民俗文化单元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民族情感的培养,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语文教材中所呈现的各类情感,促使其实现情感的自发到自觉的高度升华。例如《回延安》中所传达出来的故土难离的情感、《社戏》中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灯笼》中忠心报国的誓愿、《安塞腰鼓》中人们用腰鼓的形式表达丰收的喜悦,这些都属于民族情感的一部分,是具有认同感的表现。特别是其中形式各异的民俗文化活动,如腰鼓、社戏,都有着强烈的参与性特点,通过语言的描写塑造,就能感受到安塞腰鼓磅礴和为之震撼的强大生命力,感受到社戏所带来的悠闲惬意。由此可见,民俗文化在具有差异性的同时又体现出一定的同一性,其背后都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生活和未来的美好祝愿,这也是语文教材育人价值的精髓所在。语文教材中所体现出的民俗文化,是铸牢学生“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只有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民族情感,才能有效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归属感,逐渐提升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

(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呈现出多样性与复合性的特征,各民族文化不断地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而又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6]。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民俗文化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本单元呈现的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样,有在迎神赛会或岁时节庆时才举办的社戏,有庆祝丰收、欢度节日的安塞腰鼓,这些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让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民族的艺术表现形式。此外,还有具有多重内涵和象征意义的灯笼。灯笼作为传统工艺品,品种多样,用途广泛,与生活息息相关,并有许多关于灯笼的习俗,如在元宵节点花灯。这些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文化视野,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而且还能使其在吸收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提升对本民族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树立文化自信,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语文教材中所体现的民俗,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选择,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民俗文化实现民族文化传承,并在传承中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语文教育要充分认识到民俗的教育价值与文化价值,将着力点放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之上,引导学生从多样的民俗活动中感知文化之丰厚博大,在积累丰富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文化的理解。

三、民俗文化价值的实践路径

八年級下册第一单元有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与文化价值,教师可从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品味重点词句、借助“文化”元素渗透民族精神等方面入手,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文化底蕴,帮助其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承。

(一)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传统文化因其时代性与文化环境的不同而具有局限性特征,教师需要以文化为基础创设情境。“在我国,最早提出‘情境概念的,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他提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其中的‘情境指有情之境”[7],情境教学则是激发学生真实情感与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民俗文化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情境意识,根据教学的需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注重将教学与学生生活相结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与文化氛围,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其了解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积累、文化意识与文化观念。

首先,教师可以将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把握文化,通过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让学生充满对广博文化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对安塞腰鼓的文字介绍或音频,使学生初步感受腰鼓的魅力,再播放有关腰鼓表演的视频或图片,通过不同介质的交互融合,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其产生一种视觉上的强烈刺激,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由于民俗文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要让学生多去真切地体验和感受那些呈现在语言文字中的多样文化,以直观的方式感受民俗,走进文本背后的文化故事。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古诗词的方式来创设充满古典气息的课堂情境。中国的古诗词内涵深刻,其中有许多描写民俗的古诗词,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思想。例如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这些古诗词都与中国的传统节日息息相关。因此,古诗词可以作为情境创设的内容之一。教师可在课件上展示与传统节日或民俗相关的古诗词并配以音频,或是由教师朗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与想象,进而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对民俗文化产生浓厚兴趣。课堂情境的创设是教师带领学生快速走进文本的重要方式,语文课程要重视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传承。

(二)品味重点词句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和文化积累,是作者表达的重要途径。品味语言的过程,也是学生文化获得和情感积累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重点词句,品味语言背后的独特情感。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带着情感去诵读重点语句,在诵读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不可进行模糊化的诵读。例如《社戏》所表达的是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和淳朴民风的怀念之情,教师则可以结合文本中的看戏部分及最后一段进行设问和引导,通过有层次性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情感,把握主题。如“能与朋友一起去看戏,‘我的心情是急切而舒畅的,但是这戏真的非常精彩吗?”结合看戏部分,学生不难体会到那天的戏并非很精彩,甚至有些扫兴。教师可在此基础上提问:“为什么普通的罗汉豆和并不精彩的社戏会成为最好的豆和最好的戏呢?”学生经过交流探究就能感知到语言背后的深刻内涵,这时教师可进行升华,揭示主题,让学生再次诵读并谈谈内心的感受。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对童年和淳朴民风的怀念之情,而且还能使其走进文本深处。

其次,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作者情感的独特与深厚之处,对此,可以适当对语句进行改写。如将运用了表达方式的句子变成普通句式,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使学生在对比中理解作者的亲情、友情、家国情等情感。尽管其文体不同,地域不同,但表达的情感都有着时代共通性。通过对语言的品味,学生能够感知到作者的情感态度与情感指向,理解作者对童年记忆的怀念,对家乡民风民俗的热爱,对保卫祖国的抱负等,以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三)借助“文化”元素渗透民族精神

语文教材中蕴含了许多优秀的民族精神,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因素。教师可以文本中的“文化”元素为依托,从文化角度切入教学,通过探究文化意蕴,让学生理解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以此培养学生的精神品格与民族气节。

教师可从文本中的民俗事象入手。本单元所承载的民俗事象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意义,能够帮助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内涵,促进优秀文化传承。以《灯笼》为例,灯笼是传统文化中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民俗事象,不同种类、不同场合中的灯笼则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着重引导学生探究灯笼的多重文化意蕴,如用精练的语言,结合影视片段中有关灯笼的视频,让学生充分了解灯笼的由来、发展、制作方法等多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到灯笼的文化理念上,进而让学生理解灯笼不仅仅有着喜庆与人丁兴旺的寓意,在更深层次上还代表著人们内心对个人、对亲人,甚至对整个社会的美好期盼。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象征着幸福与光明,透过一个个灯笼,引导学生感受内心所拥有的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逐渐使学生理解作者借灯笼所表达的保家卫国的意志和热情,实现精神的深层渗透。文本中所体现的这些情感与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语文课程正是通过这些优秀的民族精神浸润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其在民族精神的熏陶下内化为自觉的精神品质,最终实现精神人格的塑造。

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不仅是人文精神与人文情怀的体现,而且还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语文教育要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围绕立德树人,将民俗文化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6.

[2]同[1]3.

[3]同[1]27.

[4]吴洁.以语文教学为载体 搭建弘扬传统文化的平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27(8):29.

[5]同[1]1.

[6]同[1]6.

[7]王玲玲,熊岚.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小学生命课堂实践路径探析[J].语文建设,2018(8):6.

猜你喜欢

文化价值民俗文化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承德外八庙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探析
刍议尖扎藏族“则柔”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