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茶文化协同高校文化育人的探索

2023-07-13吴亮亮

百花 2023年5期
关键词:文化育人路径研究高校

吴亮亮

摘 要:本文以中华茶文化为载体,结合高校文化育人,分析其在文化育人方面的可行性。此外,文章还提出了中华茶文化具有社会性、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包容性,探索了中华茶文化在高校文化育人中的意义,中华茶文化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滋养大学生的心灵、塑造大学生的性格、提振大学生的自信心、拓展大学生的发展之路,同时对中华茶文化协同高校文化育人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中华茶文化;高校;文化育人;大学生;路径研究

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叶兴于唐,而盛于宋,明清时期发扬光大,民国时期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复兴,这是中华茶文化发展的主要脉络。中国茶是中国精神的重要载体,中华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因此,继承并发扬中华茶文化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迫切需要高校思政课程协同其他学科的路径研究。中华茶文化因其独有的文化属性,在这一领域的探索空间广阔。中华茶文化在融入高校课程上具有良好的先天优势,在进行知识体系重构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塑造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深厚的基石。

一、中华茶文化的特性

(一)中华茶文化具有社会性

茶,承担了社会交往与自我陶冶的重要媒介功能。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达18.5%,稳居世界第二位。中国人民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开始追求高品质的休闲娱乐和精神生活,茶叶也日益成为中国人交际应酬不可或缺的媒介,以茶交友、以茶愉情已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俗话说盛世饮茶,就如今而言,无论是处江湖之远的贩夫走卒,还是高居庙堂的士绅文人,茶总是他们闲暇之余惦记的好物。中华茶文化雅俗共赏,不仅仅体现在“柴米油盐酱醋茶”,更体现在“琴棋书画诗酒茶”,它既能满足广大老百姓的基本生存需求,也能满足老百姓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墨西哥人类学家阿图洛·瓦尔曼在《玉米与资本主义》中深刻揭示了玉米如何影响了人类社会和经济进程,尤其是对西方人类文明,对其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同样,茶叶作为“东方树叶”,对中国人民以及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譬如,唐朝中期唐德宗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开始征茶叶税,这一举措对中晚唐的社会安定有着非凡的意义,该税种一直征收至民国;再如,茶叶对于边疆地区属于战略物资,由于高寒、干旱地区无法大面积种植蔬菜水果,需要依靠茶叶来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又如,茶文化与礼文化相融合,逐渐形成古代宫廷茶礼、寺观茶礼、民间茶礼[2],其中使用最多的要属民间茶礼,“叩手礼”就是其中最常见的礼。

(二)中华茶文化具有民族性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都有饮茶或吃茶的习惯,在长期的饮茶、吃茶、用茶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饮茶风俗。譬如回族的八宝茶、白族的三道茶、蒙古族的奶茶、藏族的酥油茶、纳西族的龙虎斗等。高校思政课程加入中华茶文化,可以吸引各个民族的大学生,在持续的文化交流、民族融合中促进民族团结,引导大学生尊重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而培养大学生尊重差异、尊重历史、爱好和平、感恩祖国的美好品质,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合力。

(三)中华茶文化具有区域性

中国人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理气候种植与之相适应的茶树品种,再制作、品饮当地特色茶叶,形成独具区域特色的茶文化。中国北部比南部温度更低、光照更弱,茶叶的酚氨比较低,因此北部的茶树比南部更适合制作绿茶,反之,中国南部的茶叶酚氨比较高,比北部更适合制作红茶。譬如,河南信阳发展信阳毛尖,江苏苏州发展洞庭碧螺春,浙江杭州发展西湖龙井,安徽黄山发展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祁门红茶,福建福鼎发展福鼎白茶,福建武夷山发展武夷岩茶,福建安溪发展安溪铁观音,云南普洱发展普洱茶。再譬如,边疆地区喝黑茶居多,福建、广东、台湾地区喝乌龙茶居多,北方喝花茶居多,江苏、浙江、安徽喝绿茶居多。不同区域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茶文化现象,从这些不同现象中亦能够折射出背后的经济差异与文化差异。

(四)中华茶文化具有国际性

茶叶、茶文化滥觞于中国,中国是最早种植、加工、品饮茶叶的国家。[3]中华茶文化对世界茶文化影响深远,譬如唐代的日本遣唐使将中华茶文化从中国带回日本,逐渐演变形成了今天的日本茶道。再者,摩洛哥茶文化、韩国茶文化、英国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美国茶文化,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深受中华茶文化的影响,甚至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都有中华茶文化的影子——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4]中华茶文化在国家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尤其在增加政治互信、经济合作、文化认同、民间交流等方面。譬如中国正在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中华茶文化已成为联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桥梁。有研究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茶叶进口国的人均GDP和经济开放水平与我国茶叶出口量呈显著正相关。[5]“一带一路”沿线多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虽然GDP不高,但是潜力大,增长空间广阔,中华茶文化成为与其缔结和平友好关系、增进文化共融、增强经济合作、实现利益共赢的良好载体。2019年6月29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第41届会议通过5月21日“国际饮茶日”提案,高度肯定茶叶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中华茶文化不仅仅会在中国得到继承和发扬,更会在国际舞台上继续书写自己的辉煌。

(五)中华茶文化具有包容性

中华茶文化海纳百川,在汲取全球文化资源中不断发展壮大,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著世界各国人民。中华茶文化包罗万象,在不断发展中赋予自身鲜明的中国特色。茶与中华诗词、歌舞、绘画、书法、陶艺、瓷艺、宗教、医学、服装、建筑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譬如中国六大茶类的加工技术是在不断互相借鉴中完善而来的;福建乌龙茶揉捻机借鉴了日本的机械揉捻机,解放了人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国家级良种福鼎大白茶、铁观音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为保证各地的茶叶质量与产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红、绿、白、黄、黑、乌龙茶等六大茶类和而不同,共同构成了繁荣和谐的中华茶文化体系;绿茶性寒凉、乌龙茶性温、红茶性温热、黑茶性温和、白茶性寒凉,这几大茶类既有各自特点,又有共通之处,在不断包容互补中成长。茶可以与道家、佛家、儒家三家共通共荣。茶可养生,使人清净无为;茶禅一味,活在当下;茶可中庸,克明峻德。正是其包容性,中华茶文化得以繁荣发展,熠熠生辉。

二、中华茶文化协同高校文化育人的意义

(一)中华茶文化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茶,是世界三大无糖饮料之一,属于健康饮品。《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华佗《食经》中记载:“苦茶久食,益意思。”《神农食经》中记载:“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饮茶,可提神醒脑,提高思维能力,使人身心愉悦、精神饱满。《茶经·一之源》中记载:“茶之为用……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饮茶,可解油腻,可促进肠道循环,利于消化吸收,降低血脂,利尿排毒,清除体内自由基,提高身体免疫力,对增强体质有良好的效果。引导大学生养成饮茶的习惯,减少摄入含糖、含添加剂的饮品,有利于保障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大力弘扬中华茶文化,培养大学生形成热爱饮茶的健康生活方式,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为国家富强凝聚磅礴之力。

(二)中华茶文化滋养大学生的心灵

茶性即人性,品茶即品人生。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能迅速地悦纳西方文艺作品、当代流行文化、外来音乐影视作品等,有时反而对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缺乏敏锐的感知力。《茶经》中关于茶对心灵的净化有着精彩的论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饮茶,对精神的作用,表现为能够检视自身行为、养成俭朴生活方式、培养良好道德风尚。著名茶学家庄晚芳多次强调饮茶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提出“廉、美、和、敬”的茶德要义。已故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根据中华茶文化的演变历史,结合现代化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中国茶礼”这一概念,其内涵丰富,可总结为四个字——俭、清、和、静。因此,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去适应快节奏现代生活的同时,也应该教会大学生以茶为媒,以传统茶文化点亮人生,在人生发展道路上找到心灵的归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校要深入开展中华茶文化教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浸润大学生的心灵,繁荣高校茶文化,引领高校健康新风尚。

(三)中华茶文化塑造大学生的性格

中华茶文化中蕴含着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社会观、道德观、天下观、宇宙观。譬如,中国人钟爱泡饮纯茶,中华茶文化崇尚自然,讲究天人合一、静心事茶。高校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加入中华茶文化,使其内化为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塑造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引导大学生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远离低级趣味,进而培养大学生成为志趣高雅、品格纯良、道德高尚的现代化建设者。中华茶文化自身具有深邃的历史感,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发大学生深重的民族情怀;中华茶文化同时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以其把握时代脉搏的感召力培养大学生与时俱进的探索精神。因此,大学生应当将中华茶文化中蕴含的优良品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在当下,用在当下。

(四)中华茶文化提振大学生的自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是对其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青年是民族的未来,大学生的自信心关乎举国人民的自信心。茶为国饮,中华茶文化是一张极具魅力的名片,必须牢牢扎根中华茶文化,增强对中华茶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推进中华茶文化自信自强,铸就中华茶文化新辉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激发昂扬斗志。

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接续推陈出新,坚定文化自信与历史自觉,把中华茶文化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夯实中华茶文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中华茶文化继续在中华大地上闪闪发光。

(五)中华茶文化拓展大学生的发展之路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茶产业属于绿色产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绿色发展已然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数据,2021年全国干毛茶总产值为2928.14亿元,增长301.56亿元,增幅11.48%,充分说明茶叶作为重要的农副产品,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茶产业还与乡村振兴息息相关,茶产业的生产端联结着千家万户的茶农,消费端联结着亿万的茶叶爱好者,是健康产业、民生产业、朝阳产业。譬如,茶产业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第一农业产业,也是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其中最为出名的是都匀毛尖。2014年的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把都匀毛尖品牌打出去”,近几年,都匀市切实贯彻指示精神,依托当地的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全面提升都匀毛尖茶区域公共品牌与产业综合竞争力。茶产业的繁荣发展既是为茶农谋利益,也是为茶客谋口福,更是为经济谋发展。高校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引导大学生练就过硬本领,积极返乡创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起牢固的人才支撑。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茶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是教育赋能与人文素养知识增值的突出体现。中华茶文化不仅可以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过程中充当重要的载体,更能拓展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之路,有利于缓解当下结构性就业矛盾,大大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

三、中华茶文化协同高校文化育人路径研究

(一)以课程为主轴

开设专业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将茶文化的相关专业知识贯穿学生的日常课程,着力打造省级、国家级茶学精品课程,推动校园茶文化繁荣发展;开设茶文化讲座,举办茶艺师、评茶员培训以及等级考试,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就业能力;举办茶学学术高峰论坛,提升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开阔学术眼界,为茶学的基础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邀请茶叶企业高管举办讲座,分享茶叶企业经营管理的经验,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充分利用研究生校外导师制,将茶叶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吸纳到校企共建联培体系中;通过互派茶学专业的国际留学生交流项目,进一步在国际上推广中华茶文化;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组织大学生到产茶区进行社会实践,到茶叶企业、茶馆、茶空间观摩体验,参加全国各地的茶叶博览会,学习一线的生产、销售经验,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二)以社团为依托

高校可以创办茶道研习社,吸引广大学子热情参与,将茶事活动融入高校学生活动;组建大学生茶艺队,承担校内外茶艺表演与培训任务;举办“茶席”设计大赛,展示青年学子关于茶文化的美好创意;支持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创办校内茶馆、奶茶店等,构建沉浸式校园茶文化氛围;举办“无我茶会”“申时茶会”等活动,培养大学生热爱饮茶的良好生活习惯;组织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茶艺大赛、世界技能大赛等专业赛事,以赛促学,学思践悟。

(三)以宣传为窗口

高校可以利用高校融媒体、校友媒体、社会媒体等资源,打造体系化的茶文化宣传平台,大力宣传高校茶文化建設的品牌项目,展示高校茶文化育人成果;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G20峰会、世界博览会等国际性活动,大学生通过茶艺表演展示高校青年学子的青春风采,吸引国际媒体宣传报道。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 段继业.社会科学视野中的砖茶[J].茶叶科学,2011,31(2):143-151.

[2] 周智修,薛晨,阮浩耕.中华茶文化的精神内核探析:以茶礼、茶俗、茶艺、茶事艺文为例[J].茶叶科学,2021,41(2):272-284.

[3] 陈宗懋.中国茶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5.

[4] 盛敏,刘仲华,黄建安,等.论当代美国茶文化复兴[J].茶叶科学,2017,37(4):420-427.

[5] 王春晓,高峰,陈富桥,等.“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基于渐进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分析[J].茶叶科学,2021,41(6):865-875.

猜你喜欢

文化育人路径研究高校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哈尔滨新区对外开放路径研究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技术文化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