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信阳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3-07-13吴爽张浩
吴爽 张浩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随著移动互联网和工业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加速扩张,以及大数据技术的普遍应用,探索高效率的城市社会治理转型路径已经成为城市管理者和学术界的重要议题。本论文对三线城市信阳市的社会治理建设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从治理理念、机制、技术三个角度分别提出优化数字治理思路、构建合作共治机制、推动数据共享等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城市治理,现代化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快速增长与城市扩张所带来的耕地减少、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城市的现代化治理需求迫切。随着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探索新常态下促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更好方式,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由政府机构主导的“社会治理”概念[1],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市域社会治理”的概念[2],体现了从强调政府机构的主导地位转向地方社会自我治理能力的培养,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截至目前,我国诸多城市都开展了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在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信阳市为河南地级市,位于河南、安徽和湖北三省交界处,处于淮河生态经济带和中原经济区的交叉节点,属于国家经济战略要地。2022年信阳市生产总值为3196.23亿元,相比2021年实际增速为4.2%,整体经济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信阳市并未被住建部列入试点智慧城市,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步伐相比于一、二线城市略显缓慢。
一、大数据时代下信阳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现状
(一)战略重视:多项政策举措助力城市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在多个重要文件中强调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要求。如在2016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提出,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建设数字中国,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2020 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数字政府作为数字化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进行强调,凸显了数字化转型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河南省紧跟国家步伐,印发《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从多个方面推动城乡治理与数字化相结合。2020年以来,按照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河南省精心绘好试点建设“路线图”,将郑州市等9市作为第一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为各辖市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了路径遵循。信阳市虽然不在第一批试点名单中,但早已积极探索建设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特色路径。信阳市响应政策要求,在《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加快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公共安全、交通管理、环境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提高城市治理智能化水平。2021年,信阳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制定《信阳市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将“实施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工程”作为重点工作,旨在通过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进乡村数字化治理等举措,有力推动信阳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进程。
(二)基建支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日趋成熟
根据信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截止2021年底,信阳市有5109个5G基站建成投用,基本实现县城、乡镇、农村热点区域覆盖。在2021年9月27日移动公司在狮河区游河乡开通全省首批5G700M基站之后,宽带网速进一步提升。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促使智慧城市的应用软件与人民生活融合,尤其是以5G、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日趋成熟,提升了城市的集约化管理水平。
信阳市不断加强与三大通信集团的合作,如与移动公司合作开发“城市数字化管理”平台,与联通公司合力打造“智慧警务”和“智慧交通”平台,与电信公司共同建造“河南省政务云信阳分中心”,全面推进了信息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2019年信阳市政府与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合作建设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的备份中心与应用基地,共建、共享、共用遥感大数据信息基础设施,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随着“数字信阳”的快速推进,教育、保险、医疗、农务、交通等全部纳入网络平台管理,以数字城管中心平台为例,其在2017年至2020年间受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近20万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了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三)数据驱动:典型场景应用改善市民生活
信阳市将数据要素与不同领域的知识体系相融合,运用智能化应用场景帮助改善市民生活,提升居民幸福感。在物流领域,信阳市政府与京东合作“大方城智能物流”项目,降低综合物流成本,完善配送网络,为信阳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在旅游领域,信阳市鸡公山景区自2017年起打造“智慧文旅VR+AR交互沉浸式体验平台”,实现各系统数据互联互通,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结合信阳市茶产业特色,信阳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中国建设银行信阳分行联合推出“云赏信阳毛尖”平台,通过共享茶产业相关数据,推进信阳茶产业的转型升级,让发展红利惠及民生。大数据时代下,信阳市形成了一批典型的应用场景案例,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二、大数据时代下信阳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治理理念现代化存在障碍
政策文件的出台虽然对信阳市在大数据背景下的治理现代化建设有指导性作用,但文件具体内容大而广,缺乏针对性。有关社会治理的牵头部门和建设部门较多,几乎涉及市、县、区各级单位。牵头部门对于数字经济工作缺少强有力的统筹,对各建设部门的影响力有限,各部门难免会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导致资源浪费。
相比于上海、深圳等大型城市,信阳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起步较晚,由于对社会治理的理念、建设规律等认识不足,导致政府顶层设计时出现了“盲目跟风建设、忽视项目落地”的现象。信阳市政府在学习治理理念时,有时会盲目的借鉴别市文件,忽略了将地方特色与最新的社会治理现代化理念相结合,没有摸索出符合本市实际情况的治理方式。信阳市政府投资数亿元建设智慧社区、产业园区等,但对于项目的后续落地缺少监管与考核,使得部分园区出现“空壳化”“地产化”问题。
(二)社会治理机制现代化受到制约
一是政府治理主体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障碍。各个治理主体在治理过程中都会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为个人争取有利的治理方式。若治理主体之间发生较大利益冲突时,可能在博弈的过程中消耗时间和成本,甚至导致社会治理陷入到集体行动的困境中去。因此,在做一些重要民生决策时,信阳市各个社会主体之间不能合力配合,将制约信阳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二是传统治理惯性与新兴治理工具的融合挑战。在实际治理过程中,政府仍习惯于传统治理方式,导致治理成本高、治理效率低。如基层治理习惯沿用人海战术等。尽管一些政府部门已经引入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由于管理者短视主义、懒政、怠政等传统问题难以在短期内根治,管理者的数字化思维和数字技能缺乏,也很难重复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赋能作用。
(三)社会治理技术现代化亟需增强
一是基建发展不均衡,公众参与度低。信阳市目前已经在狮河区、光山县等信息基础设施较好的县区先行进行智慧化改造,计划逐步推进全区县的智慧化水平,但受惠群体不够广泛。截止到2021年末,信阳市农村常住人口为302.25万人,占全市人口的49%。大量农村居民享受的有关医疗、教育、就业等公共服务质量不高,未能充分感受到信息化发展成果。部分农村区域由于地形复杂、交通不便,5G网络接入还未完全覆盖,社会治理现代化基础建设在应用终端并未得到普及。
二是数据整合困难,技术瓶颈待突破。信阳市近几年陆续启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智慧化升级、信阳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等重点信息化项目,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但这些项目之间缺少联动,不同建设单位的项目数据未能有效融合,在数据管理、查询、更新方面存在不便。对于政企合作项目,由于机制不健全、利益不协调、制度不一致等多种客观原因,导致数据难以充分共享,数据的经济价值难以充分挖掘。
三、大数据时代下推进信阳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优化数字治理思路,实现治理理念的现代化
信阳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在现有规划的基础上,需要在细节和边界处进行更新与调整,以适应新时代信息飞速迭代的社会特性。考虑到信阳市生态环境优越,有发展高科技、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产业的基础条件,可以加强对绿色智造产业的行动部署,加快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绿色智造产业工作格局。信阳市红色资源丰富,可以致力打造“党建统领、服务集聚、多元共治、共建共享”的智慧社区治理服务新模式。信阳市的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区分县域特色,合理安排建设任务,对于特殊事项特殊考虑。例如罗山县在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中需要统筹考虑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信罗一体化建设。
针对现阶段信阳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盲目跟风建设、忽视项目落地”现象,建议市政府从项目识别与准备、项目采购、项目执行和移交三大过程优化运作模型,降低项目失败的风险。此外,建议信阳市政府统筹探索建立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绩效管理机制,为项目落地提供持续发展保障。在项目绩效管理机制中加强“事前”和“事中”两个环节的绩效评价,重视项目的效果评估,以此及时纠正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误区,有效提升项目落地的质量。
(二)构建责任到位的共治机制,提升治理机制的现代化
第一,建立利益协调的合作共治机制。治理主体之间必须充分达成“以人民为中心”的行动共识,当组织利益与公共利益相冲突时,以公共利益至上。纵向的“政府管理”与横向的“属地负责”可能存在由职责分工和资源竞争导致的利益冲突,调整的重点是权责资源的一体化配置。这要求在政策层面尽快制定统一规范的建设指导文件,明确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方向、标准等,同时在治理流程上科学定责,发挥高级别的组织机构的协调作用。通过兼顾政府治理的政治性、社会治理的逐利性,平衡好统一建设和基层创新的关系,探索利益多元共享、成本边际递减的良性机制。
第二,构建各司其职且责任到位的机制。政府和企业都是社会治理的参与者,责任到位机制是各方履行职责、降低治理风险的基本前提。对于政府部门而言,需要对社会治理高效性负责,避免政务躲避等现象的出现。依托信息化平台,政府部门有关人员应该提升服务意识,打破传统的懒政、怠政思想,主动迎合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挑战,提高在工作中政务处理的精准性并为工作结果担责[5]。对于相关企业,也需设置责任兜底部门和责任兜底制度,研发者、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都需对市场产品的质量负有一定责任,应该具有分担风险意识和社会互利共生思想。通过构建责任到位的机制,营造社会主体共同发展的均衡生态。
(三)完善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共享现代化治理的技术优势
第一,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信阳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制定的目標,信阳市到2023年应建成8000个5G基站,网络实现乡镇以上区域连续覆盖。在建设过程中,建议市级部门统筹考虑各县域的建设规模、财政水平和技术保障等,避免重复建设,采用集成模式统一管理和建设信息化项目,有效解决区域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均衡的问题。为了加快5G基站建设进度,建议创新审批机制,开辟5G基站建设“绿色通道”,压缩建设基站的审批事项和审批时限。通过新建5G基站,优化信号质量,并为有意向的农户免费提高宽带传输速度,减少机顶盒收费,不但有利于活跃乡村经济,并且对于拓展智慧治理的运用有较大帮助。
第二,积极推动社会主体的信息共享。信阳市的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目前以各单位建设各自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为主,未来需着力推进全市大数据平台建设,强化全市数据资源的汇聚整合。在管理方面,一是政府部门需要成立专职小组完善全市统一的数据资源目录,建立数据溯源工作标准,将各行业、各领域的数据及时归集到全市大数据平台。二是建议建立健全数据辅助决策的机制,政府通过整合、处理、分析数据,能够动态掌握重要工作进度,协助政府做出科学决策。三是加强数据共享方面的绩效管理,实施积分制管理方法,积分与员工的绩效奖金挂钩。如果个别员工配合共享数据资源不积极,影响数据处理质量,可以降低员工积分,对情节严重的进行追责处理。 PR
本文系信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大数据时代下信阳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JJ07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杨鸿雁.社会管理创新视阈下的网络治理创新[J].行政与法,2014(10):59-64.
[2]刘霞.烟台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探索与思考[J].现代交际,2021(18):221-223.
[3]金伯中,蒋国长,毛华栋.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20(01):15-20.
[4]杨杨.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优化路径浅析——基于新公共管理的视野[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5):30-35.
[5]庞金友.“中国之治”的市域之维—新时代市域治理现代化的逻辑与方略[J].人民论坛,2020(12):78-80.
(作者简介:吴爽,职务:助教;学历:硕士;研究方向:区块链实践)
(责任编辑:李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