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健康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五融合优化策略研究

2023-07-13张晔

公关世界 2023年11期
关键词:大健康

摘要:大健康视角下推进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融合具有诸多的逻辑依据,具有建设体育强国、健康强国的宏大战略需要,也有普通学生健康发展与体育素养提升的需要,还有体育课程本身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经调研发现,当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建设中,对健康教育的融合显得非常不足,主要表现为理念、内容、教法、资源与评价等方面的融合度不高。鉴于此,高职院校应该主动适应大健康的发展趋势,在课程理念、内容、教法、资源配置、评价等五个方面进行优化与完善,力求形成健康教育与体育课程在双赢中前行,以此推动体育课程体系不断完善。

关键词:大健康,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五融合优化

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背景下,如何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课程体系建设之中,提高体育课程社会服务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和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创新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也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高质量发展、不断获得社会认可、学生认可的一个大好机会[1]。学术界目前往往研究关注更多的是小学体育课程体系与健康教育的融合问题,对高职院校在内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如何融入融合健康教育显得有一些不足。同时,很多人认为健康主要就是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关注的显得不够,大健康的视角为破解健康教育的误区提供了方向,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的健康教育融合融入更是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因此,以大健康为背景,研究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与健康教育融合的优化策略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健康教育与体育课程融合的诸多逻辑依据

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下,大健康已经成为当下推进实施全面健康行动的重要思路。作为承载健康教育、体育教育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融入融合健康教育,具有诸多的逻辑依据。

(一)从教育层面上讲,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融合是高职院校教育与体育课程全面发展的需要。当下我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提出教育强国和健康强国的重大战略。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层面提出五育融合发展,推动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实施五育融合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要全面发展,必须主动把握这一时代要求,积极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以此方能推动健康教育发展和体育课程发展在互动共赢中前行。

(二)从教师层面上讲,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健康知识和理论不足,需要健康教育与体育课程的融合。加强健康教育与体育课程融合,不仅仅是教育发展与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还是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师的专业素养非常不错,但是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显得不是很充足,需要以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与教育质量的政策要求为指导,全力加强健康知识、健康教育技能等方面的学习提高。融入健康教育,推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高质量发展,能够倒逼高校体育课程教师对自己进行一个健康教育方面的整体性充电。因此,健康教育与体育课程融合将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师提供一个全面提高自身的大好时机。

(三)从学生层面讲,推动健康教育与体育课程融合有利于学生发展。首先,随着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二者深度融合,同学们对于体育知识的学习有了更加清楚的认知。通过不断的体育知识教育,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充分地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不断地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学校开展的体育活动,不断解放自己的身心,增强自身的体魄。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二者结合也促进了新时代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当中的落实,在现代化的教育背景下推进二者相融合,也可以促进体育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帮助同学们消化吸收更多的体育知识,让同学们感受到体育活动为自身带来的快乐。其次,减轻学生压力,学生们在校期间主要学习课本知识,往往忽略了体育运动。如果不能劳逸结合的话,那么同学们的学习效率会下降。推进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二者相互融合,可以帮助同学们在课余时间放松心情,缓解焦虑。同学们经常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也可以释放压力。同学们在课间也可以去操场上跑步,将学习上的烦心事转化为跑步的动力,充分地进行体育锻炼。再者,增强学生体质,在校期间,同学们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很多学生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受互联网大数据的影响,同学们即使是放假回家,也很少进行体育锻炼,大部分的时间都浪费在电子产品上,最新的体质测试显示,很多学生的体质状态堪忧。在体育课堂上要充分开展体育活动,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让同学们参与进来,增强同学们的体育运动热情,让每一位同学都以饱满的热情进行体育锻炼。只有增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学们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堂当中。学生们通过参加不同的体育项目,都可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中健康教育的现状调研

要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中融合健康教育,需要做很多工作和条件,比如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资源与教育评价等方面都需要进行一番调整。经调研发现,当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的运行中,课程的理念体系、内容体系、教师队伍素质体系、教育资源配置体系、教育评价督导体系等方面存在很多难以开展健康教育的困境和问题,影响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融入。

(一)从教育理念上看,体育课程体系的协同、个性化和复合型教育理念渗透不足。调研发现,当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运行中,教育理念上存在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协同育人理念不足,往往自成一家开展封闭式体育教育,導致与健康教育的协同不足,主要体现为各个体育项目的教师各自为战。个性化教育理念不足,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一般还是一刀切的集中统一教育方式,针对每一个人的不同情况开展个性化的精准教育显得不足,主要体现为目前依然开展的大班教学,导致很难做到一对一教学。复合型教育理念的不足,主要体现为体育课程教育运行中,没有很好融入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等融入体育课程体系之中,主要体现为体育教师往往注重体育方面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拓展与训练,对其他考量不足,导致体育课程的内涵提升和拓展不足,影响其内涵式发展和内在品质的提高。

(二)从教育内容上看,体育体系课程中的健康教育知识、理论与技能等方面融入不足。调研发现,当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建设中,往往注重身体锻炼上的健康知识教育,对健康的心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消费方式、健康的学习方式、健康的交往方式、健康的工作方式等方面的知识、理论和技能的教育融入显得非常不够,主要体现为课堂教学中的单一体育训练,各类健康教育滞后或者缺乏。

(三)从教师队伍上看,体育教师的健康学方面的素养不足。调研发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运行的主体——体育教师,一般都是体育学专业的教师,对体育这个专业领域内的相关知识、理论与技能方面很熟悉,但是对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储备、理论准备和技能掌握显得非常不足,主要体现为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和健康学方面的素养不够,影响了健康教育在体育课程体系中运行的教师队伍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的要求。

(四)从教育资源配置来看,体育课程体系开展健康教育的相关保障条件滞后或缺乏。开展健康教育需要相应的场地、基本设施和足够的教师队伍等方面的配置。调研发现,当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运行中,主要是针对体育教育进行了相关的教育资源配置,对健康教育需要的各类配置均显得非常不足,主要体现为心理健康咨询室和咨询教师、生活健康实验所和指导老师、体育场所与体育器材供给不足。

(五)从教育评价体系上看,体育课程体系中针对健康教育的评估显得缺乏。要在体育课程体系中融合健康教育,还需要从评估上入手推动,以便供给一个强大的引导力。调研发现,当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运行中,从督导评估上看,主要还是基于体育教育设置的一套体系,没有将健康教育也纳入其中进行构思,导致健康教育融入体育课程体系运行之中的基本督导评估构建缺位,影响了健康教育的规范化、常态化融合融入,主要体现为日常的体育和健康并重的教学督导评估落实不够。

三、基于大健康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五融合的优化对策

鉴于当下体育课程体系中融合健康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不足,高职院校应该适应大健康的发展趋势和要求[2],将健康教育长久融合于体育课程体系的运行建设之中,推动两者互动、融合发展,最终实现体育课程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理念融合,推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可持续发展,健康和体育融合是为了更好地达到育人效果。一是坚持目标管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紧扣“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与体育的育人功能紧密联系,全面贯彻“体育为健康,健康促体育”的教育思路,制定出相应的体育课程目标体系。二是合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建构相应的合法性运行机制。三是重互补与协同,健康教育内容与体育横向融合,在健康生活方式、安全应急与避险救护、心理健康等板块中重点体现、规划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协同方案。

(二)优化内容融合,不断提升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的内在品质。健康教育融入到体育课程体系之中,最为关键的是教育内容的融合,这决定了融合的内在品质。根据现有情况和大健康的要求,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融合健康教育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式:一是主题融合,即围绕一个学习主题,将体育与健康相关内容多方面多层次地进行跨学科整合。例如,以“终身健美”主题为圆心,辐射到的知识点有:终身健美的意义,久坐生活方式产生的医疗后果,保持活跃身心可以减少疾病、伤害和疼痛等,强调终身健美并不注重竞赛或高水平的技能发展,而是注重自我评价、个人目标设定、社会参与、体育精神、运动享受和休闲健身活动。该主题高度融合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疾病预防、运动习惯、伤害预防、体育精神、运动技能等核心概念,打破了健康与体育学科各自的边界,赋予了多元化探索的活力。二是内容融合,即将体育与健康中都包含的内容,如培养体育锻炼习惯、了解体育锻炼的益处、不同运动项目对健康的影响、运动安全等关联性较强的内容合并同类项。例如,“将体育运动纳入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体育与保健都包含的内容,分别存在于体育的“体育理论”和保健的“现代社会和健康”,可将二者从通过运动保持和增进健康,预防生活方式病的角度合并阐述相关主题。三是交叉融合,即在体育、健康教育中存在交叉点,但又在各自领域中存在不同的外延。如放松身体、运动与心理、预防伤害、预防疾病等内容。这类情况应找到二者的交叉点、结合点,利用好“体育”这一学习载体,传达健康知识、态度和技能。例如日本的“游泳”课中包含“事故防范”与保健中“构建安全社会”的“应急处理”有交叉,那么将学习游泳技能和应急救护的动态实践与危险情景识别、救护知識等静态理论相结合,教授溺水事故中应采取的处理措施可同时提升双方的教育效果。

(三)优化教法融合,不断推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创新。根据大健康的实施要求,结合当下职业院校体育课程体系融合健康教育的方法方式上的不足,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融合健康教育可以采用的教法融合如下:

一是课程目标锚定提升健康素养与体育素养。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和体育素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此预防和降低各种健康威胁。学生通过在学校习得、活用和探究健康相关能力,形成个人健康生活方式的必备条件。课程目标之一是使所有学生都通过养成对家庭、学校和社区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健康、富有成效的生活习惯,掌握成为具有健康素养和体育素养并追求健康生活的个体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课程目标之二“将心和身作为一体,在一生中保持和增进身心健康,持续丰富体育生活的资质和能力”,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健康生活和体育运动的关系,感受和实践身心紧密相连。课程目标之三,要求学生能够保护、加强和倡导自己和他人一生的健康、福祉、安全和体育活动参与;参与并享受在运动中的学习,理解运动对个人、社会、文化、环境和健康实践的重要性等。

二是课程设计基于能力培养需要灵活运用健康与体育元素。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设计不再以“知识内容”为驱动,而是以“能力提升”为驱动。因此,不拘泥于“门户”之见,可以更为灵活、多元地运用跨学科领域中的各种元素,达到提升综合能力的目的。主题中要求学生能够获得“规划和运用健康实践、行为和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健康、安全和福祉”的能力,既涉及到健康也包含体育,需要熟悉并能合理运用到的具体领域有“酒精与其他物质”“体育运动的健康益处”“安全”“关系与性”“心理健康”“食品与营养”等。

(四)优化资源融合,不断夯实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前行的发展基础。健康教育需要很多的教育资源配置。在推进健康教育融合体育课程体系之中,高职院校应本着节约资源、共享资源的角度,积极推动现有体育课程的相关资源进行改造,能够为健康教育所使用;在配置健康教育的新资源的时候,应积极考虑到体育课程教学的可使用性。这些资源的融合应包括教育场地、教育队伍、教育工具等方面,做到资源最佳利用和育人目标实现最大化。资源方面的融合需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育情况进行,力求最佳化。

(五)优化评价融合,不断增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前行的督导力量。督导评价是推动健康教育融合到体育课程体系之中的强大推动力,必须要高度重视和认真规划落实。鉴于当下督导评价的不足情况,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运行之中,要注重将健康教育的督导评估纳入到整个课程评估体系之中,将两者的评价内容、评价平台、评价主体、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相互借鉴、对接与融合,力求形成兼顾健康教育和体育课程教育的大健康评价督导体系,比如评价主体上,体育课程体系的评价主体可以借鉴健康教育的社会评价主体和学生评价主体的常态化使用;评价内容上,将体育课程的健康教育价值和内容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将健康教育的体育价值和内容也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力求做到评价内容和指标的融合。尤其是要在评价主体上拓展为家长、学生要参与;评价内容上要将五大融合情况细化优化成为具体可行的指标体系;评价的反馈与激励机制上要健全,力求形成一种正向激励。 PR

本文系湖南省“十四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课题名称:“大健康”视域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五融合”重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XJK21BZJ049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董璐:“健康中国”背景下高职院校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体育教学改革研究,当代体育科技2022年5期,16-18

[2]李静;“大健康”背景下学校体育的发展研究,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年7期,192-193

(作者简介:张晔, 职务:副教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体育人文、体育教学)

(责任编辑:姜秀靓)

猜你喜欢

大健康
旧州镇发展大健康中医药旅游产业的思路
“大健康”背景下学校体育工作的思考
贵州民族医学院校服务大健康产业发展SWOT分析
NC制药“互联网+大健康”平台初步研究
大健康背景下贵州苗医药传承和创新途径的探索
全民共建共享“大健康”
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大健康”时代到来了
首届贵州绿博会关注“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