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2023-07-12陈淑湘

乡村论丛 2023年1期
关键词: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长治市

陈淑湘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站在历史高度上展现出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是中国乡村变革的文明转型,总方针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内驱力,因此,文化振兴是“根” 与“魂”。文章以山西省长治市为例,阐释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山西省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 分析了面临的几个关键性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乡村文化 传承与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 长治市

一、问题的提出

2021 年,中国全面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这是史无前例的一项利民工程。为世界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提供了一条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展示了中国力量。接续下来,如何解决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大治理力度,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三农”工作的重心转移,这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文化凝结着一个民族的智慧结晶,是蕴含于民族最深处的精神力量,一方面文化是社会经济的产物,另一方面,根植于社会经济的文化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实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三农”问题协调解决的灵魂所在。“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由此可见,乡村振兴要实现文化振兴,这是社会发展的“根”与“魂”。

山西省长治市依据中央省市文件精神,扎实开展“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创建活动。新确定2 个创建示范县区、5 个创建达标县区,21 个示范乡镇、38 个达标乡镇,于2021 年底前12 个县区全部创建达标县区以上等次。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推动政策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形成工作合力,提升工作水平,助推乡村振兴。积极推进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工作,选取武乡县韩北镇王家峪村、黎城县小寨村等5 个试点村,充分依托红色资源,以“红色+ 绿色+ 特色”融合发展为抓手,编制实施方案和项目建议书,由县级领导联村、乡镇班子成员包村, 推動试点工作落实落地。发挥中央财政资金撬动作用,统筹整合400 余万元各类资金投入红色村建设,长治市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二、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我国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农耕文明史的农业大国,社会发展 “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 乡村是根基。基于乡村生活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被称之为乡村文化, 它是乡村居民世代生活的智慧结晶和精神产物,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与信息,具有凝聚情感价值和指导生活生产实践的现实价值,成为独具地域特色的精神载体,集中体现着农耕文明的传承,由此可见,乡村振兴必须包含文化振兴,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是必有之意和应有之内容。

(一)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影响文化秩序平衡

在中国,农民对于土地有着极其强烈依赖性,费孝通先生在其著作《乡村中国》中用浓厚的笔墨描述了这种感情。如今,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农村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工具的革新、农产品的市场化竞争,对依附于土地的农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使得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向集约化生产进行转变。生产方式的变化,解放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 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始向城镇的工业领域、服务行业进行转移,打破了农业人口的常驻性,使得人口迁移成了常态。劳动和生活状态发生的转变,使得乡村中的人们对于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高,需要相应的文化跟进。经济是基础,在此基础上衍生相应的精神文化追求。人们依赖于自身所处的经济关系,并以此建立相应的道德伦理观念。乡村文化一旦离开了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生产模式,就失去了根源和发展支撑,而催生出新的交往方式,此时,乡村衰落似乎成为了避不可免的归路。

(二)乡村文化载体空心化挤压传统文化空间

乡村既是一种地域空间,也是一种文化认同范围。乡村内的成员按照约定俗成的生产方式、生活实践、道德约束、风俗习惯、礼俗制度、精神信仰、交往规则等进行沟通与交流, 逐步形成了全体成员认可的价值追求、情感表达、文化认同的自我身份标志。这也是狭义角度的乡村文化载体。随着城镇化加速,人口减少以及流动性增强,一些村庄人去屋空,合村现象也逐渐增多。以长治市为例,2013 年度全市有146 个乡镇、3507 个行政村,2021 年度全市110 个乡镇、2436 个行政村,乡镇数量和乡村数量分别减少了36 个和1071 个。按照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来看,长治地区现有人口数量为318 万人,相对于第六人人口普查减少15.3 万人。从这样的一个数据来看,村庄的消失不仅仅是一种地理空间领域的消失,更是基于该空间领域为载体基础上的所形成的生产方式、生活实践、道德约束、风俗习惯、礼俗制度、精神信仰、交往规则有形和无形资源的消失。同时,过于强调追求城市的现代文明,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乡村文化中的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空间。

(三)乡村文化主体流失与缺失造成活力不足

由于城镇化快速发展,乡村与城镇的边界化越来越模糊,加之科技的高速发展、农业技术得到了极大提升、农业生产率提高,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加入了进城大军,乡村人口以老人、妇女、孩子为主体,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动造成了农村的空壳化,农村社会建设主体的流失、凋零使得传统文化出现了裂变、流失。农村地区很多原有的传统观念被侵袭甚至颠覆,传统的淳朴开始被功利主义挑战,金钱第一、物质力量无穷的金钱至上日益嚣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个人主义盛行,甚至威胁到了传统的道德模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出现大量离开乡的情况,造成乡村公共文化难以正常开展,传统手工技艺面临失传的困境,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治理以及经济新秩序建立。一部分背井离乡的农民汇入了城市中的“打工一族”,成为“农民工一代”“农民工二代”,但是,对于大多数出生于农村、在农村长大的农民来说,对于故土的思念仍很厚重,这种对于家乡、故土的情感能够延续几代人。因此,乡村文化的振兴,需要平衡文化的“传统性”与“差异性”之间的矛盾,既要传承中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创新发展当代乡村文化,提高当代乡村居民的人文素养,实现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因此,要清楚乡村文化的相关概念,精准把握不同群体(例如农村青年、乡村出生的中老年人群的乡愁、文化建设精英等)对待乡村文化的心理认知,才能深入探究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并寻求相应的文化“重塑”对策。

(四)乡村文化生态环境变化冲击原有价值观念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的传承,农民聚集在一个固定、相对封闭的地域场所,人口流动性缓慢且有着明显的自然边界,这是农村原始生态环境的概述,由此衍生的是农村文化生态环境。随着乡村社会发生的变革,人口流动性增强,城市文化等异质文化的流入,乡村文化生态环境逐渐呈现开放性、流动性、多元性以及现代性。乡村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化使农民感受到不同于乡村文化、乡土文化的另样文化样态,这是一个陌生但又有吸引力的文化生态形式,面对大量非乡村生活、非乡土文化进入精神世界,原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很难用原有的认知去理解现在所发生的文化行为。

(五)思想观念转变产生认知偏差

文化是人的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及再创造。农民作为乡村文化的主体,其思想观念的变化对于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影响其思想观念变化的有自身原因和外部因素,文化资本的强力介入和文化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发展是影响和改变农民思想观念的主要外部因素。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大量资本逐步注入农村场域,尤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资本的投入场域和方式,对于农村地区来说,不仅推动了乡村文化的发展,也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农民对乡村文化认知。资本注入乡村场域,对乡村文化市场的冲击是巨大的,不断压缩乡村本土文化的生存空间,赋予了乡村文化更浓郁的商业色彩。通常来说,商业是以经济价值为主要衡量,因此,当乡村文化被赋予浓郁的商业色彩之时,必然会造成经济利益至上的导向,直接影响着农村传统价值观念的原有认知,势必会导致农民价值观的嬗变,利己主义、享乐主义、金钱至上、攀比之风弥漫、盛行,极大地阻碍了乡村文化再生产的进行。网络和手机,作为文化传播的现代化手段,也影响着农民文化观念的认知。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21 年2 月发布的我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 年12 月,我国网民规模高达8.89 亿人,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约为68.54%;乡村地区网民规模3.09 亿人,占全国网民比约为34.76% ;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和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分别达到了79.8% 和55.9%。得益于现代化网络技术与手机等载体的现代化传播手段,农民可以获得大量的现代化信息,打破了地域、时空的限制,可以更加快速、直观感受城市文化。一边是对城市文化的广泛宣传,相对的是对乡村文化的冷落,在这样强烈的对比之下,造成大众对乡村文化的情感认同度下降和淡漠。同时,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提供快速的信息资源,同时又带来良莠不齐的信息,农民在这样跨越地域、时空边界的网络海洋中,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资源的影响,造成在思想观念、文化认知方面的偏差,严重的会造成农民对乡村文化的淡漠和自我否定,直接表现就是排斥,深层次地反映就是价值观的取向问题。中國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崇尚的是“忠孝仁义礼智信”,当农民淡漠甚至抛弃传统的崇尚之道,以“忠孝仁义礼智信”为内核的乡村文化则不再是农民生活的一部分,乡村文化的价值则大大降低、功能则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三、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传承

1. 深化农耕文化认知,促进乡村文明发展。在古代,农业生产力低下,社会定居型农业造就独特的乡土文化,其核心为农民对于土地有着极其强烈的依赖心理,这也是为什么农民普遍具有故土重游、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心理与行为特征的原因。尽管,中国早已步入工业文明时代,“三农”问题依然是国计民生之根本,是中国实现全面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农民,作为个体或者群体而言,乡村是其出生或长期生活的地方,源于乡村的自然环境、人文氛围、社会资源等形成的综合体。乡土对一个民族或民族区域文化特色的形成和涵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乡村文化作为评定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的软指标,是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乡村居民精神世界与心灵寄托所在。深化农耕文化认知,包括文字档案记录中的文字记载、也包括口头代代流传的文化资源、更包括建筑物、遗址等诸多文化资源, 深度理解其中所蕴含的精神要素和文化内涵。我国是一个农耕大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历史成为了乡村文化的核心。深化农耕文化,尤其传统村落,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当时的行为习惯、道德约束、价值观念对对乡村社会关系的理解,也可以以故事、传说来窥见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当时科技不发达、生产力低下的状态下,这些农耕文化资源为调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释放乡村文化活力。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化没有中断的国家。深厚的历史积淀,这是我们文化自信、文化自豪、文化振兴的基础和根脉。传统乡村文化包括传统艺术形式、传统伦理模式、传统文化思想范式等诸多方面。从传统艺术形式表现划分,包括传统的民间曲艺、民间舞蹈、民间杂耍、民间神话传说等,从伦理模式来看,包括村规民约、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等。文化心理包括精神信仰、心理认知、伦理道德等,因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育优良家风、淳朴民风,净化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助推乡村文化复兴。首先,要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借助现代化传播手段,创作兼顾教育性、时代性于一体的文化产品,在文化产品传播中去感染村民,增强情感认同。对于传统文化保护也十分重要。制定并完善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构建以“保护、传承、法治、振兴”为核心要义的政策法规,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其次,建立健全非物质文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探索传统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发展、保护工作,以此为抓手赋能乡村文化振兴,以现代化网络系统、数字媒介、人工智能为依托,建立传统文化资源库、档案库、数字馆、云空间展示等进行文化资源的搜集、存储、使用、传播、展示等,既能实现乡村文化资源的存量盘活,也可以激发乡村文化活力、提升乡村文化资源增量,增强文化互动联接,最终实现乡村文化资源的共建共联共享。

3. 根植乡村生活实践,深耕文化复兴土壤。历经千百年的沧桑变化,根植于乡村的乡村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并在乡村生活实践中流传。乡村文化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要根植于乡村生活实践,发扬乡村文化独特的文化魅力,深耕文化复兴土壤。要推动乡村文化资源的整合,通过对文化主体、文化表现形式、文化内容等方面进行重组, 既要保留“原汁原味”,取精华、弃糟粕,凸显传统优秀文化;也要不断创新、提升乡村文化的整体性形态和价值,满足农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发展

1. 坚持思想政治引领第一位,确保文化传承有效开展。推动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关键在党。党建强才能基层强,党建興才能发展兴。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中,充分论证乡村文化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增强政治引领力、组织凝聚力、发展引擎力,并将其纳入重要议程,保证各项任务明晰并落实到实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这是时代任务,也是执政宗旨所在,要坚定不移地抓党建工作,才能持续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的发展, 实现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认真贯彻中央及省市区委党建工作任务部署,着力提升组织力,增强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在党的建设、文化振兴、治理有效等重点领域, 建立“一把手”负责制,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工作,增强政治引领力。做到统筹谋划,科学合理设置目标规划、项目支撑、群众动员,实现有效的科技支撑、资金支持、人才支持。构建党委委员、支部委员、党小组长、党员、农户“五级联包”模式,将承包责任落实落细到街道企业、班组、党员、农户、家庭,构造党委引领抓大事、支部执行办实事、党员带头做好事的新模式。建设5G 智慧小镇,打造了一中心一平台一品牌:一中心即基层党建工作指挥中心,一平台即基层党建云平台,一品牌即建设全国一流智慧党建品牌。以“榜样力量”,始终坚持农村基层人才培养及先进树立工作,发挥“头雁”带头作用。每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积极开展“三亮三做”活动(党委领导要亮身份,做示范;两委干部要亮承诺,转作风;党员代表要亮行动,树形象),严格对村党支部书记的选拔、任用工作,加大培养力度,提升文化素质、执行能力、创新能力等,筑牢乡村振兴服务本领。

2. 完善乡村文化的制度建设,激发文化复兴内在动力。乡村文化制度建设方面,顶层设计是关键,要突出“整合”,将机制、理念、内容进行整合。机制整合。强调统筹设计“一盘棋”,建立综合性文化管理部门,科学设计乡村文化建设的方向、内容、目标、布局、筛选、部署,实现文化资源的整体性开发、利用、传承与发展。理念整合:乡村文化主体是农民,无论是服务、传承与发展,都必须紧紧围绕农民这一主体而开展,偏离了农民主体,则乡村文化失去了意义。必须将农民乡村文化的需求和向往作为发展导向,整合行政化、地域化、社会化等发展理念,以突出农民文化需求为核心,以增强农民文化美好向往和获得感、满足感为目标。内容整合:乡村文化不仅包括精神层面的文化资源,也包括地区自然景观、民间工艺、文化遗址、风俗民情等多方面资源,将乡村文化的精神层面的文化资源和各种遗址资源进行统筹规划、系统开发、重点挖掘、整体推进、有效利用,深挖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品牌,延伸文化产业链条,突出展示文化内蕴,提升文化产品附加值,加快文化资源的效益转化,满足农村的文化精神需要的同时增加农民的经济利益流入。

3. 挖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形成文化振兴品牌效应。乡村文化资源不仅具有社会效应, 也具有经济价值,凸显文化特色化、打造文化品牌化,能够有效地解决乡村文化空心化问题, 提升乡村文化的内生力,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与复兴。乡村文化内容丰富,要在众多的文化资源中进行挖掘、甄别、筛选,首先要做到定位清晰、凸显特色,牢固树立“一村一品”的品牌意识,全面梳理、综合考量资源分布、历史遗存、地理位置、风俗传承等因素,划分文化资源的原生性、传承性、先进性、可塑性进行系统塑造。例如,长治市振兴小镇以文化旅游强村富民为目标,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抓手,依托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 积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努力打造文旅休闲后花园,通过实施农旅融合、工旅结合、商旅融合,推动农业、工业、商业、旅游业融合互动,提升农产品质量、推动城乡建设发展、带动餐饮物流业发展,打造出“环境生态化、农村城市化、生活保障化、服务功能化、就业均等化” 的美丽村庄,赫然展现在三晋大地上。尤其在乡村文化振兴方面,实施转民风、治家风、养村风, “三风”共育促文明的举措。其一,打造传统文化阵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振兴文化小镇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基因、融合自然生态文化和谐发展,以“二十四孝”故事为主题建设了孝廉公园和以梅兰竹菊衍四大民俗生出的文化基因为主题的文化长廊。同时对村内的四条街、九条路分别以仁、义、礼、智、信、贤、德、文、明等传统文化精髓加崇字打头进行命名。其二,每年定期开展各类传承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特色活动,邀请各类专家学者举办国学讲座,开展好媳妇、好公婆评选活动等。特别是每年的九九重阳节,将邻近村里的近千名老人都请来,进行免费体检,发放慰问品,合照全家福,举办长街宴,让中华民族爱老敬老的美德扎根在每位村民心中。其三,以“三色”文化影响教育村民:先后推出了以体验农耕文明、民俗特色为主的“金”色文化;以传承革命精神、先烈遗志为主的“红”色文化;以牢记传统美德、历史根脉的“古”色文化。通过这些文化渗透与传播,不仅让村民始终牢记先辈勤劳俭朴、敬业持家的光荣传统,也使之成为文化振兴永远向前的精神基因。武乡县、黎城县有浓厚的红色基因和红色文化资源遗址,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黄崖洞革命纪念馆分地坐落于两县。红色文化元素的融入,促进了生态旅游发展,通过重走革命路,重温革命誓言等活动沉浸式感受革命文化。武乡县李峪村,在沉浸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的英勇斗争中, 通过地雷大王王来发的展览馆展现人民群众中蕴含的巨大能量和爱国热情。李峪村通过对红色文化资源、革命精神基因进行了特色化、系统化开发,推动品牌化效应,提高了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率。

4. 聚焦乡村文化建设的力量,突出乡村文化主体作用。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最终承担者是人,更加确切地说是农民,如何有效培育农民的主体性,这是激活乡村文化活力、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的关键问题。因此,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需要坚持服务理念、激发出农民建设乡村文化的内生力和创造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为农民服务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为农民服务的思想,首先要做到尊重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既要突出主人翁地位和首創精神,促进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和发展。作为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体,要充分依靠农民的主力军作用, 在建设乡村文化大礼堂、乡村文化治理委员会、家风家训馆、百姓生活馆、乡村生活展览馆、乡村史志馆、便民服务中心、村级活动产所等基础设施之时,广泛征求意见,有条件的可以召开听证会,听取建议,培养村民参加乡村文化建设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保证农民享有基本的文化权益,满足农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这个前提下,强化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自主性、能动性、自为性,重塑乡村文化灵魂、重拾乡村文化自信、恢复乡村文化活力。

(三)创新

1. 以耕读文化新课堂育时代青年。耕读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蕴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哲学思想、价值理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 作为五千年文明的智慧结晶,蕴藏着解决当代社会问题,如环境与发展的大智慧和重要启示。乡村文化要持续传承、不断发展、善于创新,将传统文化赋予时代内涵。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乡村文化必须要依靠人才,通过耕读文化进课堂,可以将男耕女织诗书济世的耕读文化进行普及,淳化民风、教化群众、凝心聚力。

2. 以文化治理共同体塑文明乡风。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十四五”规划、二十大报告中都提到了创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文化也是社会治理的一种“软治理”手段,从这个角度出发,乡村文化治理,关键要实现乡村文化公共性重塑这个问题,整合文化资源,提升治理效能,塑造乡风文明。积极探索“1+X+1”文化治理共同体模式,具体来说,“1”即党建引领。以党的领导为根本,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根本的特征和制度优势,通过党建引领,确保乡村文化供给、繁荣,以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为第首要导向;同时,引导、规范文化治理共同体组织的正确方向和有效作用发挥。“X” 即乡村文化治理共同体组织建构。乡村文化治理共同体组织建构,包括各级党委、政府、基层组织、社会组织以及民众,培育“五老乡贤”为核心的乡村文化社会组织体系,发挥作用, 既能降低文化治理的社会成本,也可以大大提升乡村文化的社会治理效能以及社会“自组织”、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治理能力。“1”即乡村文化资源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大多数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难以发挥整体效能,因此,必须从文化资源的需求、供给、使用整个环节进行整体性统筹、规划,实现乡村文化资源的1+1>2 的合力效果。坚持以农民需求为文化供给的第一导向,打破传统文化供给的主体边界、引入社会组织体系进入市场供给,依托智慧“云端” 等科技赋能,创新供给形式,更好发挥文化治理功效,助推乡风文明塑造。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605.

[2] 习近平.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2017-10-28(01).

[3] 梁漱溟. 乡村建设理论[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10.

[4]《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人民日报》2020 年12 月30 日, 第1 版.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长治市
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石堡寨村:打开群众增收致富幸福门
长治市:开展病虫情调查和防治工作
长治市财政局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党日活动
浅谈贵州地区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径选择的重庆市长寿区实践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乡村文化的保护研究
对长治市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