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特色育人格局实践与探索

2023-07-12巩琳萌霍彬涛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大思政工程

巩琳萌 霍彬涛

摘 要:学校秉持“思想铸魂 文化润心”理念,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和志愿服务育人特色,整合全校思政工作队伍精锐骨干,发扬工匠精神,创新实施“三进”工程、“红培”工程、“世界语者”工程,构建“大思政”特色育人格局,并从育人机制、育人策略和育人环境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

关键词:大思政;育人格局;“红培”工程;“世界语者”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育人的战略指导,建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文化育人、心理育人等大思政育人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于“大思政”理念积极开展探索,更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

“大思政”格局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大思政”是指运用一切教育力量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遵循思想政治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统筹起来。[2]“大思政”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差异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3]步入新时代,能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适应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要求教育者突破传统思政课教学理念和模式,紧紧围绕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创新教育理念,推进教学手段创新。教育工作者要具备大视野,运用创新思维,把当前的时代主题转化为教学内容,力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要立足大格局,运用整体和系统思维,力求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统筹性;要求教育者厚植大情怀,运用真理的力量引导学生、以纯真的热情感染学生、以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力求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4]。

依托“三大工程”,构建“大思政”特色育人格局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学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秉持“思想铸魂 文化润心”理念,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和志愿服务育人特色,整合全校思政工作队伍精锐骨干,发扬工匠精神,创新实施“三进”工程、“红培”工程、“世界语者”工程等,全面构建“大思政”特色育人格局。学校先后荣获教育部思政工作精品项目、首都文明校园、北京优秀思政工作单位、首都大学生思政工作实效奖等荣誉表彰,面向青年师生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不断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1.实施“三进”工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2022年,学校成功入选中宣部、教育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全国第二批试点高校(也是承接该任务的唯一北京市属高校),由中心负责全面统筹“三进”工作。中心成立跨学科专业“三进”教研室,组织教师定期集体备课;组织专家学者参与《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编订,该系列教材已于2022年秋季学期面向全国普通本科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语言类留学生推广使用;由《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阿文版译者张洪仪教授担任中心顾问,开展“新思想译者讲”系列讲座活动;定期召开研讨会、党团班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外语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全过程。

2.开展“红培”工程,打造红色实践育人模式。一是创新实施“红培工程”。学校全面统筹思政课、课程思政、大思政课等概念,于2020年创新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时代新人”工程(以下简称红培工程),狠抓“五个红”建设,包括红色课程体系、红色品牌活动、红培实践教育基地、红培思政工作室、红培校园文化体系,整合校内十大渠道“三全育人”,让“大思政”概念深入人心,将新时代十年的中国伟大变革作为“大思政课”生动教材。经过持续建设,“红培工程”入选教育部2021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二是打造“祖国大地上行走的思政课”。将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全国大学生漫画创意策划大赛打造为国内知名、在社会和业界拥有一流影响力的全国性品牌赛事,打造为针对新时代师生特点的生动“思政大课”。其中,由学校牵头发起的“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以下简称“红旅大赛”),已经连续举办12届。大赛的成功举办,让广大青年师生走进革命老区、为地方文旅事业发展贡献青春智慧,三年来已吸引千余所高校、近10萬名师生参与,被誉为“祖国大地上行走的思政大课”;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红旅大赛在浙江嘉兴举办,面向全国青年学子举办了一场“南湖边上的微党课”,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3.推动“世界语者”工程,培养“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人才。一是坚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3年,已带领千余名中外学生讲述新时代中国发展、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与中国网联合主办《我眼中的中国》专栏,已推出系列短视频节目13期,海外受众超过2亿人次;师生原创十语种版微视频《明月几时有》《难忘今宵》等,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广泛传播,并登上微博、抖音等平台热搜榜前十;组织外国留学生“我在北京过大年”系列活动,登上《俄罗斯龙报》头版头条,受到数十家海外主流媒体广泛关注,取得较好国际社会反响;积极参与“爱上北京的100个理由”、国际青年北京论坛等活动,为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北京故事贡献青春力量。二是上好冰雪思政大课,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学校拓展“大思政”育人格局,依托“环内教师+环外导师+朋辈学长”的三重联系人机制,开设“冰雪语者”冬奥志愿训练营,建立“1+8”冬奥志愿者培训体系,从理论学习、冬奥文化宣讲、专业语言、专业技能等开展全面培训。在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学校志愿服务师生发挥专业优势,以“冰雪语者”的专业和热情,用语言助力北京冬奥,化身中国文化传播使者讲述中国故事,闪耀冬奥赛场。

关于“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几点思考

进入新时代,高校需要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持续推动思政工作创新发展,着力提升思政工作的质量和水平。[4]既要转变传统的育人模式,充分调动各种资源要素,谋求育人合力,形成长效育人机制;更要扎根京华大地,对照党的教育方针,选对科学的育人方法,找准具体的实践路径。

1.在育人机制上,要注重结合时代大变局,精心谋划“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顶层设计。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学校党委坚持高站位、强设计、重落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学校一体谋划思政课、课程思政、大思政课,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和志愿服务育人特色,将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十大系统相整合,形成学校特色化“大思政”育人格局。

2.在育人策略上,要用好红色历史资源,用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红色历史资源中所蕴含的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高度契合,对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思想内核十分必要。学校创新开展的“红培工程”,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等红色旅游资源,充分显示伟大民族精神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要人物事迹的历史文化遗存以及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重大事件、活动、人物事迹的纪念地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融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创新研究为一体的针对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体系。[5]

3.在育人环境上,要善用社会大课堂,发挥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社会是个大课堂,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才,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对拓展学生眼界和能力等十分有益。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国际视野、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坚持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际志愿服务和校园文化活动,创造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国际化、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校学子圆满完成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服务保障工作,在国家重大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这将是他们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和精神财富。

本文系2021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以‘五个一文化育人体系引领打造‘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工程”建设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6-12-08)[2023-04-24].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2]楊晶晶.基于“大思政”理念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必要性与策略[J].教育观察,2023,12(7):74-77.

[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EB/OL].(2021-11-16)[2023-04-18].http://www.gov.cn/zhengce/2021-11/16/content_5651269.htm.

[4]张微,杨威.新时代构建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38(6):79-83.

[5]霍彬涛,耿思嘉.“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时代新人”红色文化育人模式研究——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人才培养为例[J].北京教育(高教),2022(7):37-39.

[责任编辑:于 洋]

猜你喜欢

大思政工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子午工程
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探究
工程
“大思政”视野下高职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
工程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