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文化建设背景下高校课程教学评价改革的路径探析
2023-07-12张敏曹显兵
张敏 曹显兵
摘 要:面向教育数字化,发挥课程教学“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作用,是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从质量文化建设背景出发,梳理课程教学的地位与作用,阐述教学管理与评价中课程教学的要求。通过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提出质量文化建设中课程教学评价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质量文化;课程教学;教学评价;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严格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完善高校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课程教学直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各高校纷纷致力于强化课程教学改革,将课程质量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开展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路径探索。
大学质量文化建设
质量文化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受形态多样性、内涵与外延丰富广泛影响,虽然高校质量文化的定义难以一言蔽之[1];但是,“建设质量文化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形成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的质量文化”,已成为大家共识。
第一,大学质量文化建设的进程。2009年,第二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首次提出“高校质量文化”。我国高等教育历经精英化、大众化、普及化,现已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阶段。伴随质量文化从工商领域向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注重内涵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正式提出“大学质量文化”。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建设教育强国作为战略目標,明确了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要求。
第二,大学质量文化的内部保障体系。大学质量文化建设离不开质量保障体系的支撑和保障。将质量意识、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管理落实在教育教学各环节,构建“五自”目标(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对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突出了“质量保障能力”对人才培养支撑的考量。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特别是针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课程教学管理与评价转型升级,势在必行[2]。
课程教学管理与评价要求
第一,课程教学管理的要求。课程教学管理是行政部门对课程教学进行决策、计划、组织、监督、检查和总结的过程。遵循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采用逆向思维开展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产出评价课程教学。良好的课程教学管理须围绕学生开展,教师作为促进者、引导者,要关注学生需求、发挥帮助与服务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针对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微观层面的课程教学管理对组织和协调课程计划、更新课程体系适应校内外需求、处理课程实施和监评问题等行政工作,尤为重要。特别是对课程质量和教学过程进行监督与评价、根据课程达成度给出持续改进建议等,对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3]。
第二,课程教学评价的要求。课程教学评价是针对教学目标开展教学过程与结果的价值判断,服务于教学决策,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等方面。我国高校构建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大多采用评教系统进行监控,包括学生评教、督导听课、同行评课、教师自评等层面。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学生收获和体验为出发点的评教系统。在评价主体上,强调学生的自评;在评价功能上,注重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在评价类型上,重视实施过程性评价;在评价方法上,更多采用相对评价法。通过评教系统指标关联分析,发现培养过程与结果的内在联系,为课程教学持续改进指明方向。
课程教学评价的举措
建设中国特色大学质量文化,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和“五自”目标,需要从规制型向创新型转变、从服从性向认同性转变、从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变[4]。以往研究显示:学生课程收获与课程目标和课程挑战性间相关性高,这要求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课程目标,提升课程挑战性。课程评估指标排序显示,学生对激发兴趣、内容挑战性、有效调整课程内容等教学环节评价偏低[5]。为此,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指导下,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中课程教学评价须加强以下建设。
第一,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兼具,建立常态化评价和改进体系。课程过程性评价包含学生随堂评价、期中与阶段性评价,也包含同行教师、督导、领导评价。过程性评价能够随时了解教学不足,对存在问题及时改进,提高评价时效性,将教学评价促进教学改进落到实处。结果性评价包含学生期末课程评价、教师自评,以及教师评学。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可促进教学评价、反馈与改进的良性循环。
第二,多元评价主体相互补充,构建全员参与的教学质量文化。多元评价主体参与到教学质量评价,可提升院系、教研室、授课教师、学生的质量主体意识,构建全员参与的教学质量文化。通过不同评价主体相互补充,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真实。例如:学生评教时,可以及时关注到学生能否跟上授课进度,教师能否根据学生掌握水平调整授课内容等。
第三,评价结果合理运用,建立“评价—反馈—改进”可持续发展机制。探索符合学校定位的质量文化,需要重构质量保障的技术路线,尤其是与课程质量提升相适应的评价体系。通过课程评价,教师及时掌握评教结果、了解自身优势与不足、查看教学质量发展趋势,有利于评价结果用于下个教学周期的改进指导。
教育教学是非标准化过程,受教师、学生、环境等众多因素影响。面对教育高质量发展新使命,优化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具有本校特色质量文化,并内化为全体师生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是高校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本文系2021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OBE理念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宋欣雄.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独特性与解释力[J].教育学术月刊,2022(11):18-24.
[2]邬大光.高等教育:质量、质量保障与质量文化[J].中国高教研究,2022(9):18-24.
[3]彭刚.一流创新人才要怎样炼成:清华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思考[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5-10.
[4]黄达人.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特点及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24(3):1-4,149.
[5]郭坤.如何找到提升培养质量的切入点——专访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刘建波教授[Z]. 麦可思研究,2021 (1):56-58.
[责任编辑:苑聪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