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血栓事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07-11仝佳音杨学文赵小强刘静静
仝佳音, 杨学文, 赵小强, 刘静静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河南 洛阳 471000)
0 前言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ET) 是以巨核细胞过度增殖、 血小板计数升高为主要表现的骨髓增殖性肿瘤, 血栓事件是ET 常见的并发症, 包括各级动静脉血栓形成, 如脑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 中心动脉血栓、 颅内静脉血栓等[1]。 研究[2-3]表明,血栓事件的发生是导致ET 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主要原因。 因此, 及时明确ET 患者并发血栓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临床意义重大。 本研究分析ET 患者血栓事件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9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我院收治的86 例ET 患者的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 ①患者满足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16 年版)》[4]中相关诊断标准; ②首次确诊ET, 临床资料完整; ③年龄≥18 岁; ④无抗血小板治疗史。 排除标准: ①合并急性感染性疾病、 结缔组织疾病者; ②合并缺铁性贫血、 淋巴增生性疾病、肿瘤转移者; ③合并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者; ④肾、 肝等其他重要脏器严重损伤者; ⑤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86 例患者中男性36 例, 女性50 例; 年龄18 ~75 岁, 平均 (46.30 ± 1.02) 岁。
1.2 方法通过查询病历、 实验室检查等途径, 收集患者性别、年龄 (≥60 岁、 <60 岁)、 既往血栓史 (是、 否)、 合并高血压(是、 否)、 合并糖尿病 (是、 否)、 吸烟史 (是、 否)、 饮酒史(是、 否)、 血小板 (PLT) 计数、 白细胞计数 (WBC)、 红细胞计数 (RBC)、 血红蛋白 (HGB) 水平及骨髓活检JAK2V617F突变情况 (是、 否) 等。 将发生血栓事件的患者纳入发生组,未发生血栓事件的患者纳入未发生组。
1.3 观察指标①统计ET 患者的血栓事件发生情况。 ②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找出ET 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采用χ2检验; 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ET 患者的血栓事件发生情况86 例ET 患者中, 28 例发生血栓事件, 占32.56%, 其中动脉血栓事件21 例, 静脉血栓事件7 例; 58 例未发生血栓事件, 占67.44%。
2.2 ET 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单因素分析ET 患者血栓事件的发生不受其性别、 合并糖尿病、 吸烟史、 饮酒史、 PLT 计数、RBC 及HGB 水平的影响, 但可能受其年龄、 既往血栓史、 合并高血压、 WBC、 JAK2V617F 突变的影响 (P <0.05)。 见表1。
表1 ET 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n (%), ±s]
项目 发生组(n=28) 未发生组(n=58) t/χ2 值 P 值性别 男性 12 (42.86) 24 (41.38) 0.017 0.896女性 16 (57.14) 34 (58.62)年龄 ≥60 19 (67.86) 22 (37.93) 6.779 0.009<60 9 (32.14) 36 (62.07)既往血栓史 是 8 (28.57) 4 (6.90) 7.389 0.007否 20 (71.43) 54 (93.10)合并高血压 是 13 (46.43) 12 (20.69) 6.067 0.014否 15 (53.57) 46 (79.31)合并糖尿病 是 3 (10.71) 5 (8.62) 0.098 0.754否 25 (89.29) 53 (91.38)吸烟史 是 10 (35.71) 20 (34.48) 0.013 0.911否 18 (64.29) 38 (65.52)饮酒史 是 8 (28.57) 15 (25.86) 0.071 0.790否 20 (71.43) 43 (74.14)PLT 计数 (×109/L) 842.14±209.58 819.72±231.63 0.433 0.666 WBC (×109/L) 11.91±3.01 8.39±2.22 6.115 0.000 RBC (×1012/L) 4.19±1.14 4.35±1.09 0.628 0.531 HGB 水平 (g/L) 123.57±24.31 128.65±20.08 1.025 0.308 JAK2V617F突变是 25 (89.29) 30 (51.72) 11.557 0.001否 3 (10.71) 28 (48.28)
2.3 ET 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多因素分析 以是否发生血栓事件为因变量, 将年龄、 既往血栓史、 合并高血压、 WBC、JAK2V617F 突变作为自变量, 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 果 显 示, 年 龄、 既 往 血 栓 史、 合 并 高 血 压、 WBC、JAK2V617F 突变是ET 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 (P <0.05)。 见表2。
表2 ET 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3 讨论
ET 是以巨核细胞异常增殖为特征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病情进展缓慢, 患者早期无典型症状。 现阶段, ET 患者并发血栓事件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 临床认为可能与体细胞突变、 炎性反应和血细胞水平升高等因素有关[5-6]。 ET 患者由于凝血功能障碍易出现血栓形成, 增加脑梗死、 冠状动脉缺血、 肺栓塞等血栓事件发生风险。 为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及时找出ET 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至关重要。
本研究中, 86 例ET 患者中共有28 例发生血栓事件, 占32.56%, 其中动脉血栓事件21 例, 静脉血栓事件7 例, 提示ET 患者的血栓事件发生风险较高。 进一步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 既往血栓史、 合并高血压、WBC、 JAK2V617F 突变是ET 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 (P <0.05)。 分析原因在于: 高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严重, 存在血流缓慢、 血液粘度增加、 动脉硬化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导致血栓事件发生风险增加[7]; 既往血栓史是公认的ET 患者发生血栓事件危险因素, ET 诊断前发生过血栓事件的患者更易发生血栓疾病[8]; 高血压可以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进而诱发不同心脑血管疾病; ET 患者WBC 异常升高, 白细胞处于激活状态, 可释放大量促凝物质, 与激活的血小板相互作用, 从而加快血栓形成。 相关研究[9]显示, JAK2 是络氨酸激酶, 与骨髓造血有关, ET 患者JAK2V617F 突变更容易引起血栓事件。 JAK2V617F 突变后JAK2 蛋白会发生过度磷酸化, 从而激活JAK-STAT 信号通路, 导致免疫炎症相关基因过度表达, 引起血小板活化及动脉粥样硬化。
综上所述, ET 患者血栓事件的发生与其年龄、 既往血栓史、 合并高血压、 WBC、 JAK2V617F 突变等因素密切相关, 临床需对上述影响因素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