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细节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3-07-11李霞张晓琳
李霞, 张晓琳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 心内科二区, 河南 濮阳 457000)
心律失常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病理状态下, 患者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发生于窦房结外, 出现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频率、 节律异常, 轻度心律失常多无明显临床表现,待疾病出现恶化, 会诱发心悸、 头晕等症状,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 因此, 为防止病情加重造成严重后果, 尽早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 并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临床意义重大。 常规护理包含患者入院床位安排、 住院时基础护理等, 护理内容缺乏针对性。 连续性细节护理是指将常规护理进行细节优化,保证患者从入院治疗至康复期间的连续性护理模式, 目前在临床护理中应用越来越多[3-4]。 基于此, 本研究探讨连续性细节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我院收治的80例心律失常患者, 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0 例。 对照组中男23例, 女17 例; 年龄22 ~70 岁, 平均 (56.12 ± 2.62) 岁; 疾病类型: 窦性心律失常23 例, 异位心律失常17 例; 缓慢性心律失常20 例, 快速性心律失常20 例。 观察组中男24 例, 女16 例; 年龄23 ~70 岁, 平均 (56.32 ± 2.55) 岁; 疾病类型:窦性心律失常24 例, 异位心律失常16 例; 缓慢性心律失常21例, 快速性心律失常19 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 年龄、 疾病类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 符合心律失常诊断标准; 患者心电图结果异常; 患者意识清醒, 自愿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合并其他器官严重损伤者; 严重认知障碍者。
1.3 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①接诊: 患者入院后由护士进行相关信息登记、 评估、 宣教, 通知值班安排床位。 ②基础护理: 保持病房洁净,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心电监测仪出现异常时需及时通知主治医师, 按照医嘱予以处理,并给予患者健康宣教、 用药指导及饮食指导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连续性细节护理, 具体内容如下: ①制定连续性细节护理计划: 患者入院后, 护士与患者、 家属沟通, 根据患者入院评估安排病房, 每位患者均由2 名护士共同负责, 护士在交班时传达护理观察重点; 列出高危患者护理计划, 交由护士长修改完善; 护士填写护理记录表时避免不明确词语, 例如“了解” “欠佳” 等, 如实记录, 准确及时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与已采取的护理措施, 由管床护士每天检查护理记录表。 ②实施连续性细节护理计划: 观察患者心慌、 乏力、 头晕、 气促等症状有无好转, 通过心电监测仪观察患者心率、 心律变化,一旦发生异常, 及时描记心电图并通知主治医师; 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交流; 督促患者住院期间注意休息, 就寝时间不能超过23:00; 以低脂、 低盐、 易消化、 少量多餐为饮食原则; 不定期检查患者服药情况, 并告知其不可增减药物以及服药注意事项; 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心律失常相关理论知识, 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脉搏测量、 心率测量及心肺复苏的方法; 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护理需求。 ③出院护理: 通知药房备药、 取药; 将心律失常护理知识与生活注意事项整理成便于阅读的文字资料,在患者出院时予以发放; 定期门诊随访, 仔细倾听患者与家属反馈的情况, 予以详细解答, 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活动计划,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叮嘱患者定期复查心电图。
1.4 观察指标①依从性。 采用我院自制的患者依从性调查表评估患者的依从性情况, 调查表含患者服药情况、 按时就寝、对护理人员的态度等内容, 总分100 分, 得分>90 分为完全依从, 70 分≤得分≤90 分为基本依从, 得分<70 分为不依从, 总依从率=(完全依从例数+基本依从例数) /总例数× 100%。②生活质量。 分别于护理前后使用健康调查简表 (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 SF-36) 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生活质量简表包括生理功能、 生理职能、 社会功能、 躯体疼痛、 活力、 一般健康状况等8 个项目, 满分100 分, 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s 表示, 行t 检验; 计数资料以%表示, 行χ2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依从性观察组患者的总依从率为95.00%, 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 (P <0.05)。 见表1。
2.2 生活质量护理后, 两组患者的SF-36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 <0.05); 且与对照组患者相比, 观察组患者的SF-36 评分显著更高 (P <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F-36 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F-36 评分比较 (±s, 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t P观察组 40 62.00±2.35 92.02±2.62 53.946 0.000对照组 40 62.12±2.41 87.58±2.34 47.936 0.000 t 0.226 7.994 P 0.822 0.000
3 讨论
心律失常主要是因为患者情绪激动导致心脏搏动频率异常所致, 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 乏力、 心悸等症状, 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极大[5-6]。 相关研究[7-8]表明, 心律失常患者在治疗期间较易产生焦虑、 抵触情绪, 既影响护理计划的执行, 又影响疗效与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其提供持续的、细节的护理服务, 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利于患者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总依从率为95.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 (P <0.05), 提示连续性细节护理可明显提高心律失常患者的依从性。 分析原因如下: 连续性细节护理由2 名护士负责1 名患者, 可保证护理的连续性; 此外, 在连续性细节护理模式中, 护理人员针对高危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并在交班时传达观察重点, 包括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可明显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 护理人员准确记录患者病情及护理措施, 加强了护理环节中的细节质量管理; 护士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 可明显消除患者面对新环境的陌生感、 孤独感, 充分建立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 从而明显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和治疗的依从性。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 (P <0.05), 提示连续性细节护理可明显改善心律失常患者的生活质量。 分析原因在于, 连续性细节护理将常规护理流程与护理措施进一步优化, 及早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并遵医嘱处理, 降低了异常状况的发生风险[9]; 连续性细节护理可有效满足患者的合理护理需求, 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与重视, 显著缓解了患者的各种不良心理情绪; 护理人员督促患者按时、 按量用药, 保证药物充分发挥疗效; 护理人员将心律失常护理知识整理成文字资料, 方便患者反复阅读, 强化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护理人员协同患者及其家属制定活动计划, 提高了患者的参与度, 促使患者积极主动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以上措施联合实施, 明显促进了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 连续性细节护理可明显提高心律失常患者的依从性,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