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BC-X 模型的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压力感知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2023-07-11刘文静葛玉杰王娜娜许志亮张燕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6期
关键词:负性精神分裂症情绪

刘文静, 葛玉杰, 王娜娜, 许志亮, 张燕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急诊医学科, 河南 新乡 453002)

0 前言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精神疾病, 该病病情易反复, 可对患者的感知、 心智及行为等造成不利影响[1]。 精神分裂症自身作为应激源, 其引起的负性心理情绪可影响患者的应对方式及治疗依从性, 进而影响康复效果。 ABC-X 模式是一种压力分析干预模式, A 是引起压力的事物, B 为压力应对资源, C 为面对压力时的认知, X 为压力现 状及程度。 有研 究[2]表明,ABC-X 模型可有效利用各种支持资源减轻个体的压力, 帮助个体正确地应对问题。 基于此, 本研究将基于ABC-X 模型的护理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观察对其压力感知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 年2 月至2022 年2 月在我院精神科门诊就诊的9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5 例。 观察组年龄28 ~55 (39.61± 5.03) 岁, 男性21 例、 女性24 例, 病程 (20.67 ± 6.39) 个月,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 评分 (96.81 ± 10.23) 分。对照组年龄26 ~55 (40.42 ± 5.16) 岁, 男性20 例、 女性25例, 病程 (21.48 ± 6.28) 个月, PANSS 评分 (97.40 ± 10.08)分。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包括健康教育、 用药指导、 心理干预; 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 指导患者心理调节方法。 观察组采用基于ABC-X 模型的护理: ①成立由护士长、责任护士、 医师、 心理咨询师组成的ABC-X 护理小组, 护士长负责护理工作的组织、 管理, 医师负责患者的治疗及病情评估, 护士及心理咨询师共同制定患者的干预方案, 护士实施具体的干预。 小组成员均经过系统的培训, 考核合格者方可为患者提供干预。 ②ABC-X 护理: a.压力事件或场景 (A), 患者入组后向其进行健康教育, 讲解疾病相关的知识及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做好预防, 减轻患者的恐惧、 紧张等情绪; 患者就诊期间为其提供相应的干预措施时, 及时进行解释及沟通, 保证患者知情同意。 b.压力应对资源 (B), 给予患者积极鼓励, 介绍病情控制较好的患者, 增强患者的信心。针对患者因疾病出现的负性心理情绪, 积极给予干预。 c.面对压力的认知 (C), 日常护理中做好健康宣教, 定期组织相关的专题讲座, 通过视频、 PPT、 健康宣教手册等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 包括精神分裂症的常见表现、 自我调节方式等;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邀请心理咨询师给予心理指导。 d.压力程度 (X),患者治疗期间, 每周给予1 次心理疏导, 30 min/次,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面临的压力及困扰, 帮助患者分析引起不良情绪的原因, 利用认知行为干预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 鼓励患者与家人、 朋友交流, 教会患者自我放松及调节的技巧,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1.3 观察指标利用焦虑、 抑郁自评量表 (SAS、 SDS)[3]评估患者的焦虑、 抑郁情绪, 两个量表各20 个条目, 总分80 分,分值越高则焦虑、 抑郁情绪越重。 利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4]评估患者的应对方式, 包括积极应对 (0 ~36 分)、 消极应对(0 ~24 分) 两个维度, 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越倾向于该种应对方式。 利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 (CPSS)[5]评估患者的压力感知情况, 0 ~56 分, 分值越高, 自我感知压力越大。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s 表示, 采用t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护理后, 观察组的SAS、 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s, 分)

组别 n SAS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5 70.68±5.77 52.66±6.75 59.02±6.23 43.34±5.27对照组 45 69.92±6.46 56.82±5.92 57.89±6.13 46.26±5.62 t 0.589 3.108 0.867 2.631 P 0.558 0.003 0.388 0.010 SDS 评分

2.2 两组的应对方式比较护理后, 观察组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 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的应对方式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的应对方式评分比较 (±s, 分)

组别 n 积极应对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5 21.73±4.67 27.53±4.27 19.02±4.18 13.27±3.56对照组 45 21.63±4.36 24.36±5.56 18.79±3.67 15.34±4.02 t 0.105 3.033 0.277 2.586 P 0.917 0.003 0.782 0.011消极应对评分

2.3 两组的CPSS 评分比较护理后, 观察组的CPSS 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的CPSS 评分比较 (±s, 分)

表3 两组护理前后的CPSS 评分比较 (±s, 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t P观察组 45 40.62±4.32 28.97±3.12 14.666 <0.001对照组 45 39.96±4.26 32.19±3.17 9.816 <0.001 t 0.730 4.856 P 0.468 <0.001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护理后的SAS、 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 表明基于ABC-X 模型的护理可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情绪。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已从单纯的控制病情转为使患者获得精神、 心理、 生理全方位的康复。 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疾病因素, 需承受生理及心理的双重打击, 在治疗期间患者可产生多种负性情绪, 甚至可因强烈的自卑情绪产生轻生的念头[6]。 基于ABC-X 模型的护理可全面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 利用各种支持资源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缓解其不良情绪。

本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后, 观察组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 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 表明基于ABC-X模型的护理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对方式。 基于ABC-X模型的护理强调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干预, 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引导患者正确地认知疾病, 形成正确的疾病观, 促进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关研究[7]表明, 患者的疾病认知与应对方式关系密切, 正确的认知有助于患者抵抗挫折, 增强其应对能力, 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护理后的CPSS 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 表明基于ABC-X 模型的护理可减轻患者的自我感知压力。 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自身疾病需家属照顾, 因疾病治疗的经济压力产生愧疚心理, 导致自我感受负担加重[8]。 基于ABX-X 模型的护理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并且该种护理模式通过分析患者的压力状态及程度,针对性地给予干预, 并鼓励其与家属及朋友多交流, 感受来自家庭的支持及鼓励, 减轻其感知压力。

综上所述, 基于ABC-X 模型的护理可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负性情绪, 减轻其感知压力, 促使其以积极方式应对疾病。

猜你喜欢

负性精神分裂症情绪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