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支持小组护理模式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能力及预后的影响
2023-07-11王何芳王永丽陈娜
王何芳, 王永丽, 陈娜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急诊重症医学科, 河南 开封 475000)
心力衰竭 (心衰) 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晚期阶段, 是临床常见的重症疾病。 调查[1]显示, 我国慢性心衰患病人数约450 万, 并且随着老龄化的推进, 其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 重症心衰患者的病情复杂, 预后差, 患者可因反复住院造成家庭及社会角色的缺失, 该类患者的心理负担较重, 因此对其实施积极的干预刻不容缓[2]。 同伴支持小组护理是通过具有相似疾病经历的患者分享疾病相关的知识及经验, 实现病患间的共鸣,可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3]。 本研究将同伴支持小组护理模式用于重症心衰患者, 观察其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 年6 月至2022 年6 月我院收治的100 例重症心衰患者, 均符合心力衰竭诊断标准[4], 随机分为两组各50 例。 观察组年龄55 ~83 (55.17 ± 5.68) 岁, 男34例, 女16 例, NYHA 分级: Ⅲ级/Ⅳ级= 28/22。 对照组年龄56 ~81 (54.20 ± 5.91) 岁, 男33 例, 女17 例, NYHA 分级:Ⅲ级/Ⅳ级= 30/20。 两组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入院后遵医嘱为患者提供对症干预, 向其介绍疾病知识; 与患者建立信任感, 促使其积极配合; 倾听患者诉说, 给予心理安慰; 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 以患者可理解的方式指导其采取健康的行为。 观察组采用同伴支持小组护理: ①成立由心血管重症科医师、 护士长、主管护士、 心脏康复师、 心理治疗师组成的干预小组。 护士长负责总体把控、 质量控制; 主管护师在心理治疗师指导下进行干预, 负责随访工作; 医师负责患者疾病的诊疗及病情评估;心脏康复师负责制定运动及康复方案。 ②招募同伴支持人员。选择在我院治疗且出院后病情稳定、 性格开朗、 愿意与他人交流的患者担任同伴支持者。 ③培训。 对入选的同伴支持者进行培训, 形式包括发放宣传手册、 自我管理行为示范、 观看心衰健康教育视频, 每次0.5 ~1 h, 共培训5 次。 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 考核合格者方可在干预小组成员指导下参与对患者的护理。 干预小组成员全程指导同伴支持者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向患者传递正能量。 ④开展同伴支持。 A.组内同伴支持。 a.微信支持, 通过微信互动方式进行, 通过微信了解彼此的病情、 健康教育情况等, 给予心理支持; 在群内推送心衰康复相关文章,组员在群内分享阅读心得。 b.主题活动, 共5 次, 分别为情绪调节、 合理饮食、 合理休息、 遵医用药、 回归家庭, 通过主题活动帮助患者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B.集体同伴支持。 组织专题讲座, 围绕同伴支持过程存在的困难、 心衰危险因素控制、 用药、 饮食、 情绪调节、 心脏康复等内容进行。 C.同伴支持内容:a.自我健康监测, 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监测并记录血压、 脉搏等信息; 教会患者识别心衰症状及处理措施; 指导患者每天清晨测量空腹体重及下肢周径, 记录每天出入量。 b.根据心功能分级制定活动方案, 不能自主活动者给予四肢被动运动; 可自主活动者指导其进行主动运动, 先进行床上运动, 病情允许后可进行床边活动, 逐渐过渡至室内、 室外。 c.放松, 可通过聆听舒缓音乐、 冥想等方式放松身体, 嘱咐患者保持充足睡眠。d.饮食, 低盐低脂饮食, 切忌暴饮暴食; 多食菜蔬, 防止便秘。
1.3 观察指标采用自我护理指数量表[5]评价自护能力, 共3个维度, 分值与自护能力成正比。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6]评价负性情绪, 分值越低负性情绪越轻。 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 统计全因死亡及因心衰再入院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 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 检验;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负性情绪干预后, 两组的SAS、 SDS 评分均降低,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1。
表1 两组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s, 分)
组别 n SAS 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50 59.02±3.18 50.31±4.35 59.87±4.32 50.02±4.76对照组 50 60.26±7.45 56.24±5.12 61.34±4.87 55.49±5.28 t 1.082 6.241 1.596 5.441 P 0.282 <0.001 0.114 <0.001 SDS 评分
2.2 自护能力干预后, 观察组的自我护理维持、 自我护理管理、 自护信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2。
表2 两组的自护能力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的自护能力评分比较 (±s, 分)
时间 组别 n 自我护理维持 自我护理管理 自护信心干预前 观察组 50 30.64±2.65 25.31±3.22 22.17±6.23对照组 50 31.14±3.04 24.98±3.05 21.97±4.05 t 0.876 0.526 0.190 P 0.383 0.600 0.850干预后 观察组 50 46.31±4.30 47.86±7.50 48.61±10.34对照组 50 36.57±6.38 31.64±7.02 33.47±9.45 t 8.952 11.165 7.643 P<0.001 <0.001 <0.001
2.3 预后情况观察组的全因死亡率及因心衰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3。
表3 两组的预后情况比较 [n (%)]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后, 观察组的SAS、 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吴英等[7]将同伴支持干预用于肝移植患者,结果显示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改善其生活质量, 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焦虑、 抑郁等情绪的发生与长期、 反复的住院关系密切, 而重症心衰患者的病情较重, 机体的内分泌功能失调, 可影响对情绪的控制, 进而出现多种不良情绪。 因此, 同伴支持小组护理期间教会患者放松的方式, 防止精神持续紧张,多与组内成员进行交流, 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社交关系, 增强其对疾病的认识, 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
本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后, 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提示同伴支持小组护理可增强重症心衰患者的自护能力。 自护行为是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证自身健康所采取的自我管理行为。 同伴支持小组护理充分发挥同伴的支持作用, 通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 培训等, 辅助心理疏导,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休息、 遵医用药, 同时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康复方案, 在同伴的支持及监督下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日常生活护理方法, 提高自身护理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全因死亡率及因心衰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 表明同伴支持小组护理可改善重症心衰患者的预后。 研究[8]显示, 同伴支持干预在增强2 型糖尿病患者远期自我管理能力方面颇有成效, 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同伴支持小组护理从心脏康复、 精神放松、 建立积极的社交关系等方面进行引导, 提高患者的健康责任感, 改善患者的日常健康行为, 从整体方面改善自身健康状况, 故预后较好。
综上所述, 同伴支持小组护理模式可减轻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负性情绪, 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 改善其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