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运动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患者PCI 术后心肺功能与运动能力的影响
2023-07-11雷震天王莹君朱莎莎
雷震天, 王莹君, 朱莎莎
(河南省老干部康复医院 心肺康复科, 河南 郑州 450008)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 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 可以快速恢复患者心肌供血供氧, 改善临床症状, 降低致残致死率[1]。 但是PCI 无法完全逆转冠心病的病理过程, 术后需要配合科学的康复管理措施, 如饮食指导、 规避危险因素、运动康复训练等。 近年来, 个体化运动康复训练在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优势越来越显著。 有研究[2]表明, 个体化康复运动训练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显著, 有助于促进患者心肺功能恢复, 提高生活质量。 基于此, 本研究探讨个体化运动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患者PCI 术后心肺功能与运动能力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 年2 月至2022 年2 月在我院行PCI治疗的120 例冠心病患者, 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两组各60例。 对照组男37 例, 女23 例; 年龄51 ~77 (64.27 ± 5.31)岁; 病变程度: 单支病变31 例, 双支病变24 例, 三支病变5例。 观察组男39 例, 女21 例; 年龄49 ~79 (64.01 ± 5.78)岁: 病变程度: 单支病变34 例, 双支病变23 例, 三支病变3例。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 ①确诊为冠心病, 在我院行PCI 治疗;②生命体征平稳; ③具有正常的沟通和理解能力, 可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护理及运动训练; ④对干预方式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 ①发生严重并发症或入住ICU; ②合并全身性感染或脓毒血症; ③恶性肿瘤; ④肝、 肾、 脑部等其他重要脏器发生严重器质性病变; ⑤干预期间因抵抗情绪、 失访等因素导致脱落。
1.3 干预方法对照组在PCI 术后接受常规康复措施, 向患者详细阐述PCI 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 包括饮食指导、 用药指导、 心理干预、 健康生活方式、 危险因素控制等, 同时做好院外随访工作, 及时了解患者院外病情康复情况, 耐心解答患者的疑惑并给予专业指导。 在此基础上, 观察组实施个体化运动康复训练干预, 具体措施如下: ①根据患者年龄、 心理、 病情危险分级等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康复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要求循序渐进, 并向患者和家属讲述运动康复训练的目的和实施环节, 以提高患者的训练依从性。 ②PCI 术后1 ~3 d 内, 尽量保持卧床休息, 取半卧位, 避免术侧肢体用力活动, 可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轻微左右活动, 同时医护人员定期帮助患者进行翻身和体位管理。 ③后续根据病情恢复情况, 医护人员可协助患者下床在室内进行缓慢行走, 每次行走时间为5 min, 每天2 次,直到患者逐渐恢复自主步行能力后, 可协助患者尝试上下楼梯锻炼, 每次5 ~10 min, 每天2 次。 ④术后2 个星期, 指导患者进行心脏康复训练, 每次训练前慢走5 min, 随后进行户外慢跑、 自行车或借助器材锻炼等方式进行训练, 每次训练时间为30 min (以患者自身耐力为准), 训练结束后进行10 min 的放松训练, 每天2 次, 连续训练8 个星期。
1.4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肺功能, 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最大通气量 (MVV) 以及第1 秒用力呼气量 (FEV1)。 ②采用6 min 步行试验 (6MWT) 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运动能力, 评估方法为: 指导患者在一条长为50 m 的室内走廊来回行走, 行走过程中患者可根据自身耐受力停下休息, 休息结束后继续行走, 记录患者6 min 内的行走距离。③两组患者均随访3 个月, 记录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s 表示, 采用t 检验;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肺功能干预后, 两组的LVEF、 MVV、 FEV1水平均高于干预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指标比较 (±s)
注: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 *P <0.05。
时间 组别 n LVEF (%) MVV (L/min) FEV1 (L)干预前 观察组 60 54.24±4.11 68.55±5.47 1.80±0.33对照组 60 55.01±4.04 69.17±5.23 1.82±0.29 t 1.034 0.635 0.353 P 0.303 0.527 0.725干预后 观察组 60 63.32±4.57* 77.49±5.68* 2.09±0.35*对照组 60 60.17±4.62* 74.05±5.91* 1.97±0.30*t 3.755 3.251 2.016 P<0.001 0.002 0.046
2.2 运动能力干预后, 两组的6MWT 距离均长于干预前, 且观察组的6MWT 距离长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6MWT 距离比较 (±s, m)
表2 两组患者的6MWT 距离比较 (±s, m)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t P观察组 60 405.91±60.25 489.04±71.33 6.896 <0.001对照组 60 409.75±61.76 456.15±65.82 3.982 <0.001 t 0.345 2.625 P 0.731 0.010
2.3 不良心血管事件观察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18.3% (P <0.05)。 见表3。
表3 两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比较 [n (%)]
3 讨论
PCI 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 尤其对于冠脉狭窄程度≥75%的患者而言, 可以快速恢复组织灌注, 缩小梗死面积。但是, 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不单单取决于PCI 手术成功与否, 给予患者优质的康复管理也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环节[3]。 不仅如此, 由于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存在一定的心肌损伤, 加上PCI 属于一种有创治疗, 患者术后心肺功能较差, 而且可能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 导致预后不良。 冠心病术后康复管理是针对患者生理、 心理以及社会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干预的一种管理措施, 除了基础护理以外, 通过运动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 改善预后。 个体化运动康复训练是根据冠心病患者个人病情分级制定的康复训练, 更具个体化、 人性化、 针对性, 通过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冠脉血流储备能力, 促进病情康复,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冠脉再狭窄等事件的发生[4]。 刘建邦等[5]的研究表明, 老年慢性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接受个体化心脏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增强心肺功能, 提高运动耐力。 此外, 也有研究[6]表明, 个体化的运动康复训练能够减轻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细胞损伤, 改善心脏功能, 缓解负面情绪,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干预后的LVEF、 MVV、 FEV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6MWT 距离长于对照组 (P <0.05), 提示个体化运动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心肺功能, 增强患者运动能力, 与毛立伟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 另外,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 表明个体化运动康复训练对降低冠心病患者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 个体化运动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运动能力, 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