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 脑灌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

2023-07-11李圣博彭弘商利明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6期
关键词:暗带患侧缺血性

李圣博, 彭弘, 商利明

(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学影像科, 河南 三门峡 4725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指脑血供突然中断后导致的脑组织坏死, 该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血管、 血液及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 其他心脑血管原发疾病均可能导致该病风险增加[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起病急骤, 病情进展速度较快, 临床表现以口齿不清、 吞咽困难为主, 病情严重者可突发昏迷, 致残与致死率极高[2]。 既往研究[3]表明,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准确诊断并实施对应治疗措施可有效改善其预后结局,加速患者病情康复。 近年来, 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CT 脑灌注成像也开始在诸多类型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中被广泛应用。 本研究主要分析CT 脑灌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21 年6 月至2022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74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 本组患者中男性39例, 女性35 例; 年龄31 ~84 岁, 平均 (60.25 ± 6.41) 岁;发病时间1 ~15 d, 平均 (7.92 ± 0.84) d。 纳入标准: ①符合2018 版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4]相关诊断标准; ②年龄≥18 岁且单侧患病; ③存在基础认知且具有良好的研究配合性; ④生命体征较为稳定, 整体病情在研究期未发生明显改变; ⑤知晓研究目的且自愿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 ①并发颅内恶性肿瘤疾病; ②存在严重颅内感染疾病; ③存在脑出血症状或非血管性病因诱发症状; ④因其他危急重症需退出研究; ⑤合并有神经系统疾病; ⑥病历资料统计不全。

1.2 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CT 脑灌注成像初步检查, 根据检查结果实施针对性治疗方案后再进行CT 脑灌注成像预后评估。 检查仪器选择: 美国GE 公司256 排CT 机, 相关扫描参数设定为: 管电压80 kV, 电流112 mA, 扫描视野25 cm × 25 cm, 矩阵512 × 512, 层厚0.5 mm。 CT 扫描过程中协助患者取仰卧位, 由颅底至颅顶平缓扫描。 动态灌注扫描时由肘静脉注射碘佛醇非离子型对比剂, 注射速率维持在5 mL/s, 扫描时以基底节区作为中心层面, 并将扫描获取的参数上传至工作站, 应用3D 重建技术进行成像与图像分析。

1.3 观察项目①比较74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侧与患侧的各项灌注参数, 灌注参数包括脑血流量 (CBF)、 脑血容量灌注 (CBV)、 平均通过时间 (MTT) 及表面通透性 (PS)。 将增强处于峰值的大脑前动脉作为输入动脉, 另选择同一层面上矢状窦作为输出静脉, 将侧脑室前角、 额叶、 颞叶、 枕叶与基底区作为感兴趣区, 应用软件对上述灌注参数进行计算。 ②以患者有无缺血半暗带为基准, 将存在缺血半暗带的51 例患者纳入A 组, 将无缺血半暗带的23 例患者纳入B 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灌注参数 (CBF、 CBV、 MTT、 PS)。 ③根据A 组与B组的灌注参数绘制ROC 曲线, 检验各灌注参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的预测价值 (AUC≤0.5 为无预测价值,0.5<AUC≤0.7 为预测价值较低, 0.7<AUC≤0.9 为预测价值中等, AUC>0.9 为预测价值较高)。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1.0 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 检验;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健侧与患侧的灌注参数比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侧的CBF、 CBV 与MTT 均低于健侧, PS 高于健侧 (P <0.05)。见表1。

表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侧与患侧的各灌注参数比较 (±s)

表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侧与患侧的各灌注参数比较 (±s)

侧别 n CBF (mL·100g-1·min-1)CBV(mL/100g)MTT(s)PS (mL·100g-1·min-1)患侧 74 13.41±1.71 12.01±1.48 16.95±2.02 1.17±0.19健侧 74 28.73±3.20 18.94±2.07 22.04±2.43 0.42±0.10 t 值 36.323 23.427 13.857 30.049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2.2 A 组和B 组的灌注参数比较A 组的CBF、 CBV 与MTT 均低于B 组, PS 高于B 组 (P <0.05)。 见表2。

表2 A 组和B 组的灌注参数比较 (±s)

表2 A 组和B 组的灌注参数比较 (±s)

PS (mL·100g-1·min-1)A 组 51 9.02±1.24 7.99±0.94 15.19±1.81 1.30±0.17 B 组 23 15.27±1.80 15.20±1.67 18.22±2.04 0.84±0.15 t 值 16.675 21.665 6.736 12.054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组别 n CBF (mL·100g-1·min-1)CBV(mL/100g)MTT(s)

2.3 灌注参数对缺血半暗带的预测价值CBF、 CBV、 MTT 与PS 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 均>0.75)。 见表3。

表3 灌注参数对缺血半暗带的预测价值分析结果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且风险性较高的一类疾病,患者患病后短期内病情可发生严重进展, 最终导致残疾甚至死亡情况发生。 由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需要尽早治疗, 因此及时对患者病情进行快速、 准确的诊断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影像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多类型影像学检查方法已经可为脑卒中患者提供精确、 可靠的诊断依据, 最终提高患者的成功救治率[5]。 近期研究[6]表明, CT 脑灌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该项检查技术可明确患者健侧与患侧灌注参数的差异, 进而为其疾病发生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提供数据支持。 另外, 考虑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临床治疗后, 预后结局存在一定差异, CT 脑灌注成像能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灌注参数的变化情况判断其预后转归情况,同时还能预测患者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 便于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CT 灌注成像主要是通过静脉注射对比剂, 对感兴趣区的病灶组织进行多层面连续扫描后建立相应的时间-密度曲线, 该曲线可实时反映患者脑组织血流灌注变化情况, 辨识度、 精准度较高[7], 因此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均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 74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侧的CBF、 CBV 与MTT 均低于健侧, PS 高于健侧 (P <0.05), 表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患病期间均存在多项灌注参数的异常改变, CT 灌注成像的使用可准确评价患者脑部血流灌注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 进而为患者疾病诊断及后续病情变化的评估提供数据参考。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A 组的CBF、 CBV 与MTT 均 低于B 组, PS 高于B 组 (P <0.05), 且CBF、 CBV、MTT 与PS 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AUC 均>0.75), 表明CT 灌注成像可通过计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各灌注参数改变评估其预后, 为早期病变的预防及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改善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 CT 脑灌注可准确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灌注参数, 为患者疾病诊断提供数据支持;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后应用CT 脑灌注复查可评估其治疗效果与预后情况, 帮助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与改善, 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暗带患侧缺血性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更 正
重视急性脑梗死后缺血半暗带的临床评估和治疗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寻找卒中半暗带的思想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