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浅思

2023-07-11薛万久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3年6期
关键词:课后练习自然段文体

薛万久

在省级课题“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的引领、带动下,我们整个团队通过不断学习、课例研讨、课堂打磨等多方面的历练,一路前行。同时,我对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产生了一些思考。现以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一文教学为例,阐述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一、依体而教,让课堂呈现独特的魅力

随着2022年版课标的发布,教材中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数量也在发生着变化,不同年级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相应增加或位置调整。就其编排来看,有的分散编排,有的单元集中呈现,有的编在课后成为“阅读链接”,有的则以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加以编排。其文体更是不一,有故事类,有诗歌类,有小古文类,还有议论文类。

明代徐师曾说:“夫文章之有体裁,犹宫室之有制度,器皿之有法式也……”他认为阅读不可“率意为之”,必须遵循文体的制度法式。的确,每一种文体都有其法则,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因此,在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要有文体意识。只有先正其体,后才能经其义,贯其气,饰其辞。文体不同,教法有别,切莫混为一谈。《为人民服务》一文是一篇演讲稿,属于议论文类。很显然,此文的教学要与本单元第10课《古诗三首》、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憶》等区别开来,按照议论文的文体来实施教学。

在“复习回顾旧知,自然导入新课”后,我引导学生“提取中心论点,明了演讲主旨”,随后通过思维导图提示学生“梳理文体结构,感知逻辑脉络”(见图1)。

教学第2~4自然段,我让学生学语习文,细读文段结构,慢品论证之妙。最后,由一个人(张思德)的追悼到一类人的延伸,引发每一个学生对“作为一名学生,我如何为人民服务”的思考。

如此,在文体的观照下,教学的思路及引导才不会走偏,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领下习得带得走的能力,再遇到此类文章才不会手忙脚乱,不知如何去学。

二、查阅资料要适度,不是越多越好

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所反映的人、事、景、物等,由于距今天学生的生活年代较远,他们对文中的内容等可能会很不理解,这就需要借助一些相关的资料,帮助他们认识、理解。作为《为人民服务》一文所在的单元,编者在单元导语页就明确给出“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的要求。然而,教师不能布置学生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如,查阅毛泽东、张思德、司马迁、一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及生平、事迹的资料。教师可以适当让学生查阅张思德的出身、主要事迹及毛泽东为何要去参加一个普通士兵的追悼会,因为这些资料有利于对文章内容及写作目的的理解感悟。对于毛泽东,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是有所了解的,而对司马迁以及一些楷模人物等相关图片及资料的引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在实施教学时嵌入即可。毕竟,语文课不是学生对所查资料你说、我说、他说的“大杂汇”,而是品词析句、学语习文的练兵场。

三、语文姓“语”,“语言运用”永远是语文之根

“语言运用”作为2022年版课标明确提出的核心素养之一,在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它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在《为人民服务》一课的教学中,对全文结构的梳理把握是语言运用,对第1自然段中“完全”“彻底”的理解、感悟是语言运用,对第2、3自然段摆事实、讲道理(其中的引用、对比也是)论证方法的发现、感悟、习得是语言运用,学习第3自然段用关联词(“因为……所以……”“如果……就……”“不管……都……”“只要……就……”等)使得句与句之间连接更紧,更有说服力是语言运用,掌握第4自然段“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要……要……”“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互相……互相……”等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演讲更有气势等也是语言运用。正是因为这些散落在教学过程中的种种语言运用,才使得整篇课文的教学充满了语文味儿。

四、落实编者意图,避免出现教师过度解读文本的轨道偏离

教材具有完备的助学系统,这一系统包括课前提示、课后练习、“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等,是教科书编者付出的心血结晶,也是他们意图的生动呈现。

以此来看《为人民服务》一文,我们不难发现,对相关资料查找的布置在“单元导语页”语文要素(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中有依据;课后练习第1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作为一般性教学目标(也叫常规性教学目标),则是对议论文摆事实、讲道理这一经典论证方法理解、感知后的积累;课后练习第2题(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成为“提取中心论点,明了演讲主旨”与“梳理文章结构,感知逻辑脉络”的提示;课后练习第3题(读下面这段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想想句子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可以通过“细读文本结构,慢品论证之妙”自然落实;课后练习最后一题(联系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说说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的设置,既让学生感悟到张思德这位普通战士身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同时,作为一座桥梁,由“一个”到“一类”,在整个单元内容的位置安排上,承前启后,为引导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奠定了基础。

2022年版课标明确指出:“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可见,教材中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承担着这一重要使命,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思考,多想对策,主动落实,勤于反思,善于总结。

【注:本文系安徽省教育科学2021年度立项课题“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实践与研究”(JK2104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安徽阜阳市颍东区铁二处学校)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课后练习自然段文体
课后练习中语文要素落实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秋天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特点及教学建议——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
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与使用问题的研究
美丽的秋天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小学音乐教材课后练习使用方法之管见
文体家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