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育并举”背景下“第二课堂成绩单”育人体系与路径研究

2023-07-11张悦

科技风 2023年17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成绩单五育并举实施路径

摘 要:依托高校第二课堂建设,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年学生。秉持“五育并举”的根本理念,着力完善具有特色的、符合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第二课堂成绩单”育人体系建设,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施路径,让每一名学生都能真正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切实担负起培根铸魂的职责使命。

关键词:五育并举;第二课堂成绩单;实施路径

Discussion on the Education System and Path Research

of "Second Classroom Transcript" from the "Holistic Education"

Zhang Yue

School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AnHuiHuaibei 235000

Abstract:Rely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cond classroo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we should cultivate young students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orality,intelligence,physical education,beauty and labor in the new era.Adhere to the fundamental concept of "holistic education",strive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a distinctive "Second class transcript" education system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students' growth and success,and on this basis,propose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the "Second class transcript"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o that every student can truly become a highquality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who meets the needs of society,and earnestly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of cultivating the soul of Bacon.

Keywords:holistic education;Second class transcript;Implementation path

进入新时代,“五育并举”的提出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各高校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积极探索新的实践。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深度融合,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以文化人和实践育人,提高育人效果,彰显人才培养特色[1]。新时代高校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坚持“五育并举”的根本理念,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创新“第二课堂成绩单”育人体系,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品行优秀、健全人格、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社會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的时代性和必要性

(一)认真落实党中央对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的政治要求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第二课堂制度在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融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既是落实“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的重要要求[1],也是实施“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培养专业人才,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从而进一步提升“第二课堂成绩单”价值功能,为青年人才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充分发挥高校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的作用

高校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强化第二课堂充分服务第一课堂的育人作用[2],构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效连接、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从而提高第二课堂课程育人效果。

(三)高度重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青年培育的重要平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才的选拔、培育等都有了更高的标准,坚持发展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结合学校实际,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通过第一课堂完成学业,第二课堂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视角,结合高校发展实际和学生发展需求,加快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供给侧改革,注重活动内容、项目设计和成绩审核等开发和探索,完善“第二课堂成绩单”育人体系。同时也要大力重视第二课堂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增强了创新能力,促进青年全面发展。

二、“第二课堂成绩单”培养体系的构建

“第二课堂成绩单”培养体系的构建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结合我校第二课堂育人目标指向,继而充实活动的课程、项目以及内涵,推进改革创新,增强育人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同时严把项目质量关,加强准入评估和过程管理,提升项目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匹配度、支持度。

高校在“五育并举”的总教育方针下,着力围绕德育铸魂、智育提质、体教融合、美育熏陶、劳动促进融合育人的五大体系[3],分别对应思想引领与爱国荣校、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体育锻炼与运动技能、人文社科与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素质状况和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责任心和自信心,科学设计学生任职经历作为“第二课堂成绩单”选修项目量化指标,打造5+1“第二课堂成绩单”育人体系,其培养体系如下图所示。因此,构建“第二课堂成绩单”培养体系为“5+1”课程模塊,活动覆盖面广、课程内容模块齐全,科学的分化和梳理,第二课堂中的具体领域,从而促进能力素质的均衡发展,可以有效推进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深入实施。

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5+1培育体系框架图

(一)思想引领与爱国荣校

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4],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新时代学生要胸怀忧国忧民之心;铭记并践行校训,爱校荣校,积极参加党校、团校培训、“青年大学习”“主题党日”“主题团日”等活动。

(二)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

引导学生努力掌握专业技能,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专业背景和自身优势,积极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三创赛、大学生财会技能创新大赛等学科竞赛,以及发表论文、出版专著、取得专利等情况,进一步鼓励大学生广泛参与学术科研,提升创新实践能力,拓宽覆盖面,增强专业硬实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体育锻炼与运动技能

积极参加课外锻炼、运动训练等体育活动,如日常锻炼、运动会和马拉松等,让学生明白运动的重要性,全面发展体能,强身健体、身心愉悦。

(四)人文社科与艺术素养

加强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和评价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价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主要包括参加各类文化、艺术、人文素养类活动或讲座,如大学生艺术展演、文艺汇演、合唱比赛、校园歌手大赛等相关活动及荣誉,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五)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教导学生知行合一,用知识指导实践,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包括各级各类社会实践、见习工作、参加“三下乡”“返家乡”“百团百题”“十个一”、支教助残、勤工助学和志愿公益活动等活动,培养“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此增强实践能力。

(六)学生任职经历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和沟通交际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集体主义意识、大局观念,综合考量学生任职期间的态度和表现。

三、深入探索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实施路径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第二课堂成绩单”育人体系[5],多措并举推动新时代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创新型建设。

(一)建立协同育人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工作机制

一是完善组织机构。学校各部门要通力协作,紧密配合,充分调动各级领导、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育人主体的积极性,形成全校师生人人抓的良好局面,分别负责第二课堂活动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质量监督、整体组织和具体实施,构建全校上下统筹的工作格局。同时密切联系社会组织、公共部门等,推进协同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青年。

二是做好经费保障和软硬件建设,以及完善师资结构和培养。做好“第二课堂成绩单”各类活动扶持,划拨第二课堂专项经费,用于各类活动举行;根据学校自身实际和办学特色,进而提升第二课堂场地资源和软硬件的水平,开辟相对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了确保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师资队伍必须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过硬的专业素质,加强自身修养、不断自我完善,关心关爱学生,能够较好地指导活动开展,全面提高第二课堂教育质量。

三是健全完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管理办法。为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协同育人作用,强化以学生为中心、以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制度实施保障,建立第二课堂项目的组织、实施、发布、报名、审批、监督、审核和评价反馈等各环节制度体系,从而保障工作实施,规范运行操作,加强动态管理。

(二)科学设计,构建高效动态的“第二课堂成绩单”项目标准

2021年5月,共青团中央出台《深化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工作指引》,推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工作全覆盖。在“五育并举”的背景下,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科学的“第二课堂成绩单”5+1培育体系,多维视角,内容丰富,系统化且制度化。同时不断丰富项目供给、活动供给、内容供给,动态管理监测“第二课堂成绩单”,加强准入评估和过程管理,与第一课堂相辅相成、充分衔接,深化育人成效。

一方面建立“第二课堂成绩单”项目体系,另一方面要增加优质课程供给。为了更好地发挥各院育人特色,多维度多层次培养人才,二级学院要依托自身资源,发挥各自优势,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第二课堂成绩单体系多元化建设,推进特色育人,为培养特色人才起到积极作用。对于参与度高、实施效果好、學生评价高的项目进行精品项目认定,并报“第二课堂成绩单”审核为精品项目,创建项目品牌化转变。加大对精品项目的建设、支持与宣传,提升项目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匹配度、支持度。

(三)拓展校内外资源,创新构建实践平台

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二课堂育人新格局,坚持校内资源和社会资源有序配置、高效整合,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在全面提高第二课堂教育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对接城乡组织、见习基地和单位、红色文化资源场所、公司企业、公共服务部门等,大力争取社会资源支持和建设,搭建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育人平台,形成“学习——实践——再学习”的实践模式,共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如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社会服务、西部计划、企业实践、挂职锻炼等,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奉献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建立标准健全、多方层级评价、价值应用深化的“第二课堂成绩单”质量综合评价机制

建立多维度、可呈现、可应用的“第二课堂成绩单”质量评估机制,对于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效果及时进行综合研判,反馈改进。“第二课堂成绩单”成绩记录采用星级制与学时制相结合的模式,通过累计获得的学时转换成星级展示,真实、客观地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第二课堂各项目的表现和成绩。通过建立科学、公平、合理的评价标准,采取过程性、形成性、结果性评价等,衡量项目实施效果、学生满意度等情况,实现“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可记录、可评价、可测量、可呈现[6]。为了进一步强化第二课堂重要性和提升学生素养,将“第二课堂成绩单”纳入学生综合测评和评奖评优、每学年发展团员、推优入党、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选拔、西部计划志愿者选拔等工作的重要参考和学生求职就业的重要支撑,有效连接了学生、学校和社会,为社会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提供了客观、科学的依据。

综上所述,高校要认真落实,不断学习、探索完善“第二课堂成绩单”育人体系,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既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服务学生发展,实现精准育人,也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均衡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1).

[2]胡翔云.围绕专业建设第二课堂刍议[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4(01):6973.

[3]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工作方案的通知[J].安徽省人民政府公报,2021(23):717.

[4]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 09/t20170929_315781.html.

[5]武秋月.基于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促进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9(24):4345.

[6]翟荣兵.基于“第二课堂成绩单”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构建研究——以安徽某高校为例[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2(01):120124.

作者简介:张悦(1994— ),女,汉族,安徽淮北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成绩单五育并举实施路径
建设教育强国的鸿篇巨制
“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
走向“五育并举”的现代学校管理
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情况研究
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对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启示
浅析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重要意义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