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先周文化与华夏文明精神

2023-07-10王婉婷刘阳杰

丝绸之路 2023年2期

王婉婷 刘阳杰

【摘要】周人起源于今陕西武功县一带,在翦商之前曾有一段迁居甘肃陇东地区的生活经历。居陇时期的周人在首领不窋、公刘等的带领下光大部族,为日后取代商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甘肃陇东地区所孕育的先周文化以农耕为基础,以礼乐为核心。随着西周正式建国,周制天下,农耕文化传统与礼乐文化精神相辅相成,共同塑造了华夏文明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先周文化;农耕传统;礼乐文化;华夏文明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甘肃孕育和涵养了包括史前文化、根祖文化、周秦文化等早期华夏文明起源与形成过程中的核心内容。我们在《甘肃文化史》中曾对甘肃周秦文化作过专章论述 [1],本文就甘肃先周文化与华夏文明的关系问题再做探讨。

一、周人起源与迁居陇东史迹

周人起源于今陕西西部武功县漆水河流域,这一带处于陇东高原南麓平原,在渭水北岸、泾水之东,古属禹贡雍州。据《诗经》《史记》等文献记载,周人最早的先祖名叫弃,其母为有邰氏女姜嫄。弃在尧时被举为农官,舜时被正式封于邰,并赐号“后稷”,别姓“姬氏”。邰地,据唐代《括地志》,“故斄城,一名武功城,在雍州武功县西南二十二里,古邰国,后稷所封也”[2]25,就是今天的陕西武功县。邰地是后稷弃的封地,也是先周部族早期的发家之地。自弃之后,先周部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生活于邰地,其首領世袭“后稷”的称号,《史记·周本纪》说:“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3]112

夏王朝孔甲时,先周部族为避政乱,在首领不窋的带领下主族北迁至甘肃陇东地区。《国语·周语》中周公后人祭公谋父曾回忆这段历史说:

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4]3

所谓“夏之衰”,据徐元诰《国语集解》引汪远孙说,当指夏孔甲之时。《史记·夏本纪》说帝孔甲为政时,“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3]86。司马迁写《夏本纪》在少康之后,只记帝王承袭的世系,唯独在帝孔甲时却颇费几笔写夏王朝因孔甲失德而政乱的情况,甚至后文写到夏桀时又不忘强调一句“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3]88,可见,以司马迁对夏代史的理解,孔甲乱政导致“诸侯畔之”在夏王朝后期发展过程中影响重大,过去围绕夏王朝为中心建立的部族政治联盟开始瓦解,夏王朝由此急遽转衰,四世而亡。不窋时期的先周部族就是在这次诸侯叛夏的过程中脱离夏王朝的。

《国语》中所谓不窋所迁的“戎狄之间”就在今天的甘肃陇东高原。据清代《乾隆新修庆阳府志》载:“夏政衰,不窋失官,自窜于斯,所居成聚,故建城而居焉。”[5]132《括地志·庆州·弘化县》说:“不窋故城在庆州弘化县南三里,即不窋在戎狄所居之城也。”[2]48又,《宁州·安定县》:“宁、原、庆三州,秦北地郡,战国及春秋时为义渠戎国之地,周先公刘、不窋居之,古西戎也。”[2]42唐时的宁、原、庆三州包括今天陇东高原的宁县、固原、庆阳在内,尤其庆州和宁州皆在泾水支流马岭水(今马莲河)沿岸。周人族群在不窋的带领下,从祖居之地邰地出发,一路溯泾河、马莲河而北上,直至今天董志塬北部的庆城一带。周人从此在陇东高原安居生息。

《史记·周本纪》说不窋之后有子鞠,鞠之后有子公刘。公刘是陇东时期周人又一位杰出的领袖。公刘对先周部族最重要的贡献有二:一是借助董志塬一带得天独厚的农耕条件全面恢复周人自后稷弃以来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二是率领族众从董志塬北部逐渐向南迁徙。这两件事对先周部族发展影响很大,因此以诗歌的形式深深地留在后世周人的集体记忆中。《诗经·大雅·公刘》一篇所展现的就是公刘率众迁居的光辉业绩,《诗序》说此篇为召康公戒成王:“成王将涖政,戒以民事,美公刘之厚于民,而献是诗也。”[6]1109这首诗完整地展现了公刘带领族众迁豳、定居、发展农业的全过程。从全诗叙述之生动详尽,言语也颇古奥来看,不见得就如《诗序》所说是召康公所作,极有可能是豳地旧诗,至少包含很多豳地旧诗的因素,后人只是在此基础上做了一番润色和整理的工作。诗中说到公刘经过多方察看后选定建城新址,新城址附近原野平旷,土地肥沃,又有众多溪泉穿流其间,“逝彼百泉,瞻彼溥原。廼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6]1115,新居地面积广大,且风景优美,于是周人在此营建城邑宫室。

公刘在陇东高原所建之都邑宫城的情况究竟如何,今天自然无法复原。但我们大可以根据近年来陇东地区南佐遗址的考古发掘略作一些猜想。南佐遗址位于今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南佐村,经过上世纪80年代至今前后三个阶段的发掘,考古学家最终将其确认为是一处仰韶晚期具有都邑性质的大型中心聚落,碳十四测年为距今约5100—4700年,总面积约600万平方米。据发掘者称,“南佐遗址核心区由9座夯土台及两重壕沟围成,面积约30万平方米。核心区发现了年代最早、布局最严整的宫城和国内同时期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大型宫殿建筑。宫城面积2000多平方米”,位于宫城中央偏北的主殿F1规模巨大,占地约700多平方米,“宫殿建筑中心对称、中轴对称且主次分明、层层递进的格局,布局严整,前所未见”[7]。南佐遗址的最新发掘也确凿无疑地证明,早在5000年前陇东高原已进入早期国家和文明社会阶段。南佐宫城遗址下距公刘的时代尚有1000多年,已有如此规模巨大、结构严整、功能完备的王权都邑与宫殿建筑,经过1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先周部族迁居于此,如《公刘》诗中所说的“豳居允荒”“于豳斯馆”,公刘率领族众经过勘探谋划建立豳国,营造相当规模的都邑宫城是极有可能的。过去学者们一般不承认公刘时期的先周部族已具备早期国家形态,现在应该重现检讨这一认识了。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略作说明。根据汉代以来的一些文献,今陕西旬邑、邠州一代也称“豳”。《汉书·地理志》说:“栒邑,有豳乡,《诗》豳国,公刘所都。”[17]1547唐代《括地志》也说:“豳州新平县,即汉漆县也,《诗》豳国,公刘所邑之地。”[2]40事实上,栒邑、邠州迟至西魏大统十四年(548)才改称“南豳州”,因当时甘肃宁县已称“豳州”(北豳州)。西魏废帝三年(554),甘肃宁县改称“豳州”为“宁州”(取“抚宁戎狄”之意),栒邑、邠州亦取掉“南”字从此只称“豳州”。相比甘肃宁县,陕西栒邑、邠州称“豳”是比较晚的,但古人却对栒邑、邠州一代的公刘遗迹言之凿凿。事实情况可能是这样的,公刘时期周人沿泾水流域的迁居,前期迁居所至为今董志塬南部的宁县一带,这是最早的“豳地”(豳国),后期迁居才至今陕西旬邑、邠州一带,后来也称“豳州”或“南豳州”,所以甘肃宁县一带就成了所谓的“北豳”。公刘率领族众迁居意义重大:“两次迁徙的路线都是逐步南下,这或是公刘为周人部族有意谋定的发展大计,意义非凡,其最终的战略意图是重返关中。”[8]11

二、奠定华夏文明农耕传统

周人自诞生之初就与农耕有着极深的渊源。据《诗经·大雅·生民》和《史记·周本纪》的描述,周人的始祖弃从小就在农植稼穑方面有过人的天赋,长大后能辨别土壤,相地之宜,种植多种粮食作物,又注重培育良种,总结耕种经验,人民纷纷效法他的耕种技术而获得丰收。弃也因此被尧、舜相继推崇,举为专门负责农业耕作技术的“后稷”之官。周人部族由此进入了中原王朝部族联盟,“后稷”的称号也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被周人首领所世袭。农耕可以说是周人部族兴起的标志。

据《山海经》的说法,弃之后周人杰出的领袖还有台玺和叔均两位,《大荒西经》载: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稷之弟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始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9]449

这里的“西周之国”是以周人立国以后而言,“食谷”即以五谷为食,表明周人农耕生活主导下的饮食结构。“后稷”即指弃,“稷降以百谷”说从后稷弃开始播种百谷。弃之后的台玺、叔均都以农耕为本事,尤其叔均又始作牛耕,牛耕技术节省人力,能提高耕作速度,极大地促进生产效率,这可以说是对神农氏(烈山氏)刀耕火种以来原始农业的一次十分重要的革新和进步。此外,《山海经·大荒北经》还记载了一则黄帝蚩尤之战的神话,也与叔均有关。

黄帝乃命应龙攻之翼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9]490

黃帝战蚩尤,令天女魃止风雨而却导致大旱,叔均请上帝置魃于赤水之北,大旱因此消除。赵逵夫先生认为这则神话的背后其实反映了叔均曾带领人民抵御某次北方大型旱灾的历史事实 [10]152。叔均也因这次抵御旱灾的功绩被后世周人奉为农神“田祖”。

后稷弃以来的数代周人一直在渭北平原耕作生活,直到夏孔甲之时政衰世乱,不窋“用失其官”,失去了世代相袭的中原农官“后稷”之职,于是带领族人北迁至今甘肃陇东庆阳一带。《国语·周语》中祭公谋父在追述不窋率族初至庆阳时的情状为:

《七月》一诗全景式地展现了先周时期以农业为主导的社会生产生活画卷。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大致还原出当时一个农民家庭一年中劳作生活的情景:从年初开始忙碌,先修理农具,再翻土耕作,农妇则携子田间送饭。春日天气回暖,妇女也开始采桑采蘩,养蚕为秋天织麻做准备。男子此时还要狩猎,获取狐貉皮毛以作公家官人的衣服,猎取的小兽归自己,大兽则归于公家。夏天开始收获各种果蔬,秋天要塞屋熏鼠,修理房屋,修整打碾的场圃,准备收归当年的粮食。农忙完毕还要抽空去公家服事采割茅草、修缮房屋的劳役,同时又开始准备第二年的耕种。年终农闲时还要酿酒杀牲,聚众称庆于豳公之堂。诗中凡举粮食作物有黍(糜)、稷(栗)、稻、麦、菽(豆类)、葵(大豆)等,稻除了食用之外,也用于酿酒。当时的谷物已有穜(先种后熟)、穋(后种先熟)之分,其它作物还有桑、蘩、麻等。又种植各类果蔬郁(郁李)、薁(野葡萄)、枣、瓜、壶(葫芦)、葵(冬葵)、荼(苦菜)、韭等,农具则有耒耜、斧戕。诸如此类,诗中虽是略举,但已反映出较为精细的农业形态。

此外,《七月》全诗以月令起兴,通篇以岁时序农事,一年的农事安排遵守严格的月令时序。从诗中看,人们关于时序的认识来源于对天象、物候的观察记录,已初具“节气”的意味,学者们一般认为严格的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战国前后,但周人此前悠久的农耕传统尤其在陇东地区的农事生活无疑为后来的二十四节气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古代农业对于自然条件尤其气候环境的依赖极强,农业生产需要科学准确的历法知识作为指导,农耕文明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对岁时历法的掌握。周人先民在漫长的农耕生活中仰观天象,俯察万物,逐渐形成一套成熟完备历法体系,开创了我国古代发达的天文历法传统。而后世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是拜周人悠久农耕传统所赐。

纵观周文化发展史,其始终将农业视为“周道”“王化之基”,在此过程中,周人在陇东地区的农耕经历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看到,先秦时期的诗歌、史传中对于这一阶段周人发展史的描述多与农业生活相关。其后的历史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经过数代周人在陇东地区的努力,物质财富得以极大积累,部族发展迈向新的阶段,公刘与其子庆节正式建国于豳,司马迁赞为“周道之兴自此始”。

随着周人后来立国与周文化的发展,农耕传统与农业文明也深刻影响着华夏文明的精神内涵。周人在农耕传统中养成的敬惜土地、敬畏自然的观念深刻地塑造了华夏民族勤俭谨慎、持重内敛的民族品格,而农耕生活中日复一日辛勤劳作的生产方式也不断熔铸成华夏民族坚毅扩拓、勇敢无畏的民族精神。可以说,农耕传统是华夏文明的底色,农耕传统正从周人而来。

三、确立华夏文明礼乐精神

在奠定华夏农耕传统的同时,周人也确立了同样深刻影响中華文化数千年的礼乐文明。根据现代学者们的研究,礼最初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宗教祭祀活动,本是一种人神关系的仪式呈现。原始先民对神秘未知的力量有所诉求,于是祭祀行为应运而生。“礼”(禮)字的形态本身即体现了祭神的意义,《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豐。”[19]2王国维先生说:“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14]290礼最初的形态主要有简单的供物祀神与舞乐娱神,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礼的种类和形式不断丰富复杂化,并逐渐形成程式固定的仪轨仪式。礼的起源又与乐舞相关,为了达到娱神的效果,祭祀活动多伴随着巫舞展演。世界上大多数古老民族原始时期的祭祀活动都是乐舞相生的,中国先秦文献中所载的“葛天氏之乐”即是其例,最初的祭祀之礼与舞乐相结合的特征也可以从考古所见上古时期的各类器物与岩画的刻划纹饰中得到佐证。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虽然发端于上古时代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但真正发展为盛大的文化景观,是从周人开始的。周人之礼并非发明独创,据文献,夏、商时期已有礼制,殷商甲骨卜辞中即有大量关于各种礼制形态的载录。然而后来礼确实成为周人最重要的文化特征,这一特征可以明确上溯至周人诞生之初。《诗经·大雅·生民》载,周人的女性始祖姜嫄曾以禋祀祭祀上帝,以求生子。后稷弃长大后开始祭祀上帝,并规定了明确的供献祭品与祭祀程序:

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时。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6]1058

这段文字详细展示了祭祀上帝的整个过程:弃对于祭祀上帝表现得极为庄敬,先将供献的谷物舂揄去糠,反复揉簸淘洗,以求洁净,再通过蒸煮使得热气上升,以牛肠间脂涂抹萧草并合黍稷干烧,又燔烧羝羊,将祭品盛于专门的豆、登之器,祭品的香气升腾,表示已上达于上帝。上帝欣然享受祭祀,周人因此获得福佑,长久无所罪愆。

从程序和功能来看,当时弃所用的祭礼已经相当成熟。祭祀上帝之礼固然是周人效法殷商礼制而来,但弃所用祭品以其所种植的谷物居多,可以说周人之于祭礼亦有发明之功。《生民》一篇也是文献中所见周人最早的一次祭礼展演。

周人迁居陇东以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积累与提高,部族耕作劳息、婚丧嫁娶等的日常生活必然伴随着类目繁多的习俗仪式,有些仪式已粗具日后周礼的雏形,此举一例说明,《七月》一诗历叙周人在陇东豳地劳作生活的情状,其卒章写年终农闲之时,农人酿酒杀牲,聚众约赴豳公之堂,实为日后周礼中各类饮酒礼的源头: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6]507

这里农人相聚公堂,举酒称祝“万寿无疆”,除了颂祝豳公之外,其实也包含自祝之意,而自祝称寿的对象自然为年长者或老年人。此章诗正反映了先周时期周人养老礼俗的生动场面。养老习俗由来已久,《礼记·王制》记载虞、夏、殷三代养老礼俗各不相同,又说周人“修而兼用之”。周人的尊老、养老礼俗其实也是基于农耕生产生活的现实需要。早期农业生产所需的知识和技术大多依靠口耳相传,这时经验丰富的年长者就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而年长者体弱,晚辈尊老养老亦是人伦所需。豳地的周人一年辛劳结束,在年终的岁庆活动中,大家欢聚一堂,设朋酒,杀羔羊,其间必有年幼者向年长者请教农事经验,然后举酒祝颂年高德劭者长命百岁、万寿无疆。需要注意的是,称寿以酒,这是周人特有的观念,周人认为饮酒有助于长寿,《礼记·郊特牲》:“饮,养阳气也。”[18]332凡养老之事多与饮酒有关,《七月》诗中也说:“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卒章称颂“万寿无疆”时也是在“朋酒斯飨”“称彼兕觥”的情境中。

礼之初,始诸饮食。尊老、养老的活动最初只存在于先周时代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习俗,这种习俗中饮酒不可或缺。后来周礼成熟完备,尊老、养老又作为一种礼义和礼用依附于各类饮酒礼中,且发展为一种自下而上的形态——即由民间年终的息养劳农到国家层面的养老礼仪。《礼记·月令》记孟冬之月要举行“大饮礼”和“烝礼”,天子祈年,蜡祭先祖,并使“劳农以休息之”。《周礼·籥章》:“籥章掌土鼓、豳籥……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12]2293-2304郑玄注:“(蜡祭)求万物而祭之者,万物助天成岁事,至此为其老而劳,乃祀而老息之,于是国亦养老焉。”[12]2304儒家也赋予乡饮酒礼以“尊让、洁敬、不慢、不争、远暴乱”的政治功能。“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悌,民入孝悌。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12]1053-1054

从豳地旧俗到周礼正轨,饮酒礼的演化线索正体现了周礼文化本身的发展过程。西周开国以后正式制礼作乐,在借鉴吸收前代礼制的基础上,又将一系列先周旧俗逐渐规范为体系完备的周礼仪轨,礼于是具有了“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宏大意义,周人也由此开启了华夏礼乐文明的大端。钱穆先生说:“它(礼)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世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独特性……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15]8这就是说,中国之所以称为中国,其主体精神正是礼乐文明,而周人正是礼乐文明的肇兴者。

四、结语

甘肃陇东地区在华夏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早在旧石器时代,这一带就有了原始人类生活的痕迹。新石器时代晚期,陇东高原又出现了以南佐为核心、拥有区域王权的早期国家形态,已进入文明社会阶段。约在南佐“古国”1000年后,陇东地区又因孕育了先周文化而被称为“肇周圣地”。所谓“肇周”,其本质就是复兴“农德”,肇兴礼乐,这也是陇东先周文化的核心内涵。随着西周开国,周制天下,农耕传统与礼乐文化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塑造了华夏文明的精神内核。目前,甘肃省华夏文明傳承创新区建设工作正在展开,在全面挖掘甘肃境内华夏文明资源的同时,也应加强相关理论研究,深刻把握陇东先周文化这一“根本性”问题 [16]

[注释]

  • 祝中熹先生认为夏孔甲时周人脱离夏王朝是由于周、夏关系紧张,周人被排挤出了中原王朝的部落联盟,甚至难以在渭北平原立足。参见祝中熹《古史钩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第220页。

[参考文献]

[1]伏俊琏,周奉真主编.甘肃文化史[M].北京:中华书局,2022.

[2](唐)李泰著,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5](清)赵本植纂修.乾隆新修庆阳府志[M]. 北京:中华书局,2013.

[6]十三经注疏委员会.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孙玉珍等.南佐遗址考古发掘汇报会暨欧亚视野下的早期中国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召开[N].陇东日报,2022-11-27.

[8]马世年.司马迁一句话与黄河上游一条河[J].博览群书,2022,(09).

[9]袁珂.山海经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2.

[10]赵逵夫.牛郎织女传说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11]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

[12](清)孙诒让.周礼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2015.

[13]赵逵夫.艰辛四季唱衣食[J].古典文学知识,2012,(04).

[14]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5](美)邓尔麟.钱穆与七房桥世界[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16]马世年,刘阳杰.陇右文化与华夏文明传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5-23.

[17](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8](汉)郑玄注,王锷点校.礼记注[M].北京:中华书局,2021.

[19](汉)许慎撰,陶生魁点校.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20.

[基金项目] 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甘肃历史文化研究与传播专项课题“陇东先周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贡献”。

[作者简介]

王婉婷(1994-),女,汉族,甘肃山丹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西北历史与华夏文明。

刘阳杰(1993-)男,汉族,甘肃武山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早期周秦文化与华夏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