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台魏晋墓出土帛书《恭、宽、信、敏、惠之道》校释

2023-07-10韩高年

丝绸之路 2023年2期
关键词:帛书图版

[摘要]帛书《恭、宽、信、敏、惠之道》于1991年末出土于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骆驼城魏晋墓葬,现藏高台县博物馆。《张掖文物》一书有着录及题解,但未附发掘报告。帛书首尾有残损,文本由楷书写成,书写工整,字迹清晰,多简化字。现存82行,8000余字,分12章,每章500-600字,内容多引《诗》《书》《论语》等儒家经典,以阐发儒家思想为主。日本学者町田隆吉及甘肃省博物馆李永平研究员对帛书进行了初步整理研究,尤其是李永平先生对帛书进行了初步释读和整理,并发表有研究文章。承蒙李先生襄助提供有关材料,笔者得以在其释读及研究基础上,比对帛书图版,对帛书文本予以重新校读释文,注解疑难字、词,分章疏通句意。此外,还对帛书的书写格式、特殊符号、特殊印记的书写意义及形成原因做出判断。因其内容涉及“民胞物与”等观念,故于帛书文本的年代及抄写流传过程等,还需要依据其内容、体例、书体等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校释】

第1列

□□怠矣□□矣……辞,心不诚而美□[⑤]自习,则邪妄谁(诞?)引,乃足以知天秉彝[1],物则之良[⑥][2],志学之后[3],必有不可踣等之,学焉惟……

[1]乃:是。“乃”的异体字。 知天:了解天命。《论语·子罕》:“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秉彝:遵循天地万物之规律。《诗·大雅·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毛传》:“彝,常。”郑玄笺:“秉,执也……民所执持有常道。”

[2]物则:事物的规律。

[3]志学:即“有志于学”。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白虎通·辟雍篇》:‘古者所以年十五入大学何?以为八岁毁齿,始有识知,入学学书计。七八十五阴阳备,故十五成童志明,入大学,学经术。故《曲礼》曰:“十年曰幼学。”《论语》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则十五者,入大学之年。《尚書大传》言“入大学,知君臣之仪,上下之位”。《礼》小戴有大学篇,始“致知格物”,终“治国平天下”,皆所谓大节大义也。夫子生知之圣,而以学知自居,故云“志于学”。“志”如“志于道”之“志””。

第2列

一念[⑦]□有当然之则,道在君臣父子[1],本有一定之□。苟无矣[⑧],以充乎内,则百体□[⑨]属,旷官者伦类[2],皆为虚位也,兹则道之所在,即为志之所[⑩]专,绝不知天壤间更有何事焉,可以移吾之志也,□趣□□……

[1]君臣父子:指君臣、父子之间的关系。《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韩非子·解老》:“礼者,所以貌情也,群义之文章也,君臣父子之交也,贵贱贤不肖之所以别也。中心怀而不谕,故疾趋卑拜而明之;实心爱而不知,故好言繁辞以信之。”

[2]旷官:即空居官位而无所事事。也指因所任非人而使官位形同虚设。《尚书·皋陶谟》:“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孔安国传:“旷,空也。位非其人为空官。”《北史·张普惠传》:“若不言所难言,谏所难谏,便是唯唯,旷官尸禄。”

[3]移吾之志:改易我的志向。移,转移,改变。

第3列

进于守[11]夫,然可得言所旧矣,旧者何?盖行此道而有得于心者,德也。一举念而常存顾諟[1],一举足而如质帝天[2],拳拳服膺则宅吾心。以内敛之功,自不授万物以见扰之柄,所谓敦行不怠[3],日起有功者,此□□……

[1]顾諟(shì):指敬奉、禀顺天命。语出《尚书·太甲上》:“先王顾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祇。”孔传:“諟,是也。言敬奉天命,承顺天地。”孔颖达疏:“《说文》云:顾,还视也。諟与是,古今之字异,故变文为是也。言先王每有所行,必还回视是天之明命。”《礼记·大学》:“《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郑玄注:“諟犹正也。”

[2]举足:抬脚,指人的言行。语出《后汉书·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3]拳拳服膺 :指坚定地持守善道。《礼记·中庸》:“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例略》:“生平于师友小善,拳拳服膺,附书简端,以志永矢。”

[4]敦行不怠:努力践行而不懈怠。出自《礼记·曲礼上》中“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第4列

薄也。斯诚卓立而不回[12]者兴[1],虽然,犹未底乎安也!□□[13]而底于安,夫然可得言所依矣。依者何?盖心复[14]而至于终全者,仁也。不违于终食之间[2],亦不离于终身之久[3],从容邃养则心与相安。即具[15]众理之纯备[4],而理与心相洽[5],自有□□……

[1]卓立:卓然而立,指才能突出。《汉书·景十三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近之矣。”

[2]终食之间:指日常生活之中。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者,邢昺疏:“‘言仁不可斯须去身,故君子无食顷违去仁道也。案:终食之间,常境也;造次颠沛,变境也。君子处常境,无须臾之间违仁,故虽值变境,亦能依于仁行之,所以能审处富贵,安守贫贱也。此君子,是‘仁者安仁也。”

[3]终身之久:指一生奉行仁义而不改易其志。

[4]纯备:指人的德行精粹完备。《尚书正义·尧典》引马融曰:“威仪表备之钦,照临四方谓之明,经纬天地谓之文,道德纯备谓之思。”

[5]理与心相洽:天理与人心相契合,即天人合一。朱熹《周易本义》:“心与理会,干之事也。”

第5列

所谓七日来复[1],三月不违者[2],此耳。庶道德之实获我心者[3],又何难相引而日深也,斯□[16]统精粹,以精者兴[17],若是,树[18]德依要,必自志道始。使学非有以端其基,则其功之□也,为无本,矢两可之见,究难□[19]存主之神,无择执之功[4],何以见性情之正[20],□□营终……

[1]七日来复:七天完成一个变化周期,干卦六阳爻,姤卦始消去一阳,至坤六阳尽去,至复一阳重见于下。干阳经七变,终于由消转为复。又因干阳取象为日,故说七日来复。《周易·卦》:“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彖》曰:“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

[2]三月不违:指颜回对仁德的持守十分坚定。《论语·雍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月至焉而已矣。”

[3]实获我心:得到我的心。《卫风·绿衣》:“我思古人,实获我心。”毛传:“古之君子,实得我之心也。”郑玄笺云:“古之圣人制礼者,使夫妇有道,妻妾贵贱,各有次序。”

[4]择执之功:指排除外在干扰的修养功夫。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庸》:“乃其藉择执之功,己千己百而后得者,必于私欲之发,力相遏閟,使之出而无所施于外,入而无所藏于中。”

第6列

利欲以熏心[1],犹恭,必有以止。其始而后为之。进□□目[21]精察力行[2],固当积小以高大,而固□[22]诚,尤[23]贵安宅以利用。成性存,存于此息[24],安静以致远[3]。由是[25]而游兿[4],又可进言矣!Δ而补不足[5],秋省敛[6](Δ[26]) 不足者,先补于春,可进夫[27]省敛焉,夫补行于春,正欲民无不足也……

[1]利欲以熏心:被利益冲昏了头脑。黄庭坚《赠别李次翁》:“利欲熏心,隨人翕张。”

[2]精察:仔细察看。《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太子为政精察,而中常侍宗爱,性险暴,多不法,太子恶之。”王守仁《〈大学〉问》:“吾心之良知,自有以详审精察之,而能虑矣。”

[3]安静致远:即宁静致远。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4]游艺:即优游于六艺之学。《论语·述而》:“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集注》:“志者,心之所之之谓。道,则人伦日用之间所当行者是也。知此而心必之焉,则所适者正而无他歧之惑矣。据者,执守之意。德,则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得之于心而守之不失,则终始惟一而有日新之功矣。依者,不违之谓。仁,则私欲尽去而心德之全也。功夫至此而无终食之违,则存养之熟无适而非天理之流行矣。游者,玩物适情之谓。艺,则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皆至理所寓而日用之不可阙者也。朝夕游焉以博其义理之趣,则应务有余,而心亦无所放矣。”

[5]补不足:指接济贫困百姓。此章章题出自《孟子·告子下》:“孟子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庆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芜,遗老失贤,掊克在位,则有让。”

[6]秋省敛:指天子巡狩时察看秋天的收成。《说文》“敛,收也。”《周礼·夏官·缮人》:“既射则敛之。”注:“敛,藏也。”《孟子·梁惠王下》:“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孙奭疏:“言天子、诸侯出,必因王事,有所补助于民,无非事而空行者也。春省耕,补耒耜之不足。秋省敛,助其力不给也。”

第7列

民而又省焉,岂不加意于敛哉!且夫益[28]寡者既不废乎三春[1],而升谷者终必[29]获于九秋[2],此小民之有庆,而亦大[30]君之鸿恩也。盖玉粒出太仓[3],夙乃协巽[4],而金粟遍草野,年皆乐丰。讵得曰[31]尽力于东作者,遂不可慎审于西成也哉!如巡狩述职[5],无非□

[1]三春:即春天,常与“九秋”对举。张协《七命》:“晞三春之溢露,遡九秋之鸣飙。”谢灵运《善哉行》:“三春燠敷,九秋萧索。”

[2]九秋:即秋天。在古代诗文中常与“三春”对举。杜甫《月》:“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

[3]玉粒:粮食。古代有“桂薪玉粒”之说。《战国策·楚策三》:“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4]夙:夜晚。《诗经·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晋书·刘毅传》:”毅夙夜在公,坐而待旦”。协巽:即和风。《国语集解·周语上》:“瞽告有协风至。”韦昭注:“瞽,乐大师,知风声者也。协,和也。风气和,时候至也。立春曰融风也。”《三国志·曹植传》:“臣闻天地协气而万物生”。《周易》巽为风。“夙”疑当作“风”。

[5]巡狩:指天子每年到地方巡视。《尚书·尧典》作“巡守”,意为天子巡行视察诸侯为天子所守之疆土。《孟子·梁惠王下》:“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第8列

民事[1]也。夫民事岂仅春耕而已哉!盖先王[32]素薄税敛,无非为农夫,服田力穑[2],乃亦有秋计也[33]。虽然,春耕之有不足者已省之,必先补之。天子补于畿内[3],则畿内之民无不足也。诚思劝百姓者,贵在薄敛[34],望西畴而占鱼梦[35][4],奚有硕鼠之忧[5]?诸侯福[36]于国[37]

[1]民事:百姓之事。《尚书·太甲上》:“惟嗣王不惠于阿衡。伊尹作书,曰:‘先王顾諟天之明命,以承……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无轻民事惟难,无安厥位惟危,慎终于始”。《孟子·滕文公上》载:“滕文公问‘为国。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

[2]服田力穑:从事农业生产。《尚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3]畿内:王都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周礼·夏官·职方氏》:“凡邦国,千里封公”。郑玄注:“周九州岛岛之界方七千里,七七四十九,方千里者四十九,其一为畿内,余四十八,八州各有方千里者六。”蔡邕《独断》:“京师,天子之畿内千里,象日月,日月躔次千里。”

[4]占鱼梦:梦到鱼是丰收的吉兆。此句典出《诗经·小雅·无羊》:“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维旟矣。大人占之,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旐维旟矣,室家溱溱。”方玉润《诗经原始·小雅·无羊》谓:“借占梦以为丰年之兆耳。”

[5]硕鼠之忧:指贪图百姓财物的官员。《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

第9列

中,则国中之民无不足也。试[38]思清[39]官测(侧)者,必去聚敛[40],馌南亩而歌狼戾 [1],奚有牂[41]羊之叹[2]。久若是,补民之不足也[3],为春计,岂居秋计哉!盖补之者君,而所以□得其补者民也,以故幸。春日遅遅[4],乐其耕之泽泽[5],行庆者而膏泽遍及,谁虑君恩[42]之不下?究抑敛之□

[1]馌南亩:即彼南亩,送饭给向阳的田野干活的人。《诗·豳风·七月》:“同我妇子,馌彼南亩。”朱熹《诗集传》:“馌,饷田也。”歌狼戾:疑当作“歌《狼跋》”,《豳风·狼跋》曰:“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狼疐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

[2]牂羊之叹:因饥饿而叹息。语出《诗经》之《小雅·苕之华》:“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朱熹《诗集传》:“牂羊,牝羊也。坟,大也。羊瘠则首大也。罶,笱也。罶中无鱼而水静,但见三星之光而已。言饥馑之余,百物雕耗如此,苟且得食足矣,岂可望其饱哉!”又引陈氏曰:“此诗其词简,其情哀。周室将亡,不可救矣。诗人伤之而已。”

[3]补民之不足:指周济贫困百姓。《孟子·梁惠王下》:“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国语·越语》:“去民之所恶,补民所不足”。

[4]春日迟迟:春天的时光温暖而迟缓。《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毛传》:“迟迟,日长而暄也。”《小雅·出车》:“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5]其耕之泽泽:形容土地润泽松散。语出《诗经·周颂·载芟》:“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第10列

民,而注意于欲敛者,君也。值秋风之凄凄,歌其获之挃挃[1],夙[43]驾者而桑田。 出税不至,民莫[44]之塞上闻,夫然秋少而敛也省之。乌容辞哉[45]!豳风吟纳禾[2],丰凶所攸分矣,省之哉!于足中省其不足,且于不足中省其足,非止补偏敕敷[46]已也,而丰凶洞悉于胸中,周颂纪来牟[47][3],盈歉所攸殊省[48]

[1]获之挃挃:收割庄稼的声音。《诗经·周颂·良耜》:“获之挃挃,积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

[2]豳风吟纳禾:豳地的风谣歌咏秋天的收获。《诗经·豳风·七月》:“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3]周颂纪来牟:《周颂》记录了人们对壮实饱满的麦种的赞美。《周颂·臣工》:“于皇来牟,将受厥明。”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释曰:“因为麦种好,将要获得丰收。”

第11列

之哉。于一家之不足者,省之至;且[49]于万室之不足者,省[50]之切。非徒小补秋思已也,而盈歉周知于怀[51]来[1],于是省其敛焉,将亦补其不足乎!进[52]观饬不给,则与补不足者,均所以为民也夫。△ 恭宽信敏惠△[2]圣人切指为仁之目,皆心所具[53]之理也,夫以务外者求仁,或虛而不实。

[1]盈歉:丰收和歉收。怀来:怀柔远方而使来归顺。《左传·宣公十七年》:“为是犯难而来,吾若善逆彼以怀来者,吾又执之,以信齐沮,吾不既过矣乎?”

[2]此句为帛书的章题,表明以下主要内容是讨论儒家“恭、宽、信、敏、惠”五种德目及其与仁德之关系。《论语·阳货》:“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程树德《论语集释》:“行是五者,则心存而理得矣。于天下言无适而不然,犹所谓虽之夷狄不可弃也。五者之目,盖因子张所不足而言耳。任,倚仗也。又言其效如此。”

[2]子张:春秋末陈国人,颛孙氏,名师,字子张,孔子弟子。提出“士见危知命,见得思义。”等观点,并主张“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论语·子张》)。

[3]此句出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4]天理:自然法则。《庄子·天运》:“顺之以天理。”《韩非子·大体》:“不逆天理。”

第13列

下无离事之心[1],亦无离心之事。诚之于思,而欲不□□[58]者,万善之推有本也。日用之,恒体之,皆精微之理,是可历指其目焉。其一在于恭,所谓敬以直内者非也,则比日之□(荧),凝目,特初非欲盛气以凌人[2]。苟于气象,内有一时之跛倚[3],即于心性中昭无限之缺陷。故重威。学

[1]天下无离事之心:指世界上不存在脱离了外在事物的意识,也不存在完全脱离人的意识的事物。

[2]盛气凌人:亦作“盛气临人”。谓以骄横压人。楼钥《敷文阁学士宣奉大夫汪公行状》:“时户部侍郎李公椿年建议行经界,选公为龙游县覆实官,约束严峻,已量之田隐藏亩步,不以多寡率至黥配,盛气临人,无敢忤者。”《元诗纪事·赵孟俯》引元杨载《赵孟俯行状》:“(叶)李论事厉声色,盛气凌人,若好己胜者,刚直太过,故多怨焉。”

[3]跛倚:偏倚,站不正。《礼记·礼器》:“有司跛倚以临祭,其为不敬大矣。”

第14列

固制于外,以养于中[1],而吾心之神明其常定也[2],奚尝失之戏豫耶[3]?其一在于宽[4],所谓民胞物舆(与)者非耶[5],则比日之宽猛兼济[6]。初非邀含宋之令誉[7],苟狭隘为念[8],而无一体之怌[59][9],即刻薄存心,何有广大之庆[60][10],故倂包不遗[61],厚以待人,而不流于苛。而吾心之休[62][11],和其常舒

[1]养于中:涵养于内心。中,指内心。《孟子·尽心上》:“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2]神明:指人的精神活动。《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易·系辞下》:“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变,以通神明之德。” 孔颖达疏:“万物变化,或生或成,是神明之德。”《孝经·感应》:“天地明察,神明彰矣。”唐玄宗注:“事天地能明察,则神感至诚而降福佑,故曰彰也。” 定:稳定。

[3]奚尝:犹言何曾,表示反问语气。戏豫:轻慢而贪图安逸。

[4]宽:宽厚。

[5]民胞物与:天下之人都是同胞,世间万物皆为朋友,用以表示仁爱之至,关心和同情。张载《西铭》:“干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与,赞同。《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6]比日:譬如太阳。宽猛相济:包容与严厉相结合。《论语·述而》:“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论语·卫灵公》:“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7]含宋之令誉:可能是指“丁氏穿井”的寓言。疑不能明。《吕氏春秋》:“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8]念:想法,观点,思想。

[9]一体之怌:或即“一体之性”。

[10]广大之庆:犹言心胸广大之喜。《方广大庄严经》:“除断贪瞋憍慢结使一切烦恼,生广大心踊跃欢喜住安隐乐。”

[11]吾心之休:我内心安静,没有杂念。休,息也。

[7]含宋之令誉:可能是指“丁氏穿井”的寓言。疑不能明。《吕氏春秋》:“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8]念:想法,观点,思想。

[9]一体之怌:或即“一体之性”。

[10]广大之庆:犹言心胸广大之喜。《方广大庄严经》:“除断贪瞋憍慢结使一切烦恼,生广大心踊跃欢喜住安隐乐。”

[11]吾心之休:我内心安静,没有杂念。休,息也。

第15列

也。奚尝失之残忍耶?始终不易之谓信[63][1],一行虚而百行尽属错,为是务变通[64],而不失其正当。掠[65]充而力求其大,不必指以天日,而大亻入 之真诚,不侔[66]于匹夫之小谅[2]。则巧诈无所施于外,而天性有以宰于中,所以仁本至寔无妄也。自强不息之谓敏[3],一念息而全体皆为间

[1]始终不易:指一以贯之,从始至终不改变。《周书·苏湛传》:“臣自惟言辞不如伍被远矣,然始终不易,窃谓过之。”

[2]小谅:小事情上的信用。《后汉书·皇甫嵩朱儁传》:“蹈匹夫之小谅,卒狼狈虎口,为智士笑。”

[3]自强不息:积极向上而不停息。《周易·干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第16列

断。是以不免于形迹,着忧勤而独于精神见勇决。不必还,道岸而盲[67]之来复[1],亦不啻顾諟之精勤[2],则私意无恭于方寸,而至理充周于一身。所以仁贵,终食无违也[68],仁民爱物之谓惠[3],一念偏而人已难为同。原是以举一世,而出于水火之中,尽斯人而登之衽席之上[4],不必结以私□

[1]来复,往返;去而复来。《周易·复卦》曰:“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

[2]不啻:不仅,何止。《尚书·周书·多士》:“尔不克敬,尔不啻不有尔土,予亦致天之罚于尔躬。”《后汉书·冯衍传》:“四垂之人,肝脑涂地,死亡之数,不啻太半。”顾諟:禀顺天命。《尚书·太甲》:“先王顾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祇。”孔传:“顾谓常目在之,諟,是也。言敬奉天命,承顺天地。”孔颖达疏:“《说文》云:顾,还视也。諟与是,古今之字异,故变文为是也。言先王每有所行,必还回视是天之明命。”后以“顾諟”指敬奉天命。 精勤:专一勤勉。《后汉书·冯勤传》:“以图议军粮,在事精勤,遂见亲识。”《世说新语·术解》:“郗愔通道,甚精勤。”

[3]仁民爱物之谓惠:此句解释“惠”,意谓关注人尊重人,先人而后物,就可称之为惠。语出《孟子·尽心上》:“君子之于物也,爱人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说文》:“惠,仁也。”《周书·谥法》:“爱民好与曰惠。柔质慈民曰惠。”《论语·公冶长》:“其养民也惠。”《孟子·滕文公上》:“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心哉?亦不用于耕耳。”《韩非子·内储说上》:“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与也”。

[4]衽席:袵席,泛指卧席。《周礼·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床笫、凡亵器。” 郑玄注引郑司农曰:“衽席,单席也。”贾公彦疏:“衽席者,亦燕寝中卧席……司农云‘单席,则卧之簟席。”

第17列

而覆载之同莅,不等于驺虞之小补[1],则恩泽之所沛,即为善长之独洁,所以仁人好生如天也。夫仁之[69]取数甚多,而吾日之目容,为我躬行[70]自具。所以,古之仁人内省常毖[71],心之所专注,即为仁之所周获也。由是而为仁之效[72],可进言矣。Δ“生而知之者上也”至“次也”[73][2],知有得于天之□

[1]驺虞:神话传说中的兽名。《说文》:“虞,驺虞,白虎黑文,尾长于身,仁兽,食自死之肉。”补:指缝补完整的衣服。《说文》:“补,完衣也。”《吕氏春秋·顺说》:“田赞衣补衣。”

[2]此下为专门发挥“生知”与“学知”之别。《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第18列

者,非学无以继其后也,夫生知者天也[1],学知者人也 [2],以人胜天[3],故其知则一,岂得曰相去甚远乎?[74]且天下不思而得者[4],能有几人哉?下此则不能无□于学矣。故其安资深,何不可朝发于清明之岁乎![75]盖理之将显,虽本一赞而完,[76]人之安勉,不无两歧。即其性安,匪遥者要,自谓皆讨论中来也[77][5]

[1]生知者天也:生下来就知道的是天赋异禀。《论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

[2]学知者人也:学而知之的是常人。出自《论语·季氏》,《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是把孔子的“不学而知”“学而能知”的思想进一步发挥,延伸到人之本性方面去了,并由此引出人性本善的论断。

[3]以人胜天:原指“制天命而用之”,帛书中指以“学知者”胜过“生知者”。《荀子·天论》:“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

[4]不思而得:指经过人的思考而得物之理。《孟子·告子上》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拉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5]讨论:交换意见。语出《论语·宪问》:“为命,禆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何晏集解引马融曰:“讨,治也。禆谌既造谋,世叔复治而论之,详而审之也。”《晋书·司马彪传》:“彪乃讨论众书,缀其所闻,起于世祖,终于孝献,编年二百,录世十二,通综上下,旁贯庶事,为纪、志、传凡八十篇,号曰《续汉书》。”

第19列

今天,气极清质极粹[1],非驾乎!下学上达之上而为生知者哉[2]!彼其聪明独擅能觉心之理[3],有贯通而无□□□□□□□□□□之□□。万事万物之理,而所皆选以其分能为,并此疑□□□□哉!天纵其姿夫,其所分能为,而从知遥矣。谁与齐驱?抑神独异□[4]

[1]气极清:气之清轻上升者为天。质极粹:指天空极纯净。以上都是形容自然之天的特性。

[2]下学上达: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法则。《论语·宪问》:“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此句是说“下学上达”之“上”即指生而能知之人。

第20列

觉理之与心有浑合而无间隔[78],故不仅形与之□而直[1],神与之孚合[2],上下古今之道而悉省。此 其以原欲以生其安,□□□斯哉!坐照如神[3],因为特立而独行[4],而复知茫茫哉!世无□□□□下此□省学乎?使天下皆生而知者,则不可学也。无如不皆生知也,学之可或缘(?)乎,故知必所生与!

[1]此句所缺一字,李永平先生原释为“显”。此处存疑。形:指的是外壳(表现形式);“形”是躯体,“神”是灵魂;“形”是载体,“神”是思想。显,见也。《尔雅》注:“显,明见也。”直:不弯曲。

[2]神:内核(精气神韵)。孚合:同“符合”,谓与符命、符兆相合。《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时议郎耿育疏言……陛下圣德盛茂,所以符合于皇天也。”《魏书·天象志序》:“今以在天诸异咸入《天象》,其应征符合,随而条载,无所显验则阙之云。”

[3]坐照:不须劳动神思,万象都一目了然。《棋经》:“夫围棋之品有九。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体,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

[4]特立独行:是指人有与常人不同的观念与行为。语出《礼记·儒行》:“过言不再,流言不极;不断其威,不习其谋。其特立有如此者”。《礼记正义·儒行》孔颖达释为:“世治不轻,世乱不沮,同弗与,异弗非也。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通道笃而自知明者也。”

第21列

学。若然[79],而人即以上与次为断,事理之实通[1],虽即始见终,而上下达[2]于强始充之量,故穷而间之义业。盖乃以广一日之见闻,则触类引伸[3],几无所滞。而新机愈出,许生知此逸获,不许生知以独闻[4],由扩充而渐得其统备[5],向为彼之□给,充入周者,今为我之毕照遗也。

[1]事理,事物的内在规律。《管子·版法》:“慎观终始,审察事理。”《文心雕龙·杂文》:“仲宣《七释》,致辨于事理。”

[2]上下达:即上达下达。《论语·宪问》:“君子上达,小人下达”。上达,谓士君子修德养性,务求通达于仁义。谓上知天命。上进,向上发展。谓下情达于君上。

[3]触类:指掌握某一规律可推知同类事物的规律。《周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4]生知:即生而知之,指不通過后天学习天赋异禀。《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葛洪《抱朴子·勖学》:“人理之旷,道德之远,阴阳之变,鬼神之情,缅邈玄奥,诚难生知。”独闻:独立辨听。《淮南子·泛论训》:“必有独闻之聪,独见之明,然后能擅道而行矣。”

[5]扩充:扩展充实。《孟子·公孙丑上》:“知皆扩而充之矣。” 统备:系统完备。《荀子·劝学》:“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第22列

知无二理,然而其苦殊焉矣。真积之功能[1],亦匪朝伊功,而未会于达化穷神之体,故汇粹百戴(代)之功也。□巧□□□□□□,因识彼境无所止,而佳境日闻[2],让生知以先得,不让生得以独能,由勉强而渐进于从容[3]。昔为彼之穷神达化者,今为□(我)之忍心觉悟[4],虽学有同归,然□(而)我(?)

[1]真积:指学问或德行方面深厚的积累。《荀子·劝学》:“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 功能:指事物的作用或效能。《汉书·宣帝纪》:“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

[2]佳境:指事物发展的上升阶段。《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食甘遮(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3]勉强:尽力去做。《礼记·中庸》:“或勉强而行之” 。《汉书·刘向传》:“勉强以从王事”。从容:悠闲舒缓,不慌不忙。《尚书·君陈》:“宽而有制,从容以和。”《庄子·秋水》:“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司马相如《长门赋》:“下兰台而周览兮,步从容于深宫。”

[4]忍心:指下决心。语出《诗·大雅·桑柔》:“惟彼忍心,是顾是复。”觉悟,觉醒。《荀子·成相》:“不觉悟,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

[1]真积:指学问或德行方面深厚的积累。《荀子·劝学》:“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功能:指事物的作用或效能。《汉书·宣帝纪》:“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

[2]佳境:指事物发展的上升阶段。《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食甘遮(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3]勉强:尽力去做。《礼记·中庸》:“或勉强而行之”。《汉书·刘向传》:“勉强以从王事”。从容:悠闲舒缓,不慌不忙。《尚书·君陈》:“宽而有制,从容以和。”《庄子·秋水》:“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司马相如《长门赋》:“下兰台而周览兮,步从容于深宫。”

[4]忍心:指下决心。语出《诗·大雅·桑柔》:“惟彼忍心,是顾是复。”觉悟:觉醒。《荀子·成相》:“不觉悟,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第22列

逸分焉矣。达诣之难(惟)骤也,苟[80]□其□稽之见,而即为纯[81]粹之归[82]矣。可知豪□[83]而无疆,□[84]诞降□□使稽古[1],形迹[85]之隅内也[2]。苟化其挤http://www.haosystem.com/haobin/showimg.asp?pictRndNumber=20860之功,而即为□□[86]之域[87]矣。可知颖悟而独绝[88][3],在神化亦在人为。惜乎!天下不皆生知学知之人也,大抵[89]多困[90]者耳,特□学焉,虽困亦何作?为之者[91]

[1]稽古:考察古代的事迹,以明辨是非,总结经验,为今所用。《尚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孔注:“若,顺;稽,考也。能顺考古道而行之者帝尧。”

[2]隅内:房屋四角之内。

[3]颖悟:聪明。《晋书·王戎传》:“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独绝:指才能等高出于众人之上。第23列

疾,用之者舒[1]。为用又贵疾,舒财已节其流矣[2]。夫为不疾用不舒,非生财之道也。为用稽以疾舒[3],生财不节其流乎?尝闻道于□[92]者,□使节用[93],此所以立国本也,亦即所以厚国储[4]。盖力役有歌讴[94]之兴[5],而月令不违丰亨永庆[6]。物产有盈虚之数,而出纳不吝节俭,可

[1]舒:速度迟缓,和疾相对。《礼记·乐记》:“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乐之文也。”《汉书·刘向传》:“异有小大稀稠,有舒疾缓急,而圣人所以断疑也。”

[2]节其流:财政上节省支出。《荀子·富国》:“节其流,开其源”。

[3]此句意谓在财政支出方面考之以疾舒缓之节。

[4]国储:国家的财政储备。

[5]力役:劳役,古代征赋的一种。《孟子·尽心下》:“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

[6]月令:古代依据每月的气候和物候安排农时的文献。《周书》中有《月令》,《大戴礼》中有《夏小正》,《礼记》中有《月令》,《吕氏春秋》有“十二纪首”,均为月令类文献。丰亨:丰收之象。《易·丰》:“丰亨。王假之。”又《豫》:“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本谓富饶安乐之太平景象。也指好大喜功,奢侈挥霍。

第24列

□风愿吹豳[95]衣食裕焉,量入為出度支充焉[1]为妨农而用伤体,则沃饶不富[96]者[2],亦取与昏伤矣!生众食寡[3],生财之道岂仅如是哉[4]!今夫力役无苛征[5],可保安富之业[6];经[97]费有定制,不耗宫府之藏[7],然则为也[98]用也,讵可忽乎哉!国家兴作之功原有一定之经[99][8],而

[1]量入为出: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开支的限度。《礼记·王制》:“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量入以为出。”度支:规划开支。《礼记·王制》:“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郑玄注:“制国用,如今度支经用。”《北齐书·唐邕传》:“比及武平之末,府藏渐虚,邕度支取舍,大有裨益。”

[2]沃饶: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左传·成公六年》:“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饶而近。”孔颖达疏:“土田良沃,五谷饶多”。

[3]生众食寡:生产多,消费少。形容财富充足。《礼记·大学》:“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4]生财之道:发财的门路。《礼记·大学》:“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5]力役:劳役,征用民力。《孟子·尽心下》:“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

[6]安富之业:使国家富裕安定的事业。《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五曰宽疾,六曰安富。”郑玄注:“安富,平其繇役不专取。” 贾公彦疏:“言繇役均平,又不专取,则富者安,故云安富。”

[7]宫府之藏:指国家府库中所藏的钱粮。宫府,宫廷与官署的合称,此指国库。《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更始将北都洛阳,以光武行司隶校尉,使前整修宫府。”颜延之《自陈表》:“臣班叨首卿,位尸封典,肃祇朝校,尚恧匪任,而陵庙众事,有以疾怠,宫府觐慰,转阙躬亲。”《南齐书·刘绘传》:“时豫章王嶷与文惠太子以年秩不同,物论谓宫府有疑,绘苦求外出,为南康相。”

[8]兴作:兴建。《礼记·礼运》:“是故夫政必本于天,殽以降命……降于山川之谓兴作。”郑玄注:“谓教令由山川下者也。山川有草木禽兽,可作器物共国事。”陈澔集说:“有事于山川而出命,是兴作之政。”刘向《说苑·至公》:“兴作骊山宫室”。

[3]火耕水耨:用火来耕种,用水来除草。古代一种原始耕种方式。耨:除草。《史记·平准书》:“江南火耕水耨,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间,欲留,留处。”《晋书·食货志》:“诸欲修水田者,皆以火耕水耨为便。”

[4]南国之忧:周代指王室受到江汉诸国的威胁。此处代指国家受到来自南土的威胁。

[5]纪时按豳风:按《豳风》所记载的农时来纪时。纪,记载。时,农时。《说文》:“时,四时也。”《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豳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共七篇,为先秦时代豳地民歌。豳同邠,在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是周族的发祥地。

[6]城漕:城防和漕运。城,古代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一般分两重,里面为城,外面为郭,城字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只指城。《说文》:“城,所以盛民也”。《谷梁传·隐公七年》:“城为保民为之也”。漕,水道,用于运送粮食,这里当指河道疏通。

[7]贵:重视。懋:勤勉。昭:明文公布;公开晓喻。典:标准,法则。

[8]锡予:赏赐给予。四散:向四面散开。《晋书·刘琨传》:“流移四散,十不存一。”

[9]长府:收藏兵器和财货的府库。《论语·先进》:“鲁人为长府。”何晏集解引郑玄曰:“长府,藏名也,藏财货曰府。”刘宝楠《正义》:“(鲁之长府)为兵器货贿所藏。”第26列[102]

百物备[103]而为丰[1]。其为也在于疾焉,其用也在于舒焉[2]!虽然,有难言者。筑城作廐,屡失春夏之时;而劳力劳心[3],难盈千仓稼[104]穑。府海官山,徒侈鱼盐之利[4],而益上损下[5],终竭雨大藉[105](?)华。圣世鸿猷[6],历数传矣!台沼经始而成功者[7],民劳[106]不耗,关市不征[8]

[1]百物:犹万物,各种物产。《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王符《潜夫论·务本》:“六畜生于时,百物聚于野,此富国之本也。”

[2]舒:舒缓,与疾相对。这里指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礼记·乐记》:“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乐之文也。”《汉书·刘向传》:“异有小大稀稠,占有舒疾缓急,而圣人所以断疑也。”

[3]劳力劳心: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此处指费心费力。《孟子·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4]鱼盐之利:指滨海地区捕鱼和晒盐方面的自然资源。《史记·齐太公世家》:“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5]益上损下:减少贵族阶层的权利以施惠百姓。《老子》:“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周易·益》:“益,损上益下,民悦无疆。”

[6]圣世鴻猷:圣代大业。王充《论衡·须颂》:“涉圣世不知圣主,是则盲者不能别青黄也。”《抱朴子·擢才》:“且夫爱憎好恶,古今不均……故圣世之良干,乃闇俗之罪人也。”《南史·庾仲文传》:“令贾谊、刘向重生,岂不慷慨流涕于圣世邪!”鸿猷,大业。谢庄《求贤表》:“臣生属亨路,身渐鸿猷。”

[7]台沼:台榭和池沼。经始:即经营,营造。语出《诗·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岩侧石窟数口,隐迹存焉,而不知谁所经始也。”

[8]关市:古代通商关口,后也指设在边境同外族或外国通商的关口。《周礼·天官·大宰》:“七曰关市之赋。”贾公彦疏:“王畿四面皆有关门,及王之市廛二处。”《逸周书·大聚》:“泉深而鱼鳖归之,草木茂而鸟兽归之,称贤使能、官有材而士归之,关市平商贾归。”《史记·匈奴列传》:“孝景帝复与匈奴和亲,通关市,给遗匈奴,遣公主,如故约。”《魏书·临淮王谭传》:“汉与胡通,亦立关市。”

第27列

取赋者国[107],计有本为,不旷时用[1],乃有制。岂若不疾不舒者,矜富雄于干戈之会乎[2]?征役颁[108]司徒[3],而民和年丰[4];三时不害[109]而会出[5],掌[110]太宰而职[111]内[6]。赋岁九,或克均朝野,庶富之本,以疾舒而永保万世也!本□□[112]以行官礼[7],故岐阳百里之地[8],王道以渐而能成列邦[9],□□[113]

[1]旷:亏空。

[2]矜:自夸,自炫高贵。《列子·杨朱》:“不矜贵,何羡名?”葛洪《抱朴子·广譬》:“庸人之得志也,则矜贵而忽士。”干戈:战争。《史记·儒林列传序》:“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遑庠序之事也。”《抱朴子·广譬》:“干戈兴则武夫奋,《韶》《夏》作则文儒起。”《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孙武曰:‘吾以吴干戈西破楚,逐昭王而屠荆平王墓。”

[3]征役:赋税和徭役。司徒:秦汉官职,掌牧民。汉元寿二年(前1),改丞相为大司徒。西汉末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至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省大司马,又置太尉,以太仆赵熹为之,而与司徒、司空为三公。《史记·五帝本纪》:“舜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驯,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宽。”《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后汉书·百民志一》:“司徒,公一人。本注:掌人民事……世祖即位,为大司徒,建武二七年,去‘大。”《通典·职官》“三公总叙”条:“后魏以太师、太傅、太保谓之三师,上公也。大司马、大将军谓之大,太尉、司徒、司空谓之三公。”

[4]民和年丰:百姓安居乐业,五谷丰登。

[5]三时不害:指不妨害农时。三时,春、夏、秋三个务农时节。《左传·桓公六年》:“奉盛以告曰:‘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害,妨害。

[6]太宰:古代官职。“宰”总理朝廷事务,在甲骨文中已出现。西周时太宰又称大冢宰、大宰,即冢宰之首。“掌六典,佐王治。”

[7]官礼:官府的礼法。《管子·侈靡》:“官礼之司,昭穆之离,先后功器,事之治,尊鬼而守故。战事之任,高功而下死。本事,食功而省利。劝臣,上义而不能与小利,五官者,人争其职,然后君闻。”

[8]岐阳:岐山南边。《周易·升卦》:“王用享于岐山。”

[9]王道:儒家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与依靠武力的霸道相对。有时也泛指治国之道。《尚书·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史记·殷本纪》:“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第28

数十载矣!泽门起讴[1],必害耕耘之月[114],篪官告藏[2],难言廉俭之风。为以劳民,用则无度,岂若能疾能用者,乐□丰于上下之间乎!从戎者疲病莫兴[3],而悬磬□忧相传[4]。苕华之概滥废者[5],侈耗莫极,而雕牅饰[115]美[6],难免杼柚之空[7]。国家福禄之祚,非疾舒而难总

[1]泽门起讴:在泽门一齐歌唱。此处指征用民力而有误农时,致使百姓生怨。《左传·襄公十七年》:“宋皇国父为大宰,为平公筑台,妨于农收。子罕请俟农功之毕,公弗许。筑者讴曰:‘泽门之皙,实兴我役,邑中之黔,实慰我心。子罕闻之,亲执扑,以行筑者,而扌失其不勉者,曰:“吾侪小人皆有阖庐以辟燥湿寒暑,今君为一台,而不速成,何以为役?讴者乃止。或问其故,子罕曰:‘宋国区区,而有诅有祝,祸之本也。”

[2]篪官:当为古代乐官。篪,竹埙,一种吹奏乐器。

[3]从戎者:即战士。《世本》:“蚩尤以金作兵。兵有五:一弓,二殳,三矛,四戈,五戟。又执兵器从戎者曰兵”。

[4]悬磬:原指悬挂的磬,形容空无所有,极其贫穷。《国语·鲁语上》:“室如悬磬,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韦昭注:“悬磬,言鲁府藏空虚如悬磬也;野无青草,旱甚也。”《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室如悬罊,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

[5]苕华:美玉名,也指德容美好的女子。《竹书纪年》:“癸命扁伐山民,山民进女于桀二人,曰琬曰琰。后爱二人。女无子焉,斫其名于苕华之玉,苕是琬,华是琰。”

[6]雕牅:用彩画装饰的墙壁。《广雅》:“雕,画也”。《左传·宣公二年》:“厚敛以雕墙”。注:“畫也。”《荀子·大略》:“天子雕弓”。

[7]杼柚之空:指荒废桑麻之事。杼柚,亦作“杼轴 ”。《诗·小雅·大东》:“小东大东,杼柚其空。”朱熹《集传》:“杼,持纬者也;柚,受经者也。”扬雄 《法言·先知》:“田亩荒、杼轴空之谓斁”。也指纺织。《淮南子·说林训》:“黼黻之美,在于杼柚。”颜延之《为织女赠牵牛》诗:“非怨杼轴劳,但念芳菲歇。”《北史·魏元淑传》:“河东俗多商贾,罕事农桑……淑下车课读,躬往教示,二年间,家给人足,为之谣曰:‘泰州河东,杼柚代舂。元公至止,田畴始理。”

[1]中礼:言行合乎礼仪。《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天产作阴德,以中礼防之;以地产作阳德,以和乐防之。”贾公彦疏:“礼言中者,凡人奢则僭上,俭则逼下,礼所以制中,使不奢不逼,故以礼为中也。”可测:可以检验。

[2]矫饰:有意掩饰,也指用礼法等规范人的言行。《荀子·性恶》:“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新唐书·杨炎传》:“初,炎矫饬志节,颇得名。”

[3]视听:看到和听到的,即人的见闻。《尚书·蔡仲之命》:“详乃视听。”《墨子·尚同中》:“夫唯能使人之耳目,助己视听;使人之唇吻,助己言谈。” 《汉纪·平帝纪》:“臣悦所论,粗表其大事,以参得失,以广视听也。”

[4]玉其蕴:美玉所蕴含的。《礼记·聘义》:“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者何也?为玉之寡而?之多与?孔子曰:‘非为?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5]彷佛:大概,梗概。《后汉书·班固传》:“至令迁正黜色宾监之事焕扬宇内,而礼官儒林屯朋笃论之士而不传祖宗之仿佛,虽云优慎,无乃葸欤!”

[6]恺悌:和乐平易,亦作“岂弟”“恺弟”。《诗·大雅·泂酌》:“岂弟君子,民之父母。”“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左传·僖公十二年》:“《诗》曰:‘恺悌君子,神所劳矣。”杜预注:“恺,乐也;悌,易也。”《汉书·张禹传》:“ 宣为人恭俭有法度,而崇恺弟多智,二人异行。”

第31列

寓于刚正[123]之内[1],推之而义正辞[124]严[2],何莫非由中以达外乎[3]?此如五行四气[125]之运于其内[4],而日星[126]云汉自为章于天也[5]。尝望君子矣,有不可得而犯焉,而其俨然也如是[6],严斯正性[7],知皆之有威可畏者[8],而究之刚[9],不至于虐强[10],未失之傲也[11],则端凝兼以宽大[12]。初何尝预存严峻之思[13],今入凛风[14],裁而知畏[15]。硕大

[1]刚正:刚直方正。《后汉书·祭肜传论》:“祭肜武节刚方,动用安重。”

[2]义正:犹正义、道义。葛洪 《抱朴子·行品》:“义正所在,视死犹归;支解寸断,不易所守。”

[3]中以达外:指由内而外。中,内,里面。与“外”相对。《荀子·非相》:“五帝之中无传政。”《后汉书·列女传》:“以益中外之累。”达:畅通。《说文》:“达,行不相遇也。”《广雅》:“达,通也。”

[4]五行四气:五行和四气。五行,金木水火土。四气,指春﹑夏﹑秋﹑冬四时的温﹑热﹑冷﹑寒之气。

[5]日星云汉:太阳星辰和银河。《诗·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6]俨然:庄重、严肃。《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战国策·秦策一》:“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7]正性:纯正的禀性,此指光明正大的作风和纯正良好的风气。《文子·符言》:“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内便于性,外合于义,循理而动,不系于物者,正气也;推于滋味,淫于声色,发于喜怒,不顾后患者,邪气也。”

[8]威:庄重的仪容举止。《书·顾命》:“思夫人自乱于威仪。” 孔传:“有威可畏,有仪可象。”《汉书·薛宣传》:“宣为人好威仪,进止雍容,甚可观也。”

[9]刚:坚强。《增韵》:“坚也”。《说文》:“刚,强断也”。《左传·昭公六年》:“断之以刚”。《诗·大雅·烝民》:“柔则茹之,刚则吐之。”

[10]虐强:强横暴虐。《管子·君臣下》:“故智者假众力以禁强虐,而暴人止。”

[11]傲:傲慢。《韩非子·六反》:“民慕其利而傲其罪”。《南史·萧子显传》:“恃才傲物。”

[12]端凝:端正认真。《旧唐书·冯定传》:“文宗以其端凝若植,问其姓氏。”《宋史·李沆传》:“太宗目送之曰:‘李沆风度端凝,真贵人也。”宽大:待人宽厚,不苛刻。《文子·上仁》:“老子曰:‘非淡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并覆,非正平无以制断。”又《史记·高祖本纪》:“今项羽僄悍,今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

[13]严峻:严厉。《史记·酷吏列传》:“禹酷急,至晚节,事益多,吏务为严峻,而禹治加缓,而名為平。”

[14]凛风:寒冷的风。《楚辞·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秋。” 潘岳《闲居赋》:“凛秋暑退。”

[15]裁:判定。

第32列:

且严[1],?[127]为君子歌之,惟其严也,然似不可得而亲矣。而其温也[2],乂[128]然即之而养气迎人[3],知此时之孤乎!躁释者而究之,和不至于流[4],?(秉)不[129]天之弱也,则雅量不指其严明,亦未尝预制秉顺之颜,令人亲乐,易而不生玩[5],温[130]其如玉[6],将为君咏之。即其温也,似何得而有矣!而其言之厉也,又[131]然听之,而名义相规。知

[1]硕大且严:形容女子体态高挑丰腴。严,同“俨”。“俨”又借作“女酓”,双下巴。《诗经·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毛传》:“《泽陂》,刺时也。言灵公君臣淫于其国,男女相悦,忧思感伤焉。”帛书借用此典,形容君子有威仪,似不用《诗序》之说。

[2]温:温和。

[3]养气:保养元气;涵养正气。语本《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王充《论衡·自纪》:“养气自守。”

[4]和不至于流:即和而不流。《中庸》云:“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注云:“和而不流,则礼以节之也,则礼之中也。中庸皆所以行礼,故礼篇载之。”

[5]易而不生玩:指平易近人而无狎戏之心。

[6]温其如玉:是指君子的为人像美玉一样温润平和。《诗经·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温,温和。《郑笺》:“念君子之性温然如玉。玉有五德。”

第33列

此时之色正辞危[1],急而究之,礼有必精,语焉而[132]必详也。则秋肃运济以春和,亦何尝而预饬。义正之谟合人春,彝词为经[2],于德音不聩[3],将为君子颂之,天下之震惊。君子也久[133]矣,以为必有大异于人者,迨身接焉而见其气象[4],乃在若近若远之间,则竟[134]忘乎其为君子也,而不知其猛若济之[5]

[1]色正辞危:即正色危言,指人态度严肃,言辞严厉,使人生畏。

[2]德音: 动听的声音,也用以形容一个人具有美好的声誉。《礼记·乐记》:“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德音之谓乐。”《诗·豳风·狼跋》:“公孙硕肤,德音不瑕。”朱熹《诗集传》:“德音,犹令闻也。”又同德言,指合乎仁德的言语、教令。《国语·楚语上》:“忠信以发之,德音以扬之。”

[3]彝词为经:蕴含常理的话就成为经典。彝本是古代用于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宗庙祭器。彝本常器,故又引申为彝常。

[4]迨:等到。

[5]猛:勇猛,威猛。《论语·述而》:“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刘宝楠《论语正义》:“凡人生质,皆由受天地五行之气,刚柔厚薄,各各不同,故惟备中和为难也。书皋陶谟言‘九德之事云:‘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郑注:‘凡人之性有异,有其上者,不必有下;有其下者,不必有上;上下相协,乃成其德。即此义也。”

第34列

习见,以正义情出?,无非积厚之动于不震己也[1]。夫君子,放自率且有分之厚,初非[135]有所移持于其际[136],天下之菲薄君子也多矣[2]!以为无以甚异于人者,迨躬遇焉而见其意致,迥[137]出于容貌辞气之表[3],则始见有真君子也,而知其蔼蔼生于于翼翼。以至吐解为经,无非流光之发于不自知也[4]。夫启

[1]积厚:古语有积厚流光,积累的功业越深厚,则流传给后人的恩德越广。 光,通“广”。《荀子·礼论》:“故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庙,所以别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

[2]菲薄:鄙陋。指德才等。常用为自谦之词。《楚辞·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托乘而上浮。”王逸注:“质性鄙陋无所因也。”《史记·孝武本纪》:“朕以眇眇之身承至尊,维德菲薄,不明于礼乐。”

[3]容貌:容颜相貌。《论语·泰伯》:“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南史·韩子高传》:“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

[4]流光: 谓福泽流传至后世。《谷梁传·僖公十五年》:“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第35列

学时自如□[138],其特[139]天之素究,非有所矫强[140]于其间[1]。所谓三[141]变者如此□[2],非有德[142]之中和能如是乎[3]△月无忘其所能△[4] 月以继日,笃守乎?其所能矣!夫所能者,即其所知者也,而惟月无忘焉,不已,笃所守乎!闻之继起者易为力,是说也,最易生吾人[143]之怠志[144],计以弃前日之功[6]。□矣!盖□以□而

[1]矫强:强悍刚毅。《中庸》:“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2]三變:本指虎豹等哺乳动物随季节而毛色屡变,后比喻君子能自新新民,改易风俗。《周易·革卦》:“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李鼎祚《周易集解·屯卦·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虞翻曰:‘即,就也。虞谓虞人,掌禽兽者。艮为山,山足称麓。麓,林也。三变体坎,坎为藂木,山下故称“林中”。坤为兕虎,震为麋鹿,又为惊走,艮为狐狼,三变,禽走入于林中,故曰“即鹿无虞,惟入林中”矣。”

[3]中和:中正平和。儒家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荀子·王制》:“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杨倞注:“中和谓宽猛得中也。”《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月无忘其所能△:为帛书章题,围绕《论语·子张》:“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展开讨论。

[5]月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庄子·至乐》:“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孟子·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6]弃前日之功:放弃以前的努力。《战国策·西周策》:“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史记·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第36列

愈出,功以久而愈深。推[145]其时敏之意[1],乃日就月将[146][2],理以己得已者而惟怨,得半句足乎!已然习知[147]其所亡,盖远异其敏求乎!夫道之设[148]遥也,非旦暮所能识其精,无如致进退,选温故者知新□[3]。谓相因之功侯安在?而竟[149]甘废于半途。至理之蕃衍也[4],非朝夕所能提[150]其奥。要□笃其志而不敕

[1]时敏之意:敏捷而通达事理。《诗·小雅·甫田》:“曾孙不怒,农夫克敏”。《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学而》:“敏于事而慎于言”。

[2]日就月将:不断好学而有成就且能奉行。《诗·周颂·敬之》:“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毛传:“日就月将,言当习之以积渐也。”陈奂《诗毛氏传疏》:“《淮南子·修务篇》引诗,高注云:‘言为善者日有所成就,月有所奉行。”

[3]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并从中发现新的理解。《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4]蕃衍:繁盛众多。《诗·唐风·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北史·于谨传》:“子孙蕃衍,皆至显达。”

[1]一念:一动意念之间。沈约《却出东西门行》:“一念起关山,千里顾兵窟。”

[2]一:专心,纯粹。《说文解字·一部》“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弌,古文一。”《管子·心术下》:“能专乎?能一乎?”

[3]寔:同“实”。《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朱熹《诗集传》:“寔与实同。”

[4]希贤希圣希天:儒家的人生目标,即“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意谓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三希”是鼓励人不懈追求,勤奋自勉。周敦颐《通书·志学》卷二《为学·大要》载:“濂溪先生曰:‘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伊尹,颜渊,大贤也。伊尹耻其君不为尧舜,一夫不得其所,若挞于市;颜渊不迁怒,不贰过,三月不违仁。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过则圣,及则贤,不及则亦不失于今名。”

第41列

为之间, 其基此无□也,不允益[165]其所知哉!谓之好恭[166],谁曰[167]不可。△刚毅木纳(讷)△[1],有生质之美者[2],无容自失其美也。夫刚也,毅也,木也,纳也,质之最美者,而人见勇其质矣,岂可自失其美哉!且人自有生以来,不患习之相远[3],特患质之不美。有其美以与天下图功,而天下羡其不屈[4];有其美以与天下任事,而

[1]△刚毅木纳△:此为章题,语出《论语·子路》:“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刚”是刚强不屈;“毅”是果敢;“木”是质朴;“讷”,语言迟缓。

[2]生质之美:指人具有天赋之异禀或美德。与前文“生知者”相对应。

[3]习之相远:指人所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差异很大。《论语·阳货上》:“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集释》引皇疏:“性者,人所禀以生也。习者,谓生后有百仪常所行习之事也。人俱禀天地之气以生,虽复厚薄有殊,而同是禀气,故曰相近也。及至识,若值善友则相效为善,若逢恶友则相效为恶,恶善既殊,故云相远也。”

[4]天下羡其不屈:天下人皆倾慕其坚强不屈。羡,钦佩。

第42列

天下美其下移[1]。且有其美以与天下,正俗以兴天下雄风[2],而天下羡[168]其不浮而不躁,既不夺于物欲[3],更不患乎外驰[4]。而其美不易得矣,而其大可得矣。今天下有贱其质之不美者,非以其不刚不毅不木不纳哉,然则[169]有负其质之甚美者,非以其能刚能毅能木能纳哉?间尝观于有定识而无强力

[1]下移:即移于下,指君子之仁德及于百姓。

[2]正俗:匡正风俗。《礼记·曲礼上》:“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孔颖达疏:“ 熊氏云:教谓教人师法,训谓训说义理。以此教训,正其风俗。”

[3]不夺于物欲:不为外在的物欲所役使和蒙蔽。《朱子语类》卷七一:“众人物欲昏蔽,便是恶底心。”王阳明《传习录》卷下:“只是物欲蔽了,须格去物欲。”《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只是人心为物欲所蔽,失其灵明,如聋盲之不辨声色,非其本性使然。”

[4]外驰:指人的心意不专一,容易受到外物干扰。

第43列

终□节比于□勤,多□念而鲜□心,畏首尤虞其畏尾,则刚尚[170]焉![1]夫楚子则不枉刚□□乎。万物兴养而无害刚,□塞乎![2]是刚之所以为刚[171],尚坚其力于百径(?),夫?(大)者之先,乃人主不多得之数也。[3]而今易得之。夫[172]何患其[173]或屈也哉![4]其尚窥于任重而道远[5],志气恒苦于难周之[174]业而徒[175]功,精神每忧其不足,则毅尚焉。[6]

[1]刚尚:崇尚刚强的品格。《尚书·皋陶谟》:“皋陶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刚而塞,强而义。”《论语·公冶长》:“吾未见刚者。”《商君书·立本》:“强者必刚斗其意。”《韩非子·十过》:“鲍叔牙为人,刚愎而上悍。”

[2]塞:犹实也,不通畅。《中庸》:“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朱熹集注:“塞,未达也。国有道,不变未达之所守。”

[3]多得:所得甚多。焦赣《焦氏易林·损之睽》:“府藏之富,玉以振贷,捕鱼河海,罟网多得。”

[4]屈:剥夺,压榨。《晏子春秋》:“君屈民财者不得其利,穷民力者不得其乐。”王念孙《读书杂志》云:“案此文本作‘君屈民财者,不得其利;穷民力者,不得其乐。屈者,竭也,见《吕氏春秋·慎势篇》注、《淮南·原道篇》注。言君竭民之财,将以求利也,而必不得其利;窮民之力,将以为乐也,而必不得其乐。

[5]任重而道远:任务艰巨而前途远大。语出《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6]毅尚:以毅为上,即追求坚强果敢的质量。《尚书·皋陶谟》:“扰而毅。”孔安国传:“致果为毅。”尚,上也。第44列

夫敦毅有时而或[176]穷,毅则通常变而势不固,心思非泯[177]而不□,毅则合[178]不瞽,而力常□,是毅之所功为毅者,奋其务毅,弃之会,乃人生甚难获之资也![1]而今已获之,夫何患其愁也哉!□务于□,□□□□□原出世矣也!旦且乃转而思之,而或以名内无文也,又转而思之,而或以为于外无饬也[2],全其本焉[3]

[1]难获之资:很难得到的资质和条件。

[2]饬:修理整治,此处引申为警告,通“敕”。《史记·五帝本纪》:“信饬百官,众功皆兴”。《说苑·修文》:“修德束躬,以自申饬,所以检其邪心,守其正意也”。

[3]全其本:保全其根本。第45列

参之世故而性[179]成之[1],果敢通侑沮于委曲,周苑之棨,则木之质[180]不可少也[2]。观于毅士焉,而饬于以比,而性笃之事遂无遗憾也[3]。然凡物,必先有植树之处而后发荣滋长,可以徐观其后起之所成,未有本实先发,而尚能相求皇降之初者也[4]。则愚鲁之所全[181]或不少,且夫不移之槿(?)又最美也,乃忽而悔

[1]世故:世事变故。《文选·潘尼〈迎大驾〉诗》:“世故尚未夷,崤函方崄涩。”张铣注:“世乱未平,崤谷函关之路尚崄涩未通也。”刘禹锡 《上杜司徒书》:“岂非遭罹世故,益感其言之至邪!”

[2]木之质:质朴的品性。

[3]性笃:本性笃定。

[4]皇降之初:指人或事物初生之时。语出《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第50列

为王,□□历心有以发,致其敬也。无□□亦无□慢□一时者,□□凛凛于终身也[1]。夫凛凛亦于□身者之得事一[199],夫事有彼,亦有时,而敬即[200]其本[201]也,然必其体立而后用心□以行事,有本亦有末。而敬即其本也,然必其本固而后事[202]无不宜然[2],□□之贵乎?敬上明矣!夫事各有一敬,而事事共此一敬,事无毕敬,亦无尽一敬而无不敬矣!敬事□

[1]凛凛:恐惧的样子。《三国志·蜀书·法正传》:“侍婢百余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

[2]宜然:事情发展的结果良好。第51列

此而道□□也者,□之矣[1]。△“天油然作云”至“雨”(△)[2],望泽于天,而有及时之云雨焉!夫天之云雨其常也,而于既槁之后[3],则性恐其不云不雨也,而天乃油然沛然矣[4]!不及晴以行莅乎!生物者天也[5],而泽物者亦天;既生矣,而不施之以泽,则天心不见[6]。施方[203]泽矣,而于迫不及待[204]之时,施之以泽,则天心仍不见,惟于迫不及待之时而□□□□

[1]以上部分主要阐明“敬事”的重要性,以及为政者如何才能做到敬。

[2] △“天油然作云”至“雨”:为帛书章题,“雨”字后省去了章题书写的标志符号“△”。章题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赵岐注:“油然,兴云之貌。”

[3]既槁之后:久旱不雨之后。

[4]油然:指天空中乌云密布的样子;沛然:指雨下得很大的样子。

[5]生物:长养万物。《荀子·礼论》:“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董仲舒《春秋繁露·阳尊阳卑》:“爱气以生物,严气以成功,乐气以养生,哀气以丧终,天之志也。“生物”亦可作名词用。《礼记·乐记》:“土敝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气衰则生物不遂。”

[6]天心:自然的仁心。指长养万物之心,即天道。也指王者之仁心。清章宗源撰、王颂蔚批校《隋经籍志考证·史部·古史》引《晋书·习凿齿传》:“是时桓温觊觎非望,凿齿着《汉晋春秋》,以裁正之。起汉光武,终晋愍帝。于三国之时,蜀以宗室为正,魏武虽受汉禅晋,尚为篡逆。至文帝平蜀,乃为汉亡而晋始兴焉。引世祖讳炎兴而为禅受,明天心不可以智力强也。凡五十四卷。”

第52列

将反[205]之势,则[206]天之生物之心見,即天之仁物之心亦见。苗之槁也,槁于旱矣,其时也,农夫相与越于野,行旅相□□于途,商贾相舆□□入于市,虽边人而箸书之究,莫为其力也。则所以救其憔悴者[1],祗有一天也。暴尫[207]不能以救旱[2],暴巫不能以悯旱,徙市不能以已旱[3]。虽竭精诚[208]而祝禬[209]之[4],亦莫如之何也,则所以□

[1]憔悴: 困顿貌。《孟子·公孙丑上》:“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战国策·燕策一》:“西困秦三年,民憔瘁,士罢弊。”

[2]暴尫:古代以曝晒尫者而求雨。尫者面向天,觊天哀而雨之。《礼记·檀弓下》载:“岁旱,穆公召县子而问然。曰:‘天久不雨,吾欲暴尪而奚若?曰:‘天则不雨,而暴人之疾子,虐,毋乃不可与?锢疾,人之所哀,暴之是虐。‘然则吾欲暴巫而奚若?曰:‘天则不雨,而望之愚妇人,于以求之,毋乃已?乎?”

[3]徙市:迁移市场以停止交易。《礼记·檀弓下》:“岁旱,穆公如县子而问然……‘徙市则奚若?曰:‘天子崩,巷市七日;诸侯薨,巷市三日。为之徙市,不亦可乎。”郑注:“徙市者,庶人之丧礼”。正义曰:“今徙市是忧戚于旱,若居天子诸侯之丧,必巷市者,以庶人忧戚,无复求賝财利,要有急须之物不得不求,故于邑里之内而为巷市。”此句“以”字后帛书抄写者漏一字,从句意推断,可能是“已”。

[4]祝禬:祝祷以求雨之祭。《周礼·春官》:“大祝掌六祸之辞,以事鬼神示,祈福祥,求永贞。一曰顺祝,二曰年祝,三曰吉祝,四曰化祝,五曰瑞祝,六曰筴祝。掌六祈以同鬼神示,一曰类,二曰造,三曰禬,四曰禜,五曰攻,六曰说。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远近,一曰祠,二曰命,三曰诰,四曰会,五曰祷,六曰诔。”又《秋官·司寇》:“贺庆以赞诸侯之喜,致禬以补诸侯之灾。”

第53列

其玉□者,使有一天也。夫天有必然之云雨,而于斯有显然之象[1],非天终不雨也。天下事不迫于急者,其云泽也[2],不显其降泽也[3],亦不□□而天,则不先时而云雨矣。夫天有当然之云雨,而于斯乃有未必然之势,非天之率不云雨也。天下事惟困于[210]至□[211]者,其机若不能忍,其情若不可缓[212],而天又不后时

[1]显然之象:明确的征兆。

[2]云泽:指天空中云行雨施现象。

[3]不显其降泽:无法显示天降的恩泽,指不是在大旱之后的正常的降雨。

第54列

而云雨也。倘使先时而云雨[1],待膏者以为常,后时者而云雨,思[213]泽者不咨怒。际此,迫于孔[214]急,困于至枯[215],时不可及,势[216]不可缓。以为度接其时乎?以岁竭出其劾乎?而天果油然作矣!沛然下矣!有渰[217]萋萋,兴[218]雨祁祁[2],天有顺时之云雨也。然于光天化日之际作云雨也,其常而于炎赫炽[3]

[1]先时而云雨:指正常的云行雨施。先时,犹言及时。与后文的“后时”相对而言。云雨,行云降雨。《诗·召南·殷其靁》“殷其靁,在南山之阳。”《毛传》:“山出云雨,以润天下。”

[2]有渰萋萋:指天空中阴云密布即将下雨时的情景。《诗·小雅·大田》:“有渰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毛传》:“渰,云兴貌。萋萋,云行貌。祁祁,徐也。”笺云:“古者阴阳和,风雨时,其来祁祁然而不暴疾。其民之心,先公后私。今天主雨于公田,因及私田尔。此言民怙君德,蒙其余惠。”郝敬《毛诗原解》:“天渰然作云,其云萋萋。兴然降其雨,其雨徐徐。顾我小民,焉能格天。惟天眷曾孙,而雨公田,因便及我私田。使公私远迩,无不丰登。”

[3]于炎赫炽:强烈的阳光。《诗·大雅·云汉》:“旱既大甚,则不可沮。赫赫炎炎,云我无所。”《毛传》:“赫赫,旱气也。炎炎,热气也。大命近止,民近死亡也。”郑玄笺云:“旱既不可却止,热气大盛,人皆不堪,言我无所芘荫而处。众民之命近将死亡,天曾无所视无所顾于此国中而哀闵之。”

第55列

甚之。是[219]云雨也,其变止!惟其变也,而思有以弥其变。祈圭璧不能回天心[1],牺牲不能扰[220]天意[2]。孰[221]知天爱物之心,殊迫于嗜杀之心,而云则油然矣,而雨则沛然矣。而云汉[222]昭回[3],明星有烂[223][4],天亦有不云雨[224]之候也。然于优渥沾足之日[5],不云雨也,特[225]其暂而于魅虐犊焚之期[6],不云雨也,不过[226]为□

[1]祈圭璧:指祷雨时以圭和璧向神灵献祭祈祷。《诗·大雅·云汉》:“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璧既卒,宁莫我听?”笺云:“靡、莫,皆无也。言王为旱之故,求于群神,无不祭也,无所爱于三牲,礼神之圭璧,又已尽矣,曾无听聆我之精诚而兴云雨。”

[2]扰天意:干扰上天的意愿。

[3]云汉昭回:天气晴朗没有下雨的迹象。《诗·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笺云:“云汉,谓天河也。昭,光也。倬然天河水气也,精光转运于天。”

[4]明星有烂:星星明亮,指天晴朗,没有下雨的征兆。《诗·郑风·女曰鸡鸣》:“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5]优渥沾足:指雨后空气湿润的状态。渥,沾润。沾,同沾,浸润;浸湿。《诗·小雅·信南山》:“既优既渥”。《曹全碑》:“惠沾渥”。《白石神君碑》:“澍雨沾洽”。

[6]魅虐犊焚之期:特别指因久旱不雨而导至民不聊生的时候。魅,精怪。鲍照《芜城赋》:“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風嗥雨啸,昏见晨趋”。虐,肆虐。《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孟子·公孙丑上》:“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犊,小牛。《礼记·礼器》:“诸侯膳以犊”。《礼记·郊特牲》:“用犊贵诚也”。焚:用火焚烧。

第56列

正为其炅[227]也[1],而思有以消其炅[228];敬恭恐不能奉天禋[229]祀[2],恐不能享天□[230]意。天生之物,仁胜于不嗜杀之仁,而云油作矣!而雨沛兴矣!△下学而上达△[3]即下学以示人,因谓达之由于学也夫。夫子之上达,岂真因下学乎?乃谓下学而上达,非欲人之从事于下学哉!若谓吾自志学[231]以来[4],道有达人之因,莫不□

[1]炅:炎热。《素问·举痛论》:“得炅则痛立止。”王冰注:“炅,热也。”

[2]奉天禋祀:举行祭祀昊天的祭祀。《诗·大雅·云汉》:“不殄禋祀,自郊徂宫,上下奠瘗,靡神不宗。”奉天,敬奉天命。《尚书·泰誓中》:“惟天惠民,惟辟奉天。”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作宫邑于下洛之阳,名相官曰尹。作《濩乐》,制质礼以奉天。”

[3] △下学而上达△:章题,从小处入手学习而达到很高的境界。出自《论语·宪问》:“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此下围绕此一话题展开讨论。皇侃《义疏》:“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我既学人事,人事有否有泰,故不尤人。上达天命,天命有穷通,故我不怨天也。”

[4]志学:即有志于学,专注于学习。《论语·为政》:“吾十又五而有志于学。”第57列

谓达本生姿而出质[1],夫出于力矣!岂识达必有用□聪明[2],本以渐而敦[232]学,原有嘉[233]功力[3],非躐[234]等以图[235]此。吾生平致力之处[4],即吾生平得力之处[5],而在学以事人[6],而甚难于用力也。吾何以不怨不尤[236]哉?诚以不怨天者必达,夫天道者也[7],不尤人者必达;夫人情者也[8],人苟非□达夫天道之原,孰能置穷通

[1]达:本义指道路畅通,引申为通达。《礼记·中庸》:“天下达道”。姿:风姿、风度。《说文解字》:“姿,态也。按,态者,材艺巧善也。即才能、贤能本字。”《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

[2]聪明:指天资高,有很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荀子·王霸》:“聪明君子者,善服人者也。”《史记·五帝本纪》:“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张守节正义:“聪明,闻见明辩也。”《汉书·赵广汉传论》:“广汉聪明,下不能欺。”《后汉书·应奉传》:“奉少聪明,自为儿童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

[3]功力:时间和力气。鲍照《谢假启》:“臣居家之治,上漏下湿,暑雨将降,有惧崩压,比欲完葺,私寡功力。”

[4]吾:可能是帛书所抄文献的作者。致力:努力,用力。《礼记·祭义》:“朔月月半,君巡牲,所以致力,孝之至也。”

[5]得力:受益。《史记·货殖列传》:“桀黠奴,人之所患也,惟刀间收取,使之逐渔盐商贾之利,或连车骑,交守相,然愈益任之。终得其力,起富数千万。”《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我必为此女称臣。然贵而少子,若养它子者得力乃当逾于所生。”

[6]事人:事奉人;服侍人。《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礼记·礼运》:“君者所事也,非事人者也……事人则失位。”《白虎通·嫁娶》:“妇人所以有师何?学事人之道也。”

[7]天道:指自然和社会运行的规律。《周易·谦卦》:“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尚书·汤诰》:“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庄子·庚桑楚》:“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夫春与秋,岂无得而然哉?天道已行矣。”

[8]人情:人际交往中的常理。《庄子·逍遥游》:“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王粲《登楼赋》:“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第58列

于度[237]外而寻自安[1]。吾自阅[238]历以还,奉天久矣[2]!早举天道之幽深,后陨而悉于胸中。人苟非达夫人情之本,孰能委弃[3],取于不问而惮怒,不□吾自□□阅人□矣。早即人情之中□□□□而□其□故。所谓达也,由是而上矣。言择[239]其本,有下学哉!识见原有自[240]学而问[4],使不勤于下学,则识[241]见何自而

[1]穷通:人的命运,指人生困顿与通达的状态。自安:随遇而安。

[2]奉天:遵从天理。指前文所谓“不怨天,不尤人”。

[3]委弃:抛弃。此处指自暴自弃。

[4]识见:指对人情与天道的领悟。这是下学而上达的重要内容。第59列

问乎吾也!达,商平于齐[1],达,蔡实[242]于楚[2]。以议见未经之物亦达之无□[243]者,不可谓不正也,而岂议其发愤忘食者[3],固已有意哉!圣明原因学而启[244]。使不事于下斈,则灵[245]优田而后乎吾也,定礼乐则必达夫[246]礼乐[4],册(删)诗书则必达夫诗书[5],以灵明難训之典[247][6],亦达之靡遗者,不可为□

[1]商平于齐:商朝被齐太公所平。《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诗·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毛传》:“尚父,可尚可父”。郑玄笺:“尚父,吕望也。尊称焉”。一说为吕望之字。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父与‘甫同。甫为男子美称,尚父其字也,犹山甫、孔父之属。”

[2]蔡实于楚:蔡国成为楚国被讨伐的口实。《越绝书·越绝吴人内传》:“蔡昭公南朝楚,被羔裘,囊瓦求之,昭公不与。即拘昭公南郢,三年然后归之。昭公去至河,用事,曰:‘天下谁能伐楚乎?寡人愿为前列!楚闻之,使囊瓦兴师伐蔡。昭公闻子胥在吴,请救蔡。子胥于是报阖闾曰:‘蔡公南朝,被羔裘,囊瓦求之,蔡公不与,拘蔡公三年,然后归之。蔡公至河,曰:“天下谁能伐楚者乎?寡人愿为前列。”楚闻之,使囊瓦兴师伐蔡。蔡非有罪,楚为无道。君若有忧中国之事意者,时可矣。阖闾于是使子胥兴师,救蔡而伐楚。楚王已死,子胥将卒六千人,操鞭笞平王之坟。曰:‘昔者吾先君无罪,而子杀之,今此以报子也!”

[3]发愤忘食:指孔子每天专注于进德修业而忘记了吃饭。《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定礼乐:指孔子修定周朝礼乐。《论语·八佾》邢昺疏:“‘仪封至‘木铎。正义曰:此章明夫子之德,天将命之使其定礼乐也。”

[5]册诗书:删定《诗经》和《尚书》。册,删字之误。孔颖达《尚书正义》:“其约史记以删《诗》《书》为偶,其定《礼》《乐》文孤,故以‘明旧章配之,作文之体也。”

[6]灵明:神奇而高明。高攀龙《周易易简说·益卦》:“龟之至灵也,灵明天启,欲违之而不能,盖自天佑之也。”

[4]由渐而进:由积累而至提升。黄宗炎《周易象辞·升卦》:“《象》曰:‘升虚邑,无所疑也。德高位卑,由渐而进,天下信之,故曰‘无所疑。”

[5]此句所缺一字当为“知”字。《论语·宪问》:“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6] △言而世为天下则△:此为章题。出自《礼记·中庸》:“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第61列

言可寡民過矣[1]。夫则以天下为量[2],而天下则又以[251]世为量,故君子之言,可以寡民过□。且王应运而兴[252][3],而议礼、制度、考文[4],因不徒以□[253]显也,而究未尝不以言显。顾言能救世,世自能其□闻。而世[254]遵法言[5],事命垂其久远,其论非一人一家之计[255],其说非一朝一夕之故[6],而其经[256]程遂及千世百世之遥。□古来皇谟[257]昭而民风[258]

[1]寡民过:使人少犯错误。民,人也。《论语·为政》:“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2]为量:做为量器,引申为标准。《礼记·礼运》:“故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为纪,月以为量,鬼神以为徒,五行以为质,礼义以为器,人情以为田,四灵以为畜,以天地为本,故物可举也。”

[3]应运而兴:呼应天命而兴起。叶山《叶八白易传》:“昔者,唐虞之世,中天而起,应运而兴。”《晋书·载记》“勃勃谓买德曰:‘朕大禹之后,世居幽、朔。祖宗重晖,常与汉、魏为敌国。中世不竞,受制于人。逮朕不肖,不能绍隆先构,国破家亡,流离漂虏。今将应运而兴,复大禹之业,卿以为何如?”

[4]议礼:论定礼乐制度。制度:制定历法。考文:编校文献。明人林希元《易经存疑》:“圣人在天子之位则议礼、制度、考文行,三重之道使人得以寡过,此其时也,故为人所利见。”

[5]法言:格言。合乎理法之言。《孝经·卿大夫》:“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庄子·人间世》:“故法言曰:‘传其常情,无传其溢……”

[6]故:事情。引申为故事,成例。《论语·微子》:“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大故谓恶逆之事。”《国语·鲁语上》:“哀姜至,公使大夫宗妇觌,用币。宗人夏父展曰:‘非故也。”

[4]寅亮之功:恭敬坚贞的品行。王褒《京师突厥寺碑》:“大冢宰晋国公功高寅亮,位隆光辅,命司空而度地,监匠人而置臬。”

第65列

必天下之皆守[1],言考文不能必天下之皆遵。而天下于敬听之余[2],莫不相率而则效[272]者[3],正惟则而见君子有远谟[4],亦惟世以有则而□君子无□□也。百王[273]之损益可参□,口授其业,一代之推[274]化丕焕[5]!更手定其书[6],凡所云嘉韵宏诣,闡帝王不朽之训者[7],皆其汇之。天下后世而倾听不疑[275]者也,所以达。

[1]守:遵守。

[2]敬听之余:恭敬地听从的同时。

[3]则效:取法效仿。《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毛传:“是则是效,言可法效也。”郑笺:“嘉宾之语先王德教甚明,可以示天下之民,使之不愉于礼义。是乃君子所法效,言其贤也。”

[4]君子有远谟:即君子有远谋。谟,谋略。《尚书·大禹谟序》:“皋陶矢厥谟。”

[5]推化:推行教化。丕焕:指效果明鲜。

[6]手定其书:亲手编定圣人的言论而成书。

[7]不朽:永存不灭。《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后汉书·李固传》:“明公踵伯成之高,全不朽之誉,岂与此外戚凡辈耽荣好位者同日而论哉!”第66列

一论,君岂托命,虽圣人起[1],不易吾言。倡一议而数传蒙休[2]。有王者作,必来取法。君子之以言寡民过也如此。△求也退,故进之;由也进,故退之△[3]明[276]所以敬二贤者,亦因乎人而已。夫求之退,因足以限求;而由之兼[277]人,亦足以累由[278]也[4]。夫子之一进之一退之,岂故不甚明哉!且夫人尽竭才而中道[5],而中道自尽之兴可弗践。

[1]虽圣人起:虽然圣人兴起。

[2]倡一议:提出一种观点和看法。

[3]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进,故退之△:此为章题,语出《论语·先进》:“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4]累由:带累子路。《尚书·旅獒》:“不矜细行,终累大德。”由,仲由,字子路,孔子弟子。

[5]中道:中庸之道。

[1]好勇:好逞勇武。《左传·文公十二年》:“有宠而弱,不在军事,好勇而狂。”

[2]徒勇:只知道逞一时武勇。

[3]刚慎者:指以过于刚烈者为戒。

[4]争必弃命:只要是有争斗就一定要豁出命去。指子路性情暴戾,好争斗。

[5]迟回:徘徊不前。王通《中说》:“子曰‘以性制情者鲜矣。我未见处歧路而不迟回者。……”第70列

使精神常[290]处于有余[1],自不复而画地自限;使精力或居于不足,则吾之仰企夫求止[2],不异俯就[291]夫由也[3],夫亦可进则进之而已,夫吾与由安得不退之?知[292]律以见义,必为之勇[4],似可明矣。来者即可,圣者由然,而志气即过于刚进,复救之以果敢,是愈阶之厉也[5],岂君子哉。仰之,教乎惟是;退之,养[293]德义之勇,以求协夫刚

[1]精神:指人的思想与心理状态。《吕氏春秋·尽数》:“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淮南子·原道》:“夫精神气志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秏者以老。”“悲喜转而相生,精神乱营,不得须臾平。”

[2]仰企夫求止:恭敬地致力于追求适可而止。《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郑注:“止,犹自处也。”

[3]俯就夫由:轉而向子路的好勇靠近。由,子路。

[4]必为之勇:一定做到勇。即见义勇为。

[5]愈阶之厉:指违背礼法的勉励。愈,同“逾”,逾越。《孟子·离娄下》“公行子有子之丧。右师往吊,入门,有进而与右师言者,有就右师之位而与右师言者。孟子不与右师言,右师不悦,曰‘诸君子皆与驩言,孟子独不与驩言,是简也。孟子闻之,曰:‘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逾阶而相揖也。我欲行礼,子敖以我为简,不亦异乎!”

[1]兼人:个性好胜,一人做两人之事。矜平躁释:指好胜的人接受劝告变得心平气和。

[2]曲成夫求由:暗地里受到孔子施教于子冉有和子路之事例的成就。匪浅:指受益很深。

[3]防退之断:指以“进之”促进冉有防止了他半途而废。

[4]敛:收敛,约束。

[5]Δ在人Δ:帛书章题,围绕“在人”展开讨论。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6]人为道之传:学者是道的传授者。传,传授。《淮南子·精神》:“故举天下而传之于舜。”

[7]特生之人:离于道而独生之人。第73列

则道无以主[1];亦古今有不虚生之人[301],则道显以存,顾□非古圣原有留传,而世代与途[302],大统岂乏寄属[2],夫固有遵守帝替者矣!吾何见文[303]武之道未堕于地乎[3]!今夫□□禾黍之余茫茫[304]者,虽未在[305]其传,而古往今来,尚不害[306]于白马束梓之无[307]者[4],所谓在也,王迹板荡之后[308]郁郁[309]者[5],虽未睹其盛而得过来,

[1]道无以主:天道没有主宰。意指无弘道之人。

[2]大统:指天道。寄属:寄托归属,指传道之人。

[3]文武之道: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國修身之道。孔颖达《礼记正义》:“‘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者,言弓一时须张,一时须弛,喻民一时须劳,一时须逸。劳逸相参,若调之以道,化之以理,张弛以时,劳逸以意,则文、武得其其中道也,使可以治。文、武为政之道,治民如此,故云文武之道也。”

[4]白马:“白马非马”之论。《公孙龙子·迹府》:“公孙龙,六国时辩士也。疾名实之散乱,因资材之所长,为‘守白之论。假物取譬,以‘守白辩,谓白马为非马也。白马为非马者,言白所以名色,言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夫言色则形不当与,言形则色不宜从,今合以为物,非也。如求白马于厩中,无有,而有骊色之马,然不可以应有白马也。不可以应有白马,则所求之马亡矣。亡则白马竟非马。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

[5]板荡:指政局动荡且国势危亡。原指《诗·大雅》中产生于西周末年的《板》和《荡》两首诗,《诗序》:“《板》,凡伯刺厉王也。”孔颖达《正义》:“王之为恶,侵乱下民,则有谄佞之臣助为恶政。此又责以王之尊比于上天,故谓王为天。言王之方行暴虐之政,以艰难天下之民,汝臣等无得如是欣欣然喜乐而劝之。王之方欲动变先王之道,而行邪僻之政,汝臣等无得如是沓沓然随从而助之。”因诗中反映了乱世景象,因而成为国家危亡的代称。

则人□□□功,盖人以明道[1],而兹不必言明也。谓[314]之为在,道自不至湮没[2],抑人以行道[3],而此事不必言□也。谓之为化道□不□□□□□……作登高观可也[4],夫高原[315]以登,而及而登,究非可以逮[316]高也[5]。以之□道不更切乎!且吾观君子

[1]人以明道:仁人志士使道义更加彰显。

[2]湮没:埋没不彰。

[3]行道:践行道义。班固《汉书·艺文志》:“至于殷周之际,纣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4]登高:登上高处。这里以登高比喻人之弘扬道义。《韩诗外传》:“登高而临深,远见之乐,台榭不若邱山所见高也。平原广望,博观之乐,沼池不如川泽所见博也。”

[5]逮:到达。

第77列

上达。又曰:从善如登[1],未尝不叹斯道。□□之境,学者可以仰而□也,顾此□之□所难若合□□尚而……不仰用非远焉者,所可得□而□无□至道之□也。高大之形无处

[1]从善如登:追求善就象登高一样不易。《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昔孔甲乱夏,四世而陨;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帝甲乱之,七世而陨。后稷勤周,十有五世而兴,幽王乱之,十有四世矣。守府之谓多,胡可兴也?”第78列

不畏[1],更非行焉者,所可得而竞其终境矣。高高在上[2],愈望而愈□□□者……之处乎!□不高而不迟,则其高为启而不……

[1]高大之形:形容天道悬于人上,令人敬畏。

[2]高高在上:形容天之广大无边。《诗·周颂·悯予小子》:“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第79列

问起登,迨乎登之[1]……斯之高也,而高……

[1]迨乎登之:等到登上去之时。

第80列

而登,无不高矣……者而省无乘……

第81列

□也,明其……

【作者简介】韩高年(197),男,汉族,博士,教授。研究方向:

[①]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台县博物馆《甘肃高台县骆驼城墓葬的发掘》,《考古》2003年第6期。

[②] 国家文物局、甘肃省文物局编《馆藏一级文物·甘肃卷》,2005年,第406页。

[③] 张掖市文物局《张掖文物》,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6-137页。

[④] 甘肃敦煌学会、敦煌研究院文献所、河西学院编《高台魏晋墓与河西历史文化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157页。

[⑤]此上内容李永平先生未释读,今据帛书图版释出。

[⑥]此处原整理者与下句连读,实应在此断句。“良”字李永平先生释为“长”,今据帛书图版校改。后文凡此句读之类与李永平先生释本不同者,径改之,不再特别说明。李永平先生释文简称作“李释”。“志学”即《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

[⑦] 李释作“公”,今据帛书图版改释。

[⑧] 李释作“志”。

[⑨] 李释作“双”,今观帛书图版,不能确定,姑且存疑。

[⑩] “所”字李未释,今据上下文补释。

[11] 李释为“安”,今据帛书图版校改。

[12] 李释为“同”,今据帛书图版改释。

[13] 李释为“关据”,观帛书图版,不能确定,姑且存疑。

[14] 李释为“德”,今据帛书图版改释。

[15] 李释为“其”,今据帛书图版改释。

[16] 李释作“诏”,今观帛书图版,不能确定,姑且存疑。

[17] 李释为“与”,今据图版改释。

[18] 李释为“拟”。

[19] 李释为“顾”,今观帛书图版,似为“献”字,不能确定,姑且存疑。

[20] 李释为“止”。

[21] 李释存疑,今据图版释出。

[22] 李释为“转”,今观帛书图版,不能确定,姑且存疑。

[23] 尤,李释为“人”,据图版校改。

[24] 息,李释为“见”,今据改。

[25] 李释本此句断作“由是,而游艺又可进言矣”。

[26] 此句是帛书文本的章题,上下以“Δ”为界。据其体例,“敛”字后应当漏一“Δ”号。观帛书图版,此句有朱笔划线,应是阅读者所划。

[27] 李释为“矣”,且李本连上句断作“先补于春可进矣”。

[28] 此字李释本作“盖”,据上下文,释“盖”于上下文不通,據帛书图版改释。

[29] 李释为“心”,今据改。

[30] “大”字,李本漏释。“小民”“大君”,正相对。

[31] 李释作“日”,今据帛书图版改释。

[32] “先王”,李释为“久土”。

[33] 此处用《尚书·无逸》典。

[34] 此处原整理者与下句连,实应在此断句。

[35] “梦”字,李释为“萝”。

[36] 李释作“神”,今据帛书图版改释。

[37] 李漏释,今据下文“国中”一语补释。

[38] 李释作“诚”。

[39] 李释为“诣”,今据帛书图版改。

[40] 此处原整理者与下句连读,实应在此断句。

[41] 李释作“解”,今据帛书图版改释。

[42] 李释作“思”,今据上下文改。

[43] 李释作“凤”。

[44] 李释作“艰”,今据帛书图版校改。

[45]“乌”字李释作“鸟”,“辞”李释作“声”。且此处原整理者与下句连,实应在此断句。下一句当作“豳风吟纳禾”,指《七月》之“十月纳禾稼”。

[46] 李释为“蔽”,今据帛书图版改释。

[47] 李释为“年”,今据改。

[48] 李释为“少”,今据帛书图版改释。

[49] 李释为“其”,今据帛书图版改。

[50] 李释为“荒”,今据帛书图版改释。

[51] 李释为“岁”,今据帛书图版改释。

[52] 李释作“丰”。

[53] 其,当作“具”。

[54] 此句“信”字后多一“宽”字,盖抄写时所误衍。

[55] 李释为“推”,观图版似为“指”。

[56] “退”字疑当为“返”。

[57] 李未释。

[58] □李释为“得”,观图版似非是,姑且存疑。“?”后一字李释为“恭”,观图版其字形从“ム”,与帛书中其他两处“恭”字写法不同,姑且存疑。

[59] 李释作“性”,今据帛书图版改释。

[60] 李未释,今据帛书图版释为“庆”。

[61] 李释为“平恩”,今据帛书图版改释。

[62] 李释为“佑”,今据帛书图版改释。

[63] 此句“谓”“信”之间,帛书有S符号,表示次序颠倒。

[64] 李释此句为“变又通”,衍一“又”字,今删改。

[65] 李释“据福充而为”,据帛书图版改。

[66] 李释为“伴”。

[67] □,李释为“盲”,疑不能明,姑且存疑。

[68] 李释于“仁”字结句,不确,径改。

[69] 李释误作“取之”,今据图版改。

[70] 李释为“所”,不成句,今据改。

[71] 李释为“比如”,据图版改释为“毖”,如此上下文义皆通。

[72] 李释为“敛”,疑不能明,姑且。

[73] 李释为“△生而知之者上也△”,误将“至”字释为“△”,今据帛书原件改释。“生而知之者上也”前有“△”符号,且帛书原件整句以朱笔钩识,表明此句为章题,或即如《春秋》之条目,简称作“生而知之者上也至次也”,确定阐释的对象,以下文字为对此一条目之具体解释和演绎。“生而知之者,上也”至“次也”,出自《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74] “人”“天”指后禀赋等方面的后天习得与先天所得。这段话是批评时人既非“生而知者”,又不“学而知之”,不自量力,与大智之人较长短,只能是“相去甚远”。李释为人定胜天,指人心安定,人人都能安守自己的本分,人类体现出的凝聚力和力量能够超越自然界。《史记》卷六六《伍子胥列传》:“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可参。

[75] 此句意晦难解,姑且存疑。

[76] 李释为“虽系一赞而……”,今据帛书原件校改。

[77] 此句末“也”字,李释作“悉”,今据改。

[78] 李释衍一“天”字,今据改。

[79] 此行首字“学”上属上读。“若然”二字李释为“为焉”,今据帛书照片重释。

[80] 苟,李释为“苛”,今据帛书照片改释。

[81] 纯,李释为“丝”,今据帛书照片改释。

[82] 此字李释为“归”,帛书“归”字无此简写之例,暂从李释而存疑。

[83] 李释为“边得”,今据帛书照片改释。得字不能确定,暂存疑。

[84] 李释为“在”,疑不能确定,暂且存疑。

[85] 李释为“还”,形还,不成辞,今据帛书照片改释。

[86] 李释为“贤穷”,比对帛书照片,暂时存疑。

[87] 李释为“盛”,今据帛书照片改释。

[88] 李释为“节”,据帛书照片改释。

[89] 李释为“拆”,“大抵”为常见词,今据改。

[90] 李释为“用”,今据改。

[91] 李释为“虽困亦何作为。逸者”,今据改,并重新断句。

[92] 李释为“勇”,今存疑。

[93] 李释为“同”,今据改。

[94] 李释为“敢言匿”,于上下文不通,今据改。

[95] 李释作“幽”,误释,今据帛书照片改释。

[96] 李释作“当”,今据上下文意及帛書照片改释。

[97] 李释作“终”,今据上下文意及帛书照片改释。

[98] 李释夺一“也”字,今校补。

[99] 李释为“继”,今据上下文意及帛书照片改释。

[100] 李释作“云”,今据改。

[101] 李释作“宫”,当作“官”,今据上下文改释。

[102] 此列首字“百”字上面有一“青”字,并在其右加“Δ”号,可能是二次书写。

[103] 李释为“借”,今据改。

[104] 李释作“稗”,稗穑不成词,今据上下文及帛书图版校改。

[105] 此字帛书原图看上去有涂改痕迹,似为“藉”。

[106] 李释为“努”,“民努”不成词,今据改。

[107] 李释作“困”,今据改。

[108] “役颁”李释作“税颂”,今据改。

[109] 李释为“舍”,今据改。

[110] 李释为“堂”,依上下文实当为“掌”。

[111] 李释为“旷”,今据改。

[112] 李释为“麟牝”,观帛书照片似非是,姑且存疑。

[113] 李释为“驾驰”,观帛书照片似非是,姑且存疑。

[114] 李释为“日”,今据帛书照片改释为“月”。

[115] 李释缺一“饰”字,今校补。

[116] 李释作“移”,据上下文校改。

[117]  此句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至”字李释作“之”,今据改。

[118] 此句“□”李释作“挋”,今存疑;“是”李释作“君”,今据改。

[119] 李释作“备”,今据改。

[120] 李释作“恒”,今据改。

[121] 李释“袭”,观帛书图片看似为两个字,上面一字为“北”,下面一字不能确定。

[122] “合德”二字帛书写作“德合”,书写后又以“S”形符号表示次序颠倒。

[123] 李释作“方”,今据文意改。

[124] “辞”字李未释出。

[125] 李释为“氧”,不成词,今据改。

[126] “日星”,李释为“昌出”,于句意不通。今改释。

[127] 李释为“将”,不能确定,姑且存疑。

[128] 李释为“又”,今据改。

[129] ?李释为“弃”,观帛书照片,无法确定,姑且存疑。□后李释本漏一“不”字。

[130] 李释为“强”,今据改。

[131] 李释为“又”,今据改。

[132] 李释漏一“而”字。

[133] 李释为“天”,今据改。

[134] 李释为“责”,今据上下文改释。

[135] 李释为“如然”,今据改。

[136] 李释为“繁”,今据改。

[137] 李释为“回”,今据上下文校改。

[138] 李释此句为“夫君子明自似失其性”,今据帛书图版校改。

[139] 李释为“性”,今据帛书图版校改。

[140] 李释作“备然”,今据帛书照片校改。

[141] 李释为“无”,今据帛书照片校改。

[142] “有德”李释作“或极”。

[143] 李释作“从”,今据帛书照片校改。

[144] 李释作“是”,并属下句,今据上下文及帛书照片校改。

[145] 李释作“惟”,今据帛书照片校改。

[146] 此句当作“乃日就月将”,李作“□日□月将”,今据上下文及帛书照片校改。

[147] 李本未释此“知”字,今据帛书照片释出。

[148] “之设”二字李未释出。

[149] 李释作“其”,今据改。

[150] 李释为“扶”。

[151] 李释为“出”。

[152] “为”字李未释出。

[153] 此句李释为“元道王于□,不已者”。

[154] 李释为“极”。

[155] 李释作“盈”,今据帛书图版校改。

[156] 李释为“可”,今据帛书图版校改。

[157] 李释作“又”,今据帛书图版改。

[158] 李释为“惟”,今据帛书图版改。

[159] 后一“惕”字为重字符,李误释为“也”,今据改。

[160]李释为“”,今据帛书图版改。

[161] 据帛书图版似为“性”字。

[162] 李释误作“达知天命”,今据改。

[163] 李释作“惟”,今据改。

[164] 李释为“磬”,今据改。

[165] 李释作“盖”,今据改。

[166] “恭”字李未释出。

[167] “谁曰”李释作“□田”,今据改。

[168] 李释为“盖”,于上下文不通,今据帛书图版改释。

[169] “则”字李本漏释。

[170] 李释作“而”。

[171] 李释夺一“刚”字。

[172] “之”“夫”二字,李误释为“矣”,今据改。

[173] 李释夺一“其”字。

[174] 李释为“立”,今据改。

[175] 李释为“从”,今据改。

[176] 李釋为“惑”,今据改。

[177] 李释为“毁”,今据改。

[178] 李释衍一“而”字。

[179] 李释为“所”,今据改。

[180] 李释为“居”,今据改。

[181] 李释夺一“全”字。

[182] 李释作“以”。

[183] 李释为“乎”。

[184] 李释为“枯”。

[185] 李释作“国”,今据改。

[186] 李释作“无”,今据上下文校改。

[187] 李释本漏释“子曰敬事,非道目之要务,□□”数句,今校补。

[188] “恃”字李未释,今据上下文及帛书图版补释。

[189] 李释为“处”,简体之“处”字少见于简帛,据图版改释为“外”。

[190] “能”字李未释出,今据帛书图版释。

[191] 李释衍一“威”字,今删去。

[192] 李释为“如”,今据改。

[193] 此句据帛书图版重释。

[194] 李未释,据上下文补释。

[195] 李释为“贤”,今据上下文改释。

[196] 帛书图版“轻”“者”之间有“S”形符号,表示次序颠倒。

[197] 李释漏一“吾”字,今据图版补入。

[198] 李释为“以”,今据图版改释。

[199] “得事一”李未释出,今据图版补释。

[200] 李释为“劳”。

[201] 李释为“体”。

[202] 李释为“丰”。

[203] 李释作“施”,今据图版改释。

[204] 李释为“得”,并漏一“之”字,今校补。

[205] 李释为“及”,今据改。

[206] 李释为“助”。

[207] 李释为“寇”,今据上下文及帛书图版校改。

[208] 李释为“”,今据上下文及帛书图版校改。

[209] 李释不确,今据上下文及帛书图版校改。

[210] “于”和“困”之间,帛书图版有“S”形符号,当释为“困于”

[211] 李释为“移”,据帛书图版,非“移”字,似为“愚”字,姑且存疑。

[212] 李释为“劳”,今据改。

[213] 李释为“恩”。

[214] 李释为“死”。

[215] 李释为“种”,今据帛书图版改释。

[216] 李释为“劳”。

[217] 李误释为“势”,据改。

[218] 李误释为“与”,据改。

[219] 李释为“日下”。

[220] 李释为“存”。

[221] 李未释,今据帛书图版释出。

[222] 李误释为“后”,今据成辞及帛书图版校改。

[223] 李误释为“开”,今据成辞及帛书图版校改。

[224] “不云雨”,李释为“不雨而雨”。

[225] “特”字李释本误夺之。

[226] 李释为“适”。

[227] 李释为“灵”,据书体当作“灵”,不作今之简体。观帛书图版,当为“炅”字。

[228] 李释为“灵”。

[229] 李释为“礼”,实误。

[230] 李释为“离”。今存疑。

[231] 此处之“学”字与帛书他处不同,作正體。

[232] 李释为“启”,今据帛书图版校改。

[233] 李释为“靠”。

[234] 李未释。

[235] 李释为“圆”,今据改。

[236] 李释为“允”,今据上下文改释。

[237] “度”字李未释出。

[238] 李释为“问”。

[239] “择”字李未释。

[240] 李释为“有”,今据帛书图版改释。

[241] “识”字李未释,今据上下文及帛书图版补释。

[242] 李释为“贯”,今据帛书图版改释。

[243] 李释为“余”,疑不能明,姑且存疑。

[244] 李释为“师”,今据帛书图版改释。

[245] 李释为“雷”。

[246] 李释为“矣”并属上句,今据改。

[247] 李释为“兴”。

[248] “可不”,李释为“不可”,今据帛书图版改释。

[249] 李释夺一“而”字。

[250] 李释作“听”。

[251] 李释作“此”,据上下文校改。

[252] 李释为“舆”,据上下文校改。

[253] 李释为“岁”,疑不能明,姑且存疑。

[254] 李释作“事”。

[255] 李释为“哉”,今据上下文及帛书图版改释。

[256] 李释为“终”。

[257] 李释为“说”,今据帛书图版改释。

[258] “风”字李未释出。

[259] “礼”字与前文多处作“礼”不同,殊为少见。

[260] “凯切”李释为“虽初”,今据改。

[261] 李释作“精”。

[262] “播”字,李未释出,今据帛书图版补出。

[263] “今”字李未释。

[264] 李释为“备”。

[265] 李释作“移”。

[266] 李释作“甘”。

[267] 李释作“愿”。

[268] “求启”,李释作“能闻”。

[269] 李释作“趣”。

[270] 李释作“君”。

[271] 李释为“君”。

[272] 李释作“□败”。

[273] “百王”李释为“皇”。

[274] 李释为“雅”。

[275] “疑”字李未释,今据帛书图版释出。

[276] “明”字李未释,今据帛书图版释出。

[277] 李释作“廉”。

[278] 李释作“田”,今据上下文改释。

[279] “此用”,李释作“因此”,今据帛书图版改释。

[280] 李释作“惑”。

[281] 李释作“田”。下文三处“田”字皆应作“由”。

[282] 李释作“省”。

[283] 李释作“任”。

[284] 李释作“此”。

[285] 李释作“影”,于上下文意不通,疑不能确定,姑且存疑。

[286] 李释作“则”。

[287] 李释作“警”。

[288] 李释作“慕”,据经文成辞改。

[289] 李释作“事”。

[290] 李释为“尝”,今据上下文及帛书图版校改。

[291] “仁就”,李释作“伤孰”。

[292] “知”字李未释出。

[293] “养”字李本未释,此据帛书图版补。

[294] “仍”字李本未释,此据帛书图版补。

[295] 李释作“戎”。

[296] 李释作“慕”。

[297] 李釋作“慕”。

[298] “乎躁”李释作“平踪”。

[299] 李本夺一“之”字。

[300] 李释此句“人”字误作“道”。

[301] 李释作“仁”。

[302] 李释为“□遥”,今据图版改释。

[303] 李释为“立”,据上下文改释。

[304] 李释作“范”,今据图版及上下文改。

[305] 李释作“采”。

[306] 李释作“等”。

[307] “据”字李未释出。

[308] “后”字李未释出。

[309] 后一“郁”字为重字符,李未释出。

[310] 此行李本漏释,今据帛书图版补释。

[311] 李释漏“不”字。

[312] 李释为“诣”,今据帛书图版改释。

[313] 李释夺一“则”字,今据帛书图版补释。

[314] 李释为“已诣”。

[315] 李释作“厚”。

[316] 李释作“邃”。

猜你喜欢

帛书图版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梁潮印簵·钟鼎文帛书人物传写
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与王弼本对读札记
彩图图版
楚帛书近十五年研究简述
中国简帛书对隶书发展的现实影响
图版 Ⅰ Plate Ⅰ
图版II Plate II
图版III Plate III
《马王堆汉墓帛书[叁]》释文补正四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