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
2023-07-10高荣
高荣
摘 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在道德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赋予了教育以新的使命,即对学生的道德素养进行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新的教育使命,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课程德育功能的发挥,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在思想层面对其进行教育,使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在运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对立德树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落实的问题进行研究之后发现,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新型的教学手段来增强教学时效性,将高中政治课堂作为学生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政治教学;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21-0140-05
一、 引言
高中政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也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形成正确的认识。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学科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在树立世界眼光的同时立足国情,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设计。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社会建设有了新的使命、踏上了新的征程,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思想发生了改变,这对高中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影响。部分家长将关注点放在了学生的智力开发上,忽视了对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培养,这导致部分学生的道德认知与行为发生脱节。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而高中政治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系统化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改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思进取、法治意识薄弱等问题。
二、 高中政治课程概述
(一)高中政治课程的指导思想
1. 体现时代性和实效性
高中政治课程具有较强的系统化特征,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丰富的内容。该课程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将我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重要观点作为引导,将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融入了教学内容当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念,反映了时代特征。同时,高中政治课程还会向学生展示当前的国际形势,展示新时代的特征,帮助学生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这使课程的内容与国际形势接轨,具有实效性和前瞻性的特征。
2. 把握高中生发展特点
高中政治课程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比较重视,致力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修养。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想比较活跃,行为多变,个性比较强。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高中政治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差异,对他们在不同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处理,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使他们自觉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
3. 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
高中政治课程的内容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作为基础,致力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授课的时候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运用理论知识,使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知识来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并对此做出理性的判断。同时,在对一些抽象内容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也会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来进行思考,做到深度理解。
4. 创建有效的评价机制
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中,教学评价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有效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可以使他们树立起学习信心。新时代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传统单一的评价机制已经不再适用,教师需要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选择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评价方法,在注重知识生成的同时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评价主体也应该更为多元,除了教师评价之外,学生自身、家长以及社会都可以参与评价,这可以避免单一评价造成的学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二)高中政治课程的性质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高中政治课程位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和高校政治理论课之间,可以帮助学生在这两门课程之间顺利过渡,使他们在思维和能力方面逐步跨越。高中政治课程的内容与高中其他学科的课程相匹配,同时与学校文化建设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相互配合,除此之外,還会与国内外的时事政治进行结合,体现对高中学生的全面教育。在对高中政治课程性质进行分析的时候,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定位。首先,从学科的角度来说,高中政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致力于帮助学生了解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哲学等领域的知识,并在思想道德层面来对他们进行教育,在这方面它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其次,从德育的角度来说,高中政治课程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增强德育事业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三、 立德树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落实的要求
(一)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着核心素养的培养来开展教学活动,将学科知识与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核心素养,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是基于党的教育方针形成的,体现了整体的课程教学目标,为立德树人的落实提供了重要的载体。高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以及公共参与四个部分,展现了学科教学的意义和育人价值,同时也阐释了立德树人对国家、对社会以及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在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来帮助学生抵制外来思想文化的侵蚀,使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形成价值取向和道德定力。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自觉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教师还可以更好地开展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公德意识,使他们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高中政治课堂上,教师在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容易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地按照自身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将道德规范和思想观念的学习作为重点。而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背景下,教师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接受学习内容,使他们基于所学知识对自身的言行进行约束和规范。根据新时代教育观念,学生是道德发展的第一负责人,同时也是道德的主体建构者,教师的角色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思想的引导者。因此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组织探究活动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对自身思想道德进行升华与转化,在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的基础上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来。新课标指出,在德育活动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课程实施向着开放性和实践性的方向发展,同时使教学活动在师生活动和开放民主的氛围下进行。教师还要组织合作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和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形成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树立起社会公德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突出教学的实践活动性
当前,有些学校在开展高中政治教学的时候存在重道德说教轻道德行为的问题。新课程改革在各个课程模块当中都增加了社会实践的内容,致力于弥补传统课程教学的不足,使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同时,新课标还强调德育活动的开展应该依托于社会实践,突出教学的实践活动性特征,在实践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学活动的实践性体现在多个方面,无论是课程标准的制定、教材的编写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都要从学生的实践活动出发,对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指导,这样才能使课程展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具备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关键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代替理论说教,使实践活动的课时数保持在总学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在德育活动中,学生可以形成深刻的道德认知,形成道德情感,坚定道德意志,成长为一个道德品行高尚的人。
四、 立德树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落实的方法
(一)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仍然有学校将高考作为指挥棒,将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在高考总分中比重大的学科作为教学的重点,并分配更多的教学资源。与之相对应的,对包括思想政治课程在内的学科没有充分重视。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各学校要提高对高中政治课程的认识,认识到该课程是对学生道德素养进行培养的重要途径,进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为该学科的教学质量提供保障。立德树人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应该被融入课程教学中,高中政治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应该受到重视。高中政治学科的知识比较分散,学生在记忆的时候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提高立德树人的有效性,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并结合一定的现实案例来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展示与印证,帮助学生构建起正确的认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在学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学生会了解现代中国对复兴之路的探索,感受这个过程的曲折,同时也将认识到在这其中有无数仁人志士展现出了奉献精神,前仆后继地开展了斗争,为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在对这部分内容授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融入立德树人的理念,向学生讲解林则徐、邓世昌、左宗棠、孙中山等人物的事迹,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使学生在历史人物的事迹中获得力量,激发爱国主义情怀。除了选择教材中的人物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人物,了解人物在革命斗争中所做出的贡献,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全面提升。
(二)将立德树人渗透在教学导入中
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学习状态会对他们的学习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高中政治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包含了很多抽象的知识,学习起来枯燥无味,因此期待感比较弱,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处于被动的状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围绕着立德树人的理念对教学导入环节进行优化设计,将学生的学习状态作为切入点,通过有效的引导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主动对课程内容进行探索,这样后续教学活动将会更加顺利地开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课程开始环节对立德树人的理念进行思考,并将其融入所学知识点当中去。
比如在学习“企业的经营”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是否产生过将来自己创业当老板的想法呢?有没有想过怎么样经营一家企业呢?”听到这一问题,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想过要创业当老板,有的学生表示希望未来经营奶茶店,有的学生则希望开一家剧本杀店,还有的学生想开服装店。在良好氛围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在进货的时候,可能会面临两个不同的供应商,A供应商所提供的原料价格比较高,但是品质更好;B供应商所提供的原料价格比较低,但是品质比较差。在这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思考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面对这一问题,大多数学生出于诚信经营、赢得顾客信任的角度会选择A供应商,这时教师要对学生的选择做出肯定,并告诉他们无论身处什么角色都要以诚信为先。对企业经营来说诚信尤其重要,但在保持良好品质的基础上还要学习经营之道。通过课前的导入,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在情境中产生了角色代入,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入本节课内容,学习企业经营之道。
(三)通过教学案例落實立德树人
在高中政治课堂上,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方法。通过案例的辅助,学生可以对思想政治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将获得更强的感受和体验。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案例,教师可以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由于教材的编写时间比较早,其中很多的案例都与当前社会背景并不相符,教学效果欠佳,学生也并不感兴趣。在新时代,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可以利用课外的案例来进行教学设计,并在这些案例当中找到立德树人的切入点。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对这些案例进行探索,并对案例背后的知识和内涵进行思考。
比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摒弃教材所提供的案例,为学生提供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具体来说,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发展使直播带货成为新的营销方式。在直播带货中,主播会向商家申请折扣,同时会通过试吃、试用、语言描述以及展现个人魅力等多样化的方式来对产品进行营销,这导致很多学生会冲动消费,因为无法控制购物欲望而购买一些不需要的产品,造成了浪费。基于这一时代背景,教师可以展示以下案例:高中学生莉莉家境贫寒,父母都是底层劳动者,终日操劳为她赚取学费和生活费。但在寒假的时候莉莉迷上了直播购物,不知不觉将父母提前准备的生活费都用来购买了直播间的产品。基于这一案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莉莉的购物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分析,使他们对“消费观”这一抽象的概念形成基本的认识。在这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代入到莉莉父母的角色对莉莉的行为进行劝说,使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并予以改正。这是融入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体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四)将立德树人融入教学情境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设立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知识、获得感悟和体验也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课程教学的趣味性,降低教学难度,打破学生对政治课程产生的枯燥、无聊的刻板印象,使他们表现出更高的热情。在教学情境中,教师要融入立德树人的理念,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道德素养。情境创设的形式并不是单一的,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特点来选择有效的方式,并在情境中融合学生感兴趣的元素,使他们在其中实现沉浸式学习。
比如在学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展现世界各地文化的情境。比如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舌尖上的中国》中关于宣传中国传统美食的视频,在视觉上对学生形成一定的冲击力,使学生感受我国各地美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对食物,学生通常会比较感兴趣。在看完宣传视频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美食文化,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小吃。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世界文化的异彩纷呈和交互辉映,教师可以展示“欧美学生练习击剑”“韩国学生练习跆拳道”以及“我国学生学习武术”这三个不同的镜头。然后要求学生思考出现这些场景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形态,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五)通过实践活动落实立德树人
新时代高中政治课程教学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这要求教师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并在这些活动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与理论授课相比,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兴趣更为浓厚,他们在真实的感受与体验中可以提高道德素养。通过对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有效创设,可以体现立德树人的育人机制和育人功能,同时也使高中政治课程变得更为充实和丰富。在实践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思考,通过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来学习相关知识点。
比如在学习“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除了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我国文化的多样性之外,还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外的文化场地进行实践学习,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博物馆、文化館、历史文化主题公园等进行参观,使学生感受真实的历史文化,了解当年发生的事情,感受历史的厚重性和文化的创新性。在实地感受的基础上,教师要倡导学生争做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使更多的文化得到保留和实现创新。
五、 结语
总的来说,在新时代,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新使命,也是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的新征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要突出教学的实践活动性特征。在开展教学活动中,要在教学导入、教学案例、教学情境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除此之外,还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学生成长为有能力、有素质的人。
参考文献:
[1]贾耀忠,张剑英,柯珊清,等.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政治课的途径[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2):99-102.
[2]杨永庚,田红娟.大中小学一体化视域下高中思政课高质量教学路径探析——以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为例[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5(2):96-99.
[3]徐媛媛,宋丽.行稳与致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以高中政治必修课中生态文明知识板块为例[J].品位·经典,2021(22):84-87.
[4]王晨.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改革——解析高中政治课程标准育人路径创新的双重向度[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7):152-153.
[5]毛娟.“电影”主题情境在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中的运用——以“‘价值与价值观——《流浪地球》引发的价值思考”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6):235-236.
[6]乔亭婷.构建高中政治新型课堂 提升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兼谈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启示和运用[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0(2):150-152,70.
[7]袁名泽,吴建婧.高等教育视角下的高中政治教学问题审视与对策——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高中政治教学为例[J].林区教学,2020(1):16-19.
[8]赵树利.随生潜入心,润德细无声——对高中政治学科研究性学习中生态型德育渗透的实践探究[J].环境教育,2019(11):42-45.
[9]邵翠珊.挖掘乡土课程资源 增强高中思政课实效性——对古田县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8):86-87.
[10]苏万青,李淑丽.利用乡土资源落实国家课程的实践探索——以高中政治、历史学科为例[J].创新人才教育,2022(2):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