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2023-07-10马玉花

考试周刊 2023年21期
关键词:渗透方法传统文化

马玉花

摘 要:传统文化是重要的育人素材。在我国的历史变迁中,留下了无数经典的文化遗产,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四年级小学生具备了一些语汇知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也较为良好,这个时期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使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也是大有益处。文章对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做了深入研究、分析。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语文;传统文化;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21-0028-05

部编版教材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很多,很多课文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特别是把文言文放进小学课本中,让学生从小受到感染和熏陶,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深刻认识传统文化在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的表现,通过创新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哺育下获得道德的提升和理想的升华,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 传统文化特点概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了时间检验的文化样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并且和现代文化有明显的不同,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浓厚,经过一代代优秀的中华儿女的传承和发展,呈现出了别具特色的风采,如文化内涵深,文化特色明显(儒释道交融),时间和空间跨度广,载体种类丰富(甲骨、青铜、陶瓷、纸、绢等),并且具有持续发展的特征,会随着时代进步而增添新的表达形式。因此,也就具有了连绵不绝的属性,对社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即发挥着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包括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优秀的传统思想,对推动公民个人的发展和成长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益、对国家有用、对家庭有用的人。

二、 传统文化在小学四年级语文中的表现

(一)在教辅与课本中随处可见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

语文课堂是开展传统文化渗透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的阵地,在语文教材以及辅助性的教材资料中,含有大量和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体现了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渗透程度。比如上册的第四单元和第八单元,几乎通篇在讲和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如《盘古开天地》是古代神话,《精卫填海》取自《山海经》,虽然是一篇文言文,但是也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还有《女娲补天》和《神农尝百草》等内容无一不和传统文化相关。另外古诗词在教材与教参中频繁出现,数量和类型丰富,古诗词正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典型代表,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二)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和传统文化关系密切

传统文化在四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的痕迹随处可见,为教师的育人工作提供了支持。首先,从内容上看,传统文化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比三年级的语文提升了一个层次,即便是一些和传统文化似乎无关的内容,比如《观潮》,教师也可以通过拓展阅读和群文阅读,实现传统文化的嫁接,承接传统文化中的山水主題和爱国主题,进而丰富教材内容,提升文化含量,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而在学习诸如《黄继光》等课文时,教师还可以把红色文化纳入传统文化之中来,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使得新时代小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具备基本的价值认知。总之,教师可以通过直接引用的方式来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还可以通过导入其表达载体的形式来进行运用。这也充分地说明传统文化和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既为其提供了支持,又提高了其效率。

三、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方法

(一)利用趣味活动提升学习兴趣

传统文化与小学生有一定距离,教师要想在教学活动里渗透,有必要注重趣味引领,拉近学生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才能把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示在学生面前。趣味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让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并且运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践问题,从而有更好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导入更多的趣味游戏来达到今天目标,如猜字谜、动作模仿、竞技竞速类等游戏,既能够增强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又能够导入更多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单位时间利用率。如,在对汉字的学习中,一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会追溯汉字的源头——甲骨文,但是由于没有采用趣味化的方法,反倒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困惑。其实,甲骨文显露出来的造字方法十分有趣,只要善于挖掘,就能促进学生对汉字原始意义的理解,同时提升学生学习甲骨文的兴趣。比如在学习“鬼”字时,在甲骨文中,这个汉字表示一个人戴着面具,像是一个巫师,意思很明显,表达的是古代的一种职业,而“望”字,表示的是一个人站在高丘上扭头睁大眼睛望,意思也是很明显的。小学语文教师把一些适合四年级学生认读的甲骨文呈现在多媒体上,采用趣味猜读的方法,看看谁能够猜出汉字的最原始意义,既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乐趣,又能让孩子们从小接触甲骨文,感受古代人民在造字上的巧妙思维,增强学生对民族语言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总之,应当运用好这些趣味活动来推动课堂教学工作,助力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活动。

(二)围绕诗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诗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和语文学科结合最深的领域。在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带着情感示范诵读,让孩子们感受诗词的意蕴。因为诗词具有一定的韵律,所以教师可以把音乐和诗词结合起来,达到以唱促学的目的。诗词文化背景深厚,教师特别有必要向四年级的孩子们进行诗词背景释读,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比如对《芙蓉楼送辛渐》一诗,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把王昌龄当时的心境告诉学生,学生才能感受到诗人冰清玉洁的傲岸品行。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从这首诗中提炼一些文化名词,比如“冰心”和“玉壶”,在王昌龄之前都有人写过,比如我们熟知的鲍照,教师通过具体的诗文呈现,让学生抓住诗眼,同时在作文中加以运用。教师还应该多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诗词作品,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诵读,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诗文修养,或者组织“每日一诗”活动,采用轮流制的方法,学生每人每天选一首诗,在每天的语文课开始之前,教师先让学生给大家诵读自己选的诗歌,讲一讲诗歌的内涵,几分钟的时间不会影响到课堂进度,反倒可以营造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此同时,在搜集古诗词之时,语文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和阶段需求。一方面,要控制古诗词的长度;另一方面,要控制古诗词的难度,从而降低学生的畏难心理,提高学习效率。在此基础上开展诸多古诗词体验活动,同时加强反馈工作,整合更多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学资源用于开展教学活动。

(三)解决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中的难点问题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四年级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的理解难度。作为教师,要采用化难为易的方法,把高深的传统文化以孩子们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比如在阅读《走月亮》的时候,教师围绕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走月亮”展开了传统文化的渗透,但是学生对这样的古老习俗缺乏认识,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无聊:月亮有什么好玩的呢?对此,四年级小学语文教师先不对民族心理以及“月亮”这一文化意象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所占有的独特位置做过多阐释,以免增加学生的困惑,应该先让学生观看一些图片和视频,展示一些地区走月亮的场景,比如有的地方的妇女会在滿月之下一起游玩、走访、拜佛,还有一些猜谜等游戏,通过这样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古人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给学生以感性的认知,之后再围绕学生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引申和拓展。此外,在围绕中国的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门类进行传统文化的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围绕一些难点问题进行重点渗透,比如书法中的飞白、绘画中的皴法、音乐中的宫商角徵羽等,而不能满足于简单的知识灌输,避免传统文化的授课流于形式,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了解。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结成问题探究小组,以小组的形式来搜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文化现象以及语文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并带到课堂上来,群策群力,从而进行解决,了解更多的文化现象,掌握更多的关于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

(四)落实新课标,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促进文化体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开展一系列丰富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担当意识,要让学生的培养工作获得更多的外部支持。同时还要做到落实《课标》,以《课标》为指导开展一系列文化体验活动,为学生的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等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课标》实施背景下,音乐和美术等艺术类以及劳动技能型课程,越来越受各个学校的重视,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努力。这也为语文教师开展文化体验之旅,落实《课标》的要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师可以选择和传统文化相关的典型事物来让学生进行感受,比如在学习《宝葫芦的秘密》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葫芦”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厚寓意的典型事物进行渗透,可以展示葫芦剪纸,让学生动手模仿裁剪,并把葫芦贴到窗上。要让学生理解到这种举动代表着“驱灾辟邪,祈求幸福”的意思。葫芦在古代和“福禄”谐音,更因为其形体美好,常常作为吉祥的代表,而且在我国古代,葫芦民间制品很多,是传统民间手工技艺的代表,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葫芦手工作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个葫芦手串,组员分工,有的锯,有的锉,有的钻,有的抛光,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到古代民间技艺的伟大。教师要做好保障工作,确保学生安全参与、积极参与、高效参与。《课标》鼓励跨学科教学,以体现新时代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特点,所以小学语文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时,教师应该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基于四年级语文教学目标,从其他学科中寻找传统文化的教学途径,比如英语,在讲授英语国家的家庭文化的时候,可以讲一讲中国家庭的基本理念,引导学生对尊老爱幼这一民族传统美德产生深深的认同。

(五)古今对比,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感悟

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受了时间的洗礼和历史的沉淀,传承至今必然有其独到之处。在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要让同学们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巨大作用以及丰富内涵,要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悟,要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为何值得人们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进而过时,反而是在不断发展,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古人的智慧非常值得研究和学习,在古代医学、古代数学、古代天文学、古代地理学等学科中积累了大量的优秀成果,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发掘。并不应该因为今天科学技术的进步就一味否定,只有辩证分析,去粗取精,才能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而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悟。比如在学习《扁鹊治病》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围绕中医的“望闻问切”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医的发展成就以及显著成果,并且让学生开展对比式分析,今天的小学生对打针输液等疾病诊治方法比较熟悉,然而对中医较为陌生。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向学生讲讲中医诊治的基本理念和方法,结合一些西医难以诊断的疾病,让学生认识中医的神奇和奥妙。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讲解一些拔罐、刮痧、针灸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必要时候现场给学生演示一些中医治病的方法。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悟,教师可以采用辩论的方法,提出“中医好还是西医好”的论题让学生分组进行交流,正方和反方之间围绕各自的观点找例子,摆事实,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传统中医文化的认知,既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增强了教育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也让传统文化的导入活动丰富多彩。

(六)互联网时代下,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互联网是一个宝库,互联网时代,关于传统文化的教学资源十分丰富,教师通过查阅和搜集,可以轻松获取,通过对网上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可以大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围绕四年级课文,可以从网上寻找一些和传统文化相关的短视频向学生播放,比起一味灌输和说教,学生更喜欢通过短视频来获取文化知识。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要提高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频率,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地运用计算机、手机等工具来导入更多的互联网资源,助力学生的知识学习活动,让传统文化可以更加吸引学生的眼球,和课堂教学绑定得更加紧密。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合作,共同确定互联网资源的运用形式,探讨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环节。在此基础上,可以共同制作相应的课件,剪辑相应的教学视频与音频。语文教师还可以从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上下载和课堂教学主旨以及传统文化导入相关的短视频,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也可以自制一些短视频,围绕四年级课本内容,把传统文化知识融入短视频之中,既能达到巩固和复习的目的,又能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思想活动。例如,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等内容。儒释道思想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很多对儒释道典籍的释读内容,语文教师可以直接将其导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在思想上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思想。语文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上网冲浪,寻找名言警句,并且摘抄一些经典语句让学生诵读,比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等,引导四年级小学生通过诵读和学习等方式提高理解水平,从传统经典语句中汲取人生智慧,提高道德修养。互联网为学生打造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作为教师,有必要利用校园网站以及师生信箱等进行传统文化的普及和互动,充分展示互联网时代的魅力,进而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工作提供积极的助力。

(七)在课外活动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随着“双减”的落实,学生的课余时间多起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进行课外延伸,让课外阅读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手段,多向学生推荐一些文化典籍,比如《唐诗三百首》《幼学琼林》等启蒙读物,引导家长给孩子营造一个阅读文化典籍的环境,鼓励家长带领孩子一起阅读和交流。此外,四年级小学生还可以去博物馆,设身处地地去了解古代的丝绸、青铜器等,通过解说员的引导和实物的直观呈现,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回来之后教师可开展“我和传统文化”写作竞赛活动,让四年级学生结合一个具体的方面表达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对不懂的地方可以查资料,看看谁的作文最富文化内涵,以评促学。

(八)做新时代小学语文课堂的文化引领人

传统文化深奥艰涩,即便是对教师而言,也常常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去学习和提升才行,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只有本着谦虚好学的教学态度,多阅读一些传统文化典籍,从中汲取文化知识,提升人文素养,才能为学生树立一个文化引领人的榜样。部编版教材所体现出来的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需要教师深刻体会和研读,以四年级语文教材为中心,逐渐拓展自身的文化认知领域,多学习,多感悟,多交流,养成习惯,才能慢慢成长。一些小学语文教师过于关注课后习题,对传统文化的深度讲解不够,導致语文学科的教学价值受到影响,这是不对的,需要站在新时代的教学高度上,深入挖掘每一篇语文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只有养成自觉意识,才能通过小学语文课堂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教师要做小学语文课堂的文化引领人,要做学生成长路上的指明灯,需要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学习。可以到相应的大学进行深造,到同类型学校进行参观考察,积极参与学校所组织的各种和传统文化教学相关的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掌握更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技巧,从而顺利完成学校赋予的育人任务。

四、 在小学语文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注意事项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体系繁杂,登堂入室不易,不可能面面俱到。在小学语文四年级课堂上得到展示的内容必然是经过精心筛选、适合学生的学习阶段需求的内容。这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切忌求多求深,要集中一两个方面进行重点渗透,才能不影响课堂进度,也不会给学生增加学习的压力。在具体的渗透方法上,教师切忌求快求成,因为传统文化的每一个方面都宏富精深,不能对学生的要求过高,应该在注重趣味引领的同时稳扎稳打,只有打好基础,学生才能逐渐体悟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否则学生就会心浮气躁,尽管记住了一大堆典籍语句,但是没有领会其中的内涵,反倒有吹毛求疵和卖弄之嫌。此外,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糟粕往往互见,学生的鉴别能力不强,容易造成误导,需要教师加强引领,纠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认知。最后,还要加强课堂总结工作以及课后的复习活动,及时地巩固传统文化的渗透成果,提高课堂教育教学工作有效性。

五、 结语

通过对上面几点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可知四年级小学语文课堂是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阵地,教师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中感悟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当前,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重视,在这种大环境下,语文应该肩负起自身责任,让传统文化通过小学生的传承,获得进一步的丰富。在接下来的研究活动中,语文教师要围绕着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深入探讨,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探究意识以及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小学生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和传统文化保护相关的内容,并将其带到课堂上来进行推广和传播。语文教师要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强化渗透工作,提高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频率,导入更多关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进而让传统文化很好地渗透进课堂。

参考文献:

[1]杜丽英.传统文化走进小学语文课堂——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26):95-96.

[2]李玉琴,彭艳,胡娅.传统文化元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融合——以怀化市人民路小学“本草苑”课程为例[J].教师,2021(26):27-28.

[3]王晓英.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9):70-71.

[4]林慧敏.探究如何在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考试周刊,2021(57):31-32.

[5]孙丽红.小学语文课堂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智力,2023(1):171-174.

[6]陈祥果.怎样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C]∥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昆明会场)论文集(上),2020:852-853.

[7]阚宝民.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分析[C]∥对接京津——新的时代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170-173.

[8]李日辉.怎样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2019:50.

[9]黄芝斌.怎样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J].考试周刊,2021(64):19-21.

猜你喜欢

渗透方法传统文化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