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马利翁效应干预模式在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
2023-07-09王俊芳史睿喆
王俊芳,史睿喆,王 林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 45005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于慢性气道疾病[1]。老年COPD患者因病程较长、免疫力降低、长时间住院等,易出现肺部感染,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常规抗感染治疗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老年COPD患者合并肺部感染风险,从而使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因此,积极抗感染治疗同时需予以相应心理干预,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并改善生活质量[3]。皮格马利翁效应系美国心理学家提出心理学理论,该效应认为通过暗示、信任、激励、期待等可改变个体行为,努力达到期望值[4]。2021年3月1日~2022年6月1日,我们对收治的51例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实施皮格马利翁效应干预模式,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收治的102例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符合COPD诊断标准且为稳定期,肺部感染经胸部X线片结合体征确诊[5]者;②年龄≥65岁者;③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COPD急性发作期者;②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③合并其他慢性肺部疾病者;④合并恶性肿瘤者;⑤合并除肺部以外感染者;⑥无法配合完成本研究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65~84(74.16±4.05)岁;COPD病程(3.14±0.57)年。对照组男30例、女21例,年龄66~84(74.39±3.72)岁;COPD病程(3.20±0.4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两组给予吸氧、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解痉平喘等治疗,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干预8周。
1.2.2 观察组 实施皮格马利翁效应干预模式,具体内容如下:①成立护理干预小组。小组成员由主治医生、护士长、专科护士、同伴教育支持者、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对小组成员进行皮格马利翁效应、同伴支持教育有关知识培训,考核通过后择优上岗,并视患者病情制订个体化护理方案。②心理状态。在入院后,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需求。③实施护理干预。a.积极暗示:查房期间以肯定的口吻告知患者,只要积极配合能改善肺功能,提升生活质量。b.信任:主动与患者沟通,尽可能地满足护理需求,给予支持和理解,使其产生信任感,从而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c.激励:使用赞美的语言鼓励患者,增强患者自信心,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并解决,指导患者以良好心态积极配合各项工作。d.期待:在对患者进行生理、心理状态评估后,制订康复计划,并以表格形式发放给患者或置于床头处,期待患者能严格执行康复计划。e.社会支持:建立“康复之友”微信群,将康复锻炼项目、计划等推送至群消息;设立7个同伴支持教育小组,由专科护士担任组长,指导开展同伴支持教育活动;要求家属予以患者情感支持,并协助患者完成各项康复锻炼,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主动参加康复锻炼。干预8周。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转归:参考文献[6]拟定。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肺功能检查恢复正常,胸部X线片显示病灶完全吸收;有效:临床症状好转,肺功能检查有所改善,胸部X线片显示病灶部分吸收;无效:未达到显效及有效标准。临床转归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肺功能: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肺功能检测仪监测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并计算FEV1/FVC%。③生活质量: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中文版COPD评估测试量表(CAT)评估两组生活质量,该量表包含胸闷、咳痰、咳嗽、情绪、精力、睡眠6项主观感受条目及日常运动影响、运动耐力2项客观耐受力条目,每项条目以0~5分统计,总分0~4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差。④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估两组护理满意度,总分0~100分,包含不满意、基本满意、非常满意3个评级。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转归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转归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FVC、FEV1、FEV1/FVC%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FVC、FEV1、FEV1/FVC%水平比较
2.3 两组干预前后CAT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CAT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老年COPD患者因年龄、合并基础疾病等,病情往往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且自身肺部受累程度较重,住院期间易诱发肺部感染,从而增加死亡风险[7]。因此,在积极抗感染治疗同时配合良好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由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总结出的一种理论,其核心思想认为人们在特定情境期待情况下会诱导形成与该期待相对应的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最初应用于教育及企业管理领域,后来被逐渐应用于临床,通过鼓励、肯定、期待等心理暗示,潜移默化地对患者的观念及情感产生影响,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8]。刘玉荣等[9]研究表明,采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干预能提升食管癌手术患者锻炼依从性,增强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翁芸等[10]研究指出皮格马利翁效应干预可提升肺癌手术患者自我效能感,促进患者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转归优于对照组(P<0.05),与孙锎等[11]研究结果相符,提示皮格马利翁效应干预模式可促进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转归。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FVC、FEV1、FEV1/FVC%水平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与林颖等[12]报道结果相近,表明皮格马利翁效应干预模式可改善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分析原因:皮格马利翁效应干预模式可提升患者对肺功能锻炼必要性的认知水平,并通过与护理人员交流沟通掌握科学锻炼方式,有效提升胸腔、肺部顺应性;此外,通过主动暗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增强其积极锻炼的信心,延长锻炼时间,从而改善肺功能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CAT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与向邱等[13]研究结果类似,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干预模式可改善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生活质量。究其原因:皮格马利翁效应干预模式通过“传递期望-内化期望-反馈信息”手段,对患者提供更多的尊重、鼓励以及关注,有效缓解患者心理负担,对其实现内在激励并转化成正能量,使其持积极心态应对疾病,提升治疗依从性同时促进患者康复,进而改善生活质量。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与王乐等[14]研究结果一致,提示皮格马利翁效应干预模式可提升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将皮格马利翁效应干预模式应用于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可促进患者临床转归,改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本研究不足在于纳入样本量较少、观察时间较短,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偏倚;此外,皮格马利翁效应干预模式更注重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但本研究未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水平,以上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