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蛇颗粒剂联合中药贴敷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2023-07-08王丽娟郭敬然
王丽娟 郭敬然
(1.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脊柱二骨病科,河北 唐山 063000;2.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脊柱一科,河北 唐山 063000)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作为慢性退行性关节病变之一,以关节肿胀、疼痛以及活动障碍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影响着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中医学认为,KOA 属痹证、骨痹范畴。中药贴敷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此方法是药物治疗作用和穴位刺激的叠加,达到通调全身气血,调理阴阳,进而实现改善病症的目的,配以中药口服,治疗效果加强[2]。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9月1日,我们应用蕲蛇颗粒剂口服联合中药贴敷治疗KOA 30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30例对照,观察对患者膝关节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60例均为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脊柱二骨病科门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37~66岁,平均(51.43±3.43)岁;病程1~10个月,平均(6.34±2.13)个月。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6~65岁,平均(50.88±3.86)岁;病程2~11个月,平均(5.93±2.19)个月。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参照《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版)》[3]中KOA的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确诊为KOA,单侧患病,临床检查结果提示侧副韧带和交叉韧带完整,仅关节间隙有压痛点,髌骨关节良好,无髌骨脱位;膝关节活动尚可,活动范围>90°,屈曲挛缩<10°,内翻畸形<15°,屈曲时内翻可自动纠正,外翻时可恢复至中立位;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完整者;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3 排除标准 既往为重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者;有严重骨质疏松症;患有其他关节炎,包括强直性脊柱炎、感染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罹患恶性肿瘤;严重感染或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有精神障碍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常规西药治疗。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北京康必得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173)1粒,饭后30 min内温水送服,每日2次;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985)1粒,饭后30 min内温水送服,每日2次。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蕲蛇颗粒剂联合中药贴敷。蕲蛇颗粒剂药物组成:蕲蛇3 g,黄柏1 g,制草乌2 g,制川乌2 g,伸筋草1 g,醋延胡索2 g,透骨草1 g,红花1 g,羌活2 g,威灵仙1 g,豨莶草2 g。采用水提取、水提取结合乙醇提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醇解技术、超微粉碎、低温浓缩、喷雾干燥、干法造粒等中药制药技术制备为中药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开水冲服。中药贴敷药物组成:制川乌100 g,白芷100 g,制草乌100 g,制香附100 g,甘草100 g,炒白术50 g,制没药20 g,麻黄100 g,川芎100 g,制乳香50 g,秦艽50 g,地龙100 g,当归50 g,茯苓200 g,赤小豆100 g,羌活100 g,天麻50 g,赤芍100 g,细辛100 g,防风50 g,制天南星100 g,桂枝50 g,甘松50 g。上药共研极细末,过筛混匀,每100 g粉末用麻油或菜油55~65 g调为糊状,涂敷患处,每日2~3次,隔日换药1次。
1.3.3 疗程 2组均15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停药3天,疗程结束后1个月随访。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①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时对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和膝关节疼痛情况进行评价,膝关节功能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系统(HSS)[4]进行评价,包括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关节疼痛等,评分越高表示膝关节功能越好;膝关节疼痛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5]进行评价,评分越高代表疼痛越严重。②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随访时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学分析仪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晨起抽取空腹静脉血, 肝素干燥抗凝管抗凝用于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变形指数测定,以分离的血浆进行血浆黏度测定。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及随访时HSS评分、疼痛VAS比较 2组治疗后、随访时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疼痛VA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随访时治疗组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疼痛VAS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及随访时HSS评分、疼痛VAS比较 分,
2.2 2组治疗前后及随访时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2组治疗后、随访时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随访时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同期 (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及随访时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3 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承重关节,随着长期行走活动及年龄增大,关节受损,出现膝关节软骨退变、软骨骨质增生(即KOA)。该病的发病率占全身骨关节炎的1/3,是致残病因的第二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6-7]。临床治疗KOA主要目的在于控制病情进展,缓解疼痛[8]。多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镇痛、软骨膜保护剂(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加强软骨膜修复和促进关节滑液生成[9]。但在缓解关节活动不便方面起效较慢,且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长时间使用可产生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不良反应[10]。临床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可显著改善KOA 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膝关节功能,有效缓解疼痛和肿胀的临床症状,提高KOA的近远期疗效[11]。
KOA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又名历节,多由气血亏虚、筋脉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或风、寒、湿等邪气侵入人体,阻于膝部,造成局部经络不通、气血瘀滞,不通则痛,从而引发病证[12-13]。蕲蛇颗粒剂中蕲蛇、制川乌、制草乌、红花、醋延胡索和威灵仙有活血、通络、温经、止痛功效,为君药;透骨草、伸筋草、豨莶草祛风除湿,为臣药;羌活、黄柏清热燥湿,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散寒止痛之功。
中药贴敷可局部形成一种密闭状态,使角质层含水量增加,细胞结构变成疏松,增加透皮速率,从而发挥最大药理作用[14-15]。本研究中药贴敷方中制川乌、制草乌散寒止痛,为君药。白芷、桂枝、麻黄、防风、羌活、细辛发散风寒,秦艽散风除湿,舒筋活络,地龙、天麻祛风通络,共为臣药。制香附、甘松行气止痛,制乳香、制没药、赤芍、川芎、当归活血化瘀,茯苓、炒白术健脾祛湿,制天南星燥湿化痰,赤小豆清热利湿消肿,甘草调和药性,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散寒止痛之功。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和随访时患者膝关节功能和膝关节疼痛状况较对照组改善(P<0.05),提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蕲蛇颗粒剂联合中药贴敷可改善KOA 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疼痛情况。在血液流变学方面,治疗组治疗后和随访时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下降(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上升(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蕲蛇颗粒剂联合中药贴敷可改善KOA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维持正常血液循环[16-17]。
综上所述,蕲蛇颗粒剂联合中药贴敷治疗有利于改善KOA患者血液流变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减轻疼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